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诗词中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749        作者:王飞        发布:王飞        首发时间:2014-02-10 09:11:14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诗词中秋

□王飞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已在好几个中秋之夜没看到过月亮,但这却不妨碍我享受中秋。首先,我有家人。中国人的中秋情结概括起来就是团圆、圆满。天上一轮圆月,手中一块儿圆饼,一家人团团围坐,在浓厚的感情包裹中体验温馨、在娓娓叙谈中获得银月圆盘的满足。其次,我有诗词。在古人的啸傲情怀里酝酿、兴酣落笔下诞生的文字中间,贮藏着一段素白虚静的月光,月光里融汇了太多过往之人的情怀和意志。

作为中秋诗词代表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政治上受到打击,自请外放、客居他乡时候写的。从词的内容看,苏轼心中萦绕着对人生的忧郁、徘徊、缺憾等情愫,以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作为情感的寄托和慰藉。最后,苏轼冲破郁结于心的浓厚伤感,长舒一口气,便成中秋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经常在一些喜庆热闹的中秋场合中看到这句话,总觉得不合适。这句话,应该在虫声唧唧的静夜,透过垂垂细柳,望见青天深处那一盘银月,语气沉缓、深凝的吟诵而出。虽然苏轼说明此词是自己“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但我相信,当苏轼念出这最后一句的时候,在座诸人肯定不胜唏嘘、默然凝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是他远离家乡、望月怀思远方亲人写下的,本不为中秋节而作,但是首联“海上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风浑然、意境朗阔,千百年来引起人们的共鸣,现在也被当做中秋节的常用诗句。我读此诗,总觉得首联真是天赐神句。张九龄身在客中,半夜里冷清寂寞的睡不着,披衣出来溜达,头上高悬明月、身临苍茫大海,一时情真意切,灵感如醍醐灌顶,千古名句脱口而出,但随后的诗句就显得平庸了。最后诗人表示实在不堪遥思之苦,还是回屋睡觉吧,希望做个梦中相会的美梦。这首诗就整体格调意境来讲,在唐诗中应属一般,唯首联颇觉触目、不同凡响。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是避乱蜀中、羁旅漂泊之作。天上象征团圆的满月反衬着老杜如转蓬般随风飘摇的身世,喟叹不已。

白居易《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作于流放江州之际。去年的八月十五我在“曲江池畔”乐游畅怀,今年的八月十五我在“湓浦沙头”贬谪苦旅,月还是那一轮月,却已物是人非,真是人生无常。

最喷薄爽直的当属一生壮怀激烈又壮志难酬的辛弃疾。他登赏心亭游玩,看到那么多游人都陶醉在暖阳熏风里,无人理解自己身带吴钩的雄心,气得把“栏杆拍遍”;喝醉了,“挑灯看剑”,毕生的理想浮现在眼前,正当他在想象中神驰意掣,一句“可怜白发生”又将他打回冰冷的现实。《太常引-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看着明月,想着朝中奸臣当道,自己的恢复大计不被采纳,以致冷落终身,满腔愤慨喷涌而出“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可恨的白发啊,我还有壮志未酬,你怎么就来到了我的头上?“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我恨不得砍去月宫中的桂花树(意指除去奸臣),好让更多洁白的月光洒向人间。

明人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写的是中元节,但也是赏月之事。七月十五,杭州西湖,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却都是名为赏月而实不看月之人。张岱先列举了几类俗人:有借赏月之名而吃喝玩乐的例如豪商巨宦、有做赏月之态而吸引别人注目的例如贵妇名媛、有趁赏月之机而偷看名门美女的例如穷酸腐儒、有赶赏月之时而逛街游玩的例如平头百姓。最后,只有那些兴味高雅、一怀清愁的文人妙士,避开众人、逃开喧闹、泛舟湖上,仰银盘、临清风、凌碧波,托心与皓月、纵情于穹庐,方得赏月真谛。为什么?因为只有他们对人生、历史怀有一股清纯的伤感。张岱写《陶庵梦忆》的情感底蕴就是怀念的伤感。

中秋节,一家人团圆围坐,吃月饼、品香茶、唠闲话,还有小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这真是中国人的完美的中秋景象。但是,天真的孩子的快乐其实和中秋没关系,那是他们固有的。唯有饱经沧桑的爷爷奶奶和在社会上打拼的身心俱疲的爸爸妈妈,面对此情此景,才会由衷感叹:“月圆、人圆,真好啊!”

这似乎说明自古以来大多数的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艰难,唯有在历尽坎坷养成的忧患意识的提醒下,人们才会把自身融入团体而感到的安宁、幸福看的这么珍贵。人是矛盾的复合体,没有伤痛就领悟不到真正的幸福,没有心中的缺憾就没有对那一轮明月的向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前一句是我们现实人生的客观评述,但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说后一句的心理能力,那是对美好的期望。心怀希望是实现心中理想的必要前提。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4-02-12 14:27:51)  
品文,品出味了,欣赏!
素衣女子 评论 (评论时间2014-02-10 22:57:01)  

元宵节将至,中秋还远,读君大作,恍然一下~~~~

文人们这样见景生情的,哎~~~~借句华妃娘娘的话:文人就是矫情~~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