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双节记游--1(09.10)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974        作者:向一        发布:xiangyi        首发时间:2009-10-29 22:51:00
关键词:双节 记游
编语:

双节记游(09.10)

双节记游(09.10)

题记:今年中秋、国庆两节凑在了一起,大假八天。于是四家两车十人自驾遊,跑了一大圈。先上瓦屋山,再逛蜀南竹海,接着拜访远古之自贡恐龙,从重庆打道回府,六天时间,一大圈下来,虽精疲力竭,却心旷神怡,颇有收益。草记于下,以享家人,以存记忆。


                瓦屋山散记(一)

                                 ( 瓦屋山停车场)

                一、夜宿象尔岩

10月3日中午,一家人在二弟家过了中秋午宴就开拔。当天夜住成都汉庭酒店,第二天凌晨直奔洪雅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園。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下午2点才到达瓦屋山下湖畔,吃了一顿丰盛味鲜有特色的雅鱼餐,除了当地独有的雅鱼,还有雅鲤、雅鲢、菜豆腐与瓦屋山竹笋炒肉丝,一个个吃得直舔舌头,直呼舒服。餐后驱车上山,过了神龙瀑布、竹竿瀑布,到达上山索道古佛坪。乘索道爬上海拔2000余米的正覚寺,已是18点过。在青石铺成的山道上步行1.5公里,就到了山顶象尔岩。住象尔山庄,如果不是早就预订了房间,恐怕全都要打地铺了。十个人住进了该山庄两座小木屋,当地人称之为小别墅,实际只是在丛林间用木板钉成的一座座分开的木房子,每间设两卧室三张床,有空调却不起作用,冷得很只好揷上电热毯。虽孬却贵得惊人,1000元一座。虽如此,玲珑别致小木屋却将把您带进童话世界,情趣顿生。

当晚,正值八月望日,在山顶看到比山下更大更明的月亮,真乃幸事。一轮圆月慢慢地跃出林间,爬上树梢,那么圆那么亮,给人无限遐想。观赏了圆月,来到观景台的坝子,这里早已是人流如潮。一边是架起大火的烧烤,火上正烤着香味四溢的鸭、鹅等,惹得人口水直流;一边是二丈高的篝火正熊熊燃烧。里三层外三屋的遊客,随着穿着羌民族服的姑娘小伙子围着篝火正跳得酣畅。于是,我们也加入这欢乐的行列中,直到夜深才回到小木屋。

瓦屋山海拔2830米,位于四川盆地西的眉山市洪雅县境内,距成都180公里,占地面积105万亩,有原始森林猎奇探险景点、玉屏林海度假区、八面山寻古览胜地等景区。瓦屋山景区系道教发源地。太上老君骑着青牛出关“寻青羊之肆”,由草原故道入蜀,沿着青衣江流域来到瓦屋山传教布道,最后在瓦屋山升天。听说鸳鸯池畔的太上老君木雕神像虽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栩栩如生。我去了那个道观,门锁着,没看见,憾事。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沿着太上老君足迹来到瓦屋山麓,尊奉太上老君为鼻祖,和当地羌民一起创立了五斗米教,后因为民除害斩蟒牺牲于瓦屋山,至今瓦屋山仍留有"张陵降蟒沟"遗迹。最值得一题是古蜀开国君主蚕丛来到瓦屋山教民栽桑养蚕种地,死后葬于瓦屋山。这里既有古香古色的庙宇殿堂,又有记录沧桑的摩崖石刻,还有自唐以来的著名文人如岑参、陆游、苏轼、田锡、苏辙等在游历瓦屋山时留下的大量文化珍品。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造就了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为此,诗曰:
瓦屋山顶象尔崖,冷气逼人浸透怀。望日观月悬靓镜,篝火劲舞热高台。
烧烤香溢散野味,山歌响亮动林霾。谁道地震美丽去,山川震后依然乖。


                    二、朝看云海

第二天,凌晨5点多钟就起了床,来到观景的最佳位置象尔岩观景台看日出,等到6点半钟太阳还迟迟不肯露面,直到天亮。东方天空黑压压的云层太厚,上百人今日无缘与瓦屋山日出会面。只看到天空慢慢由黑变灰,由灰变兰,由兰变白,太阳的光辉穿过云层的缝隙洒向地面,由几丝变成一片。虽未看到日出,却看到了波涛翻涌的云海,霞光万道的彩霞和莽莽苍苍冷云彬林在风中起伏。
风景优美的瓦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气湿度、水汽、风向及丰富的植物等条件,极易出现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和"三个太阳"等神奇的天象景观。这些又同时造就瓦屋山秀丽的四季风光。天象景观出现的几率比峨眉山金顶还要大,我们所在的山顶象尔岩是观景的最佳位置,虽然这样说,但这些今日都与我们无缘。清朝诗人何绍基对此有形象的描绘:"须臾白雾起,如绵又如浪。溶作一天云,匿尽千重嶂"。



                    三、醉在兰溪瀑

从象尔岩沿青石栈道步行560米过了鸯溪口,再走570米就道了著名的兰溪瀑布。瀑布岩口修一四柱飞檐小亭,我们于亭中小息。岩口亭下之清潭如镜,潭上又一大约二丈高丈多宽的清瀑飞流,汩汩入潭,激起层层涟漪,晶润翠绿,水美无比。

瓦屋山得天独厚,恰在"华西雨屏"地区,原始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因此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山有多深,水就有多深。1.5万亩林中80多个泉眼及无数的池沼、湖泊,日夜涌流不竭,汇成七十二条瀑布,在林中回环跌宕,挂满山坡沟涧,形成处处佳境。其中以兰溪、鸳鸯、鸯溪为三条最大的瀑布,兰溪瀑布落差达1140米,从千仞峭壁上飞流直下,如丝丝银线垂天而降,令人叹为观止。每到丰水季节则出现“万重流泉奏天音”的壮观景色。冬季兰溪瀑布凝结为巨大的冰瀑,蔚蓝剔透,被称为"西南一绝"。

瓦屋山茂盛的森林生态群落,植被丰富,有野生植物3500多种,被子植物科数占世界被子植物总数的60%,被誉为世界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瓦屋山特有的两栖动物 纳鱼,形似大鲵,却喜欢攀援山溪附近的小树。因此,人们常常在此缘木求鱼,往往手到擒来。目前已列为保护动物,珍禽异兽野生动物达470多种。在秋冬季节可在“野牛街”观赏羚牛群活动的壮观场面。

赞曰:推浪腾波滚似潮,秋风阵阵卷杉涛。银丝一线飞天降,坠入夕阳无限娇。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范彧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0-30 21:15:00)  
好令人陶醉的节日,风景如画心情如花。好文章。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