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各类故事
本栏所称的故事,是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一般是侧重于对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小说故事  >>  各类故事
铁心情缘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2604        作者:江建平        发布:坦然        首发时间:2009-08-24 22:40:00
关键词:铁 心 情 缘
编语:

 

 

                   铁  心  情  缘

                                  江建平

 

 

 

                             一九九九年三月

 

 

《铁心情缘》目录

一、互倾心私定终身              (嘉庆十年

1、庙会相逢                     汪22岁,张15岁)

2、私定终身

3、执意力争

 二、成眷属茅屋春暖             (汪23岁,张16岁)

1、         梳髻下棋

2、         游山填词

3、         谱曲起舞

 三、夫赴考淮畔送行               (汪24岁,张17岁)

1、         中举家庆

2、         醉对斜曛

3、         执手淮畔

4、         空帏思念

四、慰夫婿持家助学              

1、         侍醉无眠

2、         莲船弄笛

3、         挑灯伴读

4、         伏枕问疴

5、         搜找花样

6、         哄散棋局

7、         逼夫退钱

五、求功名远赴京都                (汪29岁,张22岁)

1、         众送启程

2、         旅途劳顿

六、住旅店辛苦将持

1、         入京投宿

2、         求神佑夫

3、         细数榜期

4、         瑶娘生病

 

七、吟秋舫以诗当哭

1、         立舷吟诗

2、         舱内写诗

3、         桥头就餐

4、         舱内续诗

5、         夜起悲吟

八、自砥砺苦攻书文

1、         购地埋棺

2、         灵伴书案

3、         闭门谢客

4、         六年苦学

5、         雪天求师

九、荣登榜修墓赴任                 (34岁)

1、         衣锦还乡

2、         哭灵告慰

3、         墓前祭奠

十、泛宦海不忘瑶娘

1、         求画肖像

2、         书房挂像

3、         像随辙转                      (40岁)

4、         诗会得石                      (63岁)

5、         重题画像

6、         剧场听戏                      (65岁)

十一、建南园兰堂挂像

1、         邮寄索诗                      (66岁)

2、         兰堂挂像

3、         暮祭瑶娘

十二、殁京都归乡并葬                  (67岁)

1、         重访客栈

2、         归棺并葬

 

铁心情缘

 

               序幕

深秋的清晨木凋霜冷,蓼枯风寒。天阴云暗的潞河上,一只破旧的木船张帆而行(进入画面)。一位书生模样的人伫立船头,举目远眺。书生身后一棺森然,白幡飘摇。船尾的艄公手把舵杆,眼望前方。

(画面定格,推出片名和演员表)

 

一、       互倾心私定终身

1、           庙会相遇

都梁山脉,绵延数十里。古老的淮河沿山脚蜿蜒流入洪泽湖。在淮河接近入口处,座落着秦时就己建制的古城——盱眙县城。

                                 二

嘉庆十年的阳春三月,盱眙天台山树木葱茏,一片青翠。

天台山上的庙会已经开始,有舞狮的,有玩龙的。火神庙前搭起的戏台也正在演戏。山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山道上,赶庙会的人三三两两,扶老携幼拾阶而上。山上时而传来阵阵锣鼓声和人们的喧闹声。

“你俩快一点。”一名年近花季的少女转头扔下银铃般的喊声,轻盈地往上登。超过两撮人后,冷不防被随风吹来的一张纸蒙住了脸。少女遂即将纸抓下来,举起要扔,忽见上面有字,便展开来看。纸上是用炭条写的诗,有的字己有点模糊了。那清秀的字迹,竟吸引少女仔细地认读起来。“杏花十里艳阳天,苦读寒窗年复年。他日如能朱紫贵,佐朝沥血泽黎元。”

这时,从路边的树林里急匆匆跑来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人。到少女跟前停住了脚步。

“小姐。”青年人嘘着气叫了一声。

少女抬起视线,扫了一下青年人,那长长的睫毛下射出的眸光,像一泓清泉泼出,让青年人一怔。

“请把诗稿还我。”青年人的声音不由得轻了许多。

少女没回应,重又打量起来。见青年人虽布衣粗衫,却相貌堂堂。

“是我的,我刚才只顾推敲诗句,不留神被一阵风吹过来的,不信?你看我身上还有,都是我用这炭条写的。”青年人边说边抬起拿着炭条的手,又从褪了色的衣袋里掏出一张稿

纸。

少女见纸上也有字,伸手拿了过来,;轻声朗读:“弹指之间廿二春,多年入泮叹孤身。灵台聊寄如钩月,垂下河中钓洛神。”

青年人见少女穿着入时,相貌俊俏,便没有硬将稿纸夺过来,倒是很乐意地呆立在少女身边。

两位随行的姑娘赶了上来。一位见状笑着问:“瑶娘,刚才你倒是急得很,这会儿怎么不走了,是脚被什么缠住啦?”另一位接过话:“不是脚,是心被缠住啦,”话一出口便神秘兮兮地掩嘴笑起来。

“你俩先走,我一刻儿赶上。”少女好像并不介意两位姑娘的话,但白皙的脸颊还是浮现了红晕。

少女见两位姑娘离去,思量了片刻,望着青年羞涩地说:“这诗稿我带回去细读后再还给你,可以吗?”

“可以,可以。”青年人显出受宠若惊的样子。

“那好,明天傍晚你到河边御码头柳树下等我。”

“给你擦擦脸上的炭灰。”青年人掏出手帕递过去。少女的邀约,顿时驱走了青年人的局促。

少女没有接,抿嘴笑了笑:“看你那手帕还能擦脸吗?”

青年人缩回手,尴尬地将沾满炭灰的手帕装进衣袋。

少女掏出洁白的绢帕,按青年人所指示的部位在细嫩的桃腮上轻擦。

“瑶娘,是我的稿纸弄脏了你的脸,请将手帕交给我替你洗好吗?”青年人壮着胆向少女请求。

少女不禁将手帕攥紧,犹豫了一下开口说:“你知道了我的名字,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我姓王,名云任,字孟棠,住城内前街汪巷……”

“呦,谁问你这么多啦?”少女截住青年人的话,猛地将手帕向青年人胸口一掷,说了声“劳驾你了。”便向山上跑去。

青年人激动地将手帕捧到嘴边,深深地嗅着。目送少女的倩影消失在人群中。

 

                   二、私定终身

潜入淮河的圆月被水波揉皱了面容,清辉也被摇碎成散乱的光点。几只排列着的木船静静地躺在御码头的岸边,有的舱内还亮着微弱的灯光。青石板台阶从水底延伸到岸。岸上的一株柳树下,汪孟棠不时地向四周巡视,久久的等待已使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沮丧。

远处,一个窈窕身影急匆匆走来。

汪孟棠迎上前去,见果是瑶娘,兴奋地说:“可把你等来了,我几次迎人都错了,真担心你不来呢。”

“我好不容易哄过母亲出来,还要急着回去,迟了我母亲会生气的。”瑶娘停住脚说这话后,便移步向柳树下走去。

汪孟棠掏出手帕并打开,撵到瑶娘身边双手递过去,俏声说:“完璧归赵。”

张瑶娘见手帕满是墨烟,娇嗔道:“哎呀,这手帕还能用吗?还说是完璧归赵呢。”边说边将手帕接去,借着月光认读。“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张瑶娘强抑娇羞地说:“看不出你一介文雅书生还好莽撞,也不问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第一次约会就……”

汪孟棠紧接着说:“我自信眼力不错,小姐定是一位贤淑之人,若得婚配,实为今生之幸。”

张瑶娘矜持地说:“我家虽较富裕,但无功名。从入塾读书刚刚懂事起,我便仰慕卿相。及笄以后,便想托付个读书人,以期金榜题名,同享荣华富贵。昨日见你诗稿,文笔清雅,且有青云之志,所以暗自倾心。诗文中知你尚未婚娶,故约你今晚相会。你必须答应我两件事,我才能考虑你的所求。”

“什么事,小姐快说。”汪孟棠急不可待地问。

张瑶娘语气深沉地说:“我要你少贪玩多读书,少写诗多作文。”

“就这事?也太容易了,我答应你。不过,要我少贪玩可以理解,为什么还要我少写诗呢?”

“这事看似容易,只怕你做起来就难了。我今天了解了你的情况,知道你有贪玩的习惯。习惯一般是难改的,你必须下决心改过来。写诗虽是高雅之举,实为文事末节。兴之所至,偶尔为之尚可,过于投入便会影响学业,耽误功名。现在你要专心科举,待及第食禄之后,再任凭兴趣自由发展。”

“小姐今年青春几何?”

“十五岁。”

“想不到你年龄虽小,见识却如此高深,佩服,佩服。今后我自当俯首听命。”汪孟棠心悦诚服地说。

“这是我和姐妹们商定的意见,既然你答应了,我就回家寻找机会向母亲公开咱俩的关系。”瑶娘收起手帕,随即掏出诗稿递给孟棠“诗稿还给你,三天后的晚上还在此见面。”

“你家住何处?”汪孟棠伸出两掌,深情地紧攥瑶娘送诗稿的手不放。

张瑶娘急忙用另一只手使劲拍了一下孟棠的手背,微嗔道:“不准这样。”

 

汪孟棠立即松开手。

张瑶娘转而温和地说:“告诉你,涧沟渡枇杷巷中的张家小院就是我的住处。”

汪孟棠接过诗稿,激动地颤声说道:“我也将此事告诉家人。”

“也好。”张瑶娘向孟棠宛尔一笑,转身离去。

 

2、           执意力争

张家楼上的闺房整洁雅致,芳香袭人。敞开的窗口挂着养有鹦鹉的架子。透过卷帘,一株白玉兰素花晶莹,含苞欲放。

张瑶娘满脸不悦地坐在梳妆台前。

风韵犹存的张母站在瑶娘的身边耐着性子好言相劝道:“我知道你这年龄的孩子极易凭一时的感情冲动许诺终身。可婚姻不是儿戏,对一个女人来说,婚姻如同第二次投胎。嫁给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便可享受一辈子,嫁给无钱无势的人家就只能一辈子受累。你长这么大也知道妈最疼爱你,妈能忍心让你嫁给一个穷秀才,跟着他去活受罪吗?”

“妈,嫁给有钱人家并保不了到老都享福。我不是说了吗,他现在虽穷,但天分不缺,又有志求取功名。我嫁过去可以资助督促他学习。一旦高中,那才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呢。”

“唉呀,我的傻闺女,画上的烧饼怎么能充饥。就凭着会诌几句歪诗,你就能保准他将来能高中做官?哪有那么简单的事。远的不说,就盱眙城中历朝历代,有几个读书人高中的?书读多的更糟,不稂不莠的,一生穷酸,还不如一个莽汉活得滋润。我劝你还是找个有钱人家,进门就享福。”

“妈,你要不是让我读书明理,我也许就只看重钱财。可我现在看重的是人才。对那些纨绔子弟我就是看不入眼。嫁给一个光有钱而不知斯文的人,那才是让我活受罪呢。”

张母见瑶娘如此固执,不禁气上心头,意欲发作,忽又转念作罢。扭身到大桌边,从桌上拿起带锈花绷子的丝绸布。丝绸中间绷平的布面上,鸳鸯戏水图案绣得已近完工。

张母面部表情虽变得严肃了些,但仍然语气平和地说:“看来,这些年我疼你反倒把你娇惯得任性了。你既然听不进我的话,我也就不再多说了。你今年才十五岁,还没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今后不要随便外出了,在家专心学好女红。这可是女人一生安身立命的本事。”

张瑶娘听出母亲仍未认可她与孟棠的恋爱关系,还想要她与孟棠断绝往来,更是不乐,直言道:“我已约好今天晚上回他的话,就说你同意……”

“那也不准去,”张母顿时心中火冒,将手中的刺绣往桌子上一摔,大声打断瑶娘的话:“我明确跟你讲,今后不准你再和那个穷鬼见面。”

一向任性的瑶娘哪里能忍得下母亲这种口气,腾地站起来,冲着张母道:“我不仅要

和他见面,还要嫁给他。”

张母更加气恼,发狠道:“你这丫头心野了,明天我就托人给你说个婆家早点嫁出去。”

张瑶娘语气坚定地说:“我的终身大事我自己做主。汪孟棠是我自己看中的,今生今世非他不嫁。”

“这事由不得你。”张母狠狠地说。

“如果今生不能嫁给汪孟棠,我宁可削发为尼。”张瑶娘说罢,就到大桌旁,解开发髻,抓起剪刀就将秀发截下一缕。

张母欲拦又止,不知所措。

碰巧一位上楼的邻姐见状,急忙抢前捺住了瑶娘的手,夺下剪刀,嘴里连连说:“为可使不得,这可使不得。”又弯腰捡起落在地上的秀发,自语道:“多可惜呀!”

张瑶娘气呼呼地去开柜门,将一叠衣物掼到床上说:“明天我就出家当尼姑。”

邻姐又急忙用身体挡住瑶娘,关上柜门,硬将她按到床边坐下,连声劝道:“不要任性,不要任性。”

邻姐将手搭在瑶娘的肩上也坐到床边,抬头见张母被怔得立在桌边发楞,娓娓劝道:“张大婶,瑶娘的性格你最清楚,她认定的事别人是很难拗过的。十几年来你都是样样由着她,这次还是再让她一回吧。”

张母见瑶娘态度如此坚决,也自感没辙,又担心瑶娘真的闹出事来,听了这番劝说,便就坡下驴,悻悻地说:“看来你是铁了心了,好好,随你吧。不过往后受苦受累可别来找我。”说完就扭头走了。

张瑶娘和邻姐相视而笑。

 

二、       成眷属茅屋春暖

 

1、           梳髻下棋

                                      一

翌年春天的清晨,前街的汪家巷内,一处汪宅还笼罩着喜庆的气氛。院中,几株枇杷树枝繁叶绿,一棵老槐树铁干虬枝,树冠如盖。大红纸剪的“双喜对衬地贴在堂屋的门两边。半掩的板门上贴着写有“今宵锦帐添春暖,他岁蟾宫折桂香”的对联。屋内中间放着一张大方桌,靠后墙的长条书案上摆放着一些书籍和文房四宝。侧房的门上,也帖着“双喜”。屋内铺着红地毯,临窗的化妆台边张瑶娘正在梳妆。山墙的一角,木制架子床上纱帐已撩起半边。

这时,躺在床上的汪孟棠醒来,打着呵欠伸伸腰,发觉瑶娘不在床上,忙起身穿衣。

张瑶娘几番没将发髻打好,见孟棠起床了,便温情地喊:“孟棠,来帮我一把,才学的这种发型盘得还不熟练。”

汪孟棠在瑶娘身后帮着打好发髻,将头靠近瑶娘耳际,像欣赏艺术品一般望着镜中晨妆后的瑶娘。

张瑶娘也笑盈盈地望着镜中睡眼惺忪的孟棠。

四目相视片刻,汪孟棠忽欲亲吻桃腮。

张瑶娘低头躲闪,用手挡着孟棠道:“快去洗漱一下,我到厨房盛饭去。”说着将凤钗插好便立起身来。

“啊!你已经把饭做好啦?”汪孟棠惊喜地问。

“嗯,今天是清明节,吃过饭我们再下一盘棋,把昨晚输的赢过来,然后再去踏青。”

“好。”

饭后,汪孟棠和瑶娘对坐床边,各执黑白子摆开了棋局。张瑶娘缜思慎布,汪孟棠容与自若。结果瑶娘还是输了,羞恼地抓起棋子抛到床上。

汪孟棠忙劝道:“别恼,别恼,我让你一盘就是了。”

“不用你让了,看来我该甘拜下风了。玩物会丧志,今后就不要再下了。我们出去玩吧。”说着和孟棠一起将棋子捡了起来。

 

2、           游山填词

汪孟棠和张瑶娘来到九女峰山脚下的一片空地。

瑶娘见小草茵茵,野花点点,兴奋异常。撇下孟棠向前跑去,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旋转起来。转得头脑发晕时,索性卧倒在地,陶醉般地深嗅着泥土的芬芳。

汪孟棠赶到后,按瑶娘的示意坐下。

张瑶娘拔起一根野草说;“我们来斗草好吗?”

“好。”

汪孟棠也从地上拔起一根草,和瑶娘手中的草扣在一起。然后两人用力对拉,结果汪孟棠手中的野草断为两截。

张瑶娘高兴地叫着:“我赢了。”

汪孟棠趁兴说:“我们到第一山杏花园好吗?”

还在兴奋中的张瑶娘满口答应,立即起身。

他们走到西流溪边,张瑶娘回望草地,感叹地说:“这儿依山环水,真是块风水宝地。”

峰高树密的都梁山,在阳光的沐浴下格外迷人。松林绿翠似海,杏林红艳如霞。各种落叶乔木都绽芽吐绿,蓬蓬勃勃,一片生机。

汪孟棠和瑶娘沿石磴爬到一处建有凉亭的平台,见石壁下石雕的龙身虎头口中流淌着清冽的泉水。

汪孟棠告诉瑶娘:“这是盱眙十景中的第一景,玻璃泉浸月。”

他们再往上登,见一块碑石醒目地刻着“第一山”三个行书大字。

汪孟棠又解说道:“这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手书碑刻。他的题字使都梁山名声远播,外地人都称都梁山为第一山。”说着在摩崖石刻旁端祥起来。

张瑶娘陪着看了一会,催促道:“你不是带我来赏杏花的吗?这儿你以后单独来看吧。”

汪孟棠自知不该冷落了瑶娘,急忙拉着她向上攀登。

他们来到杏园,见大片杏花映日盛开,灿若红霞。

张瑶娘格外兴奋,俏丽的笑容与杏花相映争辉。

“我们到里边观赏吧。”汪孟棠说。

“不。碰落了杏花怪叫人心疼的。”

“前面瑞岩观去不去?”

“去。我要去求老君保佑你早日高中。”张瑶娘说着抬腿就走。

他们走到瑞岩泉边,见一道细流从石缝中涓涓而下,流入砂石坳中。坳中只储有一瓢水,不溢不枯。

张瑶娘问:“这就是人称的瓢儿井吧?”

“正是。我说咱们不要去求道人了,功名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不是靠求神得来的。我们上山顶吧。”

“好。只要你肯努力,比求什么都强。”

他们一口气登上山顶的望淮亭,顿感视野开阔,心旷神怡。凭栏眺望,一幅氤氲的图画映入眼帘。淮水近横山下,白鹭起落,轻帆移于波上;阡陌远布天边,绿树高低,小村座于田间。

汪孟棠观赏良久,回转身来,又见鸟语成韵,花香宜人,顿时诗兴勃发,口占《忆秦娥》词一首:“清明节,都梁深处春光泄。春光泄,泉琴逸响,杏霞凝血。登临山顶人欢悦,携手百年心如铁。心如铁,情溶淮水,永流无绝。”

 

3、           谱曲起舞

洞房内,妆台上的烛光映照着窗纸上一对剪纸鸳鸯,香炉中一篆轻烟袅袅升腾。汪孟

 

棠临窗凝眉沉思,左手拿着诗稿,右手腕有节奏地摆动着,嘴里咿呀有声。重复几遍以后高兴地对着窗外喊:“你听最后一句这样唱好吗?”

“稍等一会,我把碗洗完就过去。”

汪孟棠急不可耐地放声唱出:“心如铁,情溶淮水,永流无绝。”

“呀!真好听。”张瑶娘未进门就赞赏起来,兴致勃勃地到汪孟棠身边催道:“快教我。”

汪孟棠受瑶娘的激情感染,更是兴致勃发,鼓动瑶娘道:“听说你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值此良宵,何不尽兴一乐。我唱歌,你跳舞好不好?”

“好。”张瑶娘忙从衣柜中找出舞裙换上,伴随着汪孟棠的歌声翩然起舞。

“清明节,都梁深处春光泄。春光泄,泉琴逸响,杏霞凝血。登临山顶人欢悦,携手百年心如铁。心如铁,情溶淮水,永流无绝。”

曲终舞罢,汪孟棠赞语连珠,要求再来一遍。

张瑶娘摆着手说:“好了,好了,我有点热了,倒杯茶来好吗?”

“好的。”汪孟棠很快端来一杯茶。

张瑶娘接过来抿了一口,听到窗外的鹦鹉在笼妇子里扑腾作响,便逗道:“喝茶。”鹦鹉学着叫了声“喝茶。”

汪孟棠听了,也高兴地凑上来逗趣。

“喝了茶更热了,陪我到屋外凉一凉好吗?”

汪孟棠忙点头赞同。

                                二

俩人相挽到院中。院中银辉满地,皓月当空。

汪孟棠见瑶娘凝眸望月,便讨好道:“你能歌善舞,真是人间的嫦娥。”

张瑶娘没加理会,深深地感叹:“夫妻相伴多幸福啊!牛朗织女被迫分开还天天盼着七月七的一次鹊桥相会。嫦娥何苦抛夫奔月,去忍受那长年的孤寂。”

“她是一时仙迷心窍,到了广寒宫便后悔不该偷吃灵药,但只能空有‘碧海青天夜夜心’了。我们可要长相守,不分离啊。”汪孟棠说着亲昵地搂着瑶娘。

张瑶娘推开孟棠温存细语道:“我会一辈子陪伴你,可不是整天缠在一起。回屋休息吧。来年乡试,你要早作准备。如今已是洞房花烛,明年乡试再中个举人,后年大比也好去搏个功名。我们的蜜月就仅此六天吧。从明天起你就到宣化街去上学。”

汪孟棠又将瑶娘搂入怀中,喃喃地说:“我真一刻也不愿离开你,求你再宽限几日吧。”

张瑶娘用纤纤玉指向孟棠的脸上轻轻一戳,娇嗔道:“没出息,功名要紧,明天就去。有首词中不是说:‘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吗?”说完伸臂搂住孟棠的脖子,将脸依偎在孟棠的胸口。

三、       夫赴考淮畔送行

1、           中举家庆

婚后一年的深秋,汪家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张瑶娘满面春风和汪家大嫂从厨房端菜进堂屋。堂屋中间的大方桌上,已摆放着一些菜肴和酒具,四周坐着汪家的亲属。

汪父叫坐在侧面的三子:“云倬,你先把酒斟上。”汪云倬拿起长嘴锡壶从身边的汪父开始依次向酒盅倒酒。

汪父指着身旁的孟棠向在座的说:“云任乡试中举,是他的喜事,也是我们全家人的荣耀。这些年云任读书,也亏好得到你们兄弟姐妹的资助。婚后这一年,又幸得瑶娘持家供读。明年开春云任就要上京赶考了。他家靠瑶娘的裁剪也攒不了多少钱。我想大家多少拿出一点,给老二凑点盘缠。”

大哥应声道:“这事理所当然。二弟若高中做官,既可光宗耀祖,也能给汪家撑起门面,我们在市面上也好混一些,对大家都有利。”

在座的立即表示赞同。

汪孟棠站起身道:“谢谢你们了。往年靠你们接济,现在成家了,怎好再让大家破费。”

大嫂端菜进来听得这话开口道:“他二叔别说外气的话啦。这一年,他二婶帮我们大人小孩做了好多衣服……”

“唉呀,一家人别说两家话,我只不过花点时间,也值得大嫂挂在嘴上吗?”张瑶娘拦住汪大嫂的话,向大家谢道:“叔伯、姑爷们,你们的心我领了。今天大家来为孟棠贺喜我已很感激了。至于孟棠进京的事你们就不要再费心了,我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银两足够他的盘缠。你们就开始喝酒吧。”

大家一边夸赞瑶娘一边开始饮酒。

 

2、           醉对斜曛

来年初春,汪家的卧室内,张瑶娘正在整理行囊。躺在床上的汪孟棠翻了个身,嘴里嚷着要喝水。

张瑶娘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将盛满茶水的碧玉杯送到床边,扶起孟棠。

汪孟棠接过杯子一口气喝下后,似乎清醒了许多,嘴里嘟嚷道:“全家人为我饯行,一时高兴,喝得有点过量了。”

张瑶娘说:“看你这一觉,睡得太阳已经偏西了。你的行李我已收拾好了。现在我扶你到外面醒醒酒好吗?”

汪孟棠点点头,下床后将手搭在瑶娘的肩上走出屋外。

                         二

路上,汪孟棠不无感激地对瑶娘说:“这一年,你辛劳持家,还殷勤劝学,已够难为你了。我不仅没给家里创造收入,还让你拿出陪嫁的贴己钱,真叫我过意不去。”

张瑶娘善解人意地说:“你读书耗神也不容易。现在能够中举已经让我很高兴了。我嫁给你,就是想资助你求取功名。这次进京若能天随人愿,名题金榜,我这一年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汪孟棠经山上的凉风吹拂,渐渐感觉清醒。他们走过横跨小溪的丰登桥,来到西官路山坡上站住脚。

汪孟棠远眺天边的夕阳熠熠生火,俯视山下的淮水滔滔流金,想到自己明天就要赴京赶考,不禁诗情腾涌,口占一绝:“盱眙形胜地,山水两条龙。大比助风雨,鲲腾向太空。”

张瑶娘恳切地说:“但愿你这次能够跳过龙门。”

 

3、           执手淮畔

太阳升起一杆子高,温暖的阳光照在淮河两岸。古老的淮河蜿蜒天边,一只大雁在空中飞翔。御码头已经忙碌开来。几条船上,有许多搬运工将肩上扛着的货物装上马车。

张瑶娘肩背包裹,与手提书箱的孟棠并肩而行。

到了柳树下,张瑶娘停住了脚步。

汪孟棠伸手来接包裹 “到码头了,包裹给我吧。”

张瑶娘身子一扭,没让孟棠的手拿到包裹,叮咛道:“你此去千里之外,不比在家,要注意冷暖,别闹出病来。平时在家我督促你多看书,现在去赶考就要注意休息,书不要看得太晚,还有,饮食上也不要太节省。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衣食起居事事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汪孟棠应道:“请你放心,我自会照顾好自己。只是你的身体单薄,体质较弱,一个人在家更要多多保重才是。”

这时,一条船上有人喊:“汪举人要上船赶路喽。”

汪孟棠再次伸手拿包裹,说道:“瑶娘,你回去吧。”

张瑶娘又一次躲过,背着包裹走下台阶。

到了跳板边,张瑶娘将包裹递给跟在身后的孟棠,手仍不忍离包,噙满泪水的双眼深情地望着孟棠,哽咽道:“早点回来。”

汪孟棠顿感喉塞,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船上的艄公催促道:“快上船吧。”

 

张瑶娘似有所悟,松开手,从腕上退下一只手镯送给孟棠:“就让这只镯子一路陪伴你吧。”说完一只手便掩面拭泪。

汪孟棠接玉镯时,紧握瑶娘的手,久已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忍不住滚落下来。

艄公见状也情有所动,低声道:“好了,上船吧。”

汪孟棠接过玉镯,踏板上船,将包裹和书箱往船上一放,便转身望着瑶娘道:“瑶娘,多保重。”

张瑶娘见艄公抽了跳板撑开船,语带泣声地说:“愿你一帆风顺,早日回家。”

船渐渐远去,张瑶娘还不时地向立在船尾的孟棠挥手。

 

                             4、闭门做活

清晨,张瑶娘起床洗漱后,到梳妆台前潦草地理了理头发,便做起了裁剪活。

过了些时刻,以前的两位女伴来找瑶娘。

张瑶娘高兴地请客人坐下,并端来炒花生招待客人。

略胖一点的女伴开口说:“瑶娘,你出嫁这一年中,我们不便来打挠你。今天趁汪举人不在家,我们再一起出去踏青开开心。”

张瑶娘笑一笑说:“还是做姑娘好,无忧无虑的。我现在哪还有那份闲心啊。”

“唉呀,你家汪举人就要做官了,哪能还要你做活?”女伴不解地问。

“你这只是喜话。孟棠今年中举,第一次赴考,哪有把握考中啊。我要为他下次进京早作准备。”

“到那时你向娘家要不就行啦。”

张瑶娘摇摇头,自信地说:“俗话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我已出嫁,就要用自己的手撑起这个家。”

女伴见说服不了瑶娘便立起身道:“你实在不愿去,那我们就走啦。”

张瑶娘抱歉地说:“对不起,失陪了。”并一直送两位女伴走出家门。

 

                             5、空帏思念

初夏的晚上,汪家的宅院被罩在烟雨中。卧室的窗户透出暗弱的光亮。

屋内,张瑶娘背靠着床头挡板,被子盖到胸口,手拿针线在钉衣服的纽扣。

汪大嫂提着布包敲门进来,见瑶娘还在忙活便关切地说:“你身体不舒服,就在床上躺着休息,这样硬撑着干活会累坏身体的。”说着将布包放到梳妆台上,从里面捧出带盖子的碗。

张瑶娘对汪大嫂说:“看你,不让你来,你还是冒雨来了。我着了点凉,就得到家人如

 

此关心。孟棠孤身在外,若遇着头疼脑热的可怎么好。”

“他去了已经不短时间了,也快回来了。”汪大嫂将冒着热气的汤碗端到瑶娘床前说:“快趁热把汤喝了吧。”

“是啊,不出我所料,这次孟棠准是落榜了。否则,喜讯早该有快马送到家了。”张瑶娘将线打了个结,用牙咬断,对汪大嫂说:“还有两个钮扣,待会儿钉齐,侄儿明天就能穿上新衣服了。”

汪大嫂忙将衣服拿过来说:“钮扣我自己会钉,你快喝吧。”

张瑶娘端碗喝汤。

汪大嫂拎起衣服端祥着,露出满意的微笑。见瑶娘快喝完说:“想吃什么?明天我再做。”

“我什么也不想吃,让你多累了,回家照看孩子吧。”张瑶娘感激地说。

汪大嫂接过空碗,收起衣服,对瑶娘说:“你躺下睡吧,我走了。”

张瑶娘下床送到门口,向戴上斗笠走出房门的汪大嫂说“外面下雨路滑,走路当心点。”见汪大嫂消失在雨中遂插上门栓。

张瑶娘躺到床上,听着雨声,虽然浑身乏力,想到孟棠即将到家,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忆秦娥》。

 

四、       慰夫婿持家助学

1、侍醉无眠

  三更左右,汪家的卧室内灯还亮着。床前的地上放着一只小木盆。床上汪孟棠打着呼声在睡觉,躺在一边的张瑶娘闭着眼,手里的蒲扇对着孟棠在摇。

汪孟棠翻了个身,渐渐醒来。

张瑶娘一听到动静立即坐了起来:“孟棠,你醒了吗?”

“嗯。”

“我给你端茶去。”张瑶娘说着下床来。

汪孟棠也坐了起来。

张瑶娘从塞有棉垫的草编小筐中取出紫砂茶壶,倒了一碗开水端给孟棠:“喝了吧,夜里吐得那么厉害。快喝吧,水还热。”

汪孟棠接过碗一饮而尽,见瑶娘又要接碗倒水,面带愧色地说:“我辜负了你的一片苦心,落第归来你还如此对我好,真叫我受之有愧。”

张瑶娘坐到孟棠身边,抚慰道:“休要这样说,有几人是一次成功的?终身不第的也大有人在,别再懊恼了,睡觉吧。明天我们到洪泽湖赏荷去。”

 

 

2、莲船弄笛

洪泽湖一望无际,波光粼粼。岸边一片茂密的芦苇郁郁芊芊,葱翠欲滴。邻近芦苇的湖边是鲜花盛开的藕田。只见碧波绿叶映衬万千粉红色荷花。成群的白鹭时起时落,像是水的精灵给迷人的湖面平添了几分生机。

一只舢舨撑入藕田深处。舢板上,张瑶娘将一朵绽开的荷花拿在面前轻嗅芳香。汪孟棠手持竹篙,笨拙地撑着舢舨。

张瑶娘忽然兴奋地向孟棠喊道:“快撑到那里,你看那儿有一只莲蓬。”

汪孟棠顺着瑶娘手指的方向,也看到了莲蓬,可舢舨就是不听使唤,急得瑶娘用手直打水。

折腾了好一会,莲蓬总算被瑶娘摘到了。“把篙放下歇一歇,看你累得满脸是汗。”

汪孟棠将竹篙往船上一横,蹲下用手挹起湖水洗脸,顿感神志清爽。

“接着,你辛苦了,犒劳犒劳你。”张瑶娘将莲蓬抛给孟棠。

汪孟棠接过莲蓬,剥出莲籽,一边品尝时鲜一边端祥瑶娘。

张瑶娘不解地问:“你这样看我干什么?”

汪孟棠说:“我看出了几句绕口令。”

“讲给我听听。”

“嗯,你仔细听着:芙蓉像夫人,夫人爱芙蓉。夫人摘芙蓉轻拂芙蓉面,芙蓉掩映面似芙蓉的夫人。丈夫向芙蓉丛呼夫人,夫人在芙蓉丛呼丈夫。丈夫望着芙蓉丛,辨不出夫人和芙蓉。”

“你哄我,我哪能和芙蓉相比。”

“是芙蓉不能和你相比。不信?你想想,我们一路上遇见的红男绿女,不是都撇开芙蓉,眼盯着你望吗?”

张瑶娘欣喜地说:“你就会耍贫嘴。”

“我说的可都是大实话。”

张瑶娘感觉孟棠的情绪有所好转,便趁势鼓劲。她摘下一张荷叶递给孟棠:“戴在头上遮遮太阳。”又拿出一支短笛说:“面对这洪泽湖的美景,你不作几首诗吗?我来吹笛给你助兴好不好?”

汪孟棠顶着荷叶,看着晶莹的水珠在花瓣上闪光,在荷叶上滚动。听着清亮的笛声在耳边回荡,在湖面悠扬,积压胸中多日的郁闷顿时烟消云散,即景赋诗:

荷叶田田各卷舒,露珠映日胜珍珠。堤观不尽游人兴,驾舨咿呀入画图。

六月荷塘最可人,香花甜藕嫩莲蓬。戏将绿叶遮斜照,一片清荫也爽神。

碧波绿叶衬红花,笛送幽香醉客家。翘首寻声人不见,芙蕖深处一篙斜。

 

侧卧悠悠赋韵文,每来佳句自高声。横篙一任扁舟荡,惬意忘机耽返程。

“是啊,我们也该回去了。还有件衣服人家明天就要取。你也该回家看看书,别再借酒浇愁了。要振作起来,下一科我陪你到京城赶考。”张瑶娘见目的已经达到,便急着想回家。

汪孟棠顺从地拿起竹篙往回撑。

  

                              3、挑灯伴读

晚上,汪家堂屋,汪孟棠在大桌一豆灯火下读书。

张瑶娘拎一只油壶过来,向灯内加了一些油,又拨亮灯火,然后将油壶送走。回来时便坐在一旁做起了针线活。

  过了一个时辰,张瑶娘见孟棠有点倦意,便放下手中活起身说:“我去给你做点吃的。”

  汪孟棠忙起身阻止道:“我不饿,你这样太叫我过意不去了。”

“别起来,看你的书。我知道读书是个耗精费神的事。我去烧碗桂圆汤,给你提提神。”张瑶娘说着就走出房门。

汪孟棠打起精神,坐下来继续看书。

 

                              4、 伏枕问疴

                                 

秋风萧瑟,汪家院内的老槐树上,零星吊着的几片枯叶在早晨的阳光下摇曳。汪家卧室内,汪孟棠还躺在床上。

张瑶娘到床边俯身问道:“感觉好些了吗?”

“好多了。”

张瑶娘用手触摸孟棠的头,似乎感觉不明显,又俯下身用自己的额头去试孟棠的体温,“好像还有点发烧,吃过饭我再去抓剂药煎给你喝。”

“不用了,不是已经开始退烧了吗。”

“那就先吃饭吧。”张瑶娘说着便扶孟棠坐起来。然后又端水来让孟棠洗漱。端饭碗来让孟棠充饥。

汪孟棠勉强吃了一点。

待孟棠吃过后,张瑶娘洗刷干净后向孟棠说:“现在药铺已经开门,我还是去抓剂药来。一来让病好得快些,二来吃了药我才能放心。”

张瑶娘扶孟棠躺下,盖好被子后方去抓药。

                                    二

 

张瑶娘离家不多时,街邻一位中年男子推门进屋,见孟棠还躺在床上,打趣地说:“哟!好福气呀,太阳都晒屁股了还在睡觉,是不是夜里和娘子摔跤累了?”

“别开玩笑了,昨晚受了点凉,夜里喝了碗姜汤,现在好多了。”汪孟棠见是老棋友忙起身答道。

“几次被你家娘子搅得不欢而散,我都不敢来了。刚才见她出门去了,想趁这个空档来和你战一局,你身体行不行啊?”

“行,行。我这婚后一两年没怎么下棋,现在不是你的对手了。”汪孟棠穿好衣服,去拿围棋。

“像你这样聪明人,稍稍练一练我就难以招架啦。”

“别谦虚啦,你现在的水平还真够我赶一阵子的。”汪孟棠摆开棋盘,两人便执子开战。

                                 三

张瑶娘拎着盛有蔬菜和药包的篮子进屋,见孟棠在下棋,好不气恼。顾及邻居的面子,只好委婉地说:“呦,咋有空来串门啊?”

邻居听是瑶娘的声音,立即起身说:“噢,噢,你回来啦?”

“又下棋啦?不是我扫你们的兴,孟棠身体有病,这样对他康复不利。”张瑶娘说着从篮子里将药拿出来让街邻看。“再说,我刚才见你妻子在家忙得团团转,能去帮他一把才好。你说是不是呀?”

“说得是。孟棠,咱们就下到此吧。”街邻显得有点尴尬。

汪孟棠也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

“我给你们倒茶去。”张瑶娘为缓和一下气氛,态度忽又热情起来。

“不客气啦,我回去了。”街邻说着就向外走。

汪孟棠送出大门连声道谦:“对不起,对不起。”

张瑶娘待孟棠回到屋内,沉着脸说:“上次就告诉你,要专心读书写文章,不要再下棋了,你怎么就听不进去?”

“人家是找上门的,我怎好推辞。”汪孟棠辩解道。

“不要怪人家,你要不是自己想下棋,别说有生病这个理由,就是没生病,你说声不想下,难道不成人家还会强迫你下棋?”张瑶娘见孟棠不吭声,改变口气说:“学习枯燥,又耗费精神,是需要适当的休息。可下棋也是件费脑筋的事,不利于休息。我再强调一遍,以后学习疲劳了可以睡觉,也可以到山上散步,就是不准下棋。玩物会丧志,你要时时想着功名,想着自己的前程。”

汪孟棠自知理亏,喏喏而应。收好棋子后,随手拿本书要翻。

张瑶娘将书放回原处说:“用功也不在乎这一时,快上床休息,病好以后再学。”硬将

孟棠拉上床躺下。“我这就给你煎药去。”

汪孟棠看着瑶娘的背影,脸上露出感激的神色。

                           

                         5、搜找花样

汪孟棠从山上散步归来,一进卧室见瑶娘翻箱倒柜的就问:“你找什么呀?”

张瑶娘高兴地说:“先前来位财主,要我绣一幅帐沿子,说是绣得好还要再绣几床被面。这可比做衣服赚钱多啊。我从家里带来的花样,不知收在什么地方了。”说着又翻了起来。

汪孟棠便退到堂屋读书。

过了一会,张瑶娘手持花样,向孟棠说:“你看绣哪种花?”

汪孟棠放下书,帮着选定一种。

张瑶娘见是“喜鹊登梅”,放到帐沿中间,又挪到一边,说:“放在中间两边太空。放在这边,那边再绣几个字,你看行不行啊?”

“行,这样整体就匀称了。”

“写‘喜上眉梢’好不好?”

“那是这幅画的寓意,点白了就失去韵味了。还是写‘喜鹊登梅’,用行草书写,显得活跃一些,与画面也协调。”

“好,我来研墨。”张瑶娘说着将墨、砚拿来和水慢慢地研磨。

汪孟棠铺开毡布和纸,执笔比划几下,然后一挥而就,生动遒劲的“喜鹊登梅”四个字跃然纸上。

 

                              6、哄散棋局

         

又是一年春草绿。

早饭过后,两位女伴来到汪家,进门就喊:“瑶娘。”

张瑶娘应声迎接:“你们稀客,快进屋坐坐。”

“不啦 。能和我们一起去挑荠菜吗?”胖子一点的女伴问。

“好哇。正巧这两天手头没活,还真想出去散散心。”说着进厨房拎只篮子就要走。

另一位女伴挡住她:“出门你也不换件衣服?”

“不换啦。我们是到田里挑菜,又不是逛大街,要什么好,走吧。”张瑶娘回头向屋内喊了声:“孟棠,我去挑菜啦。”拉着女伴就向外走。

“你变了,从前可是不打扮好不出门啊。”

胖一点的接上说:“这四五年是只见她做新衣服,就不见她自己添新衣服。”

 

“结过婚整天围着锅台和桌子转,很少出门,要什么新的,有衣服穿就行了。”瑶娘笑着和女伴走出家门。

                                 二

张瑶娘走后,街邻又钻空和孟棠下起棋来。

近午时,张瑶娘挎着一篮荠菜回到家中,见孟棠正在下棋,气得大声道:“这半天我不在家,你又摆开了。”

街邻一听,估计情况不妙起身就走,嘴里说:“不下了,不下了。”

张瑶娘放下篮子,将棋盘一掀,委屈地哭了起来。

汪孟棠一旁劝道:“别气,别气。”

张瑶娘气恼地说:“我能不气吗?你也太不争气了。我起早贪黑地干活,供养你读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为你积攒上京的盘缠。你倒好,学习不上心,偷空还想下棋消遣。”

“我以后不再下还不成吗?”

“以后,以后,已经多少个以后了。光我眼见的就好多回了,我没见着的还不知多少回呢。你以为你只是消磨点时间无所谓是吧,你用你良心再掂量掂量,你消磨的到底是什么。你消磨的是我对你的一片痴情和期望,你消磨的是自己的志气和前程。”张瑶娘越说越委屈,便又哭了起来。

汪孟棠走到瑶娘跟前懊悔地说:“我错了,以后一定改。”

“但愿你这次真的能知错改错。”张瑶娘听出孟棠言语诚恳,擦了下眼泪,提着篮子到厨房做饭去了。

 

                        7、逼夫退钱

                              一

冬天的盱眙十分寒冷。汪家院内的墙角和树根处还存有残雪。

午后,汪孟棠面带酒色兴冲冲地进入院门就喊瑶娘。

张瑶娘见状问道:“在哪喝的酒?让你兴奋成这模样?”

汪孟棠进屋后,从身上掏出两吊钱交给瑶娘,得意地说:“我今天也挣到钱了。”

“你不是到孙先生家请教文章的吗?”张瑶娘诧异地问。

“是啊。北街那个财主要休妻再娶,我回来时被他请到家,替他写了份休书。他招待我酒饭,还给了我钱。”

瑶娘听后脸一沉,怒斥道:“你懂不懂仁义道德,这种事你也能做?这种钱你也能往家里拿?我看你这些年的书是白读了。”说着从身上掏出几枚钱币一并塞到孟棠手中:“赶快回去,将饭钱也一起退给人家,把休书毁掉。”

汪孟棠被训得顿时由喜转愧,听说要退钱毁书为难地说:“这事人家能同意吗?”

“人家不同意你也要把这事给办了。”张瑶娘的语气非常坚定。

汪孟棠懊悔地转身往外走。

                                 二

汪孟棠硬着头皮来到财主家门口,情急之下心生一计。跨步上前“咚咚咚”敲响大门。

家人开门让进,迎面碰见了财主。

“汪举人请到堂上用茶。”财主笑脸招呼着,心中有些狐疑。

汪孟棠双手一揖道:“请马老爷海涵,小生在路上忽然想起刚才写落了一个字,使意思全反了,特回来补上。”

“噢,是这么回事。”马财主从怀里掏出休书递给汪孟棠“走,到屋里去写。”

汪孟棠没动身,打开休书看了一眼便随手撕碎,揖手道:“马老爷,这休书你另请人写吧。”遂将钱送上“吃饭就算我请客了。”

“这……”马老爷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对不起,我回去了。”汪孟棠说完转身就走。

                                 三

汪孟棠如释重负地回到家,告诉瑶娘说:“事情办成了。”

张瑶娘停下手中的绣花活,进一步问:“他怎么肯将休书拿给你?”

“我骗他说落字了要补上,他就把休书给我了。”

张瑶娘听后高兴地笑着说:“好哇,你这个老实人今天也学会说假话了。现在书毁了,钱退了,我这心里也就安了。告诉你啊,以后赚钱的事不准你操心。我现在常接到刺绣活干,到时候盘缠不会有问题。赶考还有一年时间,你要一个心思用来学习。今后要多练练写文章了,我来帮你研墨。”说着放下活儿,去拿砚台和墨。

汪孟棠拿来纸和笔,待墨研好后坐下来写文章。张瑶娘便到一边继续绣起花来。

                                 四

夜幕下的汪家。汪孟棠手拿书卷,望着瑶娘向灯内加油。

“今晚天冷,这灯油点完就睡觉吧。我先上床焐焐被窝。”张瑶娘稍添了点油,便和孟棠一起将放有文房四宝和灯的小桌子挪到床边,然后洗脚去了。

过了一会,张瑶娘提着一只锡制暖壶放进被窝。,上床后借着灯光缝制罗袜。

 

    五、求功名同赴京都

1、众送启程(汪28岁  张22岁)

早春,寒气料峭。亲朋好友一大早便来到汪家为孟棠夫妇送行。他们将钱集中交给汪

 

家老大转交孟棠。

“孟棠,这是大伙儿的心意,你拿着路上用。”老大将钱往孟棠手中塞。

汪孟棠谢绝道:“谢谢大家的好意,这钱我们不需用。三年中,我们积攒的钱已经足够这趟开销的了。”

“俗话说‘穷家富路’,钱多带点用不了可以再带回来。如果带少了,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万一遇着点事儿,一文钱也能憋死英雄汉啊。”

张瑶娘解释道:“这些我们都想到了,是多带了,大家还是把钱拿回去吧。”

汪家的姑爷见劝说无效,便采用激将法道:“二哥、二嫂,是不是怕考中做了官,我们上门麻烦你们呀?”

“不是,不是。”

“那就收下是喽,何必叫大家不开心呢。”

“这么说,我们是非收下不可喽,真是盛情难却。孟棠,就带着吧。”张瑶娘见实在推辞不了,只好同意收下。

大家这才高兴地替他俩背行李提书箱,簇拥着走出大门。

                                                                                                                                                                             

                             2、旅途劳顿

                                 

汪孟棠夫妻负笈背囊,水陆兼程。

一日,船行至潞河段,因顶风便停船过宿。

凌晨。两人便心急早起,悄悄来到船头,但见风梳柳丝,曦淡月华。

汪孟棠脱口吟道:“杨柳岸,晓风残月。”遂又转脸对瑶娘说:“我比柳永幸运得多。这一路上的良辰好景,千种风情可以随时向你说,共享沿途观光的幸福。”

“别只想着观光,要想着赶路,问问船老大今天能不能行船。”

“风向改了没有?”船老大听到他们的谈话在舱内问道。

“没改。”汪孟棠答道。

“那还要再等。”

“这样等真急死人了。若到中午风还不转向,我们就到驿站乘马车算了。”张瑶娘提议道。

“好吧,好在路已不远了。”汪孟棠应和着。

中午,汪孟棠和瑶娘相携来到驿站。

汪孟棠向一位当地的中年人打听道:“老哥,请问交通马车几时到此?”

“已经过去了,明天才能有车。”

为赶路,他们便沿道步行。

傍晚,汪孟棠见近处没有村庄,又见瑶娘走路艰难,便对瑶娘说:“走了半天,你累了吧?我们到前面的破庙里休息好吗?”

“我的脚有点痛,真的不想走了。”

于是,他们进一破庙歇脚。

                                    三

汪孟棠捡来一抱柴草,点起火。又从包内取出两个馒头,交给瑶娘说:“你烤馒头,我再去多扳点树枝,留待夜里取暖用。”

汪孟棠出去后,张瑶娘用树枝担着馒头送到火上烤。

过了一会汪孟棠抱着柴草进来。

张瑶娘忙将烤好的馒头递给他,又接着烤另一块。

汪孟棠啃着馒头又出去了。再抱柴进来时,张瑶娘见孟棠的衣服被扯破了。招呼道:“别再弄了,坐下来我给你衣服补一下。”说着将剩下的半个馒头又递给了孟棠。

“我吃过了,你吃吧。”

“我吃不了。”

汪孟棠接过馒头坐了下来。

张瑶娘从包里拿出针线,趁着火光缝补起来。

汪孟棠调侃道:“今天倒还有点野趣啊,只是苦了你啦。”

“没什么,第一次体验这种境况还真的感到有点趣味呢。”瑶娘附和着说。, , , , , , , , , ,

补好衣服,俩人依偎在火堆旁休息。

                                 四

张瑶娘的一阵咳嗽,惊醒了孟棠。

“你生病啦?”汪孟棠问。

“可能受了点凉,不要紧的。”

汪孟棠赶紧将所剩不多的柴草都放到火堆上说:“我再去弄点柴来。”

“不用啦,天也快亮了。等这些柴烧了我们就走。”瑶娘说着就起来准备赶路。

“你昨天走累了,我们就在这等车吧?”

“以经歇过来了,在路上走着比坐在这儿暖和些。再说也需要到前面有村庄的地方买些吃的。”瑶娘说话时又咳嗽了几声。

汪孟棠听从瑶娘的意见,俩人离开破庙,戴月赶路。

                                     五

 

东方曦微,前面的村庄依稀可见,时而传来报晓的鸡鸣。他们踏上一座小桥时,汪孟棠脚步迟缓下来,深有感触地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的意境,今天是体验到了。”

 

 

                           六、住旅店辛苦将持

                            1、入京投宿

                                

汪孟棠乘坐的船沿潞河北上,一日上午在卢沟桥边停泊下来。

俩人下船到桥上,欣喜地观看栏柱上雕刻精美的石狮。

汪孟棠不无遗憾地对瑶娘说:“‘芦沟晓月’为燕京有名的八景之一,可惜我们迟到了一刻,没能观赏得到。”

他俩又环顾了四周的景物,便乘坐马车进城。

                                    二

马车在熙攘的人群中行驶,到宣南客栈门前停了下来。俩人提着包裹下了车,付了车费便走进客栈。

掌柜的笑脸迎了上来,“客官要住什么样的房间?”

汪孟棠答道:“听车夫介绍你这有带厨房的单间,是吗?”

“有,有。随我来。”掌柜的领着他俩打开一间房门:“请进去看看如何。”

房子是砌一堵墙隔成两个半间。外半间小点,摆放着锅碗瓢盆,菜刀砧板。里半间放着床、桌和长凳。虽然简陋,却俨然是个家庭的摆设。

张瑶娘满意地向孟棠点了下头。

“是五十文一天吧?”汪孟棠问。

“不错。是车夫跟你们说的?”

 汪孟棠点头道:“好。我们就住下啦。”

俩人放下包裹,动手拾掇房间。

汪孟棠听瑶娘一阵咳嗽后便说:“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就带你去看郎中拿药吃。”

 我只是咳嗽几声,住下来休息几天就会好的,不需要吃药。”

“那我明天带你逛逛北京城,这儿的名胜古迹很多,可有的玩呢。”

“你就总想玩。告诉你,考试前哪都别去,就在这抓紧时间我看看书,考试过后再出去转转。”

                                   三

 

 

第二天上午,张瑶娘到院中的井边洗衣服。

“你是陪丈夫赶考的?”老板娘搓着衣服问道。

“是啊。”瑶娘忙笑着回答“家中有伙计,你还要自己洗呀。”

“自家的衣服不想让人洗。府上何地?”

“安徽泗州。”瑶娘将吊桶放到井中打水。

“唉呀,离这好远哪。你身体单薄,千里迢迢到此不容易啊!”老板娘显得古道热肠,转口夸赞瑶娘:“你真勤快,出门在外还要自己做饭。”

“自己做的饭他吃得可口。”

“你对他照顾得真够周到的啊。”

“孩子妈,来柜台照应一下,我出去办点事。”从前排的房内传来掌柜的喊声。

“立马就去。”老板娘说声丢下衣服走了。

 张瑶娘洗着衣服,间或咳嗽几声。衣服洗完后见老板娘还没来,便替她将衣服洗好一起晾晒,而后进入住处。

“孟棠,我到市场买菜去了。”张瑶娘刚进屋便提着篮子出来,向外走去。

                                四

近午时,汪孟棠在里间看书。

    张瑶娘提着篮子进来,高兴地说:“孟棠,我买到你爱吃的鲫鱼和百页了。”

  汪孟棠放下书,到外间说:“我来刺鱼。”

“不用,去安心看你的书吧。”瑶娘娴熟地将鱼刺洗煎煮。又快捷匀齐地将百页切成细丝。砧板上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

 

                              2 、求神佑夫

        一

 吃早饭时,张瑶娘见孟棠手中的烧饼吃完,忙递上一块说:“明天就要考试了,多吃点。吃过饭你就看书。我洗过碗到雍和宫进香,求菩萨保佑你这次得中。”                      

汪孟棠起身说:“别费这个心啦,我尽力考好就是了。”

“这你别管,吃过了去看书。”

                                    二

雍和宫殿宇巍峨,香火鼎盛,信男信女络绎不绝。

张瑶娘手持香火,进殿后将香插入香炉,在一尊金身佛像前跪下叩头。然后双手合十,口中念道:“拜求菩萨,保佑我夫君汪孟棠此科登甲。若能如愿,我要将金身请到家,天天敬香,绝不食言。”

 

                       3、细数榜期

     

考试当天上午,张瑶娘挎着的篮子里有菜还有酒。一进旅店,就听老板娘招呼道:“汪夫人今天又是酒又是鱼的,真够体贴汪大人啊。”

“唉,这些天,他整日读书也够累的。今天考试,准备回来时犒劳犒劳他。噢,你孩子的衣服昨晚我缝好了,早晨忙忙碌碌的也没递给你。我这就去拿。”瑶娘面带笑容地与老板娘答话。

“哪好意思再让你送来,我跟你去拿就是了。”

“也好。”瑶娘领着老板娘开门进屋,放下篮子到里间将衣服拿给老板娘。

“唉呀,你的手可真巧,衣服做得多好啊。”老板娘接过衣服就开口夸赞。并将衣服理开来前后端祥,露出十人满意的表情。随后合起衣服说:“我给你工钱。”

“你这说哪儿的话。我住在这闲着没事,缝缝衣服正好打发时间,你快拿去给孩子试试,若不合身,再拿来改。”瑶娘搂着老板娘向外走。

“你几次帮我洗衣服就不说了,这次又帮我儿子做衣服,不收钱叫我如何过意得去。”

“人生在世,总需要相互帮忙。你我两家相距千里,今天能相识就是缘分,不要再说客气话了。”瑶娘将老板娘送出门。

“你人这么好,你家汪大人此科准能名登黄榜。”老板娘又说了句恭维的话才转身离去。

“但愿能托你的口福。”瑶娘送走老板娘便动手洗菜做饭。

                                二

傍晚,汪孟棠伴着瑶娘回到旅舍,疲惫地往床上一趟,问瑶娘:“明天带你到长城看看好吗?”

张瑶娘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从插着三根草节的碧玉杯中抽出一根丢到窗外,咳嗽几声后回答说:“过两天就发榜了,我心里有点紧张,也感觉有点累,不想再出去玩了,就呆在旅舍等消息吧。”

“你老是咳嗽,明天去找郎中看看吧。”

“不用,过几天就回去了,到家再看吧。”

 

4、瑶娘病殁

清晨,黄榜前人头攒动。

汪孟棠和瑶娘急匆匆赶来,好不容易挤到前面。

汪孟棠先快速游览一遍,又仔细看一遍,知道自己这次又名落孙山,不禁哀叹一声。

 

张瑶娘只觉两腿发软,眼前一黑,瘫倒在孟棠身边。

汪孟棠急忙弯腰扶起瑶娘,惊慌地问:“瑶娘,你怎么啦?”见瑶娘没有反应,便抱起来往外走。人群立刻闪开,让出一条路。

忧愁取代了这间旅社小屋往日的欢乐。

汪孟棠守候在床前,见瑶娘渐渐苏醒过来,急切地轻唤:“瑶娘,瑶娘。”

张瑶娘刚睁开眼,便一阵咳嗽,痰涌喉中。

汪孟棠将瑶娘扶起,见吐出的痰中带有血丝,心中一怔。

张瑶娘心情沉重地说:“我感觉这次病得不轻,看来不能陪你回家了。”

汪孟棠赶紧打断瑶娘话“不要这样说,我一定要治好你的病,一定带你回家。你昏迷时我已请郎中看过了。这就去给你煮药。”

                             三

草药从春煮到夏,从夏煮到秋。

张瑶娘的病越来越重,面容越来越憔悴。

                              四

雍和宫的金像前,汪孟棠双漆下跪,又合掌又磕头,口中念道:“大慈大悲的菩萨,请你保佑瑶娘病愈回家。她是为我累病的,若有三长两短,我将愧疚终生。你若佑得瑶娘病愈,来日我一定为你再镀金身。”

                             五

西风凄紧,枯叶凋零。

昏暗的灯光下,汪孟棠在床边侍奉着生命垂危的张瑶娘。

一阵剧烈的咳嗽后,张瑶娘吐出一大口血,痛苦地对孟棠说:“我不行了……”

“不,我今天求过菩萨了,你会好的。”

张瑶娘缓缓地摇头说:“没用的。你把我的衣物拿来。”

汪孟棠掸去箱子上的灰尘和蛛网,打开箱子,见结婚时戴的凤钗放在折叠整齐的绣花缎子外衣上。

张瑶娘手拂孟棠拿着的衣物,深情地说:“这是我和你结婚时穿戴的。我死后也要穿着它入殓。你再把镜子拿来,帮我梳洗一下。”

汪孟棠先用温水替瑶娘洗脸,又拿梳子帮瑶娘梳头,然后拿起镜子,擦净镜面送到瑶娘面前。

张瑶娘见自己形如枯槁,不禁悲从中来,又咳出一大口血。她握着孟棠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的命不好,不能享受到你的荣华富贵。但愿我死后,你能多用功,少贪玩,早

日登科……”

汪孟棠闻言不由得泪水盈眶。

张瑶娘说话越来越吃力。

汪孟棠侧耳靠近瑶娘的脸。

“到你官服加身之时,能在我坟前……烧叠纸……,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汪孟棠言语哽塞地说:“你对我的恩德,我一生都不会忘怀。你若真有不测,我也一定要将你带回家乡。”

张瑶娘听后面露微笑,奄尔而去。

汪孟棠抱着瑶娘失声痛哭道:“瑶娘啊,是我害了你呀。你为我吃苦受累,为我劳心费神。你一心帮我求取功名,可我总是贪玩,读书不能专心。让你一次次失望,遭受一次次打击。我现在知道错了,你让我如何弥补我的过错啊……”

老板娘听到孟棠凄怆的哭声,进屋叹道:“唉,真是好人不长寿。汪举人,你要节哀自便,保重身体。这几个月你侍候她也够辛苦的,对得起她了,不要再哭了。”接着问道:“你想怎么处理后事啊?”

汪孟棠抽泣道:“我要将瑶娘带回家乡。”

“唉呀,这可要花不少的钱哪。”

“即便倾其所有,我也要带她回去。”

“一个真心,一个痴情,真是恩爱夫妻不到头啊。”

“此地哪儿可以临时停放灵柩?”

“白门堤那儿有处荒园可以停放。”

                             六

黄昏时分,荒园的破屋中停放着瑶娘的灵柩。柩旁的白幡上写着“孺人张氏瑶娘”字样,柩前的牢盆中纸钱正冒着青烟。

汪孟棠泪流潸潸,在茅屋门前将包裹中的衣物放到火中焚化。当他拿起一双新袜子时,迟疑了一下,还是忍心投入火中。待衣物烧尽,火灭天黑。茅屋内油灯似磷,阴森怵人。汪孟棠进屋为瑶娘焚纸守灵。

 

                  七、吟秋舫以诗当哭

1、立舷吟诗

深秋的清晨,木凋霜冷,蓼枯风寒。天阴云暗的潞河上,一只破旧的木船张帆而行。船头一棺森然,白幡飘摇。船尾一位五十岁上下的艄公手把舵杆,眼望前方。

汪孟棠蹲在棺前将纸钱放入盆中,待青烟升腾,方才起身,伫立船头。见两岸茅草枯

 

黄,芦花苍白,更增惨戚。遂开口吟哦:

 

幽冥消息有乘除,手把清樽问碧虚。何术可通仙岛路,无由得寄夜台书。

他乡做鬼魂休怯,凡事输人命不如。少小可怜飘泊甚,双眉曾未一朝舒。

 

仙骨来依佛座栖,清风相送白门堤。纸堪营奠冥资寄,幡为招魂小字题。

破壁新磷萤绰绰,荒园旧径草萋萋。孤鸿声里芦花落,似怨飘零不住啼。

 

当时幻梦背银缸,谁料箫声谢碧窗。钏尚半留姑殉一,袜曾未着忍焚双。

荒林猿狖啼秋岭,疏雨芙蓉泣晚江。身后一棺悲命薄,西风扶上木兰艭。

 

犹忆临危减玉容,可怜执手泪沾胸。回生有药难驱竖,到死无言怕恼侬。

薰惯衣裳藏箧冷,拈残针线打包松。魂归识得家山否,月淡烟昏路万重。

 

“汪举人快进舱,又下雨啦。”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艄公向站着发楞的孟棠喊道。

 

                               2、舱内写诗

汪孟棠到舱内盘腿坐下,无聊间打开身边的箱盖,从箱中拿出写着《忆秦娥》的云笺展开默读。读着读着便泪如泉涌。汪孟棠擦了擦眼泪,合上云笺,又将短笛和当年瑶娘赠送的银镯放在几上。睹物生情,悲从中发,难以自抑。将随手拿起的碧玉卮猛地一放,竟砰然破碎。

汪孟棠拿起玉卮碎片,开口吟道:

 

比翼禽栖连理枝,寻常不妨一朝离。也知此愿非虚语,未必他生有见时。

供奉昙花新画本,低徊风月旧题词。心情颠倒浑如醉,击碎当年碧玉卮。

 

哭卿手把泪双揩,寄语重泉好放怀。幸有辞堪誓天地,须知恩不在形骸。

良缘应悟生来短,积闷翻教死后排。莫向冥官歌旧曲,鬼神今亦厌情乖。

 

    吟罢,汪孟棠将玉卮碎片集中起来放到船舱一角,然后又将纸展开在矮几上,凝神而视。如烟往事涌上心头。遂拿出笔砚写起来:

(以下画面是:毛笔在纸上移动,叠现过去相关情景的镜头。画面的下方打出字幕)

 

旧事回头暗自嗟,粉痕鬟影记来差。梦馀滋味如甘蔗,别后情怀似苦瓜。

天缺有谁能补石,海枯无处可乘槎。江云渭树成惆怅,从此相思未有涯。

 

觌面初疑遇洛神,天台残雪似香尘。印留苔径莲双瓣,显出梅花月一身。

绝调善才应服曲,惯愁西子又工颦。相逢便肯倾情愫,红烛青帘语好姻。

 

欢喜真成宿世冤,愿抛慈母嫁王孙。剪刀断发留香泽,鲛帕题诗渍泪痕。

频祝月圆偷自拜,每当衾冷为郎温。江南怪底生红豆,入骨柔情定有根。

 

高台近水不禁寒,帘外垂杨绕画栏。爱仿字模纤管颤,闲搜花样群书摊。

院移迟晷清如水,人涤烦襟静似兰。顾影有时私对镜,比郎眉黛挽双看。

 

妆阁层层买麝薰,新梳螺髻学蟠云。摘花露重红浸袖,斗草烟浓绿染裙。

每遣闲愁听燕语,强支残醉立斜曛。可怜生就伤春骨,今岁腰肢瘦几分。

 

消魂一曲忆秦娥,填得新词赋于歌。煮酒栏前邀月姊,呼茶窗外逗莺哥。

乍惊春梦花敲户,同看秋星鹊架河。如此风光欢乐少,人生能得几回过。

 

此时,汪孟棠感觉船身平稳,又听人声噪杂,遂搁笔出舱。见船已停在闸口,众多船只在等待开闸。那些船上的人都看着孟棠的船议论纷纷。汪孟棠不愿与人答话,回舱拿些纸钱到棺前焚烧。

“开闸喽。”听到喊声,所有船上的人都各自去作行船的准备。

过了闸,汪孟棠进到舱内坐下。将玉镯拿起端祥一阵,又试着往手上套,然后轻轻放下,援笔续写:

 

槐花时节驾征舠,送别淮边只雁嗷。白屋文章如纸贱,红颜心事比天高。

脱将钏钿亲相赠,盼到旗钤亦自豪。感极翻成同一哭,至今残泪在青袍。

 

儿家临近小溪桥,几树枇杷巷一条,爱淡且嫌脂粉累,甘贫偏会语言娇。

压残针线成罗袜,采得山花当翠翘。挑菜踏青诸女伴,一春都是枉相邀。

 

 

折得杨枝恼阿蛮,氍毹冷落舞衣闲。独怜朱户深深闭,一别萧郎事事衰。

病枕凄凉闻夜雨,妆台潦草画春山。痴情只待夫还日,始解眉头作笑颜。

 

风流曾不畏人嘲,话到绸缪似漆胶。顾我微疴扶枕问,昵她新曲贴帘教。

喜闻吟咏贪磨墨,解嗜酸咸自执庖。几度生嗔残局散,乱拈棋子绣床抛。

 

天涯沦落两萧然,万转千回为我怜。灯冷伴来深夜读,酒阑扶得醉人眠。

劝加餐饭情尤切,说到功名泪欲涟。解事别饶游冶兴,玉箫吹上采莲船。

 

写到此处,汪孟棠放下笔,拿起短笛,拂摸端祥。想当年瑶娘吹笛助兴,荷田赋诗。叹眼前人亡棺冷,孤身潦倒,悲哀不已。便放下短笛,拿起纸钱到棺前去烧。

艄公问孟棠道:“汪举人,前面桥头有人家,像是个集镇,我们上岸去买些吃的好吗?”

“好。”

艄公忙着将帆落下。

 

   3、桥头就餐

    船到桥头,抛锚搭板,汪孟棠和艄公登岸,进一家酒店坐下。

汪孟棠点了几盘菜,又要一壶酒。

艄公急忙阻拦道:“不要拿酒,吃饱饭就行了。”

汪孟棠执意要拿,对艄公说:“老哥别客气,我遭遇这不幸之事,还连累你千里远劳,实在过意不去。”

“唉,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俩能坐在一起吃饭,就是兄弟的缘分。我跟你说,人生在世,谁能不遇到伤心的事?你不要太悲伤。我也是壮年丧妻,虽然到现在穷得娶不上媳妇,可身体结实,活得倒也快活。你可要注意节哀,别伤了身体。”

“嗯。这一路上日晒雨淋,风高水险,可全都仰仗老哥你呀。”

“这你放心。”

这时跑堂的端来酒菜。汪孟棠要替艄公斟酒,艄公赶忙夺过酒壶。

汪孟棠说:“原谅我不能相陪。你要多喝点。”

 

                              4、舱内续诗

饭后上船,艄公忙着启航。汪孟棠手扶棺盖,凝望大桥,春天与瑶娘相携上京的情景浮现脑际。遂进舱提笔续写:

 

同车曾记渡芦沟,暮雨晨霜伴我游。砧板雅堪充旅柝,篝灯亲为补征裘。

关心蕊榜先期数,稽首莲台细语求。千炷沉香肠九曲,负卿依旧未封侯。

 

春事阑珊好梦非,支离床畔瘦腰围。十全妙手医无术,一瓣心香佛每祈。

孤鹤影随残月坠,美人魂逐落花飞。零脂剩粉消磨尽,门巷黄昏燕子归。

 

终古红楼有劫灰,莲香底事谪尘埃。遽怜玉骨人间殒,何必风轮地下廻。

廿二年华消歇易,三千里路别离哀。从今阆苑归真去,白马云駢特特来。

 

检点空箱见绣襦,旅怀赢得泪肠枯。钿钗渐坏全无凤,镜匣尘封剩有蛛。

半夜心伤长诀别,六年恩尽此须臾。倾城颜色浑闲事,一种聪明绝代无。

 

写到此,汪孟棠悲不自胜,泪滴素笺,只好停笔。他擦了擦眼泪,强忍悲痛,将几上的玉镯和短笛放回箱中。沉思片刻,接着写道:

(毛笔在纸上写出)

 

一自人亡罢鼓琴,惟凭此意谢知音。得归已是将寒骨,有托应无不死心。

苏小荒碑秋藓重,薛涛孤冢暮云深。故乡买尔曾游地,为种春花瘗绣衾。

 

新诗和泪定霜笺,一字吟成血缕添。遗迹空存鸿爪印,伤心好似絮泥沾。

遽怜落魄谁将慰,见说多情亦自谦。绮语而今消歇尽,儒冠翻悔误妆奁。

 

汪孟棠放下笔,身体后仰,双手捂面,强抑悲痛。

 

                             5、夜起悲吟

夜幕低垂,细雨初歇。月光朦胧,秋水迷茫。停泊在岸边的木船是那么的孤寂,凄凉。

汪孟棠因受了点凉,身感不适。深夜醒来咳嗽数声,见月色昏淡,棺影入舱,悲不能眠。口中吟道:

 

新愁如草接春生,白得诗人发几茎。一觉江湖成薄幸,千秋弦管重多情。

凉风西至吹癯骨,旧舫南归滞晚程。夜半醒来孤月坠,绝无人问柳耆卿。

 

 

身似寒花弱不胜,欲凋犹自恋枯藤。一生多难鱼惊饵,万里依人鸟避矰。

尘世寄身经几劫,仙山回首已千层。秋风同是成飘泊,知否相如病茂陵。

 

此时汪孟棠泪落潸潸,悲不能已,拿些纸钱来到棺前,点着火后起身伫立,仰望夜空,悲痛沉吟:

 

铁马敲残夜雨凉,依稀车铎响啷当。拥衾犹自留虚席,对镜常教想旧妆。

饰玉盘金兰叶佩,啼红唾碧藕丝裳。从春哭到秋风冷,酬尔当年泪万行。

 

憔悴秋心一夜中,湿云带雨压孤蓬。汀花岸草如人瘦,舞扇歌裙逐水空。

身伴香魂成梦幻,诗题往事说愁衷。临流洒尽盈眶泪,染出霜枫几树红。

 

汪孟棠感觉有点凉,下意识地挑起纸钱,火星闪动,纸灰飞起。遂起身踏跳板上岸活动活动。见黑树绰绰,白水茫茫,哀声吟道:

 

纸灰飞上柳毵毵,人立秋堤漏转三。只为名花凋塞北,翻愁孤月冷江南。

辙边有泪将枯鲋,箔里无丝自缚蚕。敢说菩提心费尽,此身终抱十分惭。

 

汪孟棠徘徊堤岸,身边虫声急缓,萤光明灭。转身见瑶娘棺前,幡摇似人,火闪如磷,吟道:

 

倩女归来信有灵,夜深时见火磷青。雁衔残月呼前浦,鬼语荒芦聚远汀。

山似云昏天暗暗,树如人立影亭亭。河边吟得招魂赋,野水茫茫数点萤。

 

随后登上木船,手拂布幡,潸然落泪,泣语吟道:

 

细雨潇潇湿暮帆,愁怀如草力难芟。可怜此日肠都断,说到平生口欲缄。

半世飘零歌白苎,三更涕泪渍青衫。船头吟罢凭棺哭,此恨绵绵再世衔。

 

吟罢,汪孟棠伏棺痛哭,悲不欲生。

        八、自砥励苦攻书文

                                1、购地埋棺

初冬,西风凄紧。汪家院内老槐树的枝条上挂着几片枯叶。

汪家院门外,一班吹鼓手在吹奏哀乐。

院内,摆放着纸人纸马纸轿。房门挂着的竹帘上贴着一张棱形的大白纸,纸上用墨汁书写着一个“奠”字。透过竹帘,可见停放着的一副棺材。棺前伸出的一块棺底板上,放着一碗“倒头饭”,饭中直插一双筷子。旁边的碗中盛着些素油,油中放着一根粗棉线,一豆火苗在冒出碗边的棉线头上燃烧着。棺材前盛满纸灰的牢盆中,一叠纸钱冒着细烟。棺盖上立着的灵牌写着张氏瑶娘灵位。

屋里和院内,挤满忙丧的家人和吊唁的亲友。

卧室内,汪孟棠向父亲和弟兄们说:“瑶娘是为我累死的。她对我的情意我无以报答,非常愧疚。那块地是她生前游玩过也夸赞过的好地方,再贵我也要买做她的墓地,请你们支持我,

汪父说:“云任说的是,瑶娘进我们汪家恪守妇道,勤俭持家,也帮了大家不少的忙。我看你们就成全云任的心愿吧。不然,他的内心是难以平静的,也会影响他今后读书,”

老大云全说:“既是这样,多花点钱又算什么呢,就把那块地买下来吧。”

 

                                 二

山上秃木枝丫刺天,山下衰草叶蔓萎地。

山下的空地上,送葬的人将纸人纸马纸轿等物点火焚烧,纸灰随着青烟飘散在天空。亲友散后,草坪上现出隆起的一座新坟。坟前树立的木板上写着“亡妻张氏瑶娘之墓”聊作墓碑。

汪孟棠一人站立坟前,从身上掏出一张写有诔文的纸念道:“呜乎瑶娘。

丽质天生,聪颖惠贤。知书多艺,志高比天。红线前系,灵犀一点。嫁余布衣,司余墨砚。执庖温衾,情意缱绻。侍余微恙,忧增喜减。晨作昏劳,持家勤俭。励余进取,纠余小愆。入京陪考,潦倒命悬。临终不忘,勖余勤勉。樗栎感愧,贻误妆奁。千里秋舫,魂返家园。

执绋瘗汝,佳城安眠。钏随余身,心随汝殓。苟延于世,为酬汝愿。只待卒后,相伴永年。今日束刍,聊表拳拳。呜乎哀哉。尚飨。”

念罢,遂将诔文焚化

 

                       2、灵伴书案

 

 

                     一

黎明,鸡声唤起曙光。汪家屋内渐渐明亮起来。汪孟棠忙起床洗漱,然后坐到大桌边捧书阅读。

后墙的书案中央,摆放着瑶娘的灵牌。

                               二

入夜,四邻寂然无声。汪家的房门透出一线光亮。屋内,汪孟棠专心地伏在大桌上借助一穗灯火搦管作文。

                           3、闭门谢客

白天,汪孟棠在桌旁读书。

棋友进门说:“今日得闲,我们战上几个回合。这以后没人来管,可以放心大胆下了。”

汪孟棠起身谢绝道:“对不起,从今往后我不再下棋了。现在我要学着自己管自己。你坐一会吧。”

棋友忙说:“不坐啦。我来是想过过棋瘾的,既然你不下棋,我也就不打挠你读书啦。”

汪孟棠送棋友出去后,便把门关上,回屋捧起书来。

                         

 4、六年苦学

在瑶娘的灵牌旁,汪孟棠伏案执笔写字。(画面叠映)汪家小院经历风霜雨雪,枇杷树花开花落,老槐树叶枯叶荣。(画面打出字幕:六年以后)。

 

                            5、雪天求师

                                 一

隆冬,汪孟棠在家伏案作文,不时地呵笔。写完文章汪孟棠将稿纸揣入怀中,开门外出。见满地白雪,皑皑映日。

                                  二

汪孟棠踏雪走过一段山路,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敲门喊道:“孙先生在家吗?”

“谁呀?”

“我是孟棠。”

片刻,大门吱呀打开。一位银髯老者热情地将孟棠接进院门。

“孙先生好哇,”

“好,好。你今天来得正好。我外甥王荫槐随父从丹徒迁来盱眙,今天来看我还没走,你们正好认识认识。”

“就是盛负诗名今年秋天中举的那位令甥?”

 

“正是,正是。”

到房屋门前,汪孟棠略一驻足,让孙先生先进屋。屋内坐在靠后墙大桌旁椅子上的王举人已立身迎上来。

“荫槐。”孙先生转身拉着接踵进屋的汪孟棠介绍道:“这就是我曾向你提过的汪举人。”

“幸会,幸会。”王荫槐揖手相迎。

汪孟棠随即揖手道:“久闻王举人诗才超群,今日得以相见真乃鄙人之幸。”

“过奖,过奖。常听舅舅赞许,汪举人精于音律,擅长诗文,不仅多才多艺,而且诚实守信,料定必为他年卿相。”

汪孟棠忙摆手道:“鄙人中举多年,几番龙门点额,至今还是青衫依旧。闻此言实感汗颜。”

“那只是一时鸿运未通,凭汪举人所怀之才自会有脱颖之日。”

“孙先生指着王荫槐刚才坐的椅子说:”汪举人请坐。荫槐,你到里屋再搬条凳子来。”

“王举人请坐。”汪孟棠谦让道。

“别客气,快坐吧。”王荫槐说着进偏房去了。

汪孟棠掏出文稿递给孙先生说:“这是才写的一篇,还请老先生郢正。”

“唉,你的文章久已成熟,老夫只乐得先睹为快,哪还能再动一字?”孙先生说着接过文稿。

“先生过誉了。”

“不是老夫恭维你。这几年,你砚田勤耕,文笔精进。我预料你雁塔题名就在今春。”

“但愿能托先生口福。”

孙先生见荫槐搬凳子出来,将文稿递给他道:“荫槐,这是汪举人的文章,你要认真阅读,借石攻玉。“

王荫槐接过文稿展读。

孙先生笑着对孟棠道:“汪举人,今天就在寒舍用餐,和我外甥交个朋友,今后也好学业上相互切磋,事业上相携进取。”

王荫槐闻言忙起身附和。

汪孟棠也不便推辞,高兴地应允了。

 

                          九、荣登榜修墓赴任

1、衣锦还乡

都梁山的杏花园内果实累累映丽日,淮河边的御码头上柳丝袅袅醉和风。

 

驿道上,一骑飞奔。报喜信差至汪家门前下马喊道:“快来人接喜报。”

汪父出门迎接。

信差展开榜纸宣读:“盱眙县汪孟棠甲科六十七名进士及第,官任广东三水知县,此报。嘉庆二十二年。”

汪父听后,高兴地将信差接往家中。

信差道:“汪大人这回在京城可风光啦!鹿鸣宴上,吾皇闻知瑶娘的事后,御笔亲题“铁心夫人”,已做成匾额随船带回来,估计后天便可到家。“

汪氏家人围拢过来,举家欢庆。

                                二

码头上,盱眙县知县及一班随从正围着汪孟棠的亲属热情交谈。忽见一只悬着两盏“汪”字红灯笼的官船转隈驶来,有几人异口同声喊道:“汪大人的船到了。”

人们的目光一齐向上游望去。只见一帆兰舟顺风急下。官船接近码头时,落帆靠岸。

码头上的人下石阶迎接。

汪孟棠身着官服气宇轩昂,久已立在船头向岸上的人群招手示意。待船靠稳,汪孟棠手捧匾额,踏跳板至岸。

知县揖手道:“汪大人荣膺鹗荐,身负国任,又得皇上赐匾,轰动京城,为桑梓争了誉,为父老争了光,可喜可贺。今日特备薄酒,为汪大人接风洗尘。还望汪大人及老太爷人等赏光。”

“此番赴京会试,侥幸春闱得第。今日返乡,不料惊动父母官大人。大人如此盛情,下官实感受之有愧。”

汪父见状道:“县官老爷,我们就不去了。孟棠,你要早点回家。”

 

                          2、哭灵告慰

夜晚,汪家院内人声噪杂。汪孟棠送走最后一批恭贺的亲友,回到家中。他肃立在瑶娘的灵牌前哭诉道:“瑶娘,你的夙愿实现了。我已经进士及第,被朝庭封为广东三水知县,不日就要赴任。我要赶在赴任前,为你修墓立碑,让你安息佳城。”

 

3、墓前祭奠

瑶娘的墓地,绿草茵茵。高大的墓前,一块青石板上镌刻着“亡妻张氏瑶娘之墓,夫汪孟棠立”字样。

汪孟棠在碑前摆上祭品,一边焚烧纸钱,一边念叨:“瑶娘,你我结发六年。六年中,你为我操心劳力,辛苦度日。而我总是让你生气和失望,没能让你过上一天好日子。现在

 

富贵了,而你却不能与我同享。你让我如何报答你对我的深情大恩。明天我就要赴广东上任,今后不能常来祭你。但我会永远怀念你。安息吧,瑶娘。我走了。”

 

                        十、游宦海不忘瑶娘

1、求画肖像

三水县城,店铺满街,行人熙攘。

汪孟棠带两名随从上街视察民情,忽见一女子酷似瑶娘。正注视间,那女子提着菜篮进一店铺。汪孟棠一望招牌是家药铺,便跟着进去。

                                  二、

药铺内,掌柜的正将药包递给顾客,见汪孟棠进来问道:“抓药吗?”

汪孟棠摇着头问:“刚才进来的女子呢?”

掌柜的没有回答,用怀疑的眼光打量孟棠。

一名随从见状忙道:“这是知县大人。”

汪孟棠此时才觉察自己有点冒失,忙解释说:“我从安徽调任到此,非常想念亡妻,可惜她生前没有留下画像。刚才那女子长得忒像,我想请人就照她画张像以作纪念。望先生恕我一时失礼。”

掌柜的见汪孟棠气度不凡,一听此话忙开口道:“原来是知县大人光临小店。老夫眼拙,不识泰山,还望原谅。那女子是我家儿媳妇,我这就叫她出来。”

掌柜的进了里屋,不多时就将那女子带了出来。

那女子向汪孟棠道个万福便羞怯地低下头。

汪孟棠仔细端详,自言自语道:“要是穿上她的衣服真象是瑶娘现世一般。”然后又对女子说:“我想请人给你画像可以吗?”

“刚才我公公已经对我说了,可以的。”

汪孟棠从身上掏出点钱放到柜台上说:“谢谢啦,过几天我就请人来画,这是给你们的酬金。”

“区区小事,还付什么酬金。”掌柜的忙将钱递给孟棠。

汪孟棠语气坚定地说:“这钱一定要收下。”说过转身走去。

                             三

汪孟棠出了店铺向一位随从吩咐道:“你明天到广州请一位画像高手来。”

 

2、书房挂像

 

汪孟棠的书房,窗明几净。书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书架上陈列着古藉书册。

汪孟棠手拿画轴,兴冲冲走进屋内,打量一周,喊道:“夫人,将衣叉拿来。”

片刻间,一位端庄秀丽的女子拿着衣叉进来。汪孟棠将一幅山水画挑下来,让夫人接着。然后用衣叉挑着画像上的绸带扣轻轻地将画轴舒开,小心翼翼地挂到墙壁上。

画面上,瑶娘的容貌身影栩栩如生。

汪夫人不禁赞道:“真漂亮!”

汪孟棠凝视良久,对夫人说:“瑶娘为我付出的太多,可以说是恩重如山。我一辈子都会怀念她。希望夫人不要忌妒,更不要为此而闹气生。”

“我不是早答应你了吗。你能不忘瑶娘说明你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也正是我愿嫁的人。我没有像瑶娘那样付出,却能享受今天这样的富贵,还应该感激她呢。再说,她已经不在人世了,我怎么还会忌妒她呢?还望夫君以后就别再多虑了。”

听夫人这番通情达理的表白,汪孟棠满意地点了点头。

 

3、像随辙转   (40岁)

                                  一

汪孟棠官邸。

汪孟棠从外归来,进屋见汪夫人便道:“朝庭已调我到番禺任职,明天就上路。”

汪夫人听后高兴地说:“三水一任就是六年,这地方我都呆够了,现在可算换换地方了。”

“你快拾掇拾掇,我到书房把瑶娘的画像收好。”孟棠说着便向书房走去。

                                   二

汪孟棠在一处新的书屋,将瑶娘的画像挂上墙。

(画外音:汪孟棠四十岁后移任广西归顺知府。)

汪孟棠将字画小心取下来。

(五十岁那年,移任江西赣州知府。)

汪孟棠一家人坐在车中。

汪孟棠在镂花窗的书房中悬挂瑶娘画像。

(画外音:五十四岁又移任苏州知府。汪孟棠将瑶娘的画像转任随辙,一直带在身边。)

 

                            4、诗会得石    (63岁)

                                 一

春风皴池水,绿上柳梢头。

苏州一园林中的水榭内,汪孟棠和王荫槐坐在正位,沿一长桌边坐着当时苏州的诗词

界名流。

汪孟棠道:“你们的诗会我早就接到邀请,很是高兴。今天我还特邀了一位弱冠时便名噪三江的诗家——我的老朋友王荫槐先生一同参加今日的诗会活动。”

诗人们一听,立即起身揖礼。

王荫槐也起身还礼。

有人道:“王先生在诗界的雅名久有所闻,今日得见芝宇,真是三生有幸。”

汪孟棠用手示意着说:“大家都坐下。”

待诗人们坐下后,汪孟棠接着说:“我近日案牍繁扰,少有雅兴,没带诗作来。只想在此简要地谈一谈自己对诗的粗浅认识和创作体会。昔孔门言诗以兴、观、群、怨为教,而精髓所在,归本于人伦。今世之徒,断断于格律者,是果得诗义乎?非也。作诗,应出入古大家之规裁,而自抒其胸次。胸次光明而不为诗人者,有矣。未有真诗人而暗鄙忮曲者也。所以,我们诗人不仅要广学博识,更要修身立德。”

话音刚落,掌声爆起。

一位诗人十分感激地说:“真是要言不烦,开人茅塞。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语不虚矣。”

“现在就请大诗人王荫槐先生一亮珠玉。”汪孟棠眼望着荫槐说。

诗人们鼓掌欢迎。

王荫槐示意大家安静,说道:“苏州是一个文人荟萃的历史名城,今日有幸到此会见诸位苏州的当代诗界名流,着实令我高兴。我在来苏州的船上草拟了一首七律,现就教于诸位方家,聊作这次诗会的引玉之砖吧。”

“过谦了,我们还要拜你为师呢。”一位诗人说。

王荫槐忙说:“不敢当。还请诸位斧正我的拙作吧。”然后清喉朗诵:

 

花粲银缸喜不眠,东风帆为故人悬。烟波竟遂浮家愿,鸡犬居然拔宅仙。

斜月江声流客梦,春云城影泊吴船。枫桥几日寒山寺,早觉霜钟到枕边。

 

荫槐的诗赢得诗人们一阵喝彩和赞叹。

                                 二

诗会结束,汪孟棠等人在房主的陪同下,游览庭院。他们穿曲廊,过假山,发现一处阁子里存放着刻有白居易题写的“木兰堂”三块方形石板。

汪孟棠驻足问房主:“这几块石板怎么被丢在那里。”

房主答道:“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放在那里,一直没动过。”

汪孟棠一边欣赏一边说道:“木兰堂,这堂名不俗。我在家乡正建一所堂馆,周围长有许多木兰花,就取名木兰堂吧。”

房主听了立即迎合说:“知府大人的堂馆既然叫木兰堂,若不嫌这三块石板粗陋,我就送给大人作礼品啦。”

“不!这万万使不得?”汪孟棠立即谢绝道。

“唉,有啥使不得?放在这里也没有用的。”

汪孟棠执意道:“你虽没用它,可不等于它没有用。它可称得上是珍贵文物,价值连城啊。古人云:君子不夺人所爱。这石我不要。我只想将字拓下来,仿刻三块,砌在堂前的影壁墙上。”

房主连声道:“这事就交给我办好了。”

“那就劳驾你了。”汪孟棠很高兴,沉思片刻开口吟道:

 

千载风流刺史贤,木兰题字尚依然。恰当贱子官吴日,正是香山领郡年。

拟续新诗镌石上,归将遗迹榜堂前。他时得占园林乐,定和先生池上篇。

 

“好诗。”房主没等孟棠语落,便大声称赞起来。

在场的人都被汪孟棠敏捷的才思所折服。

 

5、重题画像

告别众位诗人,汪孟棠拉王荫槐一同坐上马车说:“参加这种聚会,老弟你定会诗兴大发,请到我家为瑶娘题诗。

“当初我不是写过了吗?”

“是啊,那时你只是应付了一首。这次我可要你认真题写。”

“当时那么多名流在场,我写一首已觉班门弄斧了。”

“那些名流作诗技巧虽高,可他们对瑶娘的为人以及我和瑶娘之间的感情不甚了解,大多就画像而作,所以我读来总觉肤浅。老弟既有诗才,又深知我和瑶娘的事,一定能写出好诗。我就要调任山东粮道,今后见面更不容易了。另外我告诉你,瑶娘墓地周围的大片土地我都买下了,墓地已建成了小花园。傍墓地东边的住宅‘木兰堂’也修好了,留待他年致仕后,伴瑶娘而居。住宅以东,我打算仿照苏州园林的模式,随地势水貌建亭修榭,植树栽花,让瑶娘的灵魂安息在天堂般的环境中。”

                                    二

 

汪孟棠的书房,宽敞明亮。褐色的红木桌椅、书架显得古色古香。书架上放着成套的书籍。书桌上纸笔墨砚一应俱全。书桌前方的墙上,端正地挂着瑶娘的画像。

汪孟棠领荫槐进屋,指着瑶娘的画像说:“瑶娘的生日快到了。我想在她的画像两边再配上条幅,就等你老弟的诗文了。”

“我的诗哪能相配?”

“老弟就别再谦虚了。你一边看画一边构思。我来研墨。”

王荫槐遂默然徘徊。

汪孟棠研好墨,又将四尺宣纸竖裁成两半说:“我出去交待点事。”

王荫槐点点头,仍在凝眉沉思。

又过了一会儿,王荫槐眉头舒展,到桌边援笔挥洒,片刻而就。

汪孟棠此时进屋,将纸提起读道:

 

生肖重展蓼花秋,旧友官斋话昔游。此日旌旗鬲渡舫,当年风雨潞河舟。

封侯慧识怜青眼,绝命痴情感白头。冰帕低声歌婉转,翠眉含笑复含愁。

 

一纸读完,欣然颔首。又拿第二张纸读道:

 

英雄闺阁酬知己,落魄江湖最怆神。几见芳魂昵快婿,可怜短气对佳人。

荣生图画春风面,艳说梅花霁月身,认得翟徽真绝代,惭揩老眼在嚣尘。

 

读罢高兴地拍着荫槐的肩膀说:“我就知道写瑶娘诗能令我满意的非老弟莫属。走,到餐厅喝几盅,你我再来一次‘旧友官斋话昔游’。”

 

6、剧场听戏    (63岁)

深秋季节。

剧场内,舞台下稀疏地坐着一些人,舞台上演员正排演。

泰州知府仲拓庵领着身穿官服的汪孟棠和身着青衫的王荫槐进入剧场。

仲知府说:“今日请汪大人和王先生两位诗友来听的这场戏,是根据我新近编写的《冰绡帕》剧本排练的。今日是彩排,望二位看过演出后多多指教。”

他们走到前排,戏班子领班的忙起身让座道:“大人请坐,排演刚开始不久。”

三人坐稳后便抬头看戏。

舞台上,小生掏出手帕,双手递给小姐道:“完璧归赵。”

 

小姐接过手帕娇嗔道:“唉呀,这手帕还能用吗?还说是完璧归赵呢?”然后转身捧着手帕,道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念罢羞涩地合上手帕,唱道:

书生题诗在鲛绡,求婚之意俺知晓。

满朝朱紫卿和相,俱自寒窗脱青袄。

只见他,相貌堂堂非池物。更喜他,敦厚儒雅才思豪。

愿为他,执庖磨砚助耕读。但望他,得雨之鱼早成鲛。

天赐良缘莫错过,自定终身在今宵。

这时,舞台下的王荫槐惊奇地问仲知府:“我看这剧中人物好像是张瑶娘和孟棠兄啊?”

仲知府笑眯眯地答道:“这是下官为汪大人荣任江南苏淞太兵备道献上的贺礼。”然后感慨地说:“我读了汪大人的《秋舫吟》后,很受感动,遂采访了几个知情人。瑶娘的贤惠,以及汪大人的痴情故事,令我感动不已,就写出了这个剧本。”

汪孟棠感激地说:“仲知府倾注心血,使瑶娘的故事得以留传,本官真是感激不尽。”

 

                   十一、建南园兰堂挂像

                       1、邮寄索诗    (64岁)

仲秋。诞鹤园(俗称南园)的主体建筑已经建成,尚有几名工人整理花园。

汪孟棠走到玉成宫门前,向正在为花园扎篱笆的工人说道:“加紧干,争取在中秋节前完工,”便开门进屋。

                              二

玉成宫是汪孟棠的书屋,笔砚置案,图书满架。

汪孟棠进屋,在桌边的椅子上坐下,高高兴兴地从身上掏出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汪孟棠仁兄台启。汪孟棠拆开信封,抽出八行玉版笺。信笺上的行草小字如行云流水,隽秀可爱:

孟棠仁兄台鉴:

今荷华翰遥颁,手捧心悦,感旧雨情殷,益停云念切。

仁兄即将执圭紫宸,敷奏丹墀,仍然不忘结发,逾久弥亲。画像相伴,半生随辙。今又墓建花园,重绘肖像,其情至诚,感人至深。

仁兄垂青索诗,小弟敢不从命?特作“题云堂唤铁图”七律四首奉复。

                           

一声唤铁万花开,秀阁铮铮绝代才。天宝春风妃子笑,都梁香草美人来。

为卿白屋磨穿砚,助尔红炉拨尽柴。早识心同金百炼,任他蜂蝶枉疑猜。

 

 

潞河归骨几经秋,载艳而今复此游。画本悲欢传眼角,情根生死总心头。

能知燕颔闺中慧,快洗娥眉灶下羞。羡煞香山眷嫩草,剡藤冰署擅风流。

 

又听津鼓水云涯,翠袖慵偎玉槛斜。绕指柔情原似铁,凝眸艳色更如花。

画舫彩仗歌新驿,蓬户垂杨认旧家。挑菜昔年诸姊妹,封侯夫婿让侬夸。

 

两奥三江宦辙随,老怀一日总难离。乌纱自罢相怜句,碧玉回思未嫁时。

誓夜私情风雀听,忍寒坚信雪梅知。只愁倩影图中仿,难寄柔肠万种痴。

 

汪孟棠看罢赞许道:“写得好。我要请有名的书法家写成四幅条屏。”

 

                           2、兰堂挂像

                                 一

盱眙古城,水绕山环。城南天台山与斗笠山西侧山脚下一座园林映日生辉,景色迷人。空中鸟瞰,溪流曲转如带,池水明澈似镜,楼堂建筑精巧,花木点缀有致。天然人文,相谐成趣。不愧楚都胜境,淮左名园。

                                 二

中秋节前一天,诞鹤园晴光霭霭,淑景融融。

木兰堂庭院深深,木樨绕墙。

靠近院门的正堂内,新绘的瑶娘画像挂在迎门的墙中间,两边的四条屏书写着王荫槐的诗。画像上方挂着“铁心夫人”牌匾。汪孟棠陪王荫槐和七八个身着官服的人在观赏字画。大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像画得惟妙惟肖,眉目传神,一定是画坛高手所作。”

“瑶娘不仅五官俊俏,而且身材苗条,真可与汉代的赵飞燕媲美。”

“, 这书法功力深厚。”

“诗书画都可谓上乘之作。看这四首诗,既概括了汪大人与张瑶娘生前的爱恋故事,又道出了汪大人对张瑶娘身后的一片痴情。而且对仗工稳,典雅自然。”

 汪孟棠接过话说:“书画的作者不在场,这诗的作者就是这位王荫槐先生。”

“王先生真是诗笔如椽。”一位官员称赞道。

“荫槐虽未列朝班,却入主韵坛,在我们江淮一带实乃诗文斗望。”

“不敢当,不敢当。”王荫槐谦逊地说。

“我们现在到外面转转,让荫槐为诞鹤园也作首诗。”

 

“好。”汪孟棠的话顿时提高了大家的兴趣。

                                 三

汪孟棠领着一行人出门,见隐壁墙上醒目地嵌着刻有“木兰堂”字样的三块石板。

他们穿花径,步回廊,游览诞鹤园。

但见小花园松柏成林,蓊然青葱;逍遥楼飞檐古貌,石栏环绕;思贤堂花圃南北,幽径东西;桃花坞桃剩残绿,桂绽新黄;荷花塘雨盖斜垂,画舫悠悠;碧莲峰形如仙子,亭亭玉立;美人松山巅拂云,荷塘浴水;养鱼池假山水榭,曲桥相通;龟腰桥溪水潺潺,柳丝纤纤。玉成宫樱花夹道,梅竹添雅。

游园后,一行人走进了逍遥楼。

                                 四

在贺宴开席前,汪孟棠说:“游过敝园,荫槐老弟一定诗成在胸,就请当席吟哦,为大家助兴。”

王荫槐立即开口道:“谁不知汪大人才思敏锐,乃当今政界的诗魁。在此,我怎敢抢先,还是请汪兄先吟。”

“看来不抛出我的砖,难引出你的玉。”汪孟棠向王荫槐笑着说:“那好,我就诌一首为大家解颐吧。”略一沉思便开口吟道:

 

园林无处不飞香,人道花神返故乡。移炷上清祝繁露,买春东壁为垂杨。

前身群玉山头客,卅载玄都观里郎。别有闲情在桑下,笑他戴胜几回翔。

 

“汪大人这次入京成了刘郎,可别忘了多栽些桃树啊。”一位官员趁机吐露心声。

“那自当然,是桃树我都要移向玄都观。”汪孟棠一边回答一边拍拍王荫槐说:“老弟,该你了。”

“怕见笑也不行了,我这里就现丑了。”王荫槐吟道:

 

淮南丛桂献花忙,座上横飞碧玉觞。白露节过天尚热,木樨蒸得路皆香。

盘根岱岳移盆远,纤手苏台插鬓凉。回首闲园开馥郁,中秋醉月饮华堂。

 

“好,现在就开始中秋醉月,横飞玉觞。大家举起杯来,开怀畅饮。”汪孟棠把酒向大家示意。

在座的应声举起了酒杯。

 

 

                         3、暮祭瑶娘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小花园松影森森,凉风瑟瑟。

汪孟棠待家人在瑶娘墓前摆好珍馐鲜果,便让他们回去了。

汪孟棠将手杖靠在石台上,点燃一束香插入墓前的石香炉中,然后喃喃念叨:“瑶娘,今天是中秋节,我来和你说说话。这些年,我身泛宦海,辗转在外,让你孑然一人在此忍受孤独。我本想告身回来陪伴你的,已在此建起了住宅。可朝庭不怜悯我这把残骸,不仅未准,还擢任我为海关监督和通政司参议。圣命难违,近日就要赴京上任。你就再忍耐些吧。我已是风烛残年,渐感心力不支,料想时日不久,我们便可九泉相会,结伴永远了。”咳嗽两声后接着说:“瑶娘,你在世时,每逢中秋,都是你把果蔬饭菜端给我吃。今日,我备上蔬馐,你就细细品尝吧。瑶娘,我走了。”

 

                        十一、殁京都归乡并葬

1、重访旧栈

深秋,北京街宽人众,甚是热闹。

汪孟棠的儿子汪根敬(40岁)骑马跟在一顶大轿子后面。到了宣南客栈门牌号前,轿夫停步落轿。汪根敬已经下马,将缰绳交给一位轿夫,上前扶汪孟棠离开轿子。

这时拥上来一些看热闹的人。

汪孟棠在根敬的搀扶下,走进客栈。

                                  二、

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板上前施礼。

“免礼,免礼。”汪孟棠问道:“你是这儿的老户主吗?”

“是的,老爷。”

“你父母还健在吧?”

“父亲十年前去世了,母亲还在。”

这时,一位年愈古稀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弯着腰来到前厅问道:“发生了什么事,闹嚷嚷的。”

汪孟棠认得来人就是当年的老板娘,迎上去招呼道:“老房东你好哇。”

老太婆见是一位官人向自己问好,忙拘谨地回答:“老爷你好。不知您何事光临小店,还问我好,真是折杀我这老婆子了。”

“你认不出我来啦?四十年前来参加会试,因瑶娘生病,在此住了几个月,给你增加了不少麻烦,今日特来致谢的。”汪孟棠靠近老太婆说。

 

汪孟棠将准备好的佰两白银送到柜台。

“你是汪孟棠大人啊。快将银两收回,我家怎敢收此大礼。”

“区区薄礼,你就收下吧。当年瑶娘生病,我一个外乡人沦落在此,幸亏你多方给予照顾,让我感激不尽。你不收下这礼,我的心是不安的。”孟棠恳切地说。

“看来再却之便为不恭了。”老太婆示意儿子说:“那就收下吧。”接着又说:“我就料到你这样的好人一定会有出头之日。当年瑶娘生病,你可是费尽了心力。附近知情的人,谁不夸你有情有义啊!”

“原来是汪大人。”站在一旁的小老板惊喜地说。语音里充满敬重之意。

“你还记得我名字啊。”

“怎么不记得,你精心服侍病妻,执意载棺归乡的事,已在这一带传为美谈。我们这儿的媳妇们都把你作为重情义的榜样教育丈夫呢。”

“唉,那算得了什么。婚后六年,瑶娘含辛茹苦,为我做出的奉献太多太多,我所做的实难报其万一啊。”

“唉呀,你看我多糊涂。”老太婆转向儿子说:“儿呀,还不快搬凳子请汪大人坐下。”

汪孟棠阻拦道:“不坐了,我进京任职已经好几个月了,一直没有得闲来看你。近些天来我总梦见瑶娘,今日是瑶娘的冥辰,特地告假来此看看。我以前住的房子动过没有?”

“没有大动过,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破旧了些。我带你去看看。”

                                 三

走进天井时,老房东说:“瑶娘心地善良,人又勤快。生病前还帮我洗衣裳,为我孩子做衣服,真是个大好人。现在我还能想起她那俊俏的容貌。”

到了房屋门口,汪孟棠心里一沉,驻足片刻才抬步入内。

汪孟棠在外间扫了一眼,走进内屋,见一切依旧,只是物在人空,顿时悲痛袭胸,杖落身歪。

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汪根敬见状,急忙抱住,喊道:“快来人。”

外面的轿夫闻讯赶快进来将汪孟棠扶入轿中回府。

 

2、归棺并葬

汪府孟棠的寝室内,汪孟棠生命垂危,家人围床守候。

汪孟棠渐渐睁开眼睛,吃力地对夫人说:“大限已到,我要去见瑶娘了。我死后,你要沿着……当年瑶娘的归路……将我的尸骨……运回家,和瑶娘……并葬。”

 

满眼泪水的汪夫人频频点头。

汪孟棠又将目光移向根敬说:“你可承袭……七品官位。要廉洁奉公,多为百姓……做好事。”

汪根敬泣不成声地答道:“爹,你交待的一切我都会照办的。您还是别往坏处想,病会治好的。”

听了根敬的话,汪孟棠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嘴里不停地呼唤着瑶娘撒手人寰。

家人在床四周哭作一团。

                                二

汪根敬泣血上表,恳求归葬。圣上恩准,并赐白银万两,按二品礼回乡安葬。

                                 三

霜天寥廓,气爽雁飞,寒江萧瑟,风高帆悬。

载着汪孟棠灵柩的高蓬大船白幡飘摇,日夜兼程,顺风南下。

小花园内草枯虫蛰,松声萧萧。

张瑶娘墓西紧挨着隆起一座坟墓,墓碑正中刻着:先考汪氏孟棠之墓。两座墓前石案上陈列的祭品洁净无尘,白凡石雕成的香炉内香火新燃,青烟徐腾。

 

叠映字幕:

汪孟棠,江苏盱眙人。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卒于道光三十年,享年六十七岁。嘉庆十二年中举,二十二年进士,历任知县、知府、兵备道、海关监督、布政使、通政司参议等职,从二品官衔。

其子根敬历任河南知县、知府。

其孙女汪蕖,字藕裳为都梁女史。著有《子虚记》一书。南京师范学院图书馆藏稿。

 

结尾歌词:

    相倾缔结铁心缘,六载恩情百世延。

    轶事遗诗神鬼泣,杜鹃啼血颂年年。

 

 

                                          江建平写于办公室

                                            一九九九年十月

 

 

 

 

                             后记

 

本书系根据孙永宽先生《汪孟棠遗诗轶事》一书中提供的汪孟棠生平简介和遗诗《秋舫吟》编纂而成。

汪孟棠在道光年间官至二品,是盱眙县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秋舫吟》在洪泽湖一带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至今仍有一些老年人可以背诵出来。

《秋舫吟》中流露出的哀婉真情,令人感动,催人泪下。本人虽然无才,却有心让这组好诗得以广泛传播,遂不揣浅陋,编纂成篇。

《秋舫吟》因是民间口头留传下来的,难免以讹传讹。余逐字逐句进行推敲甄别,将明显谬误之处作了修改,并得到有声望的老诗人和孙永宽先生的认可

在创作过程中,孙永宽先生给予了热情鼓励和悉心指教,并为之题辞题诗。藉此谨致谢忱。

 

孙永宽先生题辞题诗:

                               一

                一语道破其中意,落魄王孙勿断魂。

                               二

读罢秋吟百感生,功名未就困燕城。爱人含恨京华逝,自奋终登金榜名。

                                三

江左寒儒写秋吟,建设名园苦经营。平空一见成连理,著定三生石上盟。

孟棠不负临终嘱,瑶娘泉下应知情。哀哀此恨何时了,艳史读来涕泪盈。

传神文字言虽简,奇事王孙应励行。

 

 

                                     江建平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一茎香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8-25 07:18:00)  
看了开头,太长啦,要是连载就好了。[顶起来][顶起来]
春暖鹿鸣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8-24 22:10:00)  
有“才子佳人”小说的味道,文笔很不错!欣赏。[赞啊]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