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思齐
主编寄语:平仄无奇,几字之中藏万象;楹联虽小,两行之外证千秋。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评论
    思齐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21 17:02:33)  
     赞成学习凝樱子老师的评论 !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20 22:09:11)  

    非常赞成凝英子老师的高见!

    吟诗作赋,古今为用,相得益彰!

    凝樱子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19 23:34:16)  

        常见网友师父惘谈到古韵不宜,我认为很偏激。现在所谓的古韵,实际是指中古韵,即《切韵》_《广韵》_《平水韵》一系,也包括《词林正韵》。中古韵之发音,经清代、近代的音韵学家深度研究,在数十年前已通过国际音标做出拟音——只要会国际音标,就可以读出中古音的发音。所以说,中古发音其实并不是当今一些人认为的“哑言”,而是实实在在可读的文字。只是当今一些人不学不究,以至于不了解而已。

       做诗词赋联,用中古音不仅仅是有利于传承文章精髓,且在实际应用中,平上去入之四声齐全,亦便于骈对声律的腾挪——做赋仄字相骈,也就有更大的空间。并且四声齐全,诵读亦必更有抑扬顿挫之感。

       若从大处来说,中古音自隋到清,传承不绝,是老祖宗的大智慧之表现。中古音作为古代的读书音,超然于方言与官话之外,其最大的贡献是不受朝代更替、京都迁移而造成的语音变更之害。国家数百年一改京都,若皆以京都附近之口音为读书音,那我国家必至后代不知前代之韵,两千年来,文化精髓之传承必受其害。设想,若百年后,国家迁都南方,那当今以北京地区口音为源头的新韵,当何自处?即便在新都也坚持使用现在的普通话,那南方新都之人岂能甘愿?当然,这仅仅是做个假设而已。

       所以,文章所用之音韵,事关之重大,绝不是发音习惯与大众流行这样简单。好古典诗文者,当有远见之目,不应为流行元素所惑。若要大力普及中古读音,确需要国家层面的推广——虽现在国家尚未认识到此方面,但我等读书之辈,岂敢不独立高处,傲然于俗目之外?

       看远一点,再远一点,才是真正的中国读书人。

       


    师父惘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19 19:39:11)  

    慎用古韵除非作者尤受众皆保证诵以普通话

     

    今日语境下几无可能

     

     

    那/归?

     

    天堂至少今为西方基督教文化专用而悖于中土习俗

     

     

     

    宜9弃

     

    就1留

     

     

    师父惘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19 19:22:17)  

     

    联红4增辉 古有昭明文选

    书灿9添彩 世纪之光

     

     

    常公驾鹤 佛海联坛添泰斗

     

    玉帝借兵 天宫艺界缺英才

    思齐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01 14:45:46)  
    同挽!
        共有 6  条评论 . 当前第 1  页,共 1  页           
    转到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