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各类故事
本栏所称的故事,是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一般是侧重于对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小说故事  >>  各类故事
迈皋桥的故事
文章来源:自创        访问量:705        作者:王成柱        发布:野云浮踪        首发时间:2012-08-24 08:34:05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现在的迈皋桥,原先是叫“卖糕桥”的。

 很久以前,迈皋桥一带还是一派水乡风光。片片清翠的秧田浮漾着泥土的幽香,绿树掩映的村落之间,河水静静地流着,河上古老的石桥是南来北往的孔道,也是朝聚夕散的集市。

 不知打哪天起,桥头有了一位卖蒸儿糕的年轻妇人,素衣红裤,发髻乌亮,面白如粉,连嘴唇也全无一丝血色,步履轻虚若飘,终日默默忙碌着,只有光顾的客人才能听得见她细若游丝的话语。她仿佛满腹忧郁,目光游移,象是不敢正视他人,又象是穿透了客人的身体,投向无尽的远方。每天日上三竿,她就会买下一壶牛羊奶,煨热后,小心地裹在棉褥里,推起小车,向北山走去。

 她是谁?人们迷惑地目送她渐渐远去。几里外的北山,莽莽苍苍,没有人烟,只有无数的坟茔累累地掩藏在山脚下起伏的蒿莱中。赶集的人都是四村八寨的熟客,谁也没见过这个女子,有好心的大爷大婶上前打听,她总是轻声回答就住附近,日子儿久了,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一天,一位阴先生游历至此,忽然驻足,远远凝视着年轻妇人,半晌,

摇头,长叹一声转身要走。路旁的编筐老汉一把拽住道:“这位先生,作甚先是摇头,继而叹气呢?”

先生问:“那立在桥头的卖糕女子你可认识?”

“认识倒是认识,来历却不甚分明,还请先生指点一二。”

“此女面白如纸,态度轻虚,天顶阴气正盛,实非阳世之人。看她目散神移,恍恍惚惚,定有难解之忧,故此凝神聚气,附魂于体,再现人世。我想她全仗一丝精魂,苦苦相撑,一旦元气耗尽,即刻化为尘土,如果心事未了,岂不抱恨泉台。”

“怎么,这女子竟是个鬼?”老汉大惊失色。

坐在石凳上的卖席老妇接口道:“先生既知是鬼,何不施展法力,却允她在此作崇?”

“他大婶,这鬼也有善恶之别。这女子可曾害人来着?据我观来,此女生前必有一桩割舍不得之事,以至于死不瞑目,不能安息于九泉之下,可怜可叹啊!”

“这等说来,”老汉略一沉思:“这小女子若是支持不住,忧心之事又未了结,那……

“嗨,太可怜了。我们不晓得也就罢了,晓得了就该赶紧帮帮人家才是。”老妇人站起身来。

老汉轻锁须眉:“理应如此。先生,有什么法子可以搭救于她?”

“这样。”阴先生低语:“明日,找几个大胆的后生,待此女收摊之后,悄悄跟定,自然会有分晓。”

第二天,日上三竿,年轻女子安置妥当热奶壶,吃力地推起小车,慢慢向北走去。编筐老汉带着几个小伙子遥遥地跟着。约莫半个时辰,早到了北山脚下,那女子拐进山沟不见了,待大伙赶上前去,爬上山坡四下寻望,哪还有什么踪影,只看见山垭外边绿波滚滚的长江。

沮丧的人们正欲回转,随后赶到的老汉叫道:“大伙别动,听听是什么声音。”

众人侧耳静听,隐隐地有一个幼儿啼哭。

深山野凹,哪来的孩子?人们循声找到东头坡下的一堆荒坟。跑在头里的小伙子拨开茅草,突然大叫:“哎,老爹,这墓里面有小孩子哭哩。”

老汉忙招呼两个后生取来铁锨,小心地挖开坟墓,揭开棺木,众人不禁目瞪口呆。

棺里坐着一个白净净,胖墩墩的小子,捧着奶壶,吮两口,哭几声,又叽哩叽哩地趴下去摸索。棺底躺着的正是那年轻妇人,手中还捏着块咬了缺的蒸儿糕。

大伙正在惊疑,只见那妇人由白而黑,一会儿就化作了一片灰迹,身下留着一张纸。一个青年跳下去,抱起婴儿,拾起纸片递给老汉,上面写道:

吾本远方女子,出门寻夫,因身怀六甲,不堪劳顿,病死途中,葬于斯地。幸而天佑吾儿,落棺而生,吾虽已做鬼,为母之心与阳世同,乃挣扎形骸,哺育吾儿。然追魂摄气,难有久继之策,五内惶惶,日怀鼎镬之忧,世间若有行善君子救得此儿,养大成人,吾当结草衔环,以报厚德。

老汉看罢,接过孩子,紧贴在满是胡茬的脸上,那孩儿扭动着,紧抱奶壶哇哇大哭。老汉抹去泪水,苍老的歌声伴着嘹亮的啼声在山野中回荡:

               陟彼北皋兮,大江之滨;

               遵彼东流兮,日出之所。

               哀哀父母兮,生我劬劳;

嘤嘤孺子兮,哎嘿……

……

   

自那以后,人们就把这里叫做卖糕桥。许多的年代过去了,不知怎的,又被称作“迈皋桥”了。

 

 

注:迈皋桥,南京地名,位于中央门外。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赵凯 评论 (评论时间2012-09-06 09:18:40)  
只有在民间文化里,人鬼神才是相通的。这种文化思维是最接近文明本源的。
洒家无戒 评论 (评论时间2012-08-24 15:28:30)  
拜读,民间故事有时候也很感人。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