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古今诗话
原创或转发古今诗坛趣话,转文需注明出处、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诗人雪珂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佳作诗话  >>  古今诗话
“开不败的向日葵花”,永远灿放在人民心中!  ——记人民作家马加和诗人阿红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910        作者:纪有志        发布:纪有志        首发时间:2010-03-10 16:02:00
关键词:人民作家 马加 诗人 阿红
编语:

 

       “开不败的向日葵花”,永远灿放在人民心中!
         ——记人民作家马加和诗人阿红
 
                    纪有志

 

  笔者尽管已逾古稀之年,但年少时读马加的小说《江山村十日》的激动情景仍记忆犹新。那还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家的住房很简陋阴暗,是个偏厦。一缕阳光穿透纸窗缝隙倾泻在我沉迷阅读的马加《江山村十日》书页上,旁边放着我头两天刚刚读完的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江山村十日》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一样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反映东北解放区土改的优秀作品。
  中篇小说集《江山村十日》,以1946年、47年解放区土改为背景的。1947年冬,著名作家马加坐着爬犁,迎着北风烟炮到佳木斯市郊的高家村(后改名江山村)突击了十天的土改工作。《江山村十日》就是以那里发生的事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反映了斗地主,分土地,挖财宝的情景。农村改天换地的激烈斗争生活,紧紧吸引了我这个对农村一无所知的年青人的心。

                  

                        人民作家马加


    退休后去新民《三农博览园》游览。令我意想未到的是,这里竟然还有个新民籍“人民作家马加馆”!此馆图文并茂,内容详实,不仅介绍了老作家马加先生70年从事文学创作的事迹,还展示了马加当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深入抗美援朝前线以及参加土地改革等真实的历史镜头和大量书稿,连同他的生活用品乃至居室床榻等。
    马加不同时期的作品题目,其实就是历史变迁的大事记。抗日战争时写作的《登基前后》、土地改革时写出《江山村十日》、抗美援朝写成的《在祖国的东方》、社会主义建设时出版的《红色的果实》,每当大时代的洪流滚滚而来,总有他以文学方式做出的响应和贡献。为时代写作,为人民写作。这是马加在文学上坚定不移的追求。社会生活、时代洪流就是发射万丈光芒的太阳,而马加的文学创作就是向阳的葵花。

                            

                           马加塑像


   我对展览室中的一幅放大了的照片,驻足很久,默默沉思着。为了更好地亲近土地、贴近百姓,1958年10月,马加和妻子带着3个孩子,放弃沈阳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来到新民县兴隆公社落户,家安在公社旁一个红砖平房里。那幅照片里的红砖平房,就是马加的家。马加一住就是三年,获得文学的新丰收。
    马加曾长期担任我省文学艺术界的主要领导职务。从建国前就任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后来任名誉主席,而诗人阿红1954年9月从本溪教育部门调入辽宁省作家协会,从事省作协创办的《处女地》、《文艺红旗》、《鸭绿江》、《当代诗歌》 等刊物的编辑工作,1989年4月当选省作协副主席,直到1990年3月退休。他们二位除在文革中分别到农村插队落户近十年外,差不多有40年共同生活、工作在辽宁省作家协会。他们是老同事、老朋友,互敬、互重、互勉。
      阿红对文学前辈、老领导是非常尊重的,曾写诗热诚地赞颂
马加同志:   
 
             赠马加同志

                             阿红     1997,3,7
         从我望不见边的年代
         你就开花  一直开到今天

         远远就惊着那靓丽
         远远就醉着那芳香

         你  黑土地上
         一株  开不败的花朵①

      注: 《开不败的花朵》, 是马加同志名著长篇小说。
                     ---(阿红《诗文岁月》477页)

                   

                    

    1976年马加和晓凡访问延安时在毛主席故居前合影

    马加为培育文学人才,对年轻人更是厚爱有加,他在一篇文中对阿红的诗歌创作和编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现出马老对年轻人的爱抚和励:"......,单复在《柔姿纷纱下》序言里 , 称阿红把心灵举向社会 , 这是最恰当的评语。阿红当过诗歌编辑、当过《当代诗歌》〉主编、也办过“ 鸭绿江函授” 、人才济济 , 带来四面八方友谊 , 诗歌的犬繁荣。 
    阿红聪明过人 , 一点就透 , 也下过苦工夫。他的《祖国如同一列火军》就是聪明之作 , 因为装载太沉、乘客太多、忧国忧民。 他的诗行将出手 , 总得再三研磨 , 使我联想起杜甫的名言:“读节破万卷 , 下笔如有神”。功夫到了 , 诗才能写得好、写得美、写得神。诗是喊出来的 , 哭出来的 , 绝不是公子哥儿玩出来的。......" (马加《百花园里的歌手》1998年5月)
    马加和阿红交往是深厚的,真诚的,是君子之交,更是经历了生死之交。在生死关头,有人伸手在你的后背一推,把你推进鬼门关,使你终生遭受地狱般的痛苦折磨,这只手是最罪恶的手,黑手;然而有一只手,也可以把你从鬼门关前拉出险恶之地,你得以重生、新生,这只手是佛手、菩萨灵异之手!马加就曾把阿红由死路拉回了活路!
    1957年,全国“反右派”,阿红岂能幸免!运动期间,辽宁报纸在关于辽宁作协的报道里,在阿红的名字前就有“右派分子”字样。所幸的是他最后未被定为右派。其原因后来才知道,当时作协在确定右派分子名单时,著名作家、作协党组书记马加出于对干部的关怀爱护,在会上说,只要右派人数符合上级要求的5%,自阿红以后就不要再定了,阿红由此而幸免。但出于当时运动要求,阿红全家下放到北镇县常家屯村劳动锻炼。
    吕进在《迷人的阿红》一文中曾写道,阿红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这样的题目叫《暗箭与靶像》:射手一支暗剑/靶像长一根刺/射手无数暗箭/靶像变成刺猬/然而在灵视的窥镜上/那靶像依样是巍峨的人光彩的人/射手竟成/刺/猬
    阿红的诗不属于不懂人生,不懂艺术的浅薄者,也不属于游戏人生、游戏艺术的轻薄者。他的诗看似轻松,实则冷峻。他的来自真实的人生,饱含曾竟沧桑者的深思,交织着爱与鄙视、愿望和忧患。《暗剑和靶像》是诗化人生体验。
    阿红曾经谈到过一九五七年:”我像一只鸟正向云天冲刺,一阵乱箭,落在尘埃。虽未中箭,却好久好久不敢起翅。“(《诗人自白》)这是诗人初次领略‘箭’的滋味......”
    邓荫柯(春风文艺出版社编审)在《好人马加一路走好》文中详细地揭开阿红政治生命的重生。文章写道:“诗人阿红对马老的终生不变的感念就更加动人情怀。反右运动中阿红因忧国忧民的正直坦诚受到冲击,政治生命命悬一线惶惶不可终日,但是这场乌云却风雨不惊地吹散了,他终于度过了危机,保持了极为真贵的‘人民’之身。多年之后,作协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内幕渐渐透露出。原来阿红的政治命运靠了马加同志善良的心愿和巧妙的政治智慧保护了下来。原来每单位在划右派时上级下达了一个控制比例,比如百分之几。有不少心地不良的人把这个控制比例有意无意地理解为必须完成的目标,于是出现了为凑够‘指标’而硬把某某打成右派的事情,但善良而正直的人却准确地理解控制‘指标’的含义。作为作协主席、党组书记,马老当然要根据上级指示领导作协的反右斗争,他也当然准确而善意地理解了‘指标’含义。据说在讨论决定几位右派‘候选人’的命运的党组会上,已作出了给两位或三位不幸者戴帽的决定,下一位就是阿红了。此刻,主持会议的马老若无其事地问道:‘咱的指标是百分之几呀?’别人说,是几几。马老又问:‘咱们已经定了百分之几?’别人说,还不到指标,再定一个就稍稍超过一点。马老淡淡地说:‘那么,从王占彪(阿红原名)以下就不要定了吧’这样马老发话了,别人就自然做个顺水人情,阿红就这样逃过生命中的一劫。”( 2004年10月27日《沈阳日报》)   
    世间,正义的人善良的人还是很多的。当阿红回忆此事时,对自己能在1957年奇迹般地解脱和重生,他感慨地说;“是呀,滴水之恩,这比滴水之恩还要重!”阿红特意为铭记这个事情还创作了一首诗歌送给马加先生。                                                                               
                假如没他那句话
                 --怀念著名作家马加老人
 
                                             阿红

    那个年代 " 反右 " 。那个年代 " 反右 " 中省作协一个决定性会议上,马加同志问 :"定了三个 , 够不够 5%?" 有人答 :" 够了。 " 马加同志说 :" 那从王占彪起 , 就都不要定了。 "

          假如没他那句话
          我的头上就会被压上山沉的铁帽

          如没他那句话
          我的身子就会被推进 " 教养 " 的铁门

          假如没他那句话
          我的妻我的子就会被生活逼向绝路

          假如没他那句话
          我的手就会把一条绝命的绳抛上黑夜的树

          假如没他那句话
          我 , 不止我 , 都会 ......
         
                  2005,4,8  (见,阿红《艺趣无涯》224页)

    今年,马老已离开我们六年了!今年3月又是马加诞辰100周年,人民忘不掉马加!马加的一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情系家乡的黑土地,与人民心心相通。马加是一朵“开不败的向日葵花”,永远灿放在人民心中!

                                 2010年3月9日于铁西滑翔

 

           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左)与马加交谈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马仲喜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3-12 08:08:00)  
难得的回忆,美好的真情,纯洁的友谊,令人感怀!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