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探讨争鸣
对本站各类作品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议论文章。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探讨争鸣
对李白《静夜思》和《长干行》中“床”和“青梅”释义之我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2210        作者:红尘醉卧        发布:红尘醉卧        首发时间:2016-11-30 11:05:34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一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然而这首明白如画的妙作不但版本有不同,特别是对其中“床”竟有几种解释,大致有四。其一:认为是卧具也就是普通的床。可是这样解释的人却钻了个牛角尖,认为李白是在梦中醒来躺在床上看到了床前地上的月光,朦胧中错以为是霜,仔细看后知是月光。并且有人还据此以为诗成的季节为秋季临霜之际等。近而把“疑似”这个词和把月光形容为霜的描写说成巧妙的意境,但这种解释忽略了唐代窗上没有玻璃,所糊窗纸或窗纱不容易把月光透进而且如霜之白,因此导致后来有人把床字又采用了其他解释;其二:认为床是窗字的通假字,把“床前”解释成“窗前”持这种解释的人是认为月光能照得到窗前却照不到床前,所以李白是指窗而非指床,大家注意:这种解释李白当时应在户外,否则一样看不到清晰如霜的月光;其三:认为床是“胡床”的意思,胡床即凳子,马扎,这样解释李白当时也必须在户外,才能看到月光照在胡床前的地上雪白如霜;
其四:是目前非常流行的解释,即认为“床”是指井栏。而且认同者似乎越来越多,以为这样就使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这句诗找到了合理的解释,解决了所谓的千古之谜。当然,要看到井栏前面的月光也一定是在户外了。    笔者在分析琢磨之后,认为实际上还是第一种说法,即解释为卧具的床比较和理,而且意境更幽独。理由是:1、这首诗既然为静夜之思,显然是写发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时,一般人是不会在户外停留徘徊,更何况是在旅舍之中,特别是有人认为诗人是徘徊在井边或干脆坐在井栏上,那是否有些恐怖?正是因为不应该是跑到户外,那么后三种说法都有了存疑;2、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认为李白(静夜思)在旧历九月十五左右写于扬州旅舍(另也有认为写于安陆等)。笔者认为这个季节,扬州气温在十几度到二十多度,完全可以睡时开着上面的窗,或者诗人在静夜醒来后打开窗透透气和向外望。如此一来,床前的“地上霜”和举头望到明月有什么不合理之处?3、如果把这里的床解释为井栏,那么月光在户外是散射的,它不可能只照到井栏的前面,应该前后左右包括上面都有月光,起码作者可见的是前面、左、右和上面,怎么单说“床前”而不言床周、床上、床边?4、床的含义另有托架的意思,如同今天所说的“床子”之类,所以我认为井栏被说成床不是因为它形状像卧床而得名,最初应是因为那时的井上多有辘轳,架在井口上并且有一定高度。这种托架辘轳的架子应该被称为辘轳床近而发展为井床,它往往同井栏连接成为一部分,久之就把井栏也引申为床了。正因为是床的引申义,所以在就是李白在其它几首写井床的诗中都明确为井床。如李白诗(洗脚亭)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前有昔(吴)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
觉罢揽明镜,鬓毛飒已霜。良图委蔓草,古貌成枯桑。
欲道心下事,时人疑夜光。因为洞庭叶,飘落之潇湘。
令弟经济士,谪居我何伤。潜虬隐尺水,著论谈兴亡。
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
吾将抚尔背,挥手遂翱翔。
   其它作者另如古乐府(淮南王篇)的“后园凿井银作栏,金瓶素绠汲寒浆”杜甫的“露井冻银床”李贺的“井上辘轳床上转”等皆如是。而(静夜思)中却没有明确为井栏,所以应为指卧具为是。此外有人否认李白静夜思中的床不是指卧具的理由是:唐朝时把床叫“榻”而不叫床。这种说法殊为可笑。请看唐诗中写床的诗很多,如马戴的(谒仙观)二首中“默坐树阴下,仙经横石床”,李白的(平虏将军妻)“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春怨):“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这里的低轩的落月可以窥到烛,为什么就不能照在床前呢?还有白居易的(燕子楼)“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小院酒醒)“好是幽眠處,松陰六尺床。”还有许多诗词都有关于卧床的描写,怎么能说唐人把床只叫“榻”而不叫床,从而把静夜思中的床解释为井栏?
此外还有的通过“疑是”二字释义李白是睡得朦胧中醒来错把地上月光看作真霜,接着又恍然大悟等等,其实“疑是”二字应解为好像,仿佛之意,是一种比喻的用法,无论李白还是别的唐代诗人都有许多使用者,大家是不可能都处于朦胧状态而在产生幻觉。霜也是形容月光,而不是错看。
那么在李白的长干行中的床是否也如很多人认为那样,应该解释为井栏才合理,才能绕?
    长干行·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根据360百科引王穆之的文章解释如下:“现以王穆之2004 -3-30发表于中国李白网之句解为例:[ 李白《长干行》中“绕床弄青梅”一句存在两个疑问,即“床”为何义?全句如何串解?对此诸家注本颇多分歧。“床”应是“胡床”,是坐具,其实就是马扎。对于句意旧注多囿于全句本身连贯串解的困难,有牵强含混处。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句式,“绕床”和“弄春梅”应分属不同的两层意思。“绕床”承上句“郎骑竹马来”,意为男孩跨骑竹马而来,围绕井栏旋转奔跑;“弄青梅”则承前句“折花门前剧”,意为小姑娘用手把玩着刚才从门前折回的青梅花枝。在李白的诗歌里,类似“绕床弄青梅”这样特殊的句式不乏其例。]”
这里王先生和很多人一样把其中的“床”字解释为井栏,此外还有人认为室内的卧具床是没法绕的,所以应解释为井栏,也有人认为凳子(胡床)太矮没法绕,因此应解释为井栏。
   然而本人则认为这里的“床”恰恰应该解释成凳子。其中的关键是对这四句诗意的理解。我认为(长干行1)的前四句是说在我头发刚长到可以剪成刘海覆盖住额头的时候(很小的女孩),坐在家门前的凳子上拿着折下的花玩耍。这时,你(郎)拿竹竿当马骑着来了,绕着凳子逗弄我。这里的关键是青梅二字是指什么?青梅如果是实指青梅果,那男孩子的逗弄青梅树上的青梅似乎与女孩子没什么关系,而且前提是青梅树要离井很近才会边跑边逗弄到,同时树还要很矮才行,否则男孩太小够不到。如果解释为青梅花似不应称青梅而应称梅花,并且梅花可就不好逗弄了。所以我理解李白是把小女孩比喻为莹碧如玉,微含初涩(青梅有青涩之味)但可爱的青梅果。这样一来绕床(绕凳子)就迎刃而解了,并且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关联,小男孩同女孩之间顽皮的融洽,以及“弄”字的生动,女孩的可爱与羞涩就都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另外,据资料介绍青梅树可高达30米,小孩子恐怕连够到3米也困难,似乎也可说明小男孩绕床弄的不是实际意义的青梅果。至于有的人解释男孩子帮女孩子折青梅花,又绕井栏逗弄青梅果则更自相矛盾,因为花时无果,果可摘取时又焉能有花?还有人新解“剧”字为“艰”之意,释义四句含义如下:妾的头发刚刚覆盖前额的时候,在门前折花时遇有困难;恰逢你骑着竹马来到,绕着井上围栏用竹杆(所骑竹马)为我设法取得青梅。 这个就更离谱了,一个是男孩和女孩之间关系显得生疏了,用竹竿取青梅为什么还绕着井?女孩是要折梅花吗?如果是,男孩用竹竿怎么折?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李白(长干行1)头四句的解释应为:在我头发刚长到可以剪成刘海覆盖住额头的时候(很小的女孩),坐在家门前的凳子上拿着折下的花玩耍。这时,你(郎)拿竹竿当马骑着来了,绕着凳子逗弄我。因为这样一来,就正确的释义了绕床、弄青梅和二人两小无猜关系的问题。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红尘醉卧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2-03 08:04:17)  
谢宣章老师肯定。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2-02 16:30:54)  
考据详实,分析透彻!欣赏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