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古今诗话
原创或转发古今诗坛趣话,转文需注明出处、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诗人雪珂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佳作诗话  >>  古今诗话
打油诗话(1)
文章来源:寒江雪辑        访问量:1837        作者:佚名        发布:寒江雪        首发时间:2009-04-20 00:44:00
关键词:打油诗话
编语:

 

 打油诗话十则


1、“打油诗”的来历
唐朝有个叫张打油的人,喜欢舞文弄墨,但没什么名气。有一年冬天,张打油早起到井上打水,见雪花纷纷下个不停,天地一片洁白,触景生情,便口占一首《咏雪诗》:
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应该说,这首没有一个“雪”字的诗,对雪景刻划得贴切、逼真,远景、近景、动物、静物都写到了,特别是最后一句的“肿”字更为形象,可见他对生活观察很细致。
但是,张打油没有名气,再加上这首诗没有寄兴,诗的意义仅只于此,如果不看题目,单看诗,还不容易看懂是在写什么。后来人们把这种随口成章,没有寄兴,诗意诙谐的滑稽诗,统称为“打油诗”,带有贬低之意。
“打油诗”也有它的特点,通俗易懂,一看就透,人人喜闻乐见,容易背诵,常常用来讽刺和嘲骂对方。


2、千里送鹅毛
唐代,某边关官吏为献媚邀宠,派心腹缅伯高去进京进贡品。除古董珍玩外,还有一只活天鹅。进贡队伍月余进京,小憩后整装,有人提议给天鹅沐浴。偶一失慎,竟让这洁白的珍鸟凌空飞去,慌乱中仅抓下来一根翎毛。缅伯高叫苦不迭,只好带着这根鹅毛上殿。他怕皇上怪罪,就作了一首打油诗述苦衷,以乞皇帝开恩免罪。诗云:
贡品献皇朝,诚心日月昭。
京郊失天鹅,我等泪滔滔。
上复天子书,可饶缅伯高。
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王见了此诗,觉得情真意切,于戏谑中道出了诚惶诚恐的心境,不但未加责罚,还赏赐他许多银两。这首诗,留下一句交际俗语:“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3、东方朔的《说割肉》
汉武帝时,东方朔做了太中大夫。武帝每年要下圣旨,让分肉官按官职高低,分肉给大臣们拿回家孝敬父母双亲。
有一年夏天,朝廷又给大臣们分肉了,可分肉官迟吃不来。这时,东方朔分开众臣,走到肉前,从腰里拔出佩剑,自己动手割下一块肉,扬长而去。
临近正午,分肉官才姗姗而来,他见肉被人动手割过,一问是东方朔所为,便向武帝告了一状。
第二天,武帝见了东方朔,责备其割肉一事。东方朔摘下帽子,趴在地上,连连请罪。武帝说:“你且起来,自己责备自己吧。”
东方朔站立起来,面对武帝,当即赋了一首打油诗《说割肉》:
东方东方,你太鲁莽,肉还没分,怎能领赏?
拔剑割肉,举止豪爽,割肉不多,还算谦让。
拿给殿军,情义难忘,皇上宽大,谢过皇上。
汉武帝被东方朔这滑稽风趣的打油诗引笑了,不但不责备他,而且又赏了他些酒肉。


4、解缙献宝
一天,永乐皇帝下诏:所有在朝文武官员,七天内务必每人向皇上献宝物一件。众官听旨后不敢怠慢,派员到处张罗征集稀世珍宝,只有学士解缙却无动于衷。
一晃限期已到。众官一个个依次向永乐皇帝献上宝物。轮到解缙时,在众目睽睽之下,解缙不慌不忙地从袖筒里摸出一个小纸包,双手捧着献与皇帝。永乐皇帝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一看,是一小撮谷物,便脸露愠色,责备解缙:“此乃常物,何谓宝也?”解缙从容不迫地郎声说道:
此宝真是宝,人皆不可少。
皇上三日无此宝,走起路来孱孱倒。
永乐皇帝思忖片刻,点头称是,并对解缙重加赏赐

5、解缙的钓鱼诗
一次,解缙陪永乐皇帝去钓鱼,钓了很久,都未钓着,永乐皇帝很愁闷。解缙见了,作了一首《钓鱼》诗:
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一抛荡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永乐皇帝听了,心中转忧为喜。

6、翁仲的来历
翁仲,原来指秦代猛将翁仲,传说他身长一丈三尺,非同一般常人。秦始皇命他出征匈奴,死后铸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就称铜像、石像为“翁仲”。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经到江南一带巡游,随从的人很多。有一天,他来到一座规模很大的坟墓前,那里不但有不少石碑,而且有石人、石马。乾隆皇帝指着一个石人问身边的一个翰林:“它叫什么名字?”这位翰林一时记错回答:“仲翁”。
据说乾隆回北京之后,把这位翰林降为通判了。降职的命令是四句诗:
翁仲为何作仲翁,只因窗下少夫工。
从今不许为林翰,贬入朝房作判通。
诗中的“工夫”、“翰林”、“通判”等词,乾隆都故意颠倒了,实是对这位翰林的辛辣嘲讽。


7、考场旧闻
抗日战争时,有一学生考川大,做几何题时无能为力,便在卷上写打油诗一首:
人生在世能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
学了几何值几何?不学几何又几何。
向仙乔先生听说后批评说:“此生几何既差,且意志消沉,殊不足取。然打油诗尚有巧思,建议姑给五分。”
当时考试一科得零即不录取。有了这五分,即可与其他科目分数平均。因此此生竟进入了川大之门。
 
另一学生考文学时,因题目深奥,如坠五里雾中,便戏仿李煜《浪淘沙》于卷中:
窗外雨潺潺,心潮滚翻!荏苒光阴当等闲,急时佛脚难抱得,恨作洋盘!
独坐讲台前,书也难翻,混时容易考时难,报道一声交卷也,分数若干?
 
向先生闻听后说:“此生尚能悔悟,可得六十分。”也被录取了。


8、两个臭老九
一九七七年六月十七日,郭沫若同志抱病参加阿英同志的追悼会,感慨至深,于归途中吟成一首打油诗:
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
两个“臭老九”,天长地又久。
诗作文字明白,纯属口语,但浅中有深,露出蕴意,感情是深沉的。他将当时广大知识分子遭受“四人帮”迫害之苦,及忿懑、抗争、必胜的情感表现俱足。


9、偶然诗
朱然是清代嘉兴城里一个学子,平时读书总是得过且过,所以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后来,他发愤努力,日夜苦读,不但在童试中考取了秀才,而且在乡试中考取了举人。那时当初同他一样调皮捣蛋不求上进的纨绔子弟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偶然的运气,便在朱然的大门上写了一句话来嘲讽他:“偶然中试是朱然。”
第二年春天,朱然有满怀信心地参加了会试,并且再一次高中。这时候,“连中三元”的朱然,不但用行而且用诗句来回答那些怀疑派、“偶然派”,他把门上那句话续成:
偶然中试是朱然,难道偶然又偶然?
世间多少偶然事,要道偶然不偶然。
这首诗,一口气竟用了六个“偶然”,不仅巧妙地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而且既形象又深刻地说明了偶然与必然的辨证关系。

10、训子诗
从前,有位姓宋的私塾先生,儿子尚幼时便死了妻子,因家境清贫,未能续弦。他含辛茹苦地将儿子抚养成人,可是儿子结婚后,却听媳妇的谗言,使老人衣不暖替,食难饱腹,倍受虐待。
一日清晨,老人隔窗望见小两口欢欢喜喜地给孙儿喂饭。老人触景生情,思绪万千,老泪纵横,为了教育儿子,他写了一首《训子诗》,张贴在大门外的墙上:
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
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
这首诗通俗晓畅,寓情于理,将自家祖孙三代的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发人深思,催人自警。弄得儿媳羞愧难当,终于痛改前非,对老人百般孝敬了。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8   条】
文章评论
柳笛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0-26 09:27:00)  
问好!满腹经典,钦佩折服,学习了。
海开心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9-09 16:08:00)  
学习了![顶啊]
卡尼古拉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6-19 09:24:00)  
不错,严重口头表扬
临池狼毫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6-19 07:35:00)  
值得一读。[顶]
晴空一鹤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5-28 07:56:00)  
通看一遍,也长了不少知识呢.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