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赋论
本栏目所称的赋论,主要指对本站辞赋骈文版块的作品与作者进行的文艺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赋论
《赋写风华》贺序
文章来源:中国诗赋网        访问量:4817        作者:诗赋家王铁        发布:诗赋家王铁        首发时间:2010-12-19 12:12:15
关键词:辞赋简说 河北保定 《赋写风华》 出版 致贺
编语:

赋风紫气来者咏  诗言鸿志后生鸣

——辞赋简说并为河北保定《赋写风华》作品集出版致贺

     文/王铁

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的辞赋雅作,缘自春秋而生,逸至两汉大盛。其文其义,言可控引天地,辞则错综古今。千百年来,吟诵辞赋之声,创作辞赋之势,值若青钟大吕,类比笙管丝琴。直引得折桂魁首,磨穿铁砚。林泉逸士,追云浩歌。留下的巨构大赋及抒情小赋,荡荡如钱塘之潮,殷殷若虹霓之彩。真个是气含风雨紫韵,笔吐星汉蓝华。刘宋时代,大诗人谢灵运编纂了《赋集》,篇目总量达九十二卷之多。北魏时期的史家崔浩及佚名编纂的《续赋集》,竟又突破了百卷之数。翻开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来看,首先进入读者眼帘的就是赋,诗赋雅作在《文选》篇目总量上,几乎超过三分之一。

中国古代辞赋作品不仅数量浩大,且质量已登峰造极。其源流之河,文法焕彩,可谓壮观。

一般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以赋文名体的作品应属荀子的《赋篇》,这是有史料依据的,但据汉代人对赋体的认知,其已将春秋时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作为辞赋体系的成型之作,并加以铺陈。郭沫若先生亦认为,屈原所作楚辞即为赋体。日今,学术界虽说法不一,但此论几成共识,笔者亦认同此说。汉代作家将其模仿《离骚》所作的赋文,亦称之为“骚体赋”,这将是确定无疑的。“骚体赋”辞艳思远,富贵之气充盈。而此后源于荀子、宋玉所作的宫苑山林大赋及凭吊、招隐等抒情小赋,则在篇幅上更显宏大,在内容上则更显纤细深长。

可以这样说,汉代是我国赋体发展的最高峰,其同唐诗宋词一样,总体成就,无以伦比。这一时期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士子文人,皆以能赋而自得。出现了作赋可得官,作赋可致富的普遍现象。为此,造就了司马相如、张衡等汉代辞赋大家,亦有杨雄、班固、贾谊、东方朔、淮南小山等雅赋高士。其灿若明星的辞赋大作,若江河行地而青史不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的觉醒时代。这一时期的辞赋之作及辞赋作家,亦谓光辉常在。曹植的《洛神赋》、陆机的《文赋》、庾信的《哀江南赋》、江淹的《别赋》等,纵横时代三百年,以至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抒情写意,后人难及。

唐代是诗的天下。“兴观群怨”之诗,起兴乡里,贩夫可诵。故以诗取士:以赋造势的现实环境,促成了赋体的诗化,并在表现内容与形式辞彩上迈上了向诗进化的大道。律赋就是这一势头发展的产物。如“为安一字稳,耐得五更寒”,即为世人创作诗赋的情景写照。唐代的律赋,在文字的恢宏华丽、对偶严整等特点上,是为中国文章之翘楚。在内容上,许多应试应诏之作,或许很贫乏,但其对汉民族语言的贡献,当谓功不可没。当然唐代绝非仅止律赋之形(因作赋者多为诗人,故而赋的诗化语言极为明显),一些作品在内容上亦是珍贵可取的。如骆宾王的《荡子从军赋》、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的《大鹏赋》、刘禹锡的《秋声赋》、杜牧的《阿房宫赋》等,皆为赋之明珠。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品位上,皆可谓国之鼎宝。

宋元明清的赋体文学,在唐赋的基础上变得灵活起来,同时又趋向于馆阁体,与平民化的趋向形成两个极端。在这漫长的发展变革中,一向以雅贯称的赋作,出现了民间俗赋这一称谓。这是赋走下神坛,趋于普通化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赋则更加尚理、尚文,并继续担当固定的科举工具。但这绝不是说,终宋元明清各朝代已无赋体之名家名作。中国赋作及名赋作家的出现,终其各代以至今朝,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是一个式微退减与下一轮复兴的历史过程而已。

宋人主要是作律赋和文赋的,而文赋的学术成就较高。著名的有范仲淹的《临川羡鱼赋》、王安石的《龙赋》、沈括的《怀旧赋》、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等。

元代清河人吴立夫,七岁能属文,作有《独赋》,以物类事,以事类人,可谓警世通文。李维桢作有《日方升赋》,被《赋话》称为:“精金美玉,不减唐人之作。”

明代太史令刘基刘伯温世称智者,其有名作《伐寄生赋》,痛斥了在自然界中,葛藤依附树木而生长,类若奸人占居高位而作恶的现象。另有方孝孺的《友筠轩赋》,可谓情景交融,堪作上乘。

清代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史称“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所作的《雁来红赋》,以物之病,联类人世之病,引人思考更耐人寻味。

古今描写女子最美的赋,莫过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作的《警幻仙子赋》,其与汉代曹植所作的《洛神赋》,可称为中国赋林中两座描写美女的并视双峰。

近代中国备受列强欺辱,曾与孙中山共创同盟会的章炳麟,作有《哀山东赋》,可谓中国人民控述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呼天录。

救亡图存的“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也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随着科举制度的寿终正寝,作为考试内容的诗赋,其社会环境已不复存在,华丽的诗赋已很难找到美与雅的表现对象,故学界贤达慨叹:“皇皇中国大赋,岌岌消亡三百年。”检视此说,实为历史之误会。

笔者幼时,曾与乡间得阅一王姓前辈医者之赋作,赋文为《松雪赋》,其文法与言辞颇为高雅。后待发蒙习作,曾写仿作《寒风寒雪落日赋》。当时尚在垂髫之年,今日想来已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儿了。

20026月,现任《中国诗赋》杂志社执行主编于海洲先生,编著了《当代百家辞赋译著》一书。据说,这是新中国诞生以来,出版最早的一部当代辞赋合集,收入了百余人超过百余篇的辞赋作品。由此可知:当代中国辞赋的创作,并非是刚刚兴起的星星之火。2004年,于海洲先生又编辑出版了《当代百家辞赋续集》,收入这两本书中的作品,多为中国当代辞赋前辈的鼎力之作。

二十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古诗翻译大家徐放先生,人民文学杂志社原主编程树榛先生及任继愈、文怀沙、张虎、徐刚、王铁等学者先后凑在一起,专题研究了中国当代辞赋的创作问题。认为,当代赋作再不能走古代大赋和文言抒情小赋的路子,而应顺应时代潮流,在语言上以清新明快为特征,在内容与形式上以刘禹锡的《陋室铭》为范本,介于古赋和当代合辙押韵的抒情诗之间,创作出一种新的语体文本,即为中国当代诗赋。诗赋更多地借助了诗的抒情语言和赋的铺陈形式,用细致的笔触来表现事物和人的生活。

2003123,笔者创作的《楠溪江赋》,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由此引发了《光明日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百城赋》有奖征文的系列活动,使诗赋文学第一次大规模走上了当代平面媒体。

2005年,由老诗人贺敬之题写书名的《王铁碑石诗赋集》正式出版发行,由此诗赋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语体文本正式面世。

2008年末,军旅辞赋家孙五郎先生创建了中国诗赋网,使诗赋文化迅速在网络上拓展开来,“诗赋”二字已成为网络上最惹事眼的文化语汇。

2010年秋,经孙五郎、王山、于连胜、王铁、李犁、石梦溪、于海洲等人提议,由中国众多文化名士参加的中国诗赋学会成立,并创办了拟于2011115出版的《中国诗赋》期刊,使中国诗赋文学第一次拥有了专业杂志!

当今,神州处处,骈文、诗赋创作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赋人赋作涌波升浪,且多佳辞丽句,名篇接踵。

文人康殿英君,身居京畿古邑,胸怀保定新城。生锦绣之思,编保定群赋。此之功德,破霄振翅,史册难遗。

文人喜赋,仁者爱人。燕赵古多慷慨之士,保定今蓄贤达之君。今赏其赋,情真意切,逐浪山海,抚膺思纷。来者伫中区以玄览,后生颐情志于典坟。虽赋毫初运,难避小疵,然雅有馆阁之绮丽,俗含风土之鲜珍。写十方地理乘飞雨,播八斗天才唱流云。所谓大歌之小出不误其韵,金玉之微瑕不掩其光也。

保定赋、赋作君,斯人斯赋,粲风飞兮而飚志,郁云起兮而翰林。斯为赋起之源,更为求所求新。权当聊资,勉以为序,是谓贺音。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6   条】
加精理由:
令人开眼!--寒江雪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1-01-01 13:12:22
文章评论
冷林熙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8-18 08:56:14)  

“当代赋作再不能走古代大赋和文言抒情小赋的路子,而应顺应时代潮流,在语言上以清新明快为特征,在内容与形式上以刘禹锡的《陋室铭》为范本,介于古赋和当代合辙押韵的抒情诗之间,创作出一种新的语体文本,即为中国当代诗赋。诗赋更多地借助了诗的抒情语言和赋的铺陈形式,用细致的笔触来表现事物和人的生活。”

通鉴辞赋长史,智导赋之新途。先生之宏论,当引广大辞赋读、写者,爱好者深思而效行也!

怡情养性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1-04 23:02:12)  
确实是大开眼界!但愿赋这种文体,有更多的创作人群,更广的受众群体!
寒江雪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1-01 13:08:46)  
大开眼界!
苍山牧云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2-22 15:48:40)  
赠王铁院长   一首
使君本系沧海客,从风应游云水间。
浅滩陷身非一日,苍然蛰伏三十年。
马铭清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2-21 08:38:36)  

赋风紫气来者咏  诗言鸿志后生鸣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