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探讨争鸣
对本站各类作品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议论文章。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探讨争鸣
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942        作者:刘晓林        发布:刘晓林        首发时间:2010-01-10 10:26:00
关键词:刘晓林 道德经 解老子
编语:
标签刘晓林  道德经  解老子  2009-11-06 17:23
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刘晓林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德。知此两者,亦稽式。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字意双解:
自古以来善于传道的人,不是传授人们如何聪明,而是教导们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管理,是因为他们的机巧太多。因此,靠机巧来治理国家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机巧来治理国家是道的体现(德)。知晓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也是(体现了)一个法则:(以正治国)。要深刻熟知这个法则,它可以叫做“玄德”。玄德幽深辽远,它(附着在)具体事物上复归到真朴后才能最大限度地顺乎于自然。
 
旁注:
聪明与智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体”,聪明为表象,智慧为内在。人的聪明增加可以日日新,而人的智慧增加则是十分缓慢的。自人类诞生以来的时间里,人类的智慧在整体上是增长的,至于具体的历史阶段则存在后退的现象。我常与人讲:聪明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考虑所思所为对自身的是否划算,而智慧则不同!它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将自身放入整个社会中进行了“综合反应”。智者是洞晓宇宙间规律的人而并非身怀七窍的机灵人!当然聪明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向智慧过度,有时聪明与智慧也存在重合之处。人可以改造自然,如此来讲的“自然”只不过是整个自然中极其有限的一部分。就整体来看,即使人类成功改造过“自然”也仍然属于人类顺应自然的范畴中。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儒子驴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1-22 01:35:00)  
刘晓林~~读到第60多篇啦,刘晓林,是一个非常善于动脑思考、并总能悟出新意之人![膜拜][膜拜]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