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长篇连载
本栏所称的长篇连载,是指对长篇小说等体裁的分期、连续发表。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小说故事  >>  长篇连载
滿树榆钱儿46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481        作者:南南        发布:南南4433        首发时间:2010-08-16 10:31:00
关键词:释疑,拉垅,
编语:

                                             第四十六章

     原先墨香斋的后院,还是松崎原山在住。这院最早是学士府的车马院,房不多,只有三间北房,可院挺大。后来被董福兴占去作了车间,才拆了两侧的牲口棚,又新盖了三间东房,三间西房。松崎原山搬到这院住以后,把通墨香斋楼里的门堵死了,把过道又改建成一间耳房。现在三间北房是松崎一个人住,山口和其它七八个伙计分住东西屋。他的山货买卖雇有二十多伙计,中国伙计都住在门面。住这儿的伙计都是日本人,个个都是中国通,大都是在中国待了多年。名义是山货店的业务员,而实际上都是松崎原山招募的谍报员。他们天天出入各种交际场所,结交三教九流,目的就是为了收集政治、军事和经济情报。那间新建的耳房,从外看是堆杂物的储藏室,可从松崎卧室衣橱里的机关门钻进,却有个两三平米的暗室。这是松崎谍报组的机要室,放置电台和机密文件。

    长城抗战开始以后,松崎和他的手下都深入简出,院门整天紧闭着。这几天一停战,他们就又还了阳,出入又频繁了。甚至在院门边挂上了“大日本国侨民松崎寓” 的牌子,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院住的是日本人一般。连山口也觉得过于招摇,当晚他就问了松崎原山。

    松崎原山听了他的疑虑,却笑了:“山口君,现在公开侨民身份倒比半遮半掩更安全。这不仅是保护伞,而且是个温度剂,必要时甚至可能成为导火索。”

    山口虽应声点点头,其实并没完全理解他的话。不过,他到松崎原山的手下已经好几年了,他深信这位上司的谋略和胆量,深信他决策的正确。

    “山口君,明天你去联系一下,我想和北隅堂的老大沈三见个面。就说我想尽弃前嫌,结交他这样的朋友。”

    山口又不解,阿:“先生,咱们为什么要和这种下九流的帮会联络?”

    “我们不联络,可有人在联络,想让它成为反日的工具。你可不要小看帮会,北方的帮会虽不像南方那么公开,但暗里的网络却也大得惊人。上至官场军界,中到商贾平民,下结贱业土匪。为谁所用,作用都不可估量。我们要争取抓住这些人,特别是各帮的龙头长辈。这些人贪财好利,倒好交往,只要肯吃饵,就不怕不上钩。”

    “是。我可以先通过周四试探一下。” 山口停停,又说:“最近,北平各界募捐搞得很凶,有明显的反日倾向。明天,他们还要在天和楼组织大型募捐义演,我们是不是可以组织些人……”

    “不,中国政府会做的。他们既要求和,就不能不约束民众。短期内,除非我们想打,不会有政府间的战事。我们的眼睛还是要多注意潜在的危胁。”

    “是。昨天03号得到情报,说南京方面拟把刚从前线撤下的31军等三个军,休整补充之后调往南方。”

    “这情报是可靠的。” 松崎点点头:“南方的共党武装被剿了两次,却越剿越多,这才让蒋介石失眠呐。平津和华北是我们的囊中之物,占领只是时间问题。山口君,好好干吧,我已经向陆军部申报了,晋升你为少佐。”

    “感谢先生栽培。”山口深深一躬,受宠若惊。

 

    中午,刘成龙到关厢烟馆旁的小典当铺结了账,直接就送到了沈三爷的家。进屋正赶上饭口,沈三爷和李凤姑都坐在饭桌前,酒菜已摆上桌,就差端杯动筷子了。

    “三爷,”刘成龙忙躬着身把个布袋奉上:“货单子也在里头,您当面对对。今儿可有两件好玩意儿,一个大罗马三针金表,外加一条足金的链。一个翠戒指,是油绿色儿、玻璃地儿的,还都是死当。”

    李凤姑一听,忙抢布袋,寻到那枚戒指,再看看当票,顿时眉开眼笑:“哎哟,这么好的东西,三十块钱就到手了,当东西的不识货?”

    没等刘成龙答,沈三爷先笑着开了腔:“嗨,他自己的物件还能不识货?哼,这全是成龙的主意好,烟馆旁边开小典当。当东西的都是找抽急了眼的,别说个戒指了,瘾上来,亲娘老子都敢卖。”

    “那两家的账我下午去结。您吃着,我走了。” 刘成龙转身要走。

    沈三爷忙叫住:“别走啊,赶上了还不坐下,你跟我也有日子了,可还真没一块喝过。坐呀。”

    刘成龙这才硬着头皮坐下。沈三爷说的没错,可他不知道为什么,刘成龙之所以总是回避一桌喝酒,就是怕自已喝高了,把持不住自己浸着仇恨的心。沈三爷的眼都让大洋给晃得花了,哪还看得出这一层。

    “来,咱爷俩干一个。”沈三爷端起杯。

    刘成龙只得举杯相陪,脸上笑着,嘴上应酬着,心里却没忘告戒自己。

    酒过三旬,李凤姑忽然想起,问:“成龙,听说你老婆生个双傍儿?“

   “是,一男一女。“

   “好,龙凤胎?稀罕物!俩孩子长得特像吧?“

   刘成龙想想:“好像……不怎么像。“

   “不像?那就怪了。“李凤姑直嗫牙花子。

   “那……是不是双傍儿都像啊?“

   “反正我见过的,听说的,还真没一对不像的。不过,也没准小时候看不出,长大就像了。“

   “那要……长大还不像呢?“

    李凤姑诡异一笑:“这我就不好说了,那就得问你老婆了。“

    刘成龙的脸一下红了,愣着有些尴尬。

    沈三爷见了,瞪了李凤姑一眼:“你这张乌鸦嘴,逮哪儿哪呱呱。成龙,甭听她的。她自己是块盐碱地,看别人打粮,她就有气。“

    “去你的,” 李凤姑火了:“我就一闲磕,又没让他回家审老婆,你跟我较什么劲?“

    “得,甭理她,咱们喝酒。“沈三爷忙岔开话。

    又一杯干下,刘成龙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却拧起个大疙瘩。

    这时周四来了,像是有急事,可见刘成龙也在,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出口。

    沈三爷有点不耐烦:“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您到里屋,我慢慢和您讲。”

    刘成龙识相,赶紧站起:“沈三爷,您二位说,我先走了。“

    “别走,酒哪儿有喝半截的呀?“沈三爷摆摆手:” 周四,成龙也不是外人,说吧,不要紧的。“

    周四还不情愿,让李风姑偷着踢了一下,才说:“嗨,今儿我见着松崎原山的管事,他说他们老板想请您吃顿饭,时间、地方由您订。”

    沈三爷一棱眼:“这小日本又找我干吗?准没憋好屁。我又不是饿极了找饭辙。告诉他,我没功夫,让他省点钱,留着再打官司吧。”

    周四想想又说:“听那意思,他们是想跟您服个软儿,借您的威望,合作点儿生意。我看……倒有诚意。“

   “嗯,“沈三爷扫一眼刘成龙:” 你说呢?“

   刘成龙想了想:“我看您应下好,这倒显着您大度。饭照吃,酒照喝,事应不应,不还在您嘛?就探探他的底,也好。“

   “有道理。“沈三爷笑了:” 你就约今儿晚上吧,天庆饭庄。成龙,你也跟我去。“

    周四有点为难:“今儿晚上是不是急了点,也不知人家……“

    沈三爷不耐烦了:“没空就算了,老子还正好推脱。“

    周四连连应着,没敢再说个不字。

 

    下午,郝炳臣挟个包袱,进了大车店,他给周正英带来些衣物和几本书。

    几个人坐在炕上,又聊起为抗日同盟军筹款的事。

    郝炳臣说:“给你们透个消息,中日双方在塘沽的谈判可己经有眉目了,这一半天,可能就要正式公布于众。“

    “什么内容?“周正英忙问。

    郝炳臣叹了口气;“哎,又是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怎么回事?“几个人几乎问得异口同声。

    “嗨,听说政府己同意把热河省划归满州国,而且同意冀东脱离中央政府,自主自治。而且要禁止反日组织和反日活动。“

    “这是什么事呀?”张志诚恨恨地砸了一下炕沿;” 战场上日本人也没占多大便宜,怎么一谈判,倒落个完败?“

    周正英接下话碴:“哼,还不是南京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给闹的。”

    一枝花苦笑着摇着头:“妹子,你说那名词咱不懂,反正真够窝囊的。志诚,政府不打,咱们更得加点紧,能募多少算多少,得乘早兴兵。我就不信,就抡条扁担,砸不碎几个鬼子头?“

    张志诚刚要答话,被郝炳臣抢了先:“当家的,打仗可不是打群架,可不光是逞强斗狠。募捐的事可千万急不得,不谨慎,没等你起事,就让人连锅端了。据我所知,南京方面己经有所查觉,而且己经让军统的人调查此事。大家都记着,不是十分可靠,千万别漏同盟军的事,募捐就以救济难民为名就行。正英,你可在中统挂了号,最近千万别出门。我正托人给你疏通,什么时候能回去,你听我的信儿。“

    周正英审视着郝炳臣,问:“郝先生,这么多机密事,您是怎么知道的?“

    她的话虽声不大,语调也很平和,却让郝炳臣一愣。一枝花,张志诚,七子等人也都把用目光盯住他。

    郝炳臣忙笑笑:“嗨,谁还没有个三朋四友,我也是听说。不过,大家还是在意些好。“

    周正英想了想,拉了拉一枝花:“哎,您陪我上趟厕所,我怕有狗。“

    一枝花笑了:“哪有狗?瞎说。”

   “真的,上午我就撞上过,去吧。” 周正英说着,不由分说,把一枝花拉出了门。

    不一会儿,两人回来了。

    一枝花没往里走,在门前招呼:“志诚,七子,快跟我来。”

    “干吗?”

   “逮狗。打死,剥皮吃肉。”

   “真有狗?” 七子嘟囔着,跟一枝花、张志诚出了门。

    屋里就只剩下周正英和郝炳臣。

    周正英轻声问:“郝先生,刚才您说的都是真的吗?”

   “消息可靠,你相信我。“郝炳臣一脸郑重。

    周正英却冷笑一声:“可……我凭什么相信您?就凭您打死一特务?“

   “你这是……“郝炳臣一愣。

    周正英沉下脸:“你到底是什么人?您让我很好奇,您这个大学职员的神通也太大了吧?“

    郝炳臣微低下头,默默无言,半晌才长叹口气说:“我和你说实话吧,我是个大学职员,可也是‘军委统计调查处’的。也就是常说的‘军统’。”

    “特务?!”

    “不错,而且还有点儿职务。”

    “那你应该让我回学校,或到街上招摇过市,这才能起到诱饵作用。大概你是把我们都当了饵,想吊抗日同盟军这条大鱼吧!”

    “我没有。”郝炳臣提高了嗓门:“我根本没有这样做,连想都没想过。”

    “凭什么?”

    “凭我是中国人!” 说罢,郝炳臣强压抑着冲动,道:“你听我把话说完,好吗?”

    “好,你说。”

    郝炳臣长舒口气:“我过去在美国留学,学的是舰船通讯。大革命时,我曾在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装备处工作过一年多。后来才被派回北京,负责联络和技术工作。再以后才归属了‘复兴社’,后又改为‘军统’。当初我也是一腔热血,认为是报国的机会,可这行一旦进去,就根本不容你有什么个人意志。可我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没做过对不住国家民族的事。”

    “那调查筹款,建同盟军的事不算伤天害理?”

    “这是我自己要求的,可我不做,会有别人做。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做,但我起码还相信自己的良知。我知道这事该做不该做,该怎么做,又该怎么交差。”

    “那你凭什么让我们相信?“

    郝炳臣没马上答,扭头扫了扫窗户纸上新捅出的几个小洞,才坦然一笑,说:“就凭我被枪瞄着,心不虚,腿不软。要是我真是你们所想的那种人,能容你们这么轻易得手?信不信由你们吧,我听天由命。”

    周正英呆呆地望着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门开了,一枝花、张志诚和七子走了进来。

    一枝花像没事人似的哈哈笑着,抱起桌上酒坛走过来。边走边说:“哪有狗啊?看岔眼了。来,郝先生,喝酒,啥也不说了,话都在酒里。”

   郝炳臣轻叹了口气,也忍不住笑了。

 

   此时,天庆饭庄的一个单间里,松崎原山请沈三爷的饭局,也已上齐了菜。主方这边只有山口一人坐陪,客方有李凤姑、刘成龙和周四随同。

   松崎原山端起杯:“沈三爷,来,感谢今天您给我这个面子。过去多有得罪,干了这杯酒,就算您不计前嫌。你我重新交朋友,可好?”

   沈三爷也端起杯,却一嗫牙花子:“哎哟,我是称您刘先生,还是松崎先生啊?”

   “随意,随意。”

    沈三爷笑出声:“那您可比我强,我沈三别的活泛着呐,就这点儿变通不了。就我到日本待五十年,也还得姓这个沈。”

    松崎听出他话中转着圈儿的损,心中不悦,但没吱声。只淡淡一笑,干下杯中酒。

    沈三爷也干了,又笑笑,说:“松崎先生,您可别介意,我这人直来直去。您跟我交朋友,算差了眼,我这辈子可就认钱,别的啥也不认。“

    松崎也笑笑:“沈三爷说笑了,谁不知‘北隅堂’是侠义聚会的地方。远的不说,就最近,你们搞募捐,救济难民,就可称得善举呀。”

    他的话把沈三爷说愣了。帮里帮众募捐的事,是一枝花私下发起的,压根没和他漏过。也难怪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吱唔半天没搭上碴,只干笑了两声。

    半晌,沈三爷岔开话题;“买卖人赚钱才是本份。松崎先生,以后有什么好生意言语一声,搭我一票,让我也沾点儿光?“

    松崎抿嘴一笑,向山口示意了一下。山口拎出一个小皮箱,放在桌上,打开,里面竟都是银元。

    松崎这才说:“沈三爷,我们交朋友,从今天开始。这是我一点见面礼,请笑纳。”

    李凤姑笑眯了眼,边伸手边说:“哟哟,可让您破费……” 没想到她的手还没沾到箱子边儿,就挨了沈三爷一筷子。

    沈三爷冷冷一笑:“这……怎么话说的,您要跟我做什么生意还没说,倒先捧出钱来了?不收吧,心里痒痒。收吧,又怕您拿这点儿钱要买的,我卖不了。”

    “这只是一点儿敬意,以后……”

    “我这人没以后,只认眼前。“沈三爷打断他的话,想想,又道:” 这么这吧,这钱您先给我存着。什么时候您想好要买什么,当面锣,对面鼓,咱们现钱现事。我沈三没有不敢干的事,可从不干没底的事。“

    松崎苦笑一声:“这……您可有点……“

    沈三爷瞥他一眼,咂吧了几下嘴,才说:“也是啊,不收,还真有点儿薄人面儿。” 说着,他用俩手指夹起了一块大洋,“松崎先生,这一块钱我收着,礼轻仁义重。”

    李凤姑好不失望,周四也苦笑着摇摇头。刘成龙更是出乎意料,盯着沈三爷,像从未见过一般。对面的山口也是满脸怒容,只有松崎原山没露声色,和沈三爷对视着。脸上都挂着笑,可眼神却绞在一起,较着劲。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4   条】
文章评论
南南4433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8-19 08:52:00)  
无戒兄:谢评。沈三其人也有他的闪光点,人沒冇绝对反派。
洒家无戒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8-17 15:08:00)  
人物的个性越发显明了!郝炳臣这样的人物在那个年代也许很多,有一丝良心,那么那时的中国就有一丝的希望!沈三爷,这个关子卖得大,懵住了自己人,还跟外人较着真!
南南4433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8-16 17:29:00)  
庄河教师兄;谢访谢评!
庄河教师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8-16 13:23:00)  
南南,又看到你的小说了,问候你!语言特别好![赞啊][赞啊][赞啊]向你学习了!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