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探讨争鸣
对本站各类作品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议论文章。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探讨争鸣
解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928        作者:刘晓林        发布:刘晓林        首发时间:2009-11-16 23:37:00
关键词:刘晓林 道德经 老子
编语:
  标签刘晓林  道德经  老子 
解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刘晓林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⑾。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字意双解:
往昔得和谐的:老天得和谐而清丽;大地得和谐而宁静;神明得到和谐而聪灵;谷物得和谐而充盈;万物得到和谐而生长;侯王得到和谐而一统天下。延伸开来说,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离不开“一”的。所以贵以贱为源泉,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源泉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是如同没有荣誉。不必要求如晶莹宝玉,而宁可坚硬如山石。
 
旁注:
此处的“一”本义为“浑然一体”,引申为“和谐、平衡”,充其量为“道”的一部分。“道生一,一生万物”在人们的通常认知上是可以理解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比如从零到一。话说回来:既然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从一到零也是可以的。如此来说,宇宙存在着太多的循环。当然,我们这里并非说零与无相等。到底无生了有?还是有生了无?如果无生了有,那么无为什么又从有中来呢?老子也没有完全弄清楚。不过,非常可贵的一点是老子已经认识到了人类自身对整个宇宙的认识始终是不完整的,虽然在不断趋近着。通过易学上也可以推类似的结论:即只有无限接近而没有相等一说,唯一的相等是事物自身的相等。
 
为什么贵的源泉是贱?高的基础是下?这也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但我们不能表述成贱是贵的根本!至于候王为什么自称孤、寡、不谷的问题,你我更不能一味认为这是他们认识、掌握了“道”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这里面还存在着其他的因素使得候王这样来做!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寒江雪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8 00:50:00)  
刘晓林先生真的是学问很大噢![膜拜]一点点学着来的,很长知识~~~多谢![膜拜][开心][赞啊]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