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新韵... [程奎]
- 平水韵与新韵... [沈其安]
- 对联知识大观... [佚名]
- 古诗词中励志诗词精选... [清茶淡蕊]
- 平水韵... [网络]
- 我整理的现代诗歌... [沈其安]
- 七律 大清王朝皇帝... [王志伟]
- 辨别四声和平仄以及韵的... [渔舟唱晚]
- Mr.... [1]
- 《天知道》... [康乾]
新诗要从民歌汲取营养
《诗歌韵律学》笔记28
白话诗,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新诗,它的存在应该比文言诗早得多,我想在汉语的口语刚刚诞生之际就一定有了歌谣之类诗歌的萌芽了。现在民间存在的许多儿歌,歌谣,在我们那里没有一点文化痕迹的老人都会顺口说出,刚出生不久的小孩儿也就象大人教的那样欢乐地顺口而出《张家女娃儿》:
马坡蛋儿,滚滚滚,
张家女娃儿要买粉。
买了粉,不会搽,
张家女娃儿要买麻。
买了麻,不会搓,
张家女娃儿要买锅。
买了锅,不会做,
张家女娃儿要买肉。
买了肉,不会切,
张家女娃儿要买铁。
买了铁,不会打,
张女娃儿要买马。
买了马,不会骑,
张家女娃儿要买席。
买了席,不会辅,
一下辅到门背后。
没啥枕,枕棒槌,
没啥盖,盖簸箕。
簸箕一骝,
把张家女娃儿吓一揪!
我记得我就是伴随着这样的歌谣长大的,我的老家在穷困的山里,那里没有任何文化的痕迹,但这种口头流传下来的歌谣却很多。类似于这样的东西一定存在了几千甚至多少万年了。也就是世间歌谣这种诗歌形式其实远比文言诗或文字诗要早得多,它的生命力之强不是一些人随便就可以打倒的。当然曾经也有文言诗可能是民间传唱的诗歌的记录。诗歌最终必须回归最本源的口语诗歌(民歌)中去。无论古诗、译诗、现代诗,都要朝着这个大方向走。就汉语而言,其诗歌形式除了相同字、词、句、句式的反复而形式一种特殊的诗体外,只有传统的韵文或韵律诗歌,才是它的选择,因为汉语没有显明的长短音、高低音、轻重音的区别,不可以象英语、希腊语那样,即使不借助韵的作用也可形成节奏显明的韵律。汉语唯有它丰富的韵词和灵活的语法结构可调动起来共同为自己的诗歌服务。汉语诗歌必须以韵节奏为核心元素统领全局,以音节奏为辅,共同推进和促进汉语诗歌的完成。
诗歌以它自身的形式为其更本质的内容,因为它的形式就是它借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工具,就象画家手中的画笔、颜色是他的基本工具,钢琴、乐谱是作曲家的基本工具一样。
抽出诗歌最本质的要素看,它的基本要素只能是韵律。由于韵律的作用,就产生了诗行形成的语音流在音节上的多少与语音流相互之间的那种相互聆听、丝丝相扣、回环往复的声音回鸣共振现象。诗歌就是韵节奏与音节奏相互作用的产物。诗歌就是用韵律、音律再现生活和思想的语言艺术。
诗歌以其自身的形式为更本质的内容。这种形式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那种简单的分行或音步的简单行进,而是隐藏在其中的韵律,这种韵律又不是诗歌玄学家倡导的那种所谓的内部的情感情绪的那种神秘的东西,它就是以每一标准诗行形成的韵节奏为细胞,由于细胞与细胞间紧密的相互协作作用,从而形成和谐优美的诗歌旋律。
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在《美学(第三册)》诗的音律一章中曾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断:
韵在诗里得到发展 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心灵要倾听自己的声音这个需要更充分地突出了,它在同韵复现中获得了满足。这种同韵复现的音质于是就把过去依音律调节的固定的时间尺度的节奏(音步的整齐)推到无足轻重的地位了。通过同韵复现,韵把我们带回到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韵使诗的音律更接近单纯的音乐,也更接近内心的声音,而且摆脱了语言的物质方面,即长音和短音的自然的长短尺度。
这段话为诗歌研究指明正确的方向,它已经触及到诗歌最核心的问题:诗歌究竟以什么为其最根本的节奏?是音节的搭配还是韵律的搭配?现在的格律体新诗的理论基础音步论可以说是有其致命的漏洞的:一是它以诗行里的音步为单位,二是它没有建立标准诗行这一理论基础,分行也是很随意的。一个标准诗行,这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语音流,是一个以一个或几个韵脚字为尾音的语音流。许多格律体新诗的作者甚至理论家都忽视了其中更本质的东西,老纠缠于音步问题,孰不知重要的并不是音步而是韵律、韵步和音节,这才是诗歌细胞中的最基本的元素,韵律则是它的细胞核。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