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百城赋选
本栏目所展示的作品,主要指转发的、以城市为主题的优秀辞赋骈文作品。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mpg5307
主编寄语:古今万物尽能辞,期墨客骚人,高手连来网上; 天地百科皆可赋,盼华章丽句,佳篇屡现屏前。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辞赋骈文  >>  百城赋选
香港赋(百城19)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访问量:738        作者:金庸        发布:        首发时间:2010-05-27 20:06:00
关键词:
编语:

沿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

  1841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并于翌年(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英国。之后清朝再败于英法联军,被迫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连同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签订《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是亚太地区海、空交通枢纽和自由贸易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香港回归祖国十年来,经济稳步发展,港人安居乐业。香港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连深圳。人口约700万,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

敬启读者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本报特别刊登金庸先生撰写的《香港赋》,以飨读者。《酒泉赋》将于下周刊出。

 ▲香港吴冠中画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①香港一八四二年割让英国,国人言及,无不切齿扼腕,引为奇耻。诗人黄遵宪有《香港感怀》诗云:“岂欲珠崖弃,其如城下盟。帆樯通万国,壁垒遏三城。虎穴人雄据,鸿沟界未明。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②。”香港回归,已照汗青,洗却前耻,可慰先贤。倏然十年,繁华锦绣更胜往昔,谨作此文以记之。

  中国南疆,有岛嶙峋。水清港深,便于航行。吾华人兮,族聚于斯,耕种蕃衍,源自汉秦。出口香木,远至天方,贸迁既盛,遂称香港。四方商贸,来此成群。

  罂粟为祸,肇于南亚,迷人心智,败人体肤,英商挟资,贩运入华,害我生民,全国流毒。林公则徐,奏准禁烟,断其利源,戕其大祸。英人开衅,犯我海禁,攻粤不逞,北侵浙津。我军奋抗,兵折将损,炮台失守,订约江宁。

  城下成盟,割我香港,百余年来,国人痛心。中山先生,香港为基,广州起义,驱除鞑虏。“革命歌”云③:“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此诚国人共同之心声也。众志成城,遂有民国。尔后国人,兴复革新。然内乱频仍,外侮不绝。七七事变,抗战八年,亦以香港为后援之基地。蔡元培、萧红,俱一时俊杰,埋骨于斯。

  香港得兼中西方交汇之利,实施自由港外贸之制,社会法治厉行,港人重信勤奋。京沪资金大举南下,祖国大陆多方支援,于是乎小龙腾起,工商繁盛,乃享“东方明珠”之盛誉,而为国际金融、贸易、交通、航运之中心。小平宣布:一九九七,收回香港。创设“一国两制”之构想,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港人闻之,莫不欢忭拥护。

  中英谈判,签署“声明”④。中央政府,设立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通过香港基本法⑤。一九九七,七月一日,回归大典,举世瞩目,数千嘉宾,共睹盛况。米字英旗,悄然卸下;国旗区旗⑥,高高升起。威武雄师⑦,进驻香港。举世华人,尽皆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兹当香港,回归十年。中央政府及特区政府,恪守香港基本法,谨遵“一国两制”之方针,香港亮丽更甚,活力更强。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文化、生活方式依然。小小一地,蔚成世界繁华都市,而为我国南方重镇。港口海运,迅猛发展,货物吞吐,超越纽约,已成世界第二港。

  香港近倚珠江三角,远连华中六省,联袂发展,共荣经济。祖国全力支持,港人奋发努力。亚洲金融危机,得以沉着应对。SARS疫症猖獗,终于冷静消弭。昔日文化沙漠,今为影视胜地⑧。从前海岛渔村,已是购物天堂。民主循序渐进,港人安居乐业。爱国爱港,与世共舞,伴我中华,和平发展。

  噫吁兮,回归十年,花艳紫荆⑨;展望未来,笑傲香江⑩。

 

  ▲《香港赋》手稿金庸

  注释:

  ①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惶恐”原文作“皇恐”,其意一也。《过零丁洋》之下半首,作者文天祥,零丁洋在香港之西,原属香港海界。

  ②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黄遵宪原注云“宣庙遗诏,深以弃香港为耻”。

  ③革命歌:即孙中山七言绝句《咏志》。此诗曾用作革命组织的动员口号和联络语,所以又称革命歌、起义歌。

  ④“声明”: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⑤香港基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⑥国旗区旗:国旗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区旗指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⑦威武雄师:指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1997年7月1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陆海空三军,从北起深圳沙头角、南至蛇口妈湾码头,由陆地、空中和海上,进驻香港,正式履行防务职责。

    ⑧影视胜地:香港电影的制作数量位居全球前列。

    ⑨紫荆:花名,香港市花。

  ⑩香江:香港别名。

作者简介: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著名报人、学者、作家。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香港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剑桥大学荣誉院士、牛津大学荣誉院士等。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