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古今诗话
原创或转发古今诗坛趣话,转文需注明出处、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诗人雪珂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佳作诗话  >>  古今诗话
诗能燃起病残者人的生之火焰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929        作者:纪有志        发布:纪有志        首发时间:2010-08-04 22:56:00
关键词:诗人阿红与于爱珍的诗情、友情
编语:
诗能燃起病残者人的生之火焰

                              ----记诗人阿红与于爱珍的诗情、友情

                                                                      纪有志

 

    于爱珍,生于1927年,山东文登人。是一位参加过抗战的老干部、老党员。1964 年来到临朐后一直从事桑蚕业的科研工作,离休前任蚕场场长。1970年,43岁的于爱珍病残后,她才痴迷诗写诗的,如今已出版诗集《晚霞》(1997年4月)、《养生诗话》(2000年1月)、《名联集粹》、《晚晴》(2001年)、《心声古风诗》(2007年)。

    诗人、诗歌评论家阿红为于爱珍痴迷诗而感动,他说:她今夭生活得多么艰难啊!看她的老伴 ," 冠心病 / 脑血拴后遗症 / 脂 肪肝 / 双腿股骨坏死 ", 再看她 , “脑手术后 / 嘴歪眼斜 / 身 体左右失平衡 / 行走象醉汉 ", 在这样状态下 , 我敢说 , 在许 多许多人 , 能不意志颓唐吗 ? 能不过一天是一天混日月吗 ? 而她一--

    却生命得那么坚实 !

    却生命得那么蓬勃!

    却生命得那么有味 !

    她说 ," 有生命就要向前 "!( 《黄昏意结》 )

    她说 : “我爱生活 / 我要歌唱 " !(《我不是诗人》

    她说 : ”我渴望奉献 "!( 《手术后的我》)

    常说生命价值。生命价值在于为祖国、为大众、为未来去创造 , 去奉献 , 和于社会关系中表现出的崇高人悟。

    而引爆这位年近古稀的病残老人灵魂热能的,就是诗!诗!诗 !

    她说:“ 诗啊 / 你使走向死亡线的我 / 又昂起头颅 / 生命 很美又很短 / 只要这口气在 / 我就要诗 " (《诗与我》)。

    她说 : “我象山野的小草 / 诗如温馨的春风 / 风吹着我 / 我想开花 / 想结果 / 虽然我的头上 / 岁月已洒满了雪 " (《春风小草》)。

    她说虽然她病残 , 但她依然意识到”有生命即有时代的使命 / 于是挺起弯曲的脊梁站起来 /; 右手撑着拐杖 / 左手握着笔 / 写人生的风风雨雨 / 写残生的期望 " (《自强》)。

    诗一一

    就这样燃起这位病残者人的生之火焰 ;

    就这样树立这位病残老人的精神交往 ;

    就这样成为这位病残者人继续奉献社会的艺术万式。

    诗啊 ! 诗啊 ! 诗竟有这般力量 !

                  ------见(阿红《有生命 , 就要向箭一一序于爱珍同志诗集〈晚霞〉)

    于爱珍是在90年代初与诗人阿红开始书信交往的。他们是诗识。于爱珍喜爱诗,却是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她在《我不是一个诗人》中写道:

        我不是一个诗人

        写诗是诗的不幸

        无奈诗已经进入我的灵魂

        我不忍放下我手中的笔

        我爱生活

        我要歌唱

    1970年,43岁的于爱珍突然瘫痪。她因病到天津总医院做脑部手术,结果手术致残,右侧从上到下全瘫,只剩下左侧和大脑功能尚全。  

    “原来想一个月就能好,结果三个月才出院。孩子他爸爸推着我去理发,我第一次看镜子,我自己不认识自己了:又歪嘴,又胖、胖了几十斤。我才知道,我成了这个模样。”于爱珍吓了一跳。  

    从一个健康的人突然变成一个右侧全瘫的人,从繁忙充实的工作岗位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成天在家的“闲人”。于爱珍天天就蹲在家里不知所措,也心灰意冷了,精神也垮了,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废人了……   

    这样封闭了很长时间。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和意识上慢慢接受了这种现实,于爱珍开始拄着拐出门活动。     那是1984年吧,她上街到书摊上去,看见有诗刊,当时一共有三种,就全买了。其中有一本诗刊登着函授招生,她想自己不能走,干脆就报名参加函授吧。  

    就是这个偶然的机遇,使这位从未写过诗的老人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连着读了三年《诗刊》函授,每一次课程、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完成。到第三年,于爱珍,这位已60岁的老人就开始模仿别人的诗集大量创作。  

    但于爱珍老人学习写诗遇到了一个难题:不会拼音。“做诗需要押韵,诗句里要分平仄,可小学里都学的拼音我还不会。没办法,就要‘不耻下问’。连一年级的孩子也是我的老师。”   

    于爱珍写诗非常投入,每天为了写诗,常常要熬到半夜。  

    于爱珍要写诗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由于右眼失明,她只能靠左眼0.3的视力,再加上花镜和放大镜读书写字,一篇几十个字的诗稿要抄一遍都要花费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为了方便,于爱珍把白纸裁成小条,读书、闲暇时只要有灵感就马上记到纸条上,然后再誊到本上。一读、一记、一写、一誊,对于爱珍来说工作量都非常大。为了检验自己学习或创作的效果,她还屡次往外投稿。每次都是孙子孙女替她去邮局发信,发了退,退了发。此外她还下“大气力”读书 , 什么《唐诗》、《千家诗》,艾青、臧克家的诗 , 朱先树、阿红的诗歌理论 , 她都一一拜读,从中汲取养分。功夫不负“痴心”人 , 于爱珍的诗歌终于在《家庭科学报》、《青年诗林》、《科学诗刊》、《未名诗人》等报刊杂志发表。

 

                              

    于爱珍对诗歌的追求,感动了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许多人 给她写信,给她指点,鼓励她写诗。其中就有著名诗人阿红。

    90 年代初 , 于爱珍老人慕名写信寄诗稿向阿红老师求教。曾任《当代诗歌》主编的阿红 , 不但对诗学造诣精深 , 而且爱心博大 , 为培养诗歌作者不惜倾注心血, 桃李满天下。他热情为于爱珍改诗, 书来信往 ,神交日久。他帮助于爱珍整理诗集《晚霞》并为其写序。于爱珍感激不尽 , 写信说今年夏天(1996年)要同老伴一起到沈阳看望阿红老师。

    " 这还了得!于爱珍拄单拐 , 她老伴 70 岁了拄双拐 , 两个人七条腿 , 怎能让其长途跋涉看望我 ?" 阿红很动情地说 ,“到青州 , 我得去看望她。”

    于是 ,1996年,《诗刊》社在山东青州召开诗歌理论研讨会。 4月9日阿红提前一天到会,年过花甲的老诗人阿红不顾旅途疲劳 , 乘 50 里路的公共汽车去了临朐县城。下车后忍着腰键盘痛疼 , 步行了几里路, 好不容易才打听到于爱珍的家。

    于爱珍做梦也没想到 , 大诗人阿红千里迢迢登门看望她。他们第一次见面。

    于爱珍的家是一套老式的三居室房子,客厅不大,墙上挂满了友人赠的书画条幅,靠墙是一套古色古香的木制沙发,整个房间显得清雅、古朴。墙上挂着更多的书画条幅,床上床头里侧和床尾也堆满了书,靠西墙的柜顶上摞着十几册数百封诗友的来信,外面标着上海、天津、济南、烟台等等分类地址。

 

                                 

    阿红的到来,真是喜从天降 , 于爱珍万分激动 , 让坐敬茶 , 如见亲人。问寒暖,道家常 , 论诗艺 , 说人生……于爱珍实在叫阿红感动了 , 她今生今世不会忘记这一天 ; 阿红也实在叫于爱珍感动了 , 他仿佛从一个以诗与命运抗争的人身上悟出了什么。

    诗人阿红给予于爱珍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于爱珍以“若非天意怜幽草 , 何缘千里会东辽”来表达自己的无限感激之情。

    在青州会议上 , 当许多诗论家或忧患 ,或慷慨地陈辞时 , 诗人阿红则用缓调细语提出了他的 " 阿红三条 ':" 一不要太认 真; ;二有容乃大 , 有点民主风度;三不要急 , 慢慢来。” 他诙谐的表述不断引起会意的笑声。

    他又引证了于爱珍的心声 :“诗给我生活的希望, 只要我活着 ,我就要向前 , 我就要写诗!”

    阿红高声地说 : “诗歌之火,在神州大地不会熄灭的!”

    此后,诗人阿红与于爱珍仍是书信不断、诗情、友情长流。

    1993年2月,阿红的散文、诗论集《阿红日记》刚出版就给于爱珍寄赠一本。于爱珍读完《阿红日记》后,在1993年3月7日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阿红日记〉全书都是感情的结晶。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本使我爱不释手的书 , 它真诚 , 它艺术 , 它新鲜 , 确实是真善美的完善结合。特别你对妻子的态度那么美好。 世界上男人都能有你这神态度 , 世界上的女人也都会幸福的。"

 

                              

    1997年4月,于爱珍诗集《晚霞》由中华工商出版社出版。我们可以看到于爱珍赞颂与阿红的友谊的诗:《赞阿红同志》、《赞诗人阿红》、《诗人到身旁》等诗。

    2001年,于爱珍的诗集《晚晴》出版。她又写出《阿红的心》、《诗缘-- 赠阿红老师》、《赞阿红同志》三首诗。她赞颂了阿红的磊落的人品;赞颂了与阿红的诗缘、友情;赞颂了阿红在诗坛的卓越贡献。

    请看:

     (1)       阿红的心

                         于爱珍

              诗人阿红的心

              一生在诗里浸润

              它是那么玲珑剔透

              而又博大精深

 

              诗人阿红的心

              装满了激情和甘醇

              既豪迈奔放

              又含蓄深沉

 

              诗人阿红的心

              靓着他磊落的人品

              对人真诚率直

              又富同情、怜恤

 

              诗人阿红的心

              是一颗金子般的心

              他平生实践的是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         诗缘

                     -- 赠阿红老师

                                 于爱珍

 

                        其一

           山海人隔路遥遥,鸿雁南北搭金桥。

           难得师长风范在, 不吝名家育新苗。

           情凝笔墨修诗句, 心系〈晚霞〉费操劳。

           若非天意怜幽草,何缘千里会东辽。

 

                       其二

           人生机遇实偶然 , 千里有幸结诗缘。

           数载蒙君多指点 , 良师益友润心田。

           青州会前来探看 , 情深意切促膝谈。

           名家不弃翁姬残 , 真情感我乐天年。

 

      (3)         赞阿红同志

                                于爱珍

                  岁月无情逐水流 ,

                  诗坛驰骋未肯休。

                  广引博采笔生花 ,

                  谈诗论赋文如流。

                  笔耕墨撒硕果累 ,

                  扶新育秀桃李收。

                  半生辛勤堪回首 ,

                  晚霞一片笑金秋。

                     (以上原载于爱珍诗集《晚晴》)

 

 

                               

    2002年12月28月日,于爱珍给阿红寄来一封信,恰好在2003年春节和阿红老师七十四岁寿辰将来临之际,特送来”有奖贺年卡“、“一百元祝生日快乐”、宣传阿红的“二篇报道”等礼物,表达了友谊的情真意切!于爱珍写出激动人心的话: “你虽然不是我的亲弟弟,但你胜过我的好亲弟弟 !”

    在信中,于爱珍这样写到:

    阿红同志:你好!新年春节都来临了,祝你全家欢乐! 今天给你寄去--有奖贺年卡,以示祝贺。

        你的生日也快到了,今寄去一百元祝生日快乐!另外寄去二份报社记者对我的鼓励,我自己知道这是奖,我很不安。通过这些年的交往来看,你确实大人物,你可以为知识界服务,也可以为无能之人服务,你在知识界是大知识分子。你在广大群众中是走群众路线的革命者。你虽然不是我的亲弟弟,但你胜过我的好亲弟弟,你通过看这二篇报道,你可知我是何等的亲近宣传你呀!(当然不是用雄辩,而是事证。)可是总想叫你是弟弟,可是又总不敢叫,所以总是称你是革命同志。在你没有批准前,我不敢自己说算。当然你不应勉强表示。必须真。我儿女媳婿们都对我很好,所以我的身体也算不错。情绪生活都正常。相信你的儿子媳妇会更好。盛世之年,咱们共同保重身体吧!祝贺你和士瑛(注,阿红妻子吴士瑛)愉快健康!

                                                               心心相印的于爱珍

                                                                2002年12月28日

    不屈从环境,不向厄运低头,瘫痪近四十年的于爱珍依旧爽朗 、乐观、从容,正如她一首诗中所言:“不怕夕阳依山尽,唯愿晚霞映天欣。”

    有人,才有诗;有人类存在,诗歌岂能亡?!于爱珍在诗中写得好,她永远与诗同行:

        诗啊!

        你使走向死亡线的我,

        又昂起头颅!

        生命很美,

        又很短只要这口气在,

        我就要诗!

                                                              2010,8,3于滑翔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纪有志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8-04 22:08:00)  
下面还有文章,请调整一下版面,谢谢!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