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论
本栏目所称的赋论,主要指对本站辞赋骈文版块的作品与作者进行的文艺评论。
本版精品文章
- 高原之魂 ——王芳散... [雨晴]
- 学诗之法... [青青子佩]
- 杂谈... [初生牛犊]
- 心底飞歌 ——诗人王跃... [雨晴]
- 实践确实是检验真理的唯... [江湖夜雨]
- 靡靡相思苦,阵阵刀割痛... [翰林院士]
- 《诗论》修改稿... [崔思军]
- 关于《临洞庭上张丞相》... [秋水孤帆]
- 学格律诗28问答... [秋水孤帆]
- 《赋写风华》贺序... [诗赋家王]
人气排行
- 中国历史上十大骈文高手... [周晓明]
- 诗歌概论... [覃应海]
- 艺术含蓄学(全本)... [郭有生]
- 古代离情诗诗译书画意境... [王铁&n]
- 怎样写七言绝句... [风霜雪雨]
- 生命的珍果 思想的明珠... [晓雪(著]
- 平水韵表中没收入的汉字... [淘淘一笑]
- 扬东北诗风,创“黑土”... [程奎]
- 艺术含蓄学... [郭有生]
- 《大家一起来写赋》... [石涵]
赋文创作三十四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3743 作者:凝樱子 发布:凝樱子 首发时间:2015-12-23 00:38:30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赋文创作三十四问”,源于开办赋学研讨班与主持中辞协会辞赋讲堂时,部分文友与同学之提问解答。在《赋学微义》中已有刊载,今特意拈出成帖,是冀望普及基础之故。
“赋文创作三十四问”,源于开办赋学研讨班与主持中辞协会辞赋讲堂时,部分文友与同学之提问解答。在《赋学微义》中已有刊载,今特意拈出成帖,是冀望普及基础之故。
赋文创作三十四问
1. 赋有哪些体式?
答:主要分为骚赋、汉大赋(散赋)、骈赋、律赋、文赋。亦有将骚赋与汉大赋并为一类而称古赋者。
2. 各种赋体有哪些区别?
答:骚赋的主要特点是擅用“兮”字调,通常带有较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较合适抒情类。汉大赋的特点是铺陈宏大,字词精雕细琢。章法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展开较为常见。另篇幅较长,通常在两千字以上。汉大赋较适合叙述,叙述是为表达明显的颂扬内容,亦有一定的隐喻针砭诉求。
骈赋主要以骈句成篇,讲究诵读声律效果。它具有文字表述与文字骈对美感,较适合抒情与叙述。通常篇幅中等,擅用典故,在赋类中应用较广。
律赋在骈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与骈赋比较,其显著特点是限韵,篇幅短小,通常四百余字左右。律赋用词精切,以说理分析为主。常以小切大,立论严正。
文赋类较为灵活,骈散不拘。记叙与抒情或感慨兼顾,属赋中杂类。
以上皆属韵文类,其中散赋与文赋韵散句可相间,较自由灵活。概括而言,若作、读骚赋,宜在心有感悟,怆恤天下时为之;若作、读汉赋,宜在锦绣江山之中,心高志阔时为之;而若作、读骈赋,则宜悲时亦宜喜时,或见或闻皆可赋之;若作、读律赋,则应端正衣冠,正襟危坐;而若作、读文体赋,则诸般皆宜。
3. 我们为什么要去复兴赋学?
答:赋学虽仅是古典文学中的一部分,但涉及面甚广,它包涵了历史典故、小学音韵、儒道佛家思想等等,而这些无一不是我国家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复兴赋学,从某个角度来说,亦是在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 目前我们的赋可以写些什么主题内容?
答:赋属韵文,其涵盖内容较非韵文相对狭窄。但因为押韵与讲究声律的缘故,诵读时朗朗上口,易读易记的特点非常明显。故用在景观或城市文化宣传较为相宜,另赋以个人情感或花草虫木以及载道论理等等亦皆宜。有不甚相宜者,应是太过激愤或过于哀断的题材。此类题目,较适合檄文、祭文或记文类。
5. 如何写出既不古奥又很典雅的赋来?
答:古奥的看法需因人而异,如学识通达者,天下应无古奥之文;而学养浅薄者,既便白话,亦可能不甚了然。理论上虽是如此,但就当代人的古典文学修养来衡量,大抵应定位为高三学子能够通读即不为古奥。古奥的来源有生僻字与偏僻典事。大量使用生僻字易使人不能通读,更谈不上理解。当然,辞赋之类的文体,若要做到人人通读通解恐怕不太现实。若想要小学初中尚未结业者去理解辞赋,无疑是强人所难。人人都能理解的,那是顺口溜、莲花落。但若普通的高三学子亦有大量不认识的文字时,此篇赋文的作者则应可反思了。而典雅的定位是指在清爽不聱牙的前提下,文辞优美者。要做到典雅而不古奥,宜选常用字作优美句。在选择典故时,不宜太偏生。
6. 如何才能解决赋的读者不多这一问题?如何才能让老百姓也能读懂赋?
答:古人条件不足,不是人人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但古时读书人,但凡私塾几年,少有不能懂赋者。至于作赋如何,则与天赋相关。而当今的教育早已普及,几乎可说人人皆是读书人。但就读书人而言,今天能够理解辞赋或喜爱辞赋的反而不多。其原因在教育取向上,西风盛行的时代,传统文化崛起之路尚很漫长。让普通老百姓爱好辞赋,理解辞赋应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路程。
作为一个辞赋文学的传播者,不应操之过急,不应为尽快达成“人人懂赋”这一目的去改变辞赋的根本,更不能将辞赋变为人人能懂的顺口溜。若如此去做,无疑是短视的。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而不是去迁就人们的习惯或屈服于一时的利益。所以说,努力去提高人们的古典文学修养与水平,才是根本之路。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传统文化的兴盛期亦将随之到来。一个落后与贫穷的民族,谈不上以本土文化为傲,而引本土文化而骄傲者,必是昌盛之邦。我国家已离此不远,我们当前要做的即是默默耕耘,为即将到来的传统文化复兴打好基础。任何时代,都需要一大批坚守传统的人,当前犹如此。
7. 写赋需要有哪些方面的基础?
答:作赋需要较全面的古代文学修养。从儒家到佛道思想,从经史子集到具体的小学知识,从天文地理到杂学等等皆需有所涉猎。若说先期入门,以具备文言文与诗词对联功底者较易上手。
8. 如何才能让赋句之间逻辑通顺?
答:赋句之间逻辑关系主要靠“提引”类词汇连接,当然,这需以本身逻辑关系无问题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引”类词汇能使其更加通顺。
9. 散句是不是只能放在一篇辞赋的最前面或最后面?
答:不是。就骈赋或律赋而言,其中的散句固然使用于首尾者居多,但不能说必须如此。散句常有过渡或点睛之效,使用于段落中间时,常能起到舒缓骈句的作用。若骈句是大鱼大肉,散句则算是清香的小菜。如元稹的律赋作品《郊天日五色祥云赋》,其中有句如——帝用愀然曰:“予何力?泽未周于四海,云胡为而五色。来尔群后,举尔众职。因五行以修五事,由五常以厚五德。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以除五贼。苟顺夫人理之父子君臣,安知夫云物之赤黄苍黑。进我辇路,就我陶匏。虽有光华之万状,不若丰穰于四郊。”此即以散言领之,后以古偶之句相接送,与前后段的工整骈句相映成趣,如此手法,亦是非老练而不能达。
10. 赋文结尾是不是多用散句?
答:无定数,不过通常用散句收尾能较好地护题点题。即便是律赋,亦常见用散句收结。至于收结之散句,亦在可韵或不韵之间,律赋散结多见入韵者。
11. 赋文中的隔句是否必须走马蹄?
答:隔句当然以遵循马蹄律为好,尤其是初涉赋文者,相严要求总比从宽开脱有益。
12. 赋文是否一定不能犯“八病”?
答:不是。“八病”规定过细,但其声律应用原理是正确的。就实际来看,宜取其原理。“八病”在流传中各家对其细节理解亦有差异,尤其是“蜂腰”、“鹤膝”两病,争议颇多。“八病”涵盖“声韵调”三大部分,就辞赋而言,最宜取其“韵”与“调”的部分。大抵做到“同韵不相冲”,“同调莫相会”即可。实际应用中,作品完成后应多读,一旦稍有拗口者,即可用八病原理检测之。
13. 什么情况下赋文的开篇分别适合实写、虚写、破题之法?
答:通常来说,中短篇幅较合适破题开笔。实写、虚写两法宜用在中长篇幅。不过在一个熟练作者的笔下,任何方法皆可自由调度变化。若是常常作赋之人,需多求变化为好,否则作品千篇一律的开篇,毕竟显得过于呆板。凡文章而言,皆当以灵活为法度。
14. 行文中的“发”与“送”有什么区别或联系?“发送”与“提引”又有什么区别或联系?
答:“发”即若“夫”、“盖”之类,即发语,多用在句首。“送”即若“矣”、“也”之类,即送语,多用在句末。两者并无直接关联,用发语不一定就要用送语,反之亦然。而“提引”类的词汇,主要是用在意节的衔接上。大意节如段落与段落之间,小意节如同段的数句与数句之间。使需要表述的因果或递进等等关系清晰明了,这是提引类词汇的最大作用。“发送”与“提引”亦无必须或直接的关联,只是“发送”“提引”各自的功用不同而已。
15. 辞赋如何避免写成“导游词”或“说明书”?
答:概全不能精其一者,即易成为“导游词”或“说明书”。要避免此点,应在章法上多下功夫。立主骨,分隐脉,孰重孰轻等等问题,作者需在下笔前做好统筹。
16. 写赋如何选韵?
答:用韵较高的境界是“韵随心生”。有思有感而赋,随情随景应不存在选择问题。但就初涉者而言,可根据所需要描述的情景而做些选择。如表现风景优美,宜在平声韵上选;若是要表现慷慨激越,可在仄声韵上选。另同作诗相似,要注意避免哑韵。
17. 辞赋骈句如何彰显古意?
答:骈句的古意斑斓之象是除词汇古雅之外,虚词的使用亦在其中。“而、以、则、之”等等使用于句子中,除有诵读抑扬之效外,亦使得古味浓郁。
18. 赋文如何具有赋味?
答:所谓“赋味”应是指赋之独特韵味。而赋是最适合高诵的文体,具体表现在诵读节奏的起伏变化较多。实际应用中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应在句子中擅长使用虚词,此可收诵读起伏之效果;二是在诵读节奏上需与诗的节奏区分开来;三是在词汇使用上应向典雅风格靠拢。有此三者,赋味即彰。
19. 如何避免写成“老干体”赋?
答:这需要从立意、章法、炼词上下手。“老干体”的含义无非是指堆砌空洞口号,章法千篇一律,若于大字报式的文章。要避免这些弊端,需要全面的古典文学素养。多读古人名篇,多了解诸子百家思想是最佳之法。
20. 写作山水赋、城市赋时若有大量的景观可写时,请问如何取舍?
答:首先是立意定位,可以根据不同的定位来取舍。比如定位一个城市为“红色革命之都”,即当在副脉与隐脉安排上,在景观的选择上,皆以此为主。其余景观可粗略带过或直接放弃,否则易成喧宾夺主之势。
21. 如何避免骈句在表达时啰嗦重复?
答:此于骈对功底相关。好的骈句,应是意相连而不重复。应擅于使用流水对与借对之法。就技法细节而言,宜在古代骈对方法与现代词性法则中取其精华。通常仅知作骈惟词性论者,易犯合掌之病。而古法之“虚实死活”则要灵活许多。故宜在作骈之初,需对古今骈对的异同要有全面了解。若得掌握,自然少有此弊。
22. 骈赋是否是简单的“对联集锦”,为什么呢?
答:骈句是对联的源头之一,但说骈赋仅仅是对联集锦,则不全面。骈赋律赋除骈句之外,通常需少量的散句去调和,去点睛。“提引发送”类词汇在骈律赋中大量存在,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串联。若说骈赋律赋是“对联集锦”而成,那关键即在“集”字上。在这个“集”字的含义中,不仅仅有衔接串联的技法部分,还有思想立意的根骨部分。
23. 隔句可以连续使用吗?一般最多可连用几个隔句?
答:隔句在骈赋律赋中不宜连续使用过多。一骈隔句算下来是四个分句才落一个韵字。若连续使用,则显得韵声疏远,特别是轻重类隔句。前面章节谈到的“句式平衡算法”,即有调控押韵字疏密的功效。韵字过密过疏皆不妥,且从句式的重要性来看,隔句常常担当的是“要点”的角色。既是要点,应恰时而发,而不是随处可见。若一定要连用隔句,可在轻重隔句之后选用平隔句式中的四言句式,如此可减少韵字过疏的弊端。而骈文对此并无要求,皆因骈文乃属非韵文,即不存在韵声疏与密的问题。骈文与骈赋的细微区别,我们不可不知。
24. 隔句的上下骈句一般各由两个分句组成,可以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吗?如可以用,句脚字还可以走马蹄律吗?其格式是怎样的呢?
答:赋乃韵文。隔句式若分句太多,如上骈四分句,下骈自然亦需要四分句,如此一骈即长达八个分句。如此一来,其押韵字就必然显得相隔太远。故此类异常隔句,应不提倡使用。从古代作品观之,此类亦非常少见,即便有,亦是尽量减少分句字数,如白居易《赋赋》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于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于左思?”句,其中的句子多是三言句。
而马蹄律的原理本基于一骈四分句为一个单元。若起骈句一旦超过两个分句,即无法形成真正的马蹄律。要么是起骈句内的分句脚字平仄无法形成马蹄,要么是上下分句脚字无法形成平仄相对。凡此两者,必有一失。马无三蹄即是此理。而多分句长联中的马蹄律,考虑的是上联中的分句脚字用马蹄,上联协调好之后,下联相对即可。它并不如骈文骈赋之隔句式,要考虑上下骈句脚字平仄的衔接问题。如对联而言,句脚字为“仄、平、平、仄”的四分句上联,下联用“平、仄、仄、平”相对即可。而若骈赋则成为了“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如此的话,起骈之句与相骈之句的尾、首句脚字即已不在马蹄之中矣。其原因是对联仅仅是上下两句即成完整一联,而骈文骈赋则需要与前后句不断衔接。尤其是骈文,理论上可全篇句脚字皆成马蹄。如此则更需避免使用两分句以上的隔句。
25. 有领字的骈句,上下句的领字必须平仄相对吗?
答:不必追求于此。
26. 在词性的对仗使用上,骈句与律诗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律诗更强调工对,骈律赋的骈句相对更追求文意表达。不过无论是诗是赋,以宽对而佳句纷出者皆极多。且普遍意义上的宽工之分,大抵在《对类》出现之后,此时无论诗赋作品皆远不如唐宋。唐宋做骈,首要的是天赋语感,具体骈对法则不及后代细分至斯。骈对中见灵气,需要大量的阅读与练习。今人若在作句时,先抱名词必须骈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之念,则如是蒙童之法,虽亦有理,但难得精髓。
27. 为什么古偶入骈,更显得灵活有趣?
答:古偶句首重于气,常使关键字词重复以加强阅读感受。若结合较工整的骈句使用,常能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并且亦可使整篇文章灵动飞扬而不呆滞。尤其是文体赋,用好古偶,更得意味。
28. 优秀辞赋的一般评鉴标准有哪些?
答:曾在壬辰年与人合作编写过《骈体赋评审与鉴赏标准》,现附录与此,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仅限于骈体赋)。
《骈体赋评审与鉴赏标准》
(一)作品的思想立意占总分数的 30%,即 30 分。其余为“基础体式”分数与整体印象分(两项共计 70 分)。总分数为 100 分。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得与现行之法律相违背,亦不提倡在思想立意上过分标新而有悖于我国家之传统道德观念。
(二)基础体式分数评审细则
①章法构架
作品应结构严谨并层次分明。发端、衍生、照应等诸象皆具。段落过度需衔接自然。通篇文脉流畅,张弛有度。合于此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10 分。否之递减。遇结构散乱,主次不分者 , 可予 0—8 分。另提倡骈赋篇幅在 500—1000 字之间为佳。
②用韵
骈赋的正文部分,皆需有韵。但散领之句不计韵。新韵、中古韵系皆等同视之。但凡用韵处不能古今韵混杂,亦不能平仄韵混用。若使用“中古音系”之韵时,韵部合用情况可宽泛至以词韵为限。提倡转韵,原则上亦提倡随段转韵,若同段转韵不宜过频,并需有“提引”类以做转韵区分。亦提倡随段落表达之需要,而分别使用平仄不同的韵。不能重韵、凑韵。合于此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5 分。否则视情况递减。遇古今韵混杂及平仄韵混用或出韵与重韵、凑韵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 分。
③句式
骈赋应避免句式单调乏味。单句相骈句式及各种“隔句”相骈句式,应随文章气氛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到位。单句字数在 3-9 字之间为宜(含虚词)。4、6 字句虽为常式,但 3、5、7、8 字句式亦当配合抑扬之情而使用。散漫句使用得当且数量不宜过多。句式转换之间,应顺其文气,手法纯熟而无滞碍者为佳。提倡少使用三分句或三分句以上相骈的句式。合此者,可得单项最高分 10 分。否之递减。遇句式单一、散漫句过多及句式转换生涩者,可视情况之不同给予 0—8 分。
④平仄与节奏
句中节奏应合乎骈句特点。间有少量 5,7 言近体诗节奏或间杂“兮”调者可不计。但若使用过频繁而至喧宾夺主者,则为不宜。句中字平仄应相谐而诵读不拗。具体表现在一个节奏之内,不提倡连续使用三个或以上的同声调字。提倡在使用“隔句对”句式时,句脚字平仄安排合于“马蹄律”。提倡骈句在两句对应的节奏点上,其字之平仄应相反。而一句之内节奏点平仄交替从宽。亦提倡做骈句应擅于使用虚词。若于以上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10 分。否之递减。遇通篇大量使用诗句节奏者,可视情况予 0-8 分。遇平仄不谐而诵读拗口等情况,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0.5 分。
⑤骈对与炼词
提倡做骈句时关键词组骈对精严并忌“合掌”。骈句在通篇中,应占 85%或以上的篇幅。并需无“因骈害意”现象。用词上应求典雅。不提倡不经炼化地使用人尽皆知的成语与俗语。若自造词汇应不引歧义。无论做骈句还是散句,皆不可有逻辑混乱不通之现象。不提倡使用生僻字。提倡在相邻较近的句子中不重复用字(有规则的重复与虚词除外)。合于以上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10 分。否则递减。遇整篇骈句过少者,低于 85%,扣 3 分。遇“合掌”严重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 分。遇用词粗陋或强使生僻字过多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2 分。遇有逻辑混乱不通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除 5 分。
⑥典事
提倡契题用典。但不宜过僻与隔意太远。用典应加注释。合乎此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10 分。否则递减。遇滥用或造作典故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3 分。有用典过僻晦或隔意甚远者,可酌情扣 1-3 分。
⑦精警句
作品有精警之句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5 分。无则不予。
整体印象分:
此项评分主要立足于整篇作品的艺术化处理。具体表现在咏物、体物、写景、写人时的刻画细腻度、形象逼真度、虚实相宜程度,以及发慨议论时的感人度与深度,亦包括技法技巧的整合使用等等。此项评分最高分数为 10 分。此项评分由评审者自行把握,但需详细说明给分理由。
备注:
以上七项技法与整体印象分总计共70分。评审人员需一一评分,不可遗漏。每项评分皆需说明详细给分理由,第七项评分需引例出作品完整句。技法与整体印象得分 +思想立意得分 =作品总计得分。思想立意得分由评审者自行掌握,但需详细说明给分理由。
以上技法类评分皆以原创作品为必须之前提,若发现整段落或大量单句抄袭者(被抄袭作品不拘古今),评审者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可提交评委会做取消参赛资格处理。
注:此评审标准由赵薇、胡健、马铭清、马向党、钟阳等共同编写。
29. 壮句紧句长句的顺序如何安排?
答:通常由壮句渐渐过渡至长句然后隔句。即如推理,宜由浅入深。不过如通篇如此,也难免单调。所以就实际应用来看,可大抵以“壮紧长隔”为顺序,具体使用完全可自行调剂。
30. 换韵的时候不用提引语,直接换行可以不?
答:换韵时通常亦代表着转换叙述内容,使用提引语在此时可以起到提示与间隔的作用。特别是在同一段落需要转韵时,更应注意此点。建议在转韵时尽量要使用提引词汇,以避免生硬与突兀。
31. 押韵一定要平仄韵交替吗?每个韵至少要押几次?一韵到底行不?
答:赋与近体诗不同,因篇幅较长,需要表述的内容较多,若通篇一韵,即显单调亦不能满足“韵随情转”的描述需求。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而分别使用不同的韵,或平或仄需视情况而定。至于说一定要平仄韵交替使用,则无如此肯定的说法。相对而言,律赋出题韵时有平仄韵字相间交替者,然后依序为之。但唐宋律赋中亦有大量题韵并非平仄交替,或作赋时不依其题韵顺次者。笔者认为“韵随情转”是最佳转韵之法,无必要去强调平仄交替。所谓押韵,最起码一个韵要押一次才谓押韵,即要用两个韵字。通常一韵具体要押几次,则无法统一,短者押三五次即转,长者押十余次或更多亦可,此点上无定法。但仅押两字即转者,自古不多。
32. 结尾以诗结尾,是绝句好还是律诗好?
答:骚体或汉赋作结宜用兮调古辞或古体诗,亦可不用。唐以后骈赋用诗补结者渐少,若用,宜在古体诗与律诗中选。律赋通常不用诗结,有者极罕见。文赋若以诗结,宜选古体。
33. 以诗结尾是对全篇的概括还是最后作个补充?
答:作赋用诗结,通常是为补未尽之意,或拔高而发嘹亮之声。但其中有个冲突,若诗不甚好,反成添足带赘之态。若诗极好而赋平平,则有喧宾夺主之势。故宜诗赋皆佳可用。
34. 辞赋文体创作中可以使用熟语或成语吗?
答:所谓熟语,即指人们常熟的语句,包括乡俚之语或一些古代文章中耳熟能详的语句。我们在辞赋创作中若较多地使用此类,则会予人词汇量存储不足的感觉。比如要表达某某地区很富裕很出人才,今常有人直接借用王勃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两个句子,而这是普通人从小熟知的,若在创作中不求变化的原句借用,无疑是最下乘的手法,是不可取的。才气与文采,是创作辞赋文体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若较多地借用前人旧句,谁能说这是文采呢?谁能说这是才气飞扬呢?灵活运用,“辞求自新”方显才气。
至于成语的使用问题,其原理与上面一致。不过首先要厘清古人所谓的“成语”与今人所谓的成语概念。古人言中的成语包括较今为广,熟语、旧言、陈词等等皆包括在内。而今人所谓的成语,多是指人们常知的典故概括语及日常习惯用语,多由四言组成。至于“成语”一词的出处,大抵最早见于元代,刘祁在《归潜志》中有简单论述,其曰:“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这里的古文,指的是文言散文,四六指的是以骈句为主的文章。这里所说的“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常使今人误会为作骈文骈赋宜用成语(今人概念的成语)。其实如此理解,已在误区。我们从现存的骈文骈赋名篇来看,与刘祁强调的四六文宜用前人成语大相径庭。历史上的骈文骈赋名篇,大量使用典故,但在表述典故时,多是用自己的言辞,而绝少一字不改沿袭旧句。也就是说,同样一个典故,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其表述形式各不相同。并且一篇文章传播之后,后人再用此典故时,在表述上,亦多自觉避免与名篇雷同。举如王勃之后,古人作骈文或赋,再难见到诸如“杨意不逢”、“物华天宝”之类的典故表述与修辞语直接借用的情况。
所以综合来看,刘祁所谓的“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其实是指用词——即用词需有出处,不宜自造生词。此处词的含义,除单字成词之外,多指两字为一词组,并不包括四言成句。但作散文,则可在用词组词上另辟蹊径。
古时典事启蒙类的书籍很多,较早的如《蒙求》,皆四言谓一事,将历史典事以四言浓缩,是为方便编排与记忆。此类四言典事的概括语,多被旧时的读书人从小熟知。如在作文章时,需要取用其典事,亦是取其义而自作新辞。若直接取用原文四言,难免被人笑话。才子自负,应有新辞,这是根本的原因。亦即是所谓的“义或循旧,辞必自新”。归根结底,古典文学与现代白话文不同。作现代文,借用或直接使用一些四言成语、典故语,便算是有文采有知识了。而古典辞赋文章不同,它要求作者不仅仅要熟悉这些典故,并且要求在表述这些典故时,要有自己的词汇组合。这是两个层次的区别——亦是对一个才子的要求。
《赋学微义》中有关于做词珠的章节,即依旧塾要求,在取词时,要求只取两字词组,亦是为避免与前人旧句雷同之故。所以只要厘清了“句”与“词”的关系,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四言可以成一句,两字通常只是词组。做骈赋、律赋时,两字词组要有出处,不宜生造词组——这其实就是刘祁所说的“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至于成句,也包括现在所谓的成语(四言或以上),要争取化而用之,忌讳原句搬用。
赋文创作三十四问
1. 赋有哪些体式?
答:主要分为骚赋、汉大赋(散赋)、骈赋、律赋、文赋。亦有将骚赋与汉大赋并为一类而称古赋者。
2. 各种赋体有哪些区别?
答:骚赋的主要特点是擅用“兮”字调,通常带有较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较合适抒情类。汉大赋的特点是铺陈宏大,字词精雕细琢。章法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展开较为常见。另篇幅较长,通常在两千字以上。汉大赋较适合叙述,叙述是为表达明显的颂扬内容,亦有一定的隐喻针砭诉求。
骈赋主要以骈句成篇,讲究诵读声律效果。它具有文字表述与文字骈对美感,较适合抒情与叙述。通常篇幅中等,擅用典故,在赋类中应用较广。
律赋在骈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与骈赋比较,其显著特点是限韵,篇幅短小,通常四百余字左右。律赋用词精切,以说理分析为主。常以小切大,立论严正。
文赋类较为灵活,骈散不拘。记叙与抒情或感慨兼顾,属赋中杂类。
以上皆属韵文类,其中散赋与文赋韵散句可相间,较自由灵活。概括而言,若作、读骚赋,宜在心有感悟,怆恤天下时为之;若作、读汉赋,宜在锦绣江山之中,心高志阔时为之;而若作、读骈赋,则宜悲时亦宜喜时,或见或闻皆可赋之;若作、读律赋,则应端正衣冠,正襟危坐;而若作、读文体赋,则诸般皆宜。
3. 我们为什么要去复兴赋学?
答:赋学虽仅是古典文学中的一部分,但涉及面甚广,它包涵了历史典故、小学音韵、儒道佛家思想等等,而这些无一不是我国家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复兴赋学,从某个角度来说,亦是在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 目前我们的赋可以写些什么主题内容?
答:赋属韵文,其涵盖内容较非韵文相对狭窄。但因为押韵与讲究声律的缘故,诵读时朗朗上口,易读易记的特点非常明显。故用在景观或城市文化宣传较为相宜,另赋以个人情感或花草虫木以及载道论理等等亦皆宜。有不甚相宜者,应是太过激愤或过于哀断的题材。此类题目,较适合檄文、祭文或记文类。
5. 如何写出既不古奥又很典雅的赋来?
答:古奥的看法需因人而异,如学识通达者,天下应无古奥之文;而学养浅薄者,既便白话,亦可能不甚了然。理论上虽是如此,但就当代人的古典文学修养来衡量,大抵应定位为高三学子能够通读即不为古奥。古奥的来源有生僻字与偏僻典事。大量使用生僻字易使人不能通读,更谈不上理解。当然,辞赋之类的文体,若要做到人人通读通解恐怕不太现实。若想要小学初中尚未结业者去理解辞赋,无疑是强人所难。人人都能理解的,那是顺口溜、莲花落。但若普通的高三学子亦有大量不认识的文字时,此篇赋文的作者则应可反思了。而典雅的定位是指在清爽不聱牙的前提下,文辞优美者。要做到典雅而不古奥,宜选常用字作优美句。在选择典故时,不宜太偏生。
6. 如何才能解决赋的读者不多这一问题?如何才能让老百姓也能读懂赋?
答:古人条件不足,不是人人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但古时读书人,但凡私塾几年,少有不能懂赋者。至于作赋如何,则与天赋相关。而当今的教育早已普及,几乎可说人人皆是读书人。但就读书人而言,今天能够理解辞赋或喜爱辞赋的反而不多。其原因在教育取向上,西风盛行的时代,传统文化崛起之路尚很漫长。让普通老百姓爱好辞赋,理解辞赋应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路程。
作为一个辞赋文学的传播者,不应操之过急,不应为尽快达成“人人懂赋”这一目的去改变辞赋的根本,更不能将辞赋变为人人能懂的顺口溜。若如此去做,无疑是短视的。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而不是去迁就人们的习惯或屈服于一时的利益。所以说,努力去提高人们的古典文学修养与水平,才是根本之路。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传统文化的兴盛期亦将随之到来。一个落后与贫穷的民族,谈不上以本土文化为傲,而引本土文化而骄傲者,必是昌盛之邦。我国家已离此不远,我们当前要做的即是默默耕耘,为即将到来的传统文化复兴打好基础。任何时代,都需要一大批坚守传统的人,当前犹如此。
7. 写赋需要有哪些方面的基础?
答:作赋需要较全面的古代文学修养。从儒家到佛道思想,从经史子集到具体的小学知识,从天文地理到杂学等等皆需有所涉猎。若说先期入门,以具备文言文与诗词对联功底者较易上手。
8. 如何才能让赋句之间逻辑通顺?
答:赋句之间逻辑关系主要靠“提引”类词汇连接,当然,这需以本身逻辑关系无问题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引”类词汇能使其更加通顺。
9. 散句是不是只能放在一篇辞赋的最前面或最后面?
答:不是。就骈赋或律赋而言,其中的散句固然使用于首尾者居多,但不能说必须如此。散句常有过渡或点睛之效,使用于段落中间时,常能起到舒缓骈句的作用。若骈句是大鱼大肉,散句则算是清香的小菜。如元稹的律赋作品《郊天日五色祥云赋》,其中有句如——帝用愀然曰:“予何力?泽未周于四海,云胡为而五色。来尔群后,举尔众职。因五行以修五事,由五常以厚五德。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以除五贼。苟顺夫人理之父子君臣,安知夫云物之赤黄苍黑。进我辇路,就我陶匏。虽有光华之万状,不若丰穰于四郊。”此即以散言领之,后以古偶之句相接送,与前后段的工整骈句相映成趣,如此手法,亦是非老练而不能达。
10. 赋文结尾是不是多用散句?
答:无定数,不过通常用散句收尾能较好地护题点题。即便是律赋,亦常见用散句收结。至于收结之散句,亦在可韵或不韵之间,律赋散结多见入韵者。
11. 赋文中的隔句是否必须走马蹄?
答:隔句当然以遵循马蹄律为好,尤其是初涉赋文者,相严要求总比从宽开脱有益。
12. 赋文是否一定不能犯“八病”?
答:不是。“八病”规定过细,但其声律应用原理是正确的。就实际来看,宜取其原理。“八病”在流传中各家对其细节理解亦有差异,尤其是“蜂腰”、“鹤膝”两病,争议颇多。“八病”涵盖“声韵调”三大部分,就辞赋而言,最宜取其“韵”与“调”的部分。大抵做到“同韵不相冲”,“同调莫相会”即可。实际应用中,作品完成后应多读,一旦稍有拗口者,即可用八病原理检测之。
13. 什么情况下赋文的开篇分别适合实写、虚写、破题之法?
答:通常来说,中短篇幅较合适破题开笔。实写、虚写两法宜用在中长篇幅。不过在一个熟练作者的笔下,任何方法皆可自由调度变化。若是常常作赋之人,需多求变化为好,否则作品千篇一律的开篇,毕竟显得过于呆板。凡文章而言,皆当以灵活为法度。
14. 行文中的“发”与“送”有什么区别或联系?“发送”与“提引”又有什么区别或联系?
答:“发”即若“夫”、“盖”之类,即发语,多用在句首。“送”即若“矣”、“也”之类,即送语,多用在句末。两者并无直接关联,用发语不一定就要用送语,反之亦然。而“提引”类的词汇,主要是用在意节的衔接上。大意节如段落与段落之间,小意节如同段的数句与数句之间。使需要表述的因果或递进等等关系清晰明了,这是提引类词汇的最大作用。“发送”与“提引”亦无必须或直接的关联,只是“发送”“提引”各自的功用不同而已。
15. 辞赋如何避免写成“导游词”或“说明书”?
答:概全不能精其一者,即易成为“导游词”或“说明书”。要避免此点,应在章法上多下功夫。立主骨,分隐脉,孰重孰轻等等问题,作者需在下笔前做好统筹。
16. 写赋如何选韵?
答:用韵较高的境界是“韵随心生”。有思有感而赋,随情随景应不存在选择问题。但就初涉者而言,可根据所需要描述的情景而做些选择。如表现风景优美,宜在平声韵上选;若是要表现慷慨激越,可在仄声韵上选。另同作诗相似,要注意避免哑韵。
17. 辞赋骈句如何彰显古意?
答:骈句的古意斑斓之象是除词汇古雅之外,虚词的使用亦在其中。“而、以、则、之”等等使用于句子中,除有诵读抑扬之效外,亦使得古味浓郁。
18. 赋文如何具有赋味?
答:所谓“赋味”应是指赋之独特韵味。而赋是最适合高诵的文体,具体表现在诵读节奏的起伏变化较多。实际应用中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应在句子中擅长使用虚词,此可收诵读起伏之效果;二是在诵读节奏上需与诗的节奏区分开来;三是在词汇使用上应向典雅风格靠拢。有此三者,赋味即彰。
19. 如何避免写成“老干体”赋?
答:这需要从立意、章法、炼词上下手。“老干体”的含义无非是指堆砌空洞口号,章法千篇一律,若于大字报式的文章。要避免这些弊端,需要全面的古典文学素养。多读古人名篇,多了解诸子百家思想是最佳之法。
20. 写作山水赋、城市赋时若有大量的景观可写时,请问如何取舍?
答:首先是立意定位,可以根据不同的定位来取舍。比如定位一个城市为“红色革命之都”,即当在副脉与隐脉安排上,在景观的选择上,皆以此为主。其余景观可粗略带过或直接放弃,否则易成喧宾夺主之势。
21. 如何避免骈句在表达时啰嗦重复?
答:此于骈对功底相关。好的骈句,应是意相连而不重复。应擅于使用流水对与借对之法。就技法细节而言,宜在古代骈对方法与现代词性法则中取其精华。通常仅知作骈惟词性论者,易犯合掌之病。而古法之“虚实死活”则要灵活许多。故宜在作骈之初,需对古今骈对的异同要有全面了解。若得掌握,自然少有此弊。
22. 骈赋是否是简单的“对联集锦”,为什么呢?
答:骈句是对联的源头之一,但说骈赋仅仅是对联集锦,则不全面。骈赋律赋除骈句之外,通常需少量的散句去调和,去点睛。“提引发送”类词汇在骈律赋中大量存在,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串联。若说骈赋律赋是“对联集锦”而成,那关键即在“集”字上。在这个“集”字的含义中,不仅仅有衔接串联的技法部分,还有思想立意的根骨部分。
23. 隔句可以连续使用吗?一般最多可连用几个隔句?
答:隔句在骈赋律赋中不宜连续使用过多。一骈隔句算下来是四个分句才落一个韵字。若连续使用,则显得韵声疏远,特别是轻重类隔句。前面章节谈到的“句式平衡算法”,即有调控押韵字疏密的功效。韵字过密过疏皆不妥,且从句式的重要性来看,隔句常常担当的是“要点”的角色。既是要点,应恰时而发,而不是随处可见。若一定要连用隔句,可在轻重隔句之后选用平隔句式中的四言句式,如此可减少韵字过疏的弊端。而骈文对此并无要求,皆因骈文乃属非韵文,即不存在韵声疏与密的问题。骈文与骈赋的细微区别,我们不可不知。
24. 隔句的上下骈句一般各由两个分句组成,可以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吗?如可以用,句脚字还可以走马蹄律吗?其格式是怎样的呢?
答:赋乃韵文。隔句式若分句太多,如上骈四分句,下骈自然亦需要四分句,如此一骈即长达八个分句。如此一来,其押韵字就必然显得相隔太远。故此类异常隔句,应不提倡使用。从古代作品观之,此类亦非常少见,即便有,亦是尽量减少分句字数,如白居易《赋赋》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于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于左思?”句,其中的句子多是三言句。
而马蹄律的原理本基于一骈四分句为一个单元。若起骈句一旦超过两个分句,即无法形成真正的马蹄律。要么是起骈句内的分句脚字平仄无法形成马蹄,要么是上下分句脚字无法形成平仄相对。凡此两者,必有一失。马无三蹄即是此理。而多分句长联中的马蹄律,考虑的是上联中的分句脚字用马蹄,上联协调好之后,下联相对即可。它并不如骈文骈赋之隔句式,要考虑上下骈句脚字平仄的衔接问题。如对联而言,句脚字为“仄、平、平、仄”的四分句上联,下联用“平、仄、仄、平”相对即可。而若骈赋则成为了“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如此的话,起骈之句与相骈之句的尾、首句脚字即已不在马蹄之中矣。其原因是对联仅仅是上下两句即成完整一联,而骈文骈赋则需要与前后句不断衔接。尤其是骈文,理论上可全篇句脚字皆成马蹄。如此则更需避免使用两分句以上的隔句。
25. 有领字的骈句,上下句的领字必须平仄相对吗?
答:不必追求于此。
26. 在词性的对仗使用上,骈句与律诗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律诗更强调工对,骈律赋的骈句相对更追求文意表达。不过无论是诗是赋,以宽对而佳句纷出者皆极多。且普遍意义上的宽工之分,大抵在《对类》出现之后,此时无论诗赋作品皆远不如唐宋。唐宋做骈,首要的是天赋语感,具体骈对法则不及后代细分至斯。骈对中见灵气,需要大量的阅读与练习。今人若在作句时,先抱名词必须骈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之念,则如是蒙童之法,虽亦有理,但难得精髓。
27. 为什么古偶入骈,更显得灵活有趣?
答:古偶句首重于气,常使关键字词重复以加强阅读感受。若结合较工整的骈句使用,常能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并且亦可使整篇文章灵动飞扬而不呆滞。尤其是文体赋,用好古偶,更得意味。
28. 优秀辞赋的一般评鉴标准有哪些?
答:曾在壬辰年与人合作编写过《骈体赋评审与鉴赏标准》,现附录与此,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仅限于骈体赋)。
《骈体赋评审与鉴赏标准》
(一)作品的思想立意占总分数的 30%,即 30 分。其余为“基础体式”分数与整体印象分(两项共计 70 分)。总分数为 100 分。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得与现行之法律相违背,亦不提倡在思想立意上过分标新而有悖于我国家之传统道德观念。
(二)基础体式分数评审细则
①章法构架
作品应结构严谨并层次分明。发端、衍生、照应等诸象皆具。段落过度需衔接自然。通篇文脉流畅,张弛有度。合于此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10 分。否之递减。遇结构散乱,主次不分者 , 可予 0—8 分。另提倡骈赋篇幅在 500—1000 字之间为佳。
②用韵
骈赋的正文部分,皆需有韵。但散领之句不计韵。新韵、中古韵系皆等同视之。但凡用韵处不能古今韵混杂,亦不能平仄韵混用。若使用“中古音系”之韵时,韵部合用情况可宽泛至以词韵为限。提倡转韵,原则上亦提倡随段转韵,若同段转韵不宜过频,并需有“提引”类以做转韵区分。亦提倡随段落表达之需要,而分别使用平仄不同的韵。不能重韵、凑韵。合于此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5 分。否则视情况递减。遇古今韵混杂及平仄韵混用或出韵与重韵、凑韵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 分。
③句式
骈赋应避免句式单调乏味。单句相骈句式及各种“隔句”相骈句式,应随文章气氛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到位。单句字数在 3-9 字之间为宜(含虚词)。4、6 字句虽为常式,但 3、5、7、8 字句式亦当配合抑扬之情而使用。散漫句使用得当且数量不宜过多。句式转换之间,应顺其文气,手法纯熟而无滞碍者为佳。提倡少使用三分句或三分句以上相骈的句式。合此者,可得单项最高分 10 分。否之递减。遇句式单一、散漫句过多及句式转换生涩者,可视情况之不同给予 0—8 分。
④平仄与节奏
句中节奏应合乎骈句特点。间有少量 5,7 言近体诗节奏或间杂“兮”调者可不计。但若使用过频繁而至喧宾夺主者,则为不宜。句中字平仄应相谐而诵读不拗。具体表现在一个节奏之内,不提倡连续使用三个或以上的同声调字。提倡在使用“隔句对”句式时,句脚字平仄安排合于“马蹄律”。提倡骈句在两句对应的节奏点上,其字之平仄应相反。而一句之内节奏点平仄交替从宽。亦提倡做骈句应擅于使用虚词。若于以上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10 分。否之递减。遇通篇大量使用诗句节奏者,可视情况予 0-8 分。遇平仄不谐而诵读拗口等情况,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0.5 分。
⑤骈对与炼词
提倡做骈句时关键词组骈对精严并忌“合掌”。骈句在通篇中,应占 85%或以上的篇幅。并需无“因骈害意”现象。用词上应求典雅。不提倡不经炼化地使用人尽皆知的成语与俗语。若自造词汇应不引歧义。无论做骈句还是散句,皆不可有逻辑混乱不通之现象。不提倡使用生僻字。提倡在相邻较近的句子中不重复用字(有规则的重复与虚词除外)。合于以上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10 分。否则递减。遇整篇骈句过少者,低于 85%,扣 3 分。遇“合掌”严重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 分。遇用词粗陋或强使生僻字过多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2 分。遇有逻辑混乱不通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除 5 分。
⑥典事
提倡契题用典。但不宜过僻与隔意太远。用典应加注释。合乎此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10 分。否则递减。遇滥用或造作典故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3 分。有用典过僻晦或隔意甚远者,可酌情扣 1-3 分。
⑦精警句
作品有精警之句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5 分。无则不予。
整体印象分:
此项评分主要立足于整篇作品的艺术化处理。具体表现在咏物、体物、写景、写人时的刻画细腻度、形象逼真度、虚实相宜程度,以及发慨议论时的感人度与深度,亦包括技法技巧的整合使用等等。此项评分最高分数为 10 分。此项评分由评审者自行把握,但需详细说明给分理由。
备注:
以上七项技法与整体印象分总计共70分。评审人员需一一评分,不可遗漏。每项评分皆需说明详细给分理由,第七项评分需引例出作品完整句。技法与整体印象得分 +思想立意得分 =作品总计得分。思想立意得分由评审者自行掌握,但需详细说明给分理由。
以上技法类评分皆以原创作品为必须之前提,若发现整段落或大量单句抄袭者(被抄袭作品不拘古今),评审者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可提交评委会做取消参赛资格处理。
注:此评审标准由赵薇、胡健、马铭清、马向党、钟阳等共同编写。
29. 壮句紧句长句的顺序如何安排?
答:通常由壮句渐渐过渡至长句然后隔句。即如推理,宜由浅入深。不过如通篇如此,也难免单调。所以就实际应用来看,可大抵以“壮紧长隔”为顺序,具体使用完全可自行调剂。
30. 换韵的时候不用提引语,直接换行可以不?
答:换韵时通常亦代表着转换叙述内容,使用提引语在此时可以起到提示与间隔的作用。特别是在同一段落需要转韵时,更应注意此点。建议在转韵时尽量要使用提引词汇,以避免生硬与突兀。
31. 押韵一定要平仄韵交替吗?每个韵至少要押几次?一韵到底行不?
答:赋与近体诗不同,因篇幅较长,需要表述的内容较多,若通篇一韵,即显单调亦不能满足“韵随情转”的描述需求。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而分别使用不同的韵,或平或仄需视情况而定。至于说一定要平仄韵交替使用,则无如此肯定的说法。相对而言,律赋出题韵时有平仄韵字相间交替者,然后依序为之。但唐宋律赋中亦有大量题韵并非平仄交替,或作赋时不依其题韵顺次者。笔者认为“韵随情转”是最佳转韵之法,无必要去强调平仄交替。所谓押韵,最起码一个韵要押一次才谓押韵,即要用两个韵字。通常一韵具体要押几次,则无法统一,短者押三五次即转,长者押十余次或更多亦可,此点上无定法。但仅押两字即转者,自古不多。
32. 结尾以诗结尾,是绝句好还是律诗好?
答:骚体或汉赋作结宜用兮调古辞或古体诗,亦可不用。唐以后骈赋用诗补结者渐少,若用,宜在古体诗与律诗中选。律赋通常不用诗结,有者极罕见。文赋若以诗结,宜选古体。
33. 以诗结尾是对全篇的概括还是最后作个补充?
答:作赋用诗结,通常是为补未尽之意,或拔高而发嘹亮之声。但其中有个冲突,若诗不甚好,反成添足带赘之态。若诗极好而赋平平,则有喧宾夺主之势。故宜诗赋皆佳可用。
34. 辞赋文体创作中可以使用熟语或成语吗?
答:所谓熟语,即指人们常熟的语句,包括乡俚之语或一些古代文章中耳熟能详的语句。我们在辞赋创作中若较多地使用此类,则会予人词汇量存储不足的感觉。比如要表达某某地区很富裕很出人才,今常有人直接借用王勃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两个句子,而这是普通人从小熟知的,若在创作中不求变化的原句借用,无疑是最下乘的手法,是不可取的。才气与文采,是创作辞赋文体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若较多地借用前人旧句,谁能说这是文采呢?谁能说这是才气飞扬呢?灵活运用,“辞求自新”方显才气。
至于成语的使用问题,其原理与上面一致。不过首先要厘清古人所谓的“成语”与今人所谓的成语概念。古人言中的成语包括较今为广,熟语、旧言、陈词等等皆包括在内。而今人所谓的成语,多是指人们常知的典故概括语及日常习惯用语,多由四言组成。至于“成语”一词的出处,大抵最早见于元代,刘祁在《归潜志》中有简单论述,其曰:“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这里的古文,指的是文言散文,四六指的是以骈句为主的文章。这里所说的“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常使今人误会为作骈文骈赋宜用成语(今人概念的成语)。其实如此理解,已在误区。我们从现存的骈文骈赋名篇来看,与刘祁强调的四六文宜用前人成语大相径庭。历史上的骈文骈赋名篇,大量使用典故,但在表述典故时,多是用自己的言辞,而绝少一字不改沿袭旧句。也就是说,同样一个典故,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其表述形式各不相同。并且一篇文章传播之后,后人再用此典故时,在表述上,亦多自觉避免与名篇雷同。举如王勃之后,古人作骈文或赋,再难见到诸如“杨意不逢”、“物华天宝”之类的典故表述与修辞语直接借用的情况。
所以综合来看,刘祁所谓的“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其实是指用词——即用词需有出处,不宜自造生词。此处词的含义,除单字成词之外,多指两字为一词组,并不包括四言成句。但作散文,则可在用词组词上另辟蹊径。
古时典事启蒙类的书籍很多,较早的如《蒙求》,皆四言谓一事,将历史典事以四言浓缩,是为方便编排与记忆。此类四言典事的概括语,多被旧时的读书人从小熟知。如在作文章时,需要取用其典事,亦是取其义而自作新辞。若直接取用原文四言,难免被人笑话。才子自负,应有新辞,这是根本的原因。亦即是所谓的“义或循旧,辞必自新”。归根结底,古典文学与现代白话文不同。作现代文,借用或直接使用一些四言成语、典故语,便算是有文采有知识了。而古典辞赋文章不同,它要求作者不仅仅要熟悉这些典故,并且要求在表述这些典故时,要有自己的词汇组合。这是两个层次的区别——亦是对一个才子的要求。
《赋学微义》中有关于做词珠的章节,即依旧塾要求,在取词时,要求只取两字词组,亦是为避免与前人旧句雷同之故。所以只要厘清了“句”与“词”的关系,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四言可以成一句,两字通常只是词组。做骈赋、律赋时,两字词组要有出处,不宜生造词组——这其实就是刘祁所说的“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至于成句,也包括现在所谓的成语(四言或以上),要争取化而用之,忌讳原句搬用。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5-12-23 00:55:21。
文章评论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