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长篇连载
本栏所称的长篇连载,是指对长篇小说等体裁的分期、连续发表。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小说故事  >>  长篇连载
满树榆钱儿34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859        作者:南南4433        发布:南南4433        首发时间:2010-05-31 18:27:00
关键词:文争\提亲
编语:

                                       第三十四章

    新改建的“月蓉居”还在原先那个二荤铺的地点,可简陋的平房变成了装修得像模像样的二层楼。虽没有同一条街的“天庆饭庄”大,可却玲珑精致,素洁典雅,大有些江南建筑的味道。在这条后门大街上独树一帜,在一片金碧辉煌中却尤为抢眼。这,又是小月蓉妻子的主意。他妻子娘家是扬州人,也在南京办过饭馆儿。虽没亲自干过,但耳濡目染,对勤行还拎得清。小月蓉嗓子坏了,办二荤铺是她的主意。把许多淮阳菜按北京人的口味儿改良,揉进鲁菜系里,是她的主意。把这些年的积蓄全拿出来,把小饭馆儿改饭庄,还是她的主意。难怪小月蓉自已也常说;他干这行,外有齐少爷写的招牌,内有老婆给拿着主意。不过女人主意大了,自然脾气也就大点,小月蓉怕点老婆,倒也顺理成章。

     路不远,齐月轩自已溜达着就来了。在大门口迎客的小月蓉见了,忙迎上:“哎哟,齐大少爷,您这压大轴的可来了。快请,快请。”

     齐月轩随他上了二楼,进了包间。一进屋,就见桌前已坐满了人。有周正节,小月蓉的大师兄、四师弟,有相邻门面的掌柜,大都认识。见他进来,众人都站起,一阵寒喧,才又落座。齐月轩和周正节一左一右挨着小月蓉,他的左手边挨着个面生的中年人。

     小月蓉见大家坐定,吩咐伙计:“上吧,人齐了。”

     “且慢,”齐月轩叫了一声,笑笑,问,“月蓉,原先你开二荤铺时,我给你写过一幅楹联,还记得吗?”

     “嗨,那哪能忘,这幅联挂了八、九年,可给我带了不少福气。”他顿了顿,想了想,又道,“上联是:唱念作打锣鼓响罢绕梁十年有余韵,下联是;蒸炒烹炸锅铲声停入肚二荤也美食。”

     众人听了,纷纷赞许。

     齐月轩站起:“今天你这是大饭庄了,这联不合适了。我又给你写了一幅。”说着,从怀里掏出幅对联,递上。“其实也就改了几个字,总贴切些。”

     小月蓉忙展开,念:“唱念作打锣鼓响罢绕梁十年余雅韵;蒸炒烹炸锅铲声停品味千珍叹美食。好!您改得好!谢了,谢了。”

     屋内自然又是一阵赞誉之声。

     周正节打着哈哈道:“月蓉,大少赠的这幅联,你恐怕还没琢磨透内里的涵意。”

     “噢?……那你说说。”

     “这上联写的,是你在台上的光彩,这下联写的,是你干勤行的辉煌。这上下联别分开,您要把这意思合一起用,这生意还得火。”

     齐月轩见众人都看着自已,连忙:“我可都没想到这一层。正节,你说吧。”

     周正节故意卖着关子,不慌不忙地:“我看呐……咱们不如以‘月蓉居’为点儿,办个京戏票房。有您这些师兄弟帮着,有月轩兄这样的票友捧着,有吃、有喝、有唱。一进门让人满眼都是行头、脸谱和您的大剧照,满耳都是丝竹之声,雁啸莺鸣。您这儿得镇了半拉北京城,不火才怪!”

    “嘿,好!您这主意还真绝。”小月蓉叫道。

    众人都纷纷咐和,齐月轩也“嗯”着点了点头。

    小月蓉有些兴致勃勃,忙说:“要建票房先得起个好名。我看……就用齐少爷一个‘轩’字,用我一‘蓉’字,叫‘轩蓉社’,行不?”

    没等别人说,齐月轩抢了先:“月蓉,你和我的名里都有个月字,要叫‘映月社’,岂不更好?”

    周正节拍起巴掌:“好,好一个水中映月。”

    众人个个称好,一片笑声。伙计们鱼贯而入,转眼间一桌菜已上齐。大家纷纷举杯,自然又是一阵寒暄。”

    靠着齐月轩的中年人,半转过身,举杯笑道:“齐少爷,久闻您文采出众,早有结交之心。今天借花献佛,请兄满饮此杯。”

    齐月轩忙端起杯,问:“这位仁兄是……”

    周正节接过话茬:“嗨,忘了给二位介绍,这位就是新‘墨香斋’的老板,刘玉刘律师啊。”

    “噢,久仰。”齐月轩点点头,不甚热情。

    刘玉一见,笑着道:“齐少爷,墨香斋本是府上的产业,这次我重建此店,全靠您鼎立支持。本想开张时再去拜谢,却先在这儿见到您。幸会,幸会,我先干为敬。”

    齐月轩见他先干了杯中酒,也就寒暄两声,一口饮下。

    刘玉殷勤地又给他斟上,说:“齐少爷,我一向喜欢中国古典文化,喜欢中国文人的儒雅之气,特别对中国的对联情有独钟。有机会……”

    齐月轩没等他说完,就打断:“刘老板,听您的话音儿,怎么好像自己不是中国人似的。”

    刘玉微怔,又一笑;“鄙人在日本留学多年,有时说话常别不过嘴来,请仁兄见谅。来,喝。”

    齐月轩点点头,刚端起的杯,却又撂下:“听说……这块地儿能到您手上,有日本使馆给撑腰?您可好大的面子呀。”

    “哪里,哪里! ”刘玉连忙摆摆手,“只不过有几个日本朋友而已。”

    齐月轩笑了:“哈哈,还是日本朋友值钱,哪回也介绍我认识几个?”

    刘玉也笑笑:“齐少爷,您也不要对日本国有偏见。且不说中日文化相通,就是长相不都是黄种黑发?总比金发碧眼的欧美人亲近吧。”

    周正节站起打圆场:“是啊,中日乃相邻之邦,人同种,文同源……”

     “只可惜呀,落个煮豆燃萁。”齐月轩哼一声打断,又转向刘玉,”不知刘先生怎么看?”

    “鄙人一向主张日中亲善,友好邦交。”

     “哼,什么日中亲善?”齐月轩脸上的笑变得更冷,“那是唐朝的事。从明朝至今就只见兵戎相见,倭寇横行了。远的不说,一个马关条约就让朝鲜没了,台湾没了,澎湖列岛也没了。两万万两白银还得给人家,这可是我们这岁数都赶上的吧?”

    刘玉愣了愣,又马上堆起笑:“其实……日本国对中国并无恶意,只是想借助中国共御欧美列强。还是周先生说得好,人同种,文同源嘛。”

    齐月轩用手指敲了两下桌:“那日本……能把台湾还回中国吗?”

    刘玉没答,却冷冷一笑:“齐少爷,您不会不懂优胜劣汰的道理吧?世间万物,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他的话没说完,让齐月轩的笑打断。

    “哎,还谈什么中国文化?还说什么文同源?我看呐,别说是日本人,就您这日本留过洋的,说话都变了味儿。把中国文化用一半,扔一半。”

    “这正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我看倒是未取精华,仅学皮毛。”

    “何以见得?”

    齐月轩想想,问:“刘玉先生,您名中的玉可是金玉之‘玉’字?”

    “正是。”

    “好,那我就以玉为例。”齐月轩轻咳一声,朗声道,“玉能碎者,玉之皆可。若只求其硬,只求刚烈之性,只可得玉中下品。玉之上品乃老坑之物,得有好色泽、好质的、好水头,有细腻纯正,柔和温润之性也。民族也一样,若只求凶悍、强蛮,而不求包容、仁爱,那岂不也是人中下品?”

    “那……依先生所言,现今日本之强,中国之弱又作何解释?”

    齐月轩坦然一笑:“古人云:仁者无敌。中国几千年有此大国,赖之此理。中国百难而不亡,也赖之此理。仁者之弱,只弱一时,无仁者也只逞一时之强,非长久之势。不知刘先生所指强弱,是指千年,还是一时?“

    刘玉被噎住,张了张嘴,却没出声。席间众人却都一下子笑出声,纷纷咐和叫好。

    小月蓉见刘玉尴尬,忙站起:“诸位,酒桌上咱们不谈国事。来,来,喝酒,吃菜。”

    “好,好好,喝!”齐月轩一扬脖,把酒干了。

    刘玉也干了杯中酒,笑笑自语:“是啊,饿先想吃,何必空谈千年梦?”

    齐月轩瞟他一眼,知他出了个上联,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非也,穷则思变,当然苦求一日兴!”

    刘玉夹起一只蚌,放在碟中,又笑道:“蚌乃大,除去硬壳皆嫩肉,”

    齐月轩也舀起一勺汤,抿着、品着、笑着说:“汤虽稀,滗去浮油尽精华。”

    说着,眉一扬,眼往旁边一扫,正和刘玉有些窘的目光碰撞在一起。两人对视了片刻,才一起笑出声。

 

    晚上吃过饭,老李头就带着高望田奔了学士府。

    头几天,他在街上碰到杨志兴,问起给成龙找差事的事。杨志兴只一笑,说:“甭急,让他再掏几天粪吧,磨磨他的性子。”而后,又不明不白地问了一句:“听说……你给成龙说了门亲?”

    老李头忙说:”哎哟,您也听说了。“

    杨志兴点点头,问:“这讨媳妇怎么倒着来,先从小的呀?”

    “嗨,望田说这是他爹的意思。”

    杨志兴叹口气:“他爹千般好,就这欠思索。太惯,倒怕惯成毛病。”他顿了顿,见老李头没搭茬,又问,“那亲成了?“

“嗨,人家嫌八字不合。我看未必,八成是嫌高家门坎儿太低。”

    杨志兴笑了:”他‘烧饼陈’家就门坎儿高?嗨,啥高低呀?伺候人吃,就比伺候拉的高?人那俩口儿离那么近,高能高多少?想不开呀……”

    老李子摇摇头:“您就会说便宜话。赶上您,您也得替女儿掂量。您家月娥还没许呐,怎么不……”

    “哼,我用不着你将我,我还真不稀罕乘千乘万的主儿。就高家这为人,还真让佩服。”杨志兴顿了顿,诧异一笑,“我们月娥只要能看上眼,我还真不论高家还是低家。可我不没见着望田来嘛,有女家上赶着的?”

    说着,他走了,让老李头却站着那儿,琢磨了半晌。

    那晚,望田去他家,他就把杨志兴的话给学舌一番。他认为,杨管家虽然是句玩笑,这话里话外透着点儿意思。月娥和成龙是同学,到一起聊天,话比和望田多。成龙脚上那双鞋就是月娥给作的,兴许月娥还真有意。再说,给成龙找差事这事儿,怎么想,杨志兴也像是表面冷落,内里倒像是给他想好了出路。那笑话要不当笑话听,就没准是专门让他给递的话。

    望田让他说得也有些信,两人商量出个主意。就带上礼,登门求亲,当面锣,对面鼓敲在明处。成最好,不成也就不惦记。

    他俩一进西跨院正屋,把点心匣子,果筐和红纸包的礼金往桌上一摆,杨志兴就满脸是笑,连声让坐,叫严妈上茶。

    “月娥没在?” 老李头问。

    “到少爷屋练字去了。你们今儿这是……”

    “直接了当,今是望田求我来提亲。老高不在了,我就算他长辈,顶这面儿。”

    杨志兴扫了一眼望田,笑问:“生辰八字拿来没有?”

    “有,有。” 望田应着忙递上。

    杨志兴看了看,见是成龙的八字,一愣,半晌没吱声。对成龙,他不能说不喜欢。这孩子长得俊,又透着聪明,初中毕业也算文化不低。可总觉得他有点儿心高气浮,所以才没马上给他安排差事,让他跟望田先背道。他想等把“墨香斋”争回来,再扶他作个账房或管事。他也知道月娥做的鞋穿在成龙脚上,也的确动了随女儿意的念头,可他心里还是更喜欢望田。从小看着他长大,喜欢他耿直、厚道。要让他做主,他倒更希望把女儿嫁望田,笨点儿、轴点儿,可踏实。所以,才有意让老李头透话。今儿他们一进门,他还真以为是给望田说亲呐。没想到,他们听明白了九十九,最紧要的给听拧了。现在帖子、彩礼摆在眼前,一时还真不知如何回话。

    “杨管家,您看……”

    杨志兴仍没吭气,让严妈偷拱了一下,才省过范儿来,忙笑笑:“喝茶,喝茶。”见二人都没动,只紧盯着他,才轻叹一声,“这啥事也得讲规矩。高家望田为大,他还光棍呐,倒先娶弟媳?有带小叔子过的,有跟大伯子过的吗?我看还是等望田……”

   “杨叔,”望田忙把话接过,“按说是这理,可我家不一样。我爹嘱咐过我,咋也得尽着成龙先娶了,让他刘姓有了后,才算了啦这份儿心。您要成全这门亲,月娥一进门,我立马搬外边住,绝不能让人挑了眼。”

    杨志兴又苦笑着摇摇头:“望田呀,你和月娥算是青梅竹马,刚才我还以为是给你提亲呐。”

    望田愣了一下,马上憨笑着说:“杨叔,我哪有那福份呀,这我可不敢想。从小我就把月娥当亲妹子待,月娥也当我是哥。成龙和月娥同学了好几年,他们聊的我都插不上嘴。成龙到底是将军的后,上过初中,我爹那点儿本事也都传他了,文的武的都拿得起来。您将来能扶他一把,肯定有大出息。不像我天生个笨脑壳,就有把子蛮力气。”

    杨志兴看着他,又叹了口气,沉吟着不语。严妈看不过,又拱了他一下,他理都没理。

    老李头也让望田偷拉了一下,这才轻咳一声,说:“杨管家,高家身份是低点儿,可……”

    “可别这么说。” 杨志兴忙打断,“我杨志兴也是包衣出身,成龙他亲爹也做过将军,没啥高低。”

    老李头又笑笑:“成龙这孩子可不赖,这些日子踏实多了。这孩子机灵,您将来好好调教调教,兴许几年就能挑大梁。”

    杨志兴“嗯”了一声,说:“老李头,不怕薄你面儿,今儿我可给不了你们准话。”

  “嗨,杨管家,都不是外人,有什么话您尽管说。我们今儿来了,成与不成,不都得兜着?”

  “别误会,只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草率不得。虽说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也得容我和月娥知会一声吧。”

    “那是,那是。”老李头点头应着,见望田还欲说,忙递了个眼色。

     正这时,月娥拿着个纸卷,进了屋。一见老李头和高望田,又扫见桌上的礼,脸一下红了。低着头,打了个招呼,转身就要走。

    严妈却一把拉住,笑着调侃:“月娥,人家可是来提亲的……”

    杨志兴见她多事,忙站起:“嗨,让她去吧。”

    严妈早对他今天的态度不满,理都没理,继续说:“都熟人熟面的,有啥磨不开的?嫁到老高家去,行不?摇头不算点头算。”

   月娥情不自禁地点点头,马上又觉不妥,忙说了声:“还是听爹的吧。”就跑了出去。

   老李头乐了:“杨管家,闺女都应了,您还渗着什么?”

   “是啊,就不兴给句痛快话?”严妈又添油加醋。

    杨志兴瞪她一眼,稍思才说:“老李头,你也是府上的老人儿,从学士府嫁闺女,就算出了籍,也得让少爷点个头吧。这么这吧,明天下午四点,你们把成龙带到天江茶园,不见不散,我一定给你们个准话。行么?”

    老李头和望田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应着,告辞而去。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7   条】
文章评论
南南4433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05 13:32:00)  
无戒兄:感谢欣赏,但唯有学习之"唯"字过,有长必有短,我短也许倒是你长.批评别人于己也是一种学习.谢,但求批评.
洒家无戒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05 09:47:00)  
继续欣赏。唯有学习啊,问好南南先生[咖啡]
南南4433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04 22:40:00)  
孺子驴兄:我已把此小说改编成35集电视剧本.并已签给某影视公司.何时投拍恐要先看电视台初定的购买和播出意向和时间.
儒子驴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04 18:59:00)  
南南之文,可见剧本改编乎?期待!
南南4433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04 12:52:00)  
谢雨晴兄初评,我这个酒肉之徒,多天食素吃粥,倒望过路各位,留几句批评分析.砸当酒,评作肉,也解小馋.谢过!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