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探讨争鸣
对本站各类作品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议论文章。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探讨争鸣
解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728        作者:刘晓林        发布:刘晓林        首发时间:2009-11-16 23:35:00
关键词:刘晓林 道德经 老子
编语:
解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刘晓林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字意双解:
”道“常常是仿佛无所作为的,却事实上是遵循着内在的“天性”在无所不为。侯王如果能遵循“道”来做事,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且得以充分发展。自我化育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贪欲,我就要用自然淳朴来遏制住它。这样就不会有贪欲了,没有了贪欲天下便安定了。
 
旁注:
“道”无时不在,对于没有得道的人却不这样看。“世事洞察即学问”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推而广之,世事洞察即大道。“道”包罗万象,宇宙有“道”,你我有“道”,具体的事情也有“道”……“道”既是集合体,也是个体;它既抽象又具体,既宏观又微观。“无名之朴”也是“道”的一种,这种“无名之朴”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但在特定的阶段是不是可以呈现出来呢?不一定。如果“无名之朴”存在却失去了作用,它还有价值吗?在理论上讲“道”会供所有人使用,实际中只能服务于一部分人。“不欲”的根本是平衡,只有各种因素的平衡才会产生真正的静。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