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义军总押之印
文章来源:红旗渠        访问量:1220        作者:张振海        发布:浓浓        首发时间:2014-02-16 09:58:35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1962年春季,我县一名农村教师捡到一个铸制的铜印,随即交到县文教局,后又转给县文化馆收藏,此印在文革中遗失。印文是九叠篆书“义军总押之印”六字。在一侧面并有阴刻楷书“义”字。印经使用过,尚有暗红色痕迹。隋唐时官印,布局仍用小篆,有些笔画简单的印文被作特殊处理促使印面满实整齐。摹刻印章用的篆字别体,始见于宋代,笔画折叠均匀,填满印面。折叠多寡根据笔画繁简而定,有多至十叠以上者。九叠篆官印都作朱文(阳文),九叠篆盛行于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

张振海


1962年春季,我县一名农村教师捡到一个铸制的铜印,随即交到县文教局,后又转给县文化馆收藏,此印在文革中遗失。难得的是,河南省博物院吕品研究员在《文物》月刊(1966年4期)上发表了此印文。

这方铜印面为方形,单边,长方把,铜质,铸制粗糙。印面长、宽皆6.5厘米,厚1.2厘米,背面把高2.9厘米,宽3.3厘米,厚1厘米。印文是九叠篆书“义军总押之印”六字。在一侧面并有阴刻楷书“义”字。印经使用过,尚有暗红色痕迹。

此印制作的特点,既没有隋唐以前印章龟钮、瓦钮、鼻钮,也不似明清官印。印文是采用唐宋以来一般官印所通用的屈曲盘旋的九叠篆书,其风格和所见的金元官印相吻合,而尤和古文字学家罗福颐《古玺印概论》中二十九图——金官印中的“忠义军副统之印”相近。因此,这方“义军总押之印”应为金末铸造,迄今为止有700多年历史。

我国第一方印章产生于什么时候,目前尚无考古材料可以说清楚。但是,殷商有玺印已被有关资料所证实。可见,我国的印章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殷商时代的玺印布局非常简单,应该属于我国早期的印章。那时的印章和青铜器上的纹饰、器形一样,创作中横向贯穿着时代的美学意识——对称和就形,“就形”,即将纹饰或字的造型迁就所限或可占范围的形状。就形的印文,与一般文字相比,变形而规则,和印框组合在一起非常和谐。这种布局方法,为后来的印学发展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隋唐时官印,布局仍用小篆,有些笔画简单的印文被作特殊处理促使印面满实整齐。摹刻印章用的篆字别体,始见于宋代,笔画折叠均匀,填满印面。折叠多寡根据笔画繁简而定,有多至十叠以上者。九叠篆官印都作朱文(阳文),九叠篆盛行于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

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秦汉无此制,唐宋以来多用于官印上面,是一种流行的“国朝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将“九叠篆”用于钱文,在数千种古钱币中,北宋“皇宋通宝”仅为孤例。

人们在日益频繁的贸易和社交活动中越来越需要信物和离不开信物,诸侯割据一方,形成了很多大小不同的国家,任命官吏、颁布法令、国事往来、调兵遣将,均依赖信物。这种形势,促使玺印形式均由各自制定。随着文化艺术的逐渐发达,时代的审美意识进入了新阶段,人们对玺印也有了新的要求。

宋金时代的叠篆制度记载有限,特别是具体的叠篆之法,更是语焉不详。根据实际情况推测,叠篆字形的处理办法,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其一,直线变曲线。通过对直线的加曲,把相对简单的线条变得复杂,使得稀疏的笔画变得茂密。这是叠篆的主要标志。所谓八叠、九叠等均以此为准。其二,单线变复线。如山东省苍山县兴明乡出土金末铜印,叠篆:“虎威副都尉印。”右侧凿刻“壬辰年(1232年)正月春,”印钮上刻“上”字。其“印”字上部少一笔,“副”字内“田”中“十”,写成双钩“十”。其三,改变结构。为了增加叠笔,或者便于处理叠笔,改变结构是常见的现象。其四,采用减笔字。某些笔画繁多的字,没有空间可以加叠。就采用它的异体字,无论俗体和古体的印文被作了特殊的处理——笔画曲折叠绕,促使印面满实整齐。这类印文发展到宋代,笔画的曲折叠绕到了高峰阶段,形成了“九叠篆”。“九”并非实数,只表示多的意思。用九叠篆布局,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的官印。至于唐代的一些私印仍继法汉印,以缪篆(汉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种篆书体)入印,求庄重端雄之势。

关于义军的记载和他的军事编制,据《金史·兵志》载:“宣宗元光间(公元1222—1223年),时招义军,以三十人为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万户,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此复国初之名也。”而总押究属何种官职,亦仅见《金史·百官志》中略有提及,似为一种负责府、州地方治安的武职官员。

这里所说的“谋克”,本是女真族在氏族社会形成的氏族部落组织,部落称“猛安”,“谋克”即氏族。每一猛安下包括一定数量的谋克。在金朝立国之前,它主要是一种生产组织,还在某种程度上有自卫的军事意义。《金史·兵志》云:“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女真语言“长官”的意思)征兵,凡步骑之仗糗(干粮)皆取备焉。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百夫长也。”随着社会和阶级关系的发展,猛安谋克的地位不断变化。到后来,猛安谋克逐渐变成女真族统治者侵略的工具。

关于义军的来源,早在北宋即已有之。北宋末金人南侵,当时中原地区的人民自行组织武装号曰“义军”抗击金人。宋亡后,“义军”被金统治者整编。据《金史·兵志》载:“招集义军,名曰忠义,要皆燕、赵亡命。虽获近用,终不可制,异时擅杀北使唐庆,以速亡金者,即此曹也。”即在金统治者利用整编他们的时候,到金末,还进行着抗金斗争。

       今我市东岗镇双龙寺,有金代兴定三年(1219年)刻立的一通《创建黑水山神庙碑记》,记载了金末红袄军农民起义组织与金代地方官“义军副统靳用与万户李兴”的一场战斗。碑中记道:“勇士争为先登,悬石坠顶,声若震雷,势如骇浪。”可见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使人惊心动魄。这通碑文所记史料与这方铜印,正可互为印证以补史。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3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4-11-28 11:48:20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