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沃什】使命... [米沃什]
- 中国十五首... [佚名]
- 浅析诗人是如何用谎言进... [娄季初]
- 触摸金刚经... [佚名]
- 人间词话... [【清】王]
- 《诗 的 沉 思 录》... [荒原易人]
- 【爱伦坡】诗歌原理... [爱伦坡]
- 【转】荒原易人《论诗歌... [荒原易人]
- 【转】荒原易人《论诗歌... [荒原易人]
- 七律 感时... [诗人雪珂]
- 最叫绝的爱的姿势... [烽火]
- 唐诗300首欣赏... [沈其安]
- 七绝 惊梦... [诗人雪珂]
- 宋词300首欣赏... [沈其安]
- 【转】我们消灭了贵族,... [杂家]
- 《东关桥》唱酬诗稿... [易金切]
- 一个不断反省自己的人 ... [觅雪嫦晴]
- 诗人阿红与农民诗人金玉... [纪有志]
- 晋诗卷五... []
- 侯铭专版发表于《市中新... [金戈铁马]
写意存青史 倾情忆故乡
----读王传明教授忆儿时系列五言律诗杂感
对传明兄,我是先阅其诗再闻其名,后乃得见其人。《景阳冈》、《楹联与书法》等,时常刊登其诗词联佳作,书法家高振康先生亦每每提及。与其第一次谋面,是2012年7月在聊城姜堤乐园召开的首届中国青年诗赋家协会会议上。稍后断断续续地与其唱和了数十首诗词,可谓结缘于诗、来往于诗、教益于诗、相携于诗。再后他便开始主要以五言律诗形式创作《忆儿时……》系列。承蒙错爱,每篇创作完成便用手机发给我,故有幸先睹为快。望着一首首诗篇,仿佛感到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心中油然升起阵阵欣慰与温馨。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别的不谈,仅凭500馀首诗除《忆儿时故乡戏水》等少部分偶尔用七律外全部以五言律诗形式源源不断地创作这一点,便足见其阅历之丰、功底之厚、毅力之韧、创作之恒。从作品及交谈中获知:传明兄生于三年自然灾害之初,童年、少年恰逢十年动乱。1976年高中毕业后,在原籍任过小学、中学教师,1979年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至今。他爬过树,掏过鸟,戏过水,摸过鱼,剜过地,挖过河,割过草,淋过盐,停过课,赶过会……;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扬其才,苦难又丰富的生活,成为他创作的源泉:所见所闻,所历所思,喜怒哀乐,苦辣酸甜……
以情写意,赋文以理,字里行间,乡情贯穿。心随诗文感慨,意随文字畅游。世象百态,淋漓酣畅。试看:
“土屋芦为顶,泥墙栅作门。院中栽枣柳,巷内走鸡豚。”“汗流恒浃背,泥浪久飘香。”“春风每吹拂,总梦返家乡。”“烧锅闻饭馥,焐炕避冬凉。”“石榴喷赤火,秋菊灿金霞。”“肥腴宜麦黍,坦荡遍桑麻。”“河流波浪阔,村野画图开。”“河岸逐青草,地头浮白云。”“此女正横笛,彼男方捧笙。”“老汉叼烟袋,青年卷喇叭。”“不用蓝图绘,应归成竹功。”“悲欢逐絃管,憎爱为奸忠。”在《忆儿时压耙》中以“疑是皇乘辇,恍如徽控弦”夸张叙事,紧接着以“巨轮需舵手,大秤仗铜权”之句说理,夹叙夹议随处可见。
“美善都抛弃,所馀惟俗庸”、“长年随搅闹,犹觉最光荣”、“切切人心向,恢恢天网匀”、“看它渐趋旺,姓社莫疑猜”、“当时风景线,禹甸十年灾”、“锅盆归集体,此举太荒唐”、“道是关东乱,不知山左殃”、“世情同此理,兴废岂无凭”、“岁月遭荒诞,图书付火焚。遍寻皆莠草,不见有清芬”等,则或暗或明地表明了作者对世事的看法。
《忆儿时家乡泥瓦匠》中,以“手下砖头正,心中屋宇方。登墙渺云汉,起脊望康庄”立马将泥瓦匠形象升华,最后以“户户安居后,身劳梦更香”作结。“墨绳循矩度,竹木赋灵魂。做秤存天理,扎车无凿痕”、“双手决生死,一刀泯是非”、“片铁横弯月,寸钉凝冷辉”、“调鼎如丞相,挥兵俨帅臣”、“阳春锥挺玉,炎夏叶摇苍”等,意思确切、对仗工整之句式俯拾皆是。
通览系列,挂一漏万。从天到地,春夏秋冬;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日月星辰,花鸟鱼虫;笔墨纸砚,风土人情。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劳动场面,生活场景。人物风物,立体鲜活;真情实感,活灵活现。似乎近在咫尺,依稀触手可及,俨然一幅文革前后的清明上河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展示了一幅六、七十年代鲁西农村生活的历史画卷。虽然透过他的诗篇并不能完全穿越时间的迷雾而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但通过一个农村少年的视角与描述,已经给了人们一系列澄清过往的历史素材。亦诚如其所言:“求工非本意,存史竟成编。”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观传明兄之诗,非为追贤慕雅,只求真、唯写实。“一手独拍,虽疾无声。”虽然总体通俗易懂,仍有个别当地方言会令人觉得艰涩难懂。如“做(zou)中”、“歹气(形容贪吃而没出息的样子)”、“断(方言,意为追赶)”、“喝汤(吃晚饭)”、“栾(加提手,仍念栾,是根据家乡方言造的一个字)山芋”、“芬莲纸(当时流行的一种大张白纸)”、“寻(xin)”、“倾(古读坑,吾乡至今仍保留此音)”、“蛮声咯啦腔”、“牤牛蛋(剃光的头)”……在有些人眼里,或许这些土得掉渣,难以动人心魄,其实是耐人寻味,真正触及心灵。如朱熹所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言外有味,弦外有音。”作者虽“意在存史”,然鉴往方能知来。借古鉴今,唯有对历史进行尽量客观的梳理,才足以成为对今日的借鉴。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整体记忆,才能成为继续前行的指引。
读《忆儿时捡麦穗》,不由使我想起了当年的麦收。俗话说:“麦收忙,男女老少齐上场。”农村孩子早当家,大的割麦子、敛麦杆,小的拾麦穗、拎草绳,连上了岁数的老人也要在家做饭、送水,守护麦场。“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阳光笼罩的麦田好似巨大的蒸笼,直把人给蒸得喘不过气来。回忆往日的麦田,想想曾经被晒得火辣辣的脸、被麦芒扎得露着缕缕血丝的胳膊,再想想浑身发痒的身子,真不知道诗从何来?“事非亲历不知难”。伴随着血泡的结茧、皮肤的蜕变,那段被汗水浸泡的生活,才使人体会到劳作的艰辛。随着岁月的流逝,童年割麦的记忆在脑海里深深地积淀,竟似那陈年的老酒,越来越香、越来越醇……
看过一段文字:“一袋凉薯,摸着烫手,吃着烫心……城市富足生活的背后……还有那些穷苦而淳朴的人……”这段话,似能表达传明兄的心情。“悠悠人生,一梦而已……随云而散,随水而流……”或许在他的心里,能在一个孤独的黄昏,再次踩着泥泞的老路,来到村头的小桥边,抑或站在那棵老树下独自仰望,抑或随意捡起一块坷垃撇出去……便是今生无悔的宏愿了。
孰道丝竹乱耳、案牍劳形?咫尺方圆,淡泊宁静。不论风月场中的灯红酒绿、宦海沉浮中的纸醉金迷,不管外面多么精彩、世风世俗多么浮躁,他都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只是固守着脚下的土地,仰望着头上的蓝天。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心无旁骛,气定神闲。清风依旧,满袖飘香,茕茕孑立,暗自癲狂。不与群芳斗艳,不与百花争春,不以荣辱改节,不以得失易心。一心存史、一簇绿荫,一路播洒、一路耕耘……撰写着文人墨客、西行游子的心灵游记。正是:
立志存青史,倾情忆故邦。
胸怀乡土气,背负昊天光。
娓娓书家事,悠悠话国殇。
岂知游子意?桑梓永难忘!
2013年7月下旬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