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古今诗话
原创或转发古今诗坛趣话,转文需注明出处、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诗人雪珂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佳作诗话  >>  古今诗话
杨武能与歌德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454        作者:纪有志        发布:纪有志        首发时间:2014-12-31 10:50:09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杨武能与歌德
                                                  --------记歌德在中国接受的第三阶段
                                                                                                        纪有志

        在1999年昆明的歌德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教授德语文学界前辈严宝瑜在发言中提出了"歌德在中国接受三段"说--------系指郭沫若阶段、冯至阶段、杨武能阶段。当然,某个阶段以其命名的某某人,只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而已,列如杨武阶段,除他之外,就还有高中甫、余匡复、顾正祥等歌德研究家和翻译家的建树不容忽视。
       严宝瑜教授之所以选杨武能做代表,应该说是基于冯至、董问樵、钱春绮之后的歌德研究译介者中,杨武能不仅著译最多而且涉及方方面面,对我国的歌德译介接受有了显著推进,而且杨成武的成长历程最具典型意义,标志着我国新一代的歌德专家正式走到了舞台的最前面。
       叶隽进一步发展严宝瑜的“三阶段”说,他在自己的文章《 中国的歌德译介与研究现状综述》(2008.2.18《中华读书报》之国际文化版 )一文中写到,“作为第三代歌德研究者的代表人物,杨武能在三个方面都将中国的歌德研究有所推进。一是《歌德与中国》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不管是歌德之认识中国,还是中国之接受歌德,在史料上颇提供了不少重要线索,这一点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继承了陈铨的比较文学的研究思路;二是尝试在冯至的研究基础上,有所推进,即通过文本分析加深对歌德的理解,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浮士德研究”。这方面的成果表现在1999年出版的《走近歌德》上(另有一册《歌德抒情诗咀华》,已包含在此书中);三是以德文撰作《歌德在中国》,使得德语学界有可能了解中国的歌德接受与研究状况。这些方面,可以说他是代表了这代学人的歌德研究成绩的。   

       杨武能,男,1938年生,重庆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德国文学专业,任四川外语学院助教、讲师。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3年任四川外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1986年破格晋升教授。1990年调入四川大学,1992年创办欧州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任中心研究员兼主任。现任四川大学外国语学兼文学院教授、博导。他大学时代就开始发表译作。已出版《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阴谋与爱情》、《海涅抒情诗选》、《茵梦湖》、《格林童话全集》等经典译著20余部;1979年开始发表歌德研究、德语文学研究以及比较文学和文学翻译理论的论文,已出版《歌德与中国》、《歌德抒情诗咀华》、《走近歌德》和Goethe in China(德文专著)等学术著作4部,以及《歌德文集》(14卷)和《世界中篇名著金库》(10卷)等编著十余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也从事散文创作。他于歌德研究、德语中短篇小说理论研究和中德比较文学研究方面有所开创,以歌德的译介、研究和中德文学关系研究享誉海内外。1983年获联邦德国富有世界声誉的洪堡研究奖学金,先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波恩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明斯特大学研修。十余次赴德国、奥地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和香港讲学、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
       杨武能是如何走上歌德研究和著译之路的呢?杨武能大学时代便连跑带跳地冲上了译坛。
    1957年,他如愿考取了南京大学德语专业。受叶逢植等老师影响,他上二年级时就尝试做点翻译。1959年春,他的一篇非洲民间童话译作《为什么谁都有一丁点儿聪明?》在《人民日报》发表,对他而言不啻翻译生涯中掘到的第一桶金。巴掌大的译文给了初试身手的他莫大鼓舞,以致一发不可收拾,继续在小小的“自留地”上挖个不止。他又译了亨利希·曼的著名中篇小说《格利琴》,《世界文学》1962年的1、2月合刊用金尼这个名字发表了。以彭芝为笔名的贝希尔《诗论选译》刊登于同一期。莱辛的《寓言八则》也登于3月号。《世界文学》当年11月号又刊用了他选译的丹麦作家尼可索的回忆录《童年》。与他联系的李文俊先生来信称,《童年》的译文受到实际主持编务的老翻译家陈冰夷赏识,希望杨武能考虑再选译几个片断。所以,大学时代杨武能便连跑带跳地冲上了译坛。
       杨武能,1962年秋南京大学德语专业毕业分配到四川外语学院任教。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主攻歌德研究。后来听说,冯至老人家硬是排除种种异议,才收下了我这个外地户口的大龄考生。
    杨武能:在40岁成为冯至先生的弟子,游走在社科院内外,乃至游走在北京的学术名流之间。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学术的眼界和胃口都大开。信奉上帝的基督徒有一句祝福语曰“上帝与你同在”,他庆幸“歌德与我同在”。因是做冯至的研究生,他便与这位德国大诗人、大文豪、大思想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如杨武能所说:"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也通过接近冯先生而接近歌德,而逐渐认识自身的渺小、庸俗、卑微,而逐渐增强向上的决心,获得前进的动力。"(见杨武能《走进歌德》296页)
       杨武能也曾提到:除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黎他们从东德留学归来时,周扬勉励他们
说,希望他们中间能出几个歌德专家。-----------这对杨武能也是很大的鼓励。
 
      1981年他以一篇评说《维特》的毕业论文获得了硕士学位,同年出版《少年维特的烦恼》新译,第二年又应邀参加德国海德堡的纪念歌德学术讨论会而第一次走出国门,这次与会使他长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见识: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来不得“中国式的谦虚”。
       他曾斗胆向绿原要求重译郭沫若译过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样得到了绿原和孙绳武同志的认可,并顺利地在1981年底出书。绿原接过杨武能的译稿时笑着说:“哈,你又当了一次维特!”
       当时确实引起几位好心朋友的异议,德国文学可译的东西多的是,何必惹那个麻烦!杨武能没有听朋友劝告,因为,他不愿再听那些只能读译本的爱好文学的青年对他抱怨:《少年维特的烦恼》这本小说读起来真没劲;也不愿看着同行拿现在的标准去苛求产生于60年前的郭译本,而决心重译《维特》,以使它在中国赢得新的读者,同时让完成了历史使命的郭 译本光荣地进入文学博物馆。
      杨武能这个新版本至今仍不断再版、重印,成了郭老译本之后最受瞩目和欢迎的译本。
      他所以成功的完成《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新译,正如杨武能说回答的:"拙译最大的特点也许就是认认真真地再现了原著的情致、风格。"他在回答采访时是这样说的:“在‘维特’这本书中,粗分便有三种大不同的格调。为了再现这三种格调,我各有侧重地采用了种种不同的手段,总而言之,与前辈乃至我之后的某些译本比较,拙译最大的特点也许就是认认真真地再现了原著的情致、风格。”(见,〈就文学翻译问题答许钧教授问〉一文)    
       1979年的一天,杨武能向人民出版社的德文编辑绿原说 ,他想翻译《维特》。绿原沉吟好一会儿,微笑回答道:"好!这本书 我们本来也打算请人重译,不过嘛,你也晓得,这本书以前是郭老译本,现在组织重译特别慎重。你能不能先交一万字试译稿,让我们社领导研究研究再定?"杨武能欣然同意绿原的建议。
       绿原对译文提出两点要求,并特别要杨武能记住〈维特〉是一部产生于两百年前的古典作品,在翻译时必须在保持原著格调上狠下工夫,
       那么杨武能所理解的〈维特〉的风格究竟是什么,以及他又采取了怎样的方式、使用了哪些手段,来力求再现这个风格的呢?
       杨武能认为《维特》第一格调是语言高雅。他说:“我认为它的译文就应该文学味更浓厚,就应该比较高雅。所以,要力避使用现代流行的大白话或口头语,而尽可能用那种经过锤炼的文学语言,以及较高层次的口语。......此外,我有意识地多采用了一些现成的四字词组,以增加译文古雅的色彩,同时使行文更加简练。......”
  杨武能认为《维特》第二格调是:"强烈的感情色彩,乃是《维特》这部狂飙突进时期的代表作的又一风格特征。"为了保存和再现这一风格特征,我的译文除适量选取感情色彩强烈乃至夸张的字眼,常常采用感叹句、排比句以外。还充分发挥汉语语气词丰富的特点。”
  杨武能认为《维特》第三风格特征,即浓郁的诗意。为了把握这一风格特征,杨武能说:“译者还必须具有一颗如同小说主人公一般‘敏感的心’,才能把寓于那许许多多场景、细节乃至普通事物中的诗意寻找出来。而为了再现这些诗意,译者就必须在遣辞造句的精练、含蓄、优美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在行文的流畅自然、琅琅上口方面下更多的功夫。......除次此而外,我还注意了行文的节奏和音韵;......”
  杨武能说:"我使出浑身解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了完成这不足十万字的薄薄一本小说的翻译,竟花了两三个月时间,这在我是从未有过的。"(以上均见,《我译‘维特》,载《圆梦初记》349页)
       杨武能治学善于把研究和翻译结合起来,译什么就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就翻译什么,翻译《维特》就研究《维特》,不但在《读书》发表了《漫话维特》,写的硕士论文也是《论〈维特〉和“维特热”》,如此一来不只是两不误,而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他的《论〈维特〉和“维特热”》研究论文也是受到国内外歌德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
      1774年,歌德出版了他早年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简称《维特》)。这在德国文学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年仅二十五岁的歌德因而成为德国乃至欧洲最享盛誉的作家,一向被人轻视的德国文学也提高到了与欧洲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地位。在1832年《浮士德》第二部问世前,歌德这位“最伟大的德国人”便一直作为《维特》的作者闻名于世。
       杨武能认为就其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言,《维特》可以说是歌德本人早年一段重要生活的写照。还不止此。《维特》全面反映歌德的世界观、宗教观、社会观、美学观,等等。
穿插在《维特》书中的次要场面和人物,不少也间接直接反映着歌德的经历和见闻。
       显然不能,过去那种把维特与歌德等同起来,把《维特》当作一部"自传体的爱情小说",当作"一个意志薄弱者的悲剧"的看法,都不正确。
       影响如此巨大的《维特》是部怎样的书?这部书有何价值与意义?
       杨武能认为歌德通过小说主人公维特的形象,述说了新兴资产阶级所怀抱的理想、揭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社会的矛盾、对妨碍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实现的德国现实进行谴责和抗议。
       《维特》应该说是十八世纪这个过渡历史时期的悲剧,软弱无力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悲剧,落后腐朽的德国社会的悲剧。
       杨武能谈到《维特》这部书信体杰作的两点主要艺术特点:强烈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灵活的结构,精当的剪裁,含蓄有力的语言。再加上丰富多彩的典故、生动新奇的比喻,等等,就使这部"小书"的形式十分恰当和成功,因此具有了格外巨大的艺术魅力。
       当杨武能论述了《维特》的社会影响------即文学史家和歌德传记作者历来津津乐道的所谓
"维特热"之后,他认为"维特热"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维特》一书本身取得了巨大成功。可以概括如下:故事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的高度的真实性;积极的思想意义和强烈的时代精神;精湛高超的艺术处理。这三者的和谐结合,赋予了作品以震撼人心的巨大威力。
        2、《维特》取得巨大成功更重要原因,是时代本身充满了《维特》中所表现的矛盾和危机。歌德在《诗与真》中讲得好,"这本小册子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轰动一时,主要就因为她出版的正是时候,就像只需一点引线就能使一个大地雷爆炸似的,当时这本小册子在读者中间引起的爆炸也十分猛烈,因为青年一代身上本已埋藏着不满的炸药......"(汉堡版《歌德文集》第6卷,第583页。)
       杨武能批驳了“维特热”是一种“时代病 ”或“世纪病”以及“颓废倾向”等错误观点。
       杨武能在《论〈维特〉和“维特热”》中最后列专章《<维特>在中国》,论述《维特》在中国的流转、影响,是他比较早地系统地叙述了中国学者对《维特》的译介研究,以及在我国形成的“维特热”。

      1980年,杨武能制定了一个发表论文的战略计划,针对1982年歌德逝世150周年确定题目,搜集资料,泡在北图柏林寺旧藏馆等故纸堆中,拼死拼活写出《歌德在中国》和《张闻天论〈浮士德〉》等一系列文章,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和《人民日报》等报刊上。一年多时间里,他就成了研究歌德与中国相互影响的权威专家,应邀出席在海德堡召开的“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以《歌德与中国》这个研究课题,获得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博士后洪堡研究奖学金,从此站到国际学术舞台前沿。

  对于季羡林先生在序里对《歌德与中国》的称赞,杨武能内心中既感激又惭愧,因为他的作品远远不如他老人家期望的那么深刻,那么“振聋发聩”。原本还想请比较文学理论大师钱钟书先生写序的,可是先生病了,在杨武能心中留下遗憾。杨武能已着手修订这部20多年前的旧作,并准备了不少插图,以使新版更上一层楼,力争使老师们和读者比较满意。

       杨武能对《歌德与中国 》课题研究是比较早的,在1982年,论文《歌德与中国 》就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期刊 上( 1982年三期),是开了此课题的先河。经过多年研究、修改和增补,由单篇论文,最后以同名专著多次出版。
      《歌德与中国》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不管是歌德之认识中国,还是中国之接受歌德,在史料上颇提供了不少重要线索,这一点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继承了陈铨的比较文学的研究思路。 杨武能以德文撰作《歌德在中国》,使得德语学界有可能了解中国的歌德接受与研究状况。
       正是在1982年纪念歌德逝世150周年前后,杨武能发表了几篇《歌德与中国现代文学》、《歌德与中国》、《郭沫若与歌德》等论文,在国内外引起了注意,并应邀参加了在海得堡举行的《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的国际学术讨论会。随后杨武能又获得洪堡基金会的资助,到联邦德国深入进行同一课题的研究。
       季羡林先生在《歌德与中国》一书的“序”写道:"最近几年,  杨武能同志专门从事于中德文化关系的研究,卓有成绩。现在又写成了一部《歌德与中国》,真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了。我个人觉得,这样一本书,无论对中国读者,还是对德国读者,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它都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杨武能曾回顾了《歌德与中国》研究、修改和增补的过程:"原《歌德与中国》系20世纪80年代末的著作,1991年收入三联书店高规格"的读书文丛出版;2000年,在德国出版了以其后半部分增订成的德文版Goethe in China。因其在歌德研究领域内具有开先河的意义,所以在国内外都受到了高度重视。20年后重印《歌德与中国》于增订本《走近歌德》,同样在"
Goethe in China增订的基础上更新和增补的内容也很是不少。“在《歌德与中国 》的修订、增补过程中,在它即将再版面世之际,杨武能表示怀着感恩的心情,缅怀曾指导他写此书的德国著名汉学家德博教授,以及为其作序的季羡林先生和勉励他完成写作的钱钟书先生。
       论著《歌德与中国》多次获得省、市政府颁发的优秀社科成果奖 .  旧版《歌德与中国》
还曾获得国家级的奖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至少获得这样一个国家级奖项学院才可升格为大学的必备条之一。


  杨武能认为重译问题异常复杂。事实上有提高和创造的高水平重译或复译,将不断赋予文学名著新的生命。正是他大胆、成功地重译了郭老译过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让歌德的这部杰作在中国重新火了起来,总印数据说已经超过150多万册。他又重译了的《浮士德》效果也不错,例如在豆瓣的网络读书平台上销势就很旺盛。他又重译了的《浮士德》,笔者
所见就有三种之多:有2003,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4-月1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2012-年6-年1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杨武能在重译《浮士德》过程中撰写了大量研究分析《浮士德》的论文。可以说杨武能的《浮士德》研究-----------是他歌德研究中突破性的贡献,扩大了《浮士德》研究深度、广度,这正是他超过歌德在中国接受的前两阶段成就所在。
       他先后写出了《历史沧桑的艺术缩影----<浮士德>》、《贫瘠的土地  天才的硕果----<浮士德>诞生始末》、《术士。哲人。人类杰出代表------浮士德形象考辨》、《"否定的灵"和"恶"的化身---------<浮士德>人物考辨之二》、《瓦格纳。格利琴。海伦-------<浮士德>人物考辨之三》、《宇宙和人生   预言和寓言-------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上)》、《"浮士德精神"与西方近、现代文明--------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下)》、《何只"自强不息"!------ "浮士德精神"别解与反思》以及《思想家歌德》等一系列研究论文,为中国歌德研究开辟了新局面、攀上上新高峰。
       歌德《浮士德》由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丰富、复杂、独特,而使它成了世界文苑中的一枝珍贵的奇葩,成了屈指可数的几部吸引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杰作。但与此同时,对于广大读者,它也差不多成为一部难解"天书"。普通的欧洲人和德国人已经是如此,生活在另一个文化背景中的中国人更是如此,诗剧的第一部有一个凄美动人爱情故事作为情节核心,倒还容易阅读和理解;第二部则大不一样,不只一般人读不下去,就连郭沫若这样思想敏锐的诗人和学者也是如此:他在1920年前后同样只欣赏和翻译《浮士德》第一部,然后又过去26年,待他的阅历、见识大大丰富了,才自以为能理解第二部的深刻含义,才下决心将它翻译出来。
       鉴于这样情况,"杨先生说他下一步要做的是改写歌德的名著《浮士德》。这是新的尝试,他说要让中国人透彻地了解诗圣歌德的这部巨著,仅靠一译再译和写导读文章是不够的。他要改写原著,加写进必要的历史背景,让读者在读"读故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歌德。以前我们为什么常常误谈别人的作品?就是因为对作品出世的历史背景不了解。甚至一句话,一个用典,都会以讹传讹。这次,杨先生是打算融翻译、写作和研究于一体,创出一条新的路子来。别人会认为他这个大教授做这等工作得不偿失,可他乐此不批不疲,走自己的路,任别人说去。"(《杨武能:在歌德世界里游走》载《文摘》2011,8。1)

       杨教授强调,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制定人生规划,要有自己的追求,锲而不舍,才能做出成就。他在德译汉这条道路上有两次重要转折。一次是在文革动乱结束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已经成为讲师的杨武能,负笈北上,成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拜我国德语界泰斗冯至为师,在德语文学的翻译方面继续深造。这时,他已年届四十不惑之年,但是为了攀登翻译事业的高峰,把文革动乱所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拼搏了三年,发表大量论文和译著。在德语翻译方面和研究方面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1983年,杨武能被任命为四川外院的副院长,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令人羡慕的仕途。他在这个位子上坐了七年。主管教学科研,办了不少实事,特别是在1985年主办了“席勒与中国”国际研讨会,除国内德语界外,还来了14位德国学者,这在西部地区,还是破天荒第一回,引起很大的反响。但时间长了,他感觉到行政工作繁忙,对自己的翻译工作影响太大,几年时间,只翻译了托马斯·曼的小说《魔山》,于是毅然决定辞去副院长职务。1990年,杨教授调入四川大学,从重庆来到成都,1992年创办欧洲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任中心研究员兼主任,并长期兼任文学院教授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博导。进川大,杨教授便蓄意摆脱一个享受高干待遇的前副院长循例受到的一切羁绊,包括参加校一级的中心组学习等等义务、应酬、礼仪以及照顾,因而赢得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异常充裕的时间。这是杨教授人生的第二次转折,这才有了专心致志地研究译介歌德的可能。从此迎来了翻译和研究事业的第二个高潮。
       1999年前后,杨武能出版一些论著和译著,如我国第一套多卷本的《歌德精品集》(1998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已出四卷)和一套《歌德文集》(14卷,杨武能与刘硕良共同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歌德文集》获得中国书奖,“"顾正祥对《歌德文集》给予高度评价,被誉为:"囊括了歌德文艺类各种题材的代表作,代表了当今国内歌德译介的最高水平  ",实现了郭沫若等前辈把歌德"所有的一切名著杰作"、 "和盘翻译介绍过来"的百年宏愿, "堪称是歌德译介史上一座超越了前人的巍巍丰碑"。(见,顾正祥:〈歌德汉译与研究总目〉,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在推出 《歌德文集》同时,河北教育出版社还出版了 杨武能的《走进歌德》,这部集作者20多年学习研究歌德成果的论文集,是继承发扬其导师冯至的歌德研究成果总结,也获得了国家级的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
       2013年6月,国际歌德学会在德国举行了授奖仪式,把歌德金质奖章授予了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杨武能教授,这在中国德语界是第一次。杨武能教授在给成都商报记者的回信中称,歌德金质奖章不亚于诺贝尔奖或者世界杯冠军,在中国不出名是因为没有受到重视。
       2013年6月杨武能教授成为获得歌德金质奖章的第一人。
  杨武能教授在回记者信中写道:“在中国,我有幸成为获得歌德金质奖章的第一人,但这并非我一个人的荣誉和功劳。这荣誉归于中国的日耳曼学研究,归于指导我学习研究歌德的导师冯至先生以及在南京大学的恩师,归于自郭沫若以来的一代代歌德研究者和译介者……”
  他的来信:
  歌德金质奖章是“最高奖励和荣誉”
  杨武能先生的信中说道:首先,尽人皆知,歌德被尊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人们视他为德国精神文化的代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机构如歌德学院和歌德奖章,在德国乃至世人心目中,都有着权威性和非同一般的意义。我所获得的歌德金质奖章,是总部在魏玛的国际歌德协会颁授的“最高奖励和荣誉”。魏玛歌德协会成立于1885年,是一个以促进歌德研究和译介为己任的国际学术团体,目前在德国国内拥有58个地方分会,在国外拥有40个国别分会,中国歌德学会算是其中之一。
  杨武能先生介绍,作为世界歌德研究领域“最高奖励和荣誉”的歌德金质奖章,从1910年开始颁发,全世界迄今获奖者总共56位,几乎都是世所公认的研究歌德的权威专家,或是为译介和传播歌德贡献卓著的人。
  杨武能教授的学生评价,国际歌德协会颁授歌德金质奖章给杨教授,是对他几十年致力于中德文化交流,把全副精力献给翻译事业的最高奖励。
       生命不息,翻译写作不止。今后杨先生的写作计划是什么呢?这里有段采访记实:
       记:文学翻译始终是你的至爱,也是你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杨先生还有那些翻译、写作计划?
       杨:在翻译过程中,我爱上了德国的文化、历史和文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德意志是我的精神故乡。《杨武能译文集》多达11卷,并未囊括我全部的译作,《魔山》、《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歌德谈话录》、《魔鬼的如意潘趣酒》以及后来的重要译品未能纳入其中,更不意味着我翻译事业的终结。除了儿童文学译作,我继续《浮士德故事》的写作,同时在编辑《歌德思想谈片》,估计这部稿子要超出40万字。

       杨武能教授领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近日,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公布,获得中国译协表彰的资深翻译家杨武能将领衔由西南交通大学组织申报的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编号:14ZDB091)。
       专家表示,约翰?沃尔夫冈?封?歌德不仅是人们熟悉的“德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而且也是“自然科学家、政治家、德国最伟大的思想家,迄今为止最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之一”。世界范围内的“歌德学”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跟“莎学”、“红学”一样,同属国际人文社科领域历久弥新的显学。近一百多年来,歌德的主要文学作品先后被译成中文,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如《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等,并产生了一批以郭沫若、冯至、杨武能为代表的三代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歌德学家。大力推进中国的歌德学,全面深入地研究歌德其人其作,研究歌德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与接受,进而发掘思想家歌德在现代中国精神文化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其学术意义不言而喻。
       今年7月2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了包括“《歌德全集》翻译与歌德作品汉译研究”在内的第二批重大招标课题。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整合国内外学术资源和科研力量,各自组队,齐头并进,各有侧重,共同竞标,一举为德语语言文学学科赢得了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杨武能 西南交通大学)、“《歌德全集》翻译”(卫茂平 上海外国语大学)。这两个课题覆盖了中国歌德学的主要领域,对于国内德语学界和比较文学界乃至国际歌德学界,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郭沫若代表的第一阶段功绩主要在翻译介绍歌德;冯至代表的第二阶段贡献主要在研究方面;以杨武能为代表的第三阶段翻译和研究并重,总体观之成就远远超过了前辈们,原因是时代条件好得多了,翻译者和研究者也多得多了。所谓杨武能阶段,只是说以杨武能为突出代表,不表示同行们没有作为。
       在百年来我国歌德译介和研究中,我们仅仅把歌德看成一位作家和诗人而忽略了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使我们的译介和研究只停留在作家生平及其作品文本的局部和表面,而没有深入他思想家的本质作总体精神的把握。当然杨武能教授已为我们开了头,因此,今后“伟大思想家歌德”的研究是我们最迫切的研究课题。
       笔者祝愿杨武能教授在今后歌德研究和译介中取得更大更辉煌的成果,更期待中国年轻一代涌现出一批歌德研究专家把我国歌德研究学术水平推向新高峰!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