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古今诗话
原创或转发古今诗坛趣话,转文需注明出处、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诗人雪珂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佳作诗话  >>  古今诗话
诗人阿红的早期四首诗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799        作者:纪有志        发布:纪有志        首发时间:2012-08-17 19:30:27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诗人阿红

                              诗人阿红的早期四首诗
                                                                      纪有志

 

    这几篇诗人阿红早期的诗作,因写作较早,又没有收入诗人阿红的诗集中,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看到,笔者偶然在互联网意外碰到,特呈献给广大的诗歌爱好者,共同品味、分享!
    据阿红老师的记载“1950年4月或5月在《文汇报》发表诗歌《推车人》(外一首)。”(见阿红《艺趣无涯》319页)这是阿红最早发表诗作的日子,但他写诗开始的日子显然更早。他在1998年时,他说他的诗齡已是53,如此算来诗人阿红是在1945年左右就开始写诗了。那时他还是高中学生。
    我在这里所说的早期是指诗人阿红于1961年前期所创作的诗歌作品,而且是我所能见到的诗作。诗人阿红曾说过:“我的诗路分三站,一站是起始,一站是解放,一站是开放改革。我珍重第三站。”(见阿红《诗文岁月》323页)。我这里的几首诗、都是属于解放站的初始段以前的诗作。这个阶段阿红的诗作估计也有二百首之多。
    经过查对,我仅知道的诗作有《推车人》、《麦场上》、《儿童英雄》、《游南湖》、《您瓦夏还是伊凡诺夫》、《菜种送到飞龙甸》以及《绣红》(载《彩霞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红色姻缘》(载《新歌唱农村》春风文艺出版社1961年出版)等几首。《彩霞集》和《新歌唱农村》两书至今没有找到,当然没看到原诗。       
    诗人阿红的《推车人》这首诗,是写故乡的一位县长为老百姓推车进城的感人情景。阿红早期的诗歌创作十分注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推车人》一诗,便是阿红在1949年南京解放后第一次回家乡时听到的一个故事写成的。听说有位翻身老农推满满一车新粮进城,汗淋淋的,推推停停。后面走上来一位中年干部,推上车子就走,走着走着,迎面来了个人朝推车人喊县长。老农感激落下泪来,说旧社会哪有这样‘官’。
    这首诗,热情歌颂了新社会的新型的干群关系。从一开始,阿红的诗就贴近现实,就表现了对真善美的歌赞,终生不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5日,联合国军参战。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1950年10月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志愿军在异国征战,牵动着祖国人民的心,《我的战友邱少云》,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未央 《祖国 , 我回来了》、蔡庆生《告诉我, 来自祖国的风》等作品反映了战场与祖国、志愿军与亲人的情感,真挚而感人地表现了祖国与身在朝鲜战地作战的志愿军之间跨国眷念的情怀。
    诗人阿红在抗美援朝的热潮中,创作出诗歌《儿童英雄》反映了全国人民热爱志愿军支持志愿军,不惧强敌,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诗歌不是写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的拼杀,而是以少先队员在国内机智勇敢抓特务的英雄事迹,表达了全国人民保卫新中国的坚强决心。

                    儿童英雄

                            阿红

               金黄的阳光下,碧绿的草坪上,
               有一位少先队员围着红领巾,
               他弯着腰在纸上写什么,
               丰润的脸上漾着笑纹。

               “很用功哪,小同志:”
               横过来一个阿飞样的人,
               他倆根本不相识,
               那家伙却卖着笑脸来靠近。

               他嫌恶地把眼一翻,
               耽误了自己写信给志愿军,
               那家伙裂开嘴掏出一包糖,
               “你的学校在那边?”他又低声问。

               少年队员咕噜着嘴,
               “你问我学校干甚?”
               那家伙笑嘻嘻地又递过一个白纸包,
               “请你把它放在教室墙根!”

               小小的心灵像一下触电,
               这家伙安着一颗什么心!
               但是,他表面装得很镇静,
               “一道去吧,那里没有人!”


               那家伙眨动夙眼溜了溜,
               便跟着少年队员走向学校门!
               前面的路上有两位放军,
               少先队员瞪瞪那家伙非常气愤!

               “同志,他是个特务!”
               他死命的抱住他的左腿,
               解放军同志闻声赶来,
               那家伙却两手紧勒他的红领巾。

               解放军同志捉住了特务。
               少先队员倒在地上擅动着唇。
               “你真是人民的好儿女!”
               “哼!这这是少年队员的责任!”

                       红旗诗丛 正气的伸张 (第二辑)  
                       编辑者红旗诗丛编审委员会 / 1951年08月第1版

                                                                  
                                
      
    这首诗,可以说是微型叙事诗。诗人首先给我们描述出一个热爱新中国、热爱志愿军“丰润的脸上漾着笑纹”、“一位少先队员”,然后“小小的心灵像一下触电,这家伙安着一颗什么心!”作者向我们透露出少先队员已识破了特务的嘴脸和阴谋;接着少先队员很机灵的稳住特务、诱使特务落入陷井----让巡逻的解放军捉住这个可恨的敌特。当看到解放军时,少先队员“他死命的抱住他(敌特)的左腿”,”解放军同志捉住了特务”。这个可爱勇敢机智的、对新中国无限忠诚的少年英雄活脱脱地就站立在我们面前了!这一首诗,当然来自生活,来自现实。
    阿红《游南湖》一诗中的南湖,并非嘉兴的南湖,确是山西太原迎泽公园的南湖。当我们走进迎泽公园,可看到其北门入口是由几根粗大的柱子撑起的大门,上面写着"迎泽公园"四个红色大字。向园内望去,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假山,绕过假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花团锦簇、亭台楼阁、湖水荡漾、游人如织的景象。
  园内分为北湖景区、中部景区、南部景区和南湖景区。七孔石桥以南即南湖景区。南湖湖水迂回,深邃幽静,极富诗请画意。诗人阿红<游南湖>一诗,以赞颂荡漾的湖水和亮麗的霞云,抒发愉悦的身心,以“歌唱这美好的时光“,而高歌今天幸福的富强繁荣的新社会、新中国!


   

           游 南 湖

                  阿 


           落日照亮树林,
           晚霞映红湖水,
           轻轻地摇木浆啊,
           讓波浪把船缓推!

                   轻轻地摇木浆啊,
                   莫要击乱了浪纹,
                   莫要打碎了霞云!


           轻轻地摇木浆啊,
           风抚摸得浑身轻松,
           心象溶在湖水中!

                   轻轻地摇木浆啊,
                   我要尽情地歌唱,
                   歌唱这美好的时光!

                      见《汾河之歌》诗选 第一辑  
                      山西人民出版社编 / 1956年12月第1版 / 90页

 

 

                                                 

    诗人阿红《游南湖》一诗是一副山水写意画,寄情寓景,借景抒情。“晚霞映红湖水”写湖水的亮麗,“莫要打碎了霞云”写湖面上晚霞的绚烂壮观,面对此景,身心为之沉酔,故“ 风抚摸得浑身轻松,心象溶在湖水中”。“轻轻地摇木浆啊,”这一句,把四个诗节疏密相间有机地连接一片,语言流畅,感情真挚,节奏优美和谐,又有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
    写这首诗,阿红重视了“主体对客体的感觉、意绪;重视由主体与客体相互溶入的创造意象;重视富有生活味人情味的细节描绘。”(阿红《当代诗歌大趋势》,第400页。)
    这是阿红早期诗歌中少见的一首写景抒情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当时的缔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反击美国的“冷战”攻势起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团结。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苏联派经济技术专家到中国,帮助中国恢复和发展经济,是执行和落实条约的具体内容之一。
    诗人阿红早期诗作《您瓦夏还是伊凡诺夫》就反映了20世纪五十年代的这一历史阶段的中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您瓦夏还是伊凡诺夫

                    阿 

           小风飒飒地吹落黄叶,
           朝阳射来淡金的光辉,
           我瞧见一位苏联专家,
           沿着厂部正俆徐徘徊。

           眺望生活区百幢高楼,
           抚摸银灰的一带围墙,
           抓一把脚下的褐色泥土,
           照一张再照一张四周的景象......

           您瓦夏还是伊凡诺夫,
           莫非来到这里告别?
           您的依恋象无尽的流水,
           我的心也象出爐的铁!

           土地上刻着您阔大脚印,
           机器上印着您有力的手纹,
           在我们的心上,
           永存着您亲切的面容!

           我想走上前去和您倾谈,
           又恐语言平凡表达不尽,
           但是,怎能捺住急跳的心啊!
           当我看见您告别的情景!

               (选自“北方”1956年12月号)
          
                又载《友谊之歌》 1960年02月第1版 / 181页 

     “瓦夏”、“伊凡诺夫”是苏联人常用喜欢用的名子,在这里诗人没有指某一位苏联专家,也就告诉读者有一批专家,都是如此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他们曾流过汗水、留下智慧和友谊的工作岗位——也许是汽车厂或大型的水电站或铁路建设工地。诗人开头就交代了有一位“一位苏联专家”,在秋天早晨“沿着厂部正俆徐徘徊”。诗人又写苏联专家的无言的动作:“抚摸”、“ 抓一把”、“照一张”,刻划出“ 您的依恋象无尽的流水”,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啊!  “土地上刻着您阔大脚印”写苏联专家在为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而日夜奔忙。“机器上印着您有力的手纹”,写苏联专家向中国朋友传帮带,将先进技术演示给中国朋友。
    在中国朋友的心上,“永存着您(瓦夏还是伊凡诺夫)亲切的面容!”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经在1980年期满后未再延长,但中苏两国人民的真诚友谊世世永不断!您瓦夏还是伊凡诺夫,中国人民永远欢迎您!
    感谢诗人阿红用诗歌刻录下中苏友谊之歌!

    1960年7月28日~8月4日,本溪境内连降暴雨,7天的降雨量达402.3毫米。本溪全境发生近200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本溪城区、郊区及本溪、桓仁两县全部受灾,尤以太子河干流流域最重。全市淹没农田322800亩,冲毁房屋15697间,受灾户数18762户。冲毁铁路路基4359公里,沈丹、溪辽、溪田铁路全部停运。对外有线通讯全部中断,冲毁路段200多公里。6条公路干线无法通车。181个厂矿企业、163个商业网点受灾,冲走粮食949吨,冲走木材1400立方米,冲毁各项水利设施1100多处。全市损失折合人民币3亿多元。
    本溪是诗人阿红1952年9月从南京大学毕业后投身东北经济建设的第一落脚地。尽管他于1954年调东北作家协会工作,至今已离开本溪多年,但本溪遭遇特大洪水灾害的消息日夜刺痛了诗人阿红的心。当本溪市城乡人民奋起自救,获得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生活安定,农业丰收,尤其本溪县南甸公社用全国各地赠送的优良菜种获得秋菜大丰收。诗人阿红喜不自禁,写下《菜种送到飞龙甸》一诗
激情歌颂:
 
              菜种送到飞龙甸

                         作者: 阿红


              大阳出山红艳艳,
              菜种送到飞龙甸。
              抓把菜种贴着脸,
              热泪凌凌蒙住眼。

              太子河水淹飞龙甸,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六亿人心紧相连,
              千山万水把种传。
              一把菜种双手端,
              像是捧着万座山。
              汪洋大海也有岸,
              阶极友爱没有边,
  
              互递菜种顺手传,
              浑身滋滋冒火焰。
              抗洪洽涝是英雄,
              生产自放是好汉。

             人民公社力大无边,
             干字当头人定胜天。
             “水冲走的,
             水冲坏的,拿回来!”

             举起拳头遮掩山,
             呼声盖过十里滩。
             千人大战飞龙甸,
             百汉过去绿浪翻。
             回答全国人民心,
             座座菜山垒云间

                       载《人民文学》1960年第11期

 

                                                          

    诗中热情赞颂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阶极友爱没有边”、“人民公社力大无边”等,是对全国人民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进精神的礼赞!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歌赞,充满理想的光彩,刻划了人们美好而崇高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令人深思和喜爱的意象不多,是此诗不足之处。蒋登科先生也曾论及:“在阿红早期作品中,也有些不成功的作品,特别是那些应景的,跟随当时诗外潮流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艺术的发展,已经显出瞬时性。这主要是那些些与当时的一些具体事件尤其是政治的运动密切联系的作品,比如赞美公社、下放劳动事件的诗。这当然因为时代提供给诗人的就是那样的境遇,诗人虽然敏锐,但是在众人皆酔的大氛围中,在以单纯表现群体为主流的艺术潮流中,也不一定能对任何现象都做出准确的诗美判断。“(见蒋登科《迷人阿红》85页)

    在1987年诗人阿红在《我的自白》一文写到:“过去,我追求的是真挚、亲切、自然、灵动。”(阿红《当代诗歌大趋势》417页)
    诗人阿红曾说过:“张同吾论及阿红前期的诗作时,认为诗风‘真挚、亲切、自然、灵动’,‘富于哲理’、‘构思新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索是深刻的’”。(阿红,《阿红日记》216页)
    上面这四首诗,同样具有“真挚、亲切、自然、灵动”风格特点的。
    诗歌评论家蒋登科在论及诗人阿红的诗歌创作发展过程时,曾分为三期:觉醒期、拓展期、升华期。
    他所说的觉醒期,实际就是阿红的诗歌的早期阶段(可包含阿红所说的‘一站是起始,一站是解放’),请看“这个阶段起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的诗歌创作,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中期‘新时期’诗歌转型的前夕,纵跨二十几个年头。”
    蒋登科认为阿红这一时期诗歌的特点是:明朗、真诚、活泼、清新。“综观阿红早期的诗歌创作,可以看出阿红所遵循主要是现实主义(阿红后来称之为‘政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也坚持了‘说真话,抒真情’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蒋登科《迷人的阿红》88页)
    阿红所说的“第三站”,也是蒋登科所说“拓展期、升华期”,是阿红诗歌步入高峰期----是阿红“提出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合流的成功实践”期。这一时期阿红诗歌的特点,正如诗人余薇野所认为“阿红的诗,感情真实、强烈、多样”,“以新颍奇巧的构思,以得心应手的语言,,以刻意创造的意境,以灵活多样的手法”,“描绘当代的人情世态”。诗风“冷峻、苦涩、幽默。”
    关于这一问题,只好另文与大家探讨了。

                                                                                       2012,8,12于滑翔二小区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3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2-08-17 19:56:58
文章评论
梦之沃土 评论 (评论时间2012-08-21 12:42:24)  
读这样的诗,让人想到那个纯朴团结的时代!诗歌很净化,犹如那时的社会!赏读!
一刀也 评论 (评论时间2012-08-19 12:43:00)  
我曾是阿红先生的学生呀,当年两次参加了他创办的写作中心学习
红叶 评论 (评论时间2012-08-18 17:05:05)  
文字心灵有,拳拳一诗心。爱在人生路,灼灼总追寻!阿红先生是可敬的长者,诗是他生命的痴情,笔是难放下的歌颂!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