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一座高高的山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094        作者:古愚        发布:古愚        首发时间:2013-11-08 16:20:10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散文

                 一座高高的山峰

                    ——忆高春林老师

                          古愚

    每当学生夸我板书好、知识渊博的时候,我的眼前就会耸起一座高高的山峰,时光就会把我带回难忘的高中时代,让我不由自主地忆起教过我们历史的高春林老师。高老师那时三十出头,高高的个子,长挂脸,黑黝黝的。虽说不乏幽默感,但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没见他笑过。看上去好像很严肃,实际上,他是很温和的人。

高老师教我们的那一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刚刚入县城高中读书,头一节历史课,就让我大吃一惊。

高老师讲课与我的初中老师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的初中是在农村学校度过的教我们历史的,是位民办老师,这里我不愿提他的名字,是当时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毕业生,回乡青年。人不错,教学水平却不敢恭维,上课就念教科书,还有好多字读错。老让学生问住,面红耳赤的。他的板书就更糟糕了,字写得比蜘蛛爬的好不哪去,几乎没法辨认。天知道他是怎么当上民办教师的。那时,没人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数理化都稀里糊涂,历史课就更不用提了,谁教都行,都能对付,只是坑了爱好文科的学生。

如今高老师迥然不同,不看教材,不翻教案,课讲得头头是道,有好多知识,历史教科书上言之不详或没有的。正楷板书字,一堂课一黑板,三个版面,整洁、美观、漂亮,下课后,值日生都舍不得擦去。

我自幼爱读书,除了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和当时流行的小说外,那时大量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我也读了;马恩列斯的著作,我也读了不少。不喜欢读正文,老实讲,读不懂,却偏偏喜欢读注释,尤其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方面的,后来干脆抛开正文,只读注释了,进而喜欢上了历史书。那时,不过小学三四年级,我已经读过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了。但我从没跟人提起过,也没有谁感兴趣。上文提到的,初中不爱上历史老师的课,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有一次,高老师出了一道难题,关于先秦诸子百家方面的,全班同学,面面相觑,没人吭声。我举起手,不假思索地回答上来了。

高老师似乎吃了一惊

你读过杨荣国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吧?

我不无骄傲地点点头,也很佩服高老师的渊博。高老师最初也是民办教师,走上讲台之初,据说也没什么水平,但好学上进,在辽宁大学历史系进修过六个月,工作仅仅四五年,就以漂亮的板书和渊博的学识,而博得全校师生的喝彩,成了县城远近闻名的历史老师。教我们的时候,他刚刚破格转为公办教师。从那以后,我更爱上历史课了,高老师老爱出些难题,让我回答,见我对答如流,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微笑。开学不久,一次测试,我考了九十五分,全班第一名,高老师让我当了他的历史代表,让城里那些瞧不起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孩子刮目相看。

那时,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学习资料,全靠老师刻钢板,油印。有时老师忙不过来,让学生帮着翻页。好多学生都帮过老师的忙。一天下午,高老师对我说

晚自习前,到我办公室一趟。

晚饭后,我刚出寝室,就见高老师匆匆走过来

你回去上自习吧,原打算让你帮我印题来着。

热热闹闹的新年联欢晚会上,师生同乐,氛围不错。开始击鼓传花了,高老师似乎走了神,传到他这儿,就停住了。按要求,停住就得表演节目。同学们笑着请出高老师,到了台上,原以为他会给我们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没想到竟然别出心裁,拿起果盘里的一个北镇鸭梨,高高举起,让我们猜三个历史人物。

同学们答上了两个:黄盖和李白。

还有一个呢?等了许久,也没有人猜出,高老师微笑着亮出了谜底,包黑。

包黑是谁?有的同学问。

我说:“包公呗。

对对,里边的籽是黑的吗?”见有的同学还没明白,高老师笑着解释道

高考结束后,我们几个榜上有名的同学,曾一起看望过高老师。

他家离校很远,三间小平房,屋里干净整洁,院子里种了不少蔬菜,有茄子、辣椒、豆角,还有两小桃树,结了不少桃,不出一个月,就可以吃了。记得高老师给我们摘了不少西红柿,洗净后,放在盘子里。又给我们一人一个小碟,拿出糖罐,用羹匙舀出白糖,轻轻放入每个小碟里,让我们蘸着白糖,吃西红柿。在家里,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到园里摘了西红柿就吃,洗都不洗,更不用说蘸白糖了。所以,这件事过去三十多年了,仍记忆犹新。

大学读书期间,寒暑假回家,骑自行车去逛县城,碰见过高老师几次,会心一笑,只不过打声招呼而已。少不更事,毕业后,远离故土亲人,到异地他乡,也当了一名教书匠虽说高老师是耸立在我眼前的一座高高的山峰我也常常仰望着,但遗憾的是,我境遇一直不佳,愧对江东父老,从没想过,去看看对我有恩而久违的高老师。直到前不久,我在县城见到母校另一位前辈提起高春林老师,他告诉我,高老师退休没几年,患了不治之症,两三年前,已离开人世了。

    师母好像在一家工厂上班,我们去她家那天在班上,后来也没见过。高老师有一子,叫高波,那一年八岁,很可爱的小孩,算来现在也有四十多岁了。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3-11-09 09:51:57
文章评论
幸福群岛 评论 (评论时间2013-11-09 10:03:11)  
高老师的形象很突出,清贫而敬业,勤奋而博学,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欣赏李老师美文。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