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争鸣
对本站各类作品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议论文章。
本版精品文章
- 高原之魂 ——王芳散... [雨晴]
- 学诗之法... [青青子佩]
- 杂谈... [初生牛犊]
- 心底飞歌 ——诗人王跃... [雨晴]
- 实践确实是检验真理的唯... [江湖夜雨]
- 靡靡相思苦,阵阵刀割痛... [翰林院士]
- 《诗论》修改稿... [崔思军]
- 关于《临洞庭上张丞相》... [秋水孤帆]
- 学格律诗28问答... [秋水孤帆]
- 《赋写风华》贺序... [诗赋家王]
人气排行
- 中国历史上十大骈文高手... [周晓明]
- 诗歌概论... [覃应海]
- 艺术含蓄学(全本)... [郭有生]
- 古代离情诗诗译书画意境... [王铁&n]
- 怎样写七言绝句... [风霜雪雨]
- 生命的珍果 思想的明珠... [晓雪(著]
- 平水韵表中没收入的汉字... [淘淘一笑]
- 扬东北诗风,创“黑土”... [程奎]
- 艺术含蓄学... [郭有生]
- 《大家一起来写赋》... [石涵]
我如何认识《关雎》的鸠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3563 作者:温泉源春 发布:温泉源春 首发时间:2017-07-16 11:26:55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我如何认识《关雎》的鸠
★ 温泉源春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读过私塾的人、上过初中的人、爱读古书的人,都读过《关雎》这首诗吧?!
《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你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既然这么多人都读过《关雎》,《关雎》在中国文化古籍经典地位这么重要,然而,这么多人都懂得“关关雎鸠”是什么鸟吗?
其实,未必!
请看当今权威解释!
人教版初中新标课《文言文全解》说:
“关关:鸟鸣声。雎鸠:一种水鸟。相传此鸟情意专一,经常双宿双飞。”
(本文作者评:竟然敢用“相传” 两字!)
“国学经典”《 诗经》(白金版)(在封面上称诗经:五经之首,文学之源,儒家绝唱,韵满中华)对《关雎》的注释:
关关:鸟鸣之声。雎(jū)鸠:一种水鸟的名字,据说这种鸟用情专一,不离不弃,生死相伴。
( 本文作者评:竟然敢用“据说” 两字!)
互联网上的《诗经•关雎》篇这样的注释:
⑴关关:拟声词,水鸟叫声。雎鸠: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关关雎 鸠:关雎鸟不停地鸣叫。(本文作者评:“一般”,有何依据?)
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 洲:水中的陆 地。
还有一本《诗经》单行本,注释说: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
名,即王鴡。
还有的书这样解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以上注释,都认为雎鸠是鸟名。
还有的《诗经》单行本,注释说:关雎,水凫。竟认为关雎是鸟名!
“关关雎鸠” 问题,因“在河之洲”来解释为一种水鸟,圈定了一个范围,但显然太大。水鸟指栖息或经常栖息湿地的鸟类,共计三部分12目300余种。含潜鸟目、䴙鷉目(piti)、鹳形目、雁形目、鸻形目(hang)等。
如果你问老师:“张三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师回答:“张三是个中国人。”你会满意吗?又如,有人听到广播里《二泉映月》,十分激动,问:“这是什么乐器弹奏的?”你回答:“弦乐器。”“谁作曲?”“中国的一个瞎子。”人家满意吗?
“相传此鸟情意专一,经常双宿双飞。”验证过吗?或是释者的臆测?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风诗》三百,用意各有所在,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故能感发人之性情。后人强事臆测,系以比、兴、赋之名,而诗义转晦。”
读《诗经》,遇到的第一篇,是《关雎》,读《关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关关雎鸠”是何鸟?用现代禽类学命名,“关关雎鸠”是何鸟?
我没有读过一本注释《诗经•关雎》的书对此注释是清楚的,未见一本注释《诗经•关雎》的书有“水鸟”的附图,未听过一本注释《诗经•关雎》的书有“水鸟” 鸣叫 的真实录音。我的所有老师,有的还是国内外有盛名的诗词研究家、文学史家,都未能清楚地回答我的提问。
古书,离古人近,本该解释清楚。但有些古书与《本草纲木》、《天工开物》等书不同。《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书的作者,是科学家,用字遣词是很严谨的,其本人或其团队,对实际有深入的考察探究;而那些孔孟系统的经史子集文化学者,读的书是纯“文科”类的书,天天研究、考虑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关系学,对植物学、动物学没什么深入考察探究,搞训钴注释,往往是搬弄翻阅古籍,从书本到书本,很少亲自到现实中去考证。在古代,类似现代考古学这样的考证,是没有的;实地专业考察队,也是没有的;出版物皆是平面体,没有象今天的音像立体资料可资参考。
关於“关关雎鸠”的注释,西汉的《毛诗诂训传》:「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注了如同未注(或王雎意为鸟中之王)。朱熹《诗经集传》:「水鸟也,状类凫鸥,今江淮间有之。生而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似乎解作一种游禽。但不知从什麼时候起,“关关雎鸠”的注释都解释成鱼鹰。
现今叫做鱼鹰的鸟类有两种,一种是鸕鶿(鹈形目、鸕鶿科,英名cormorants,学名Phalacrocorax carbo),另一种是鹗(鷲鹰目、鹗科,英名osprey,学名Pandion haliaetus)。鸕鶿身长约80公分,体重约1.7-2.7公斤,在中国南方,渔民常养来捕鱼。我老家(闽北)河中也曾有人撑竹筏用鱼鹰(鸬鹚)捕鱼,我到桂林(漓江)旅游时,曾近距离观察过这种大黑鸟,其发声是气流穿过喉部的磨擦声,而声带并不震动,根本没有“关关”那样的开口呼之响亮的大声音,也没有“雎雎” 那样的连续叫声。
〈关雎〉写青年男子的相思之苦,以「关关雎鸠」起兴。鸕鶿过群栖生活,大凡群栖性鸟类,不需以持续的鸣声求偶。再说,鸕鶿很少鸣叫,只在争夺停栖位置时,发出低沉的「咕、咕」声。从习性和鸣声来看,“关关雎鸠”显然不是鸕鶿。(请见附注四)
《诗经》产生以来,特别是汉•董仲舒“独尊儒术” 以来,古人对“关关雎鸠” 有这样那样的解释,不足为奇,但当代注释家只从书本到书本一途找答案,就很遗憾了。
《诗经》时代,还没有创立专门动物学,更没有动物分类学。因此,人们称呼鸟,命名不是很细化、很严密、很具体、很对应的。恐怕春秋时的许多人,把一些类似的不少鸟,都概称为“鸠”;即使到了现代,我们客家不少农民,还把布谷(杜鹃)、伯劳、野鸽笼统地称为“班鸠仔”。《关雎》作者,在此诗中对鸣叫“关雎”这种鸟也是笼统地称之为鸠(叫声“关雎”的鸠)。什么鸠呢?具体鸟名未说出或说不出,就描叙其叫鸣声,以示此鸠与其他鸠的区别,只是作为兴起的描叙(我认为是环境描写,夜里听到雌鸟求偶的“关关”之声,想起曾识的“窈窕淑女” ,却“求之不得” ,因而“辗转反侧”)。叫声“关雎”这种鸟,其名并不称为“关雎”,而是描写了它的声音而已。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起头并不直截了当端出“君子求淑女”。《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周朝时期采集的诗篇,因在周王都城的南面而得名,同时“南”又是方位之称,在周代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之“南国”或“南土”、“南邦”(见《小雅·四月》、《大雅·嵩高》)等,所以诗的编辑者便将采自江汉流域许多小国的歌词,连同受“南音”影响的周、召一些地方采来的歌词,命名为“周南”,以与其他十三国风在编排的形式上整齐划一。(江汉流域:“江”是指长江,“汉”是指汉江,古时曾叫沔水,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流域面积涉及湖北、陕西、河南、四川、重庆、甘肃6省市,古代的江汉流域包括河南、湖南部分地区。)
这种“关关雎鸠” ,是否仅限于江汉流域独有,而其更南之地没有呢?我看,即使在古代,江南也是有的(请参阅本文关于“秧鸡”的介绍文字 )。
今天离《关雎》产生的年代已三千年左右,还原鸟叫声,不可能如历史书解决不了的历史问题那样靠实地考古来解决。
“关关雎鸠” 问题,古书解决不了,又不能靠考古办法来解决,那我们就靠实地考察现代鸟的实际来解决。
那么,当代还有没有“关关雎鸠” 呢?是否灭种了?如果仍存在,叫声是否改变了?春秋时代的《诗经》中述及动物达100余种,在注释《诗经》的时候,要不要以现代动物学分类命名一一对应呢?
古书上记载的动物能不能以现代动物学分类命名来对应?
诚然,鸟类是会进化发展变化的。但我想,发展,具有阶段性,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还没到质变时,仍保持原有性质特点特征,从《关雎》的民间创作时起,到二十一世纪初,至多三千年,对鸟的发展历史来说,仅是一瞬间而已,其叫声大概没大变,如人的乡音难改。《诗经•关雎》是现实主义民歌,比兴是老百姓随手拈来的事物,肯定是大量存在的,这种鸟是不容易灭绝的。也不像后代人把虚拟的神话故事“凤求凰”来比拟男女关系,实际上,凤凰只是山雉之一种,予以美化、神化、艺术化而已。
诚然,汉语言及其记录文字是发展的。“关”是姓,字与读音是否有变化?二千多年前,黄河中游与汉中流域的人读“关”字与山东人孔丘读“关”“雎”字是否一致?我想,大概差不多。客家人语言中,保留了古中原人的语词古音,汀州人读《关雎》中的“关”“雎”声与听现实中溪河边水鸟叫的“关”“雎”声,其音是一致的;如今的普通话读“关”“雎”二字之声与我听到水鸟叫的“关”“雎”之声也是一致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点明两个关键:
一是此鸟生活“在河之洲” ,是一种水鸟。
二是“关关雎鸠”是何鸟,关键是抓住其鸣叫声来识别是水鸟中的什么鸟。
我以亲历来证明:
“关关” 、“雎雎” 之声,是我童少时年年5~7月(农历大概四五六月)日夜都听到的鸟鸣。当时,我家住在福建省顺昌县详口镇石溪村松毛垅的下排厂,此鸣叫声传出的禾田,傍着一条由南向北输水入富屯溪的小溪,名叫石溪(请见附注一)。
有的人认为叫声关关,可能很沉闷。错了,而是很清脆,声很大,大约每秒平均叫两声,连叫七、八声或更多声,然后歇会儿再连续叫,声调很高。不是叫两声“关关”断句之后再叫两声“关关”,而是连续叫“关!关!关!关!关!……”,其声调是阴平 ,也没抑扬顿挫,也没重音轻音,就像按乐谱中一分之一节拍的乐谱来鸣叫。有时连续听到多次“关!关!关!关!关!……”声音;有时还听到极速的“雎雎雎雎……”声音,这种鸣声是去声,由大声变小声,以致消逝,听起来有颤音,好像摇着头鸣叫。这两种鸣叫声,在禾苗茁壮需耨草之时,日夜都可听到。客家老农都说这两种声音都是“米鸡仔”的叫声。这种水鸟,不成群,雄与雌轮流孵蛋是有的,但未见如鸳鸯那样相伴同游(行)。
这种水鸟会在禾蔸顶上筑巢(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我们家乡栽的禾,单季,籼型,秆高叶长叶浓,不像如今的杂交双季禾,秆矮叶短叶稀),在禾蔸顶上把禾叶卷成巢状,再加上杂枝杂叶茅草自己羽毛,生蛋孵育。我少儿时和小伙伴见了便一窝端。其蛋如鹌鹑蛋,大小差不多,也有褐色斑点。初夏,农民小青年夜晚点松枝火把捉田鸡(一种大型田蛙)时,这种鸟易被人在禾蔸顶的巢中捉住,是鹤形目秧鸡科秧鸡属的一种涉禽。该鸟抓到,煮来吃,味如土鸡肉,据说吃了很讣,如吃幼鸽。
前几年,我还在顺昌县双溪镇地名叫棋盘厂的地方(地处富屯溪南岸山脚下小溪边)听到“关关”之声(请见附注一)。
请注意此文的题目,是说如何认识“关关雎雎” 的鸠,并不是说如何认识“关雎”,我是说的叫声“关!关!……”、“雎雎……”的一种“鸠”是什么鸟,“关!关!”“雎……”都是这种“鸠”的鸣声。在“关关雎鸠”这个词组里,“关”“雎”都是作为“鸠”的定语。“关”和“雎” 都是象声词,“雎” 不是鸟名,而是“关” 、“雎”为“鸠” 的鸣声。此首民歌作者(不是一人,而是一群人,甚至好几代人)是把叫声“关” 、“雎” 的水鸟称为鸠的一种。要知道,不仅是远古,民歌都是无题目的,即使到现代,一般民歌还是没有题目的。孔子编辑此首周南民歌时,为方便与其他民歌区别,便拟此首民歌之题,取其起兴之一种鸠的鸣叫之声为题,不能误认为是取的鸟名;也不能能误认为“雎”是鸟名,或把“雎鸠”误认为是鸟名,更不能误认为“关雎” 是鸟名。换句话说,《诗经》第一篇,仅是以描叙一种“鸠”的鸣声和发出这种鸣声的处所来起兴的。
客家人说的“米鸡仔” 有的人称其为“水鸡仔” 或“田鸡仔” ,学名叫“秧鸡”。
我所见的“关关雎鸠” 并没有鸳鸯、孔雀、凤凰(山鸡)那样漂亮。不在于此鸟是否漂亮,而在于唤叫表示爱情,而且共同孵蛋育后代。
我所见的秧鸡之一,是种涉禽。
涉禽是指那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它们的腿特别细长,颈和脚趾也较长,适于涉水行走,不适合游泳。休息时常一只脚站立,大部分是从水底、污泥中或地面获得食物。鹭类、鹳类、鹤类和鹬类等都属于这一类。
我所见的秧鸡之一,是种鸣禽。
鸣禽约占世界鸟类的五分之三。鸣禽的外型和大小差异较大。小的如柳莺、绣眼鸟、山雀和啄木鸟;大如乌鸦、喜鹊。几乎分布全中国。鸣禽的食性各异。
鸣禽的鸣声因性别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繁殖季节的鸣声最为婉转和响亮。
秧鸡(Crake),别名水鸡、秋鸡,鸟纲鹤形目秧鸡科,是瘦小的沼泽鸟类。形状稍似鸡,翅短圆,尾短,脚大,趾长。秧鸡科鸟类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于除极地和无水沙漠以外的地区,也广布于海岛,是陆栖脊椎动物分布最广的科之一。
全世界有34属140种,中国有11属19种。其鸣声是否一致,我没调查,也未见过有关资料。我见的秧鸡,是其中的一种,鸣声“关!关!……”也会叫“雎雎……”,会飞,飞而不远就落地,我未见过其游泳或潜水。
我所见的是候鸟还是留鸟,未深究,但在冬季,我(仅仅是我哦)未见过此鸟,也没有听到“关关”之声,“雎雎”之声是听到过的,这种声音,由于是连续性的颤音,就好象是冻得发抖发出的叫声。我听到“关关”之声,都在春末、夏天。
雌雄都会叫此两种声音吗?叫“关” 的仅是雄的或仅是雌的,是互唤还是皆为自唱?叫“雎”的有无性列别区分?还是雌雄都会叫“雎”?或是平时只叫“雎” 的,求偶时才叫“关” ?我没有观察考证得这么具体细致,老农也没告诉我,还请鸣禽、涉禽专家来帮忙考正。但从我搜集的《秧鸡鸣叫录音集锦》来看,“关!关!”之声是雌鸟发情求偶的鸣叫声;捕鸟者录其鸣叫声,诱捕雄鸟呢(请见附注二)!
现代动物学,研究动物的种类组成、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发育与遗传、分类、分布移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有关的生命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现在的动物学著作和教材,有个很大的缺点,多是只有文字,或附有部分图片(画图或照片),不仅对许多动物未说明其鸣叫声,更没有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出配上录像(立体动态、音像、配上文字说明,俱有综合一体的)著作和教科书。即使收视率很高的《动物世界》,虽有动物食饮、奔驰、飞翔、嬉戏、打斗、食物链猎杀场面,但也没有全面反映各种动物的鸣叫歌唱之声、恋爱性交生育之状,……意识的局限(例如,封建意识影响、强调道德风俗宣传、避讳宗教律规禁忌……),限制了人们科学地对动物全面深入探究、认识。
我很希望现代教学,应多多采用现当代教学工具,而不是仅靠平面课本和老师嘴巴。应让学生在教室上课时,能上到身临其境的、立体多维的、综合性的动物课、语文课……至少也要有室外实践补充室内不足。最近,我为了写本篇文章,搜索查看了诸如鸟类网、叫声网、鸟叫声大全,、天下鸟音、鸟类百科大全、56. com、3 6 0视频、百度……,但对鸟类缺乏全面的、立体的、综合性的音像作品。照片、录像、录音、习性、文字、色彩、环境,往往彼此独立、互相脱节,没有融合为一体,使人读赏之后引来许多疑问。
我渴望诞生不仅有文字图表、能理清动物种属进化关系分布状况的,能反映各种动物外形外貌的,还能反映动物在四季吃、喝、拉、撒、住、睡、走、飞、内斗、外斗、鸣叫、繁衍……全部习性的,有声有色的、立体的动物教科书或媒体。也许动物学家使用的动物录音录像资料片是很全面完整的,我不了解;但编辑普及读物和学校系列教科书方面还有待拓展完善。
当代注释《诗经•关雎》,要以动物分类学,指出“关关雎鸠” 是禽纲中什么目、科、属、种、名称,或直截了当道出其学名、别名、俗称。
不要认为,一种秧鸡只能发出一种鸣叫声!也不要认为一种鸣叫声,是只能由一种秧鸡发出的鸣叫!请点击附在此文后的《秧鸡鸣叫录音集锦》你就会知道了。(请见附注二)
当初编纂《诗经》的孔圣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呢?肯定是多思而后行的!《关雎》不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孔子《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如此说来,《关雎》之义大矣!
孔子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仁” 。“ 仁” 贯穿于他所主张的人伦礼乐、处理人际关系(包括统治与被统治之间、统治者之间、被统治者之间、君子之间……)的礼仪典章制度理论之中。“仁”,“人二” ,两人及两人以上才有“仁” 与“不仁” 的问题。男女二人组成“家”,生出孩子,就有三人或以上,成为社会的最小细胞。有了许多家庭,才有“国家”,有了许多“国家”,才有“天下”,才产生、才需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我所见的“关关雎鸠” 并没有鸳鸯、孔雀、凤凰(山鸡)那样漂亮。不在于此鸟是否漂亮,而在于雌雄互唤表示爱情,而且共同孵蛋育后代。
马克思主义认为,上层建筑是建筑在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包括劳动力、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而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劳动者。科技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智慧和技能发展成果,在人类自己身上、在劳动工具之中、在劳动对象之中的积垒和沉淀;科技因人而产生而发展,靠人去掌握、去运用、去发展、去提高。任何社会生产最重要的是劳动者本身的生产、再生产——生产人。所以,毛泽东说:“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最可宝贵的。”
孔子,是思想家、政治家、社会学家,也是文艺家,被称为圣人二千年了,他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他深深懂得,人类社会,传宗接代,是基本要务。其后的大儒也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传后,是天下大事中最大的事,是天下大事的基础工程,是人生的基础工程。太极之根,阴阳合德,无比神圣,天地造化传世根,传宗接代享太平。所以,他把无邪爱情诗《关雎》编在《诗经》第一篇,认为“风”“雅”“颂”的其他诗篇(304篇),都是《关雎》的衍生物、滋生物、派生物、孳生物。孔子编辑《诗经》的指导思想,正是人本主义。试想如果人的两性不合一,不生产出后代人,你这个民族何以延续存在、发展、壮大?你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体育等等高谈阔论,说给谁听?起何用?到沙漠说给沙丘听?到南极、北冰洋说给冰川冰山听?也许有人会说“我说给自己听”、“我说给克隆人听” 、“我说给机器人听” 、“我说给动植物听” 、“我说给上帝听”…… 真是笑话!切不可忘记,做任何事情都要靠、都必须“以人为本” 、“以民为本”才能成功。
最后,我深感遗憾的是,我仍然未指明“关关雎鸠”是哪种秧鸡,具体名称叫什么。指明是秧鸡之某种,仍然说的范围太大,只是缩小了“水鸟”范围而已,仍然不能让人十分满意,还请有关专家深入实际调查考察研究指正。有人说,这种“关关雎鸠”是蓝腹秧鸡,而我所见的秧鸡是白腹秧鸡,背、翅毛的底色淡灰有褐黑色斑点和纹,正如枯草的景色,易于防敌。我当地,还有的农民说,他看到的“米鸡仔”,是全黑的,也有的说是白腹黑背的,都象一只将要成熟的小家鸡,但腿胫却比家鸡长得多,浅水中走路觅食却很慢,都鸣叫“关关” 之声。还有的资料录音说是白面灰背秧鸡发出“关关”之声的。(请见附注三)那么,全黑秧鸡,花斑秧鸡、白腹秧鸡、白面秧鸡,都在我当地并存生活,都有相同鸣声吗?
我所见的秧鸡,杂食,看形体、习性、生活场所,就知道,“关关雎鸠” 不是猛禽,是禽纲之中的较弱势群体,但繁殖能力较强。它们最大的敌人,恐怕是鹰鹞、狐狸之类。
综上所述,我的总认识:
1、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把平时发出“雎雎……”鸣叫之声、求偶时发出“关!关!关!……”鸣叫之声的一种水鸟,笼统地称为“鸠”
;什么鸠?会发出“关!关!关!……”、“雎雎……”鸣叫之声的鸠。
2、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认为,发出“关!关!关!……”鸣叫之声的一种水鸟是雄性的(至多认为雌雄会以“关!关!关!……”互相呼应)。这从《关雎》全诗各章连贯内容可以印证。男子听到雄鸠“关关”
地在“河之洲” 求偶,就想到“窈窕淑女” ,就想到我(君子)“好逑” 而“寤寐求之” 。然而,“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之后,“ 琴瑟友之”
、“ 钟鼓乐之” 。全诗描写的恋爱之人,都是以男性为主动、为主角,以此来赞美“窈窕淑女”。
3、从当代专业人士对秧鸡鸣叫之声专业录音资料中发现,以录“关关”
之声在水泽之处日夜播放、诱捕秧鸡,则从动物本性分析来看(两性恋爱、性交,多是雄性为主动方),叫声“关关” 的是雌秧鸡(或许也能同时捕到两性秧鸡)。
4、从我老家乡当地农民的观察体验来看,从我亲自观察体验来看,从互联网上秧鸡鸣叫之声录音资料来看,全黑秧鸡、白腹秧鸡、白面秧鸡,白秧鸡、花翎秧鸡,都会发出“关!关!关!……”之鸣叫声,但不同种秧鸡的鸣叫声,音色略有些差异。
5、“关关雎鸠” 的注释,不妨注释为“能发出‘关关’ ‘雎雎’鸣叫声的秧鸡” 。
(写于2010年5月-2017年7月16日)
附注:
(一)附注一:我闻秧鸡鸣叫“关关” 之声、我见秧鸡之地点:
(二)附注二:《秧鸡鸣叫录音集锦》:
(1)【360视频】秧鸡叫声
http://video.so.com/mini.php?
kw=%E7%A7%A7%E9%B8%A1%E5%8F%AB%E5%A3%B0
(其中白水鸡和白腹秧鸡慢叫声音欣赏最典型)
(2)【土豆网】白面水鸡叫声: http://video.tudou.com/v/XMTk5ODA0Mjk0MA==.html? union_id=
100501_100500_01_01&tpa=
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V8wMV8wMQ
(3)【56.com网】
专业黑水鸡叫声白面水鸡声音秧鸡叫声录音带批发高清晰无杂音:
http://www.56.com/u67/v_NTYxNDg1NDQ.html
http://www.56.com/u67/v_NTYxNDg1NDQ.html
(4)【叫声网】
鸟声介绍
本首鸟声由鸟友上传,您可以把《水鸡爽爽》下载到您的电脑或者手机,MP3,U盘,内存卡,CD,去更好的享受鸟声给您带来的收获:
http://www.djj9.com/index.php/dance/play/id/619
(5)5.6com网:
白水鸡叫声:
http://www.56.com/u72/v_NDk3NjcyMjk.html
(6)【叫声网】白面水鸡叫声 http://www.djj9.com/index.php/dance/play/id/1753
(三)附注三:我所见花翎秧鸡、我老家农民所见黑秧鸡、互联网购上录音资料所见秧鸡图片等的样子:
(四)本文作者与鸬鹚(鱼鹰):
★ 温泉源春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读过私塾的人、上过初中的人、爱读古书的人,都读过《关雎》这首诗吧?!
《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你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既然这么多人都读过《关雎》,《关雎》在中国文化古籍经典地位这么重要,然而,这么多人都懂得“关关雎鸠”是什么鸟吗?
其实,未必!
请看当今权威解释!
人教版初中新标课《文言文全解》说:
“关关:鸟鸣声。雎鸠:一种水鸟。相传此鸟情意专一,经常双宿双飞。”
(本文作者评:竟然敢用“相传” 两字!)
“国学经典”《 诗经》(白金版)(在封面上称诗经:五经之首,文学之源,儒家绝唱,韵满中华)对《关雎》的注释:
关关:鸟鸣之声。雎(jū)鸠:一种水鸟的名字,据说这种鸟用情专一,不离不弃,生死相伴。
( 本文作者评:竟然敢用“据说” 两字!)
互联网上的《诗经•关雎》篇这样的注释:
⑴关关:拟声词,水鸟叫声。雎鸠: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关关雎 鸠:关雎鸟不停地鸣叫。(本文作者评:“一般”,有何依据?)
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 洲:水中的陆 地。
还有一本《诗经》单行本,注释说: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
名,即王鴡。
还有的书这样解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以上注释,都认为雎鸠是鸟名。
还有的《诗经》单行本,注释说:关雎,水凫。竟认为关雎是鸟名!
“关关雎鸠” 问题,因“在河之洲”来解释为一种水鸟,圈定了一个范围,但显然太大。水鸟指栖息或经常栖息湿地的鸟类,共计三部分12目300余种。含潜鸟目、䴙鷉目(piti)、鹳形目、雁形目、鸻形目(hang)等。
如果你问老师:“张三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师回答:“张三是个中国人。”你会满意吗?又如,有人听到广播里《二泉映月》,十分激动,问:“这是什么乐器弹奏的?”你回答:“弦乐器。”“谁作曲?”“中国的一个瞎子。”人家满意吗?
“相传此鸟情意专一,经常双宿双飞。”验证过吗?或是释者的臆测?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风诗》三百,用意各有所在,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故能感发人之性情。后人强事臆测,系以比、兴、赋之名,而诗义转晦。”
读《诗经》,遇到的第一篇,是《关雎》,读《关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关关雎鸠”是何鸟?用现代禽类学命名,“关关雎鸠”是何鸟?
我没有读过一本注释《诗经•关雎》的书对此注释是清楚的,未见一本注释《诗经•关雎》的书有“水鸟”的附图,未听过一本注释《诗经•关雎》的书有“水鸟” 鸣叫 的真实录音。我的所有老师,有的还是国内外有盛名的诗词研究家、文学史家,都未能清楚地回答我的提问。
古书,离古人近,本该解释清楚。但有些古书与《本草纲木》、《天工开物》等书不同。《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书的作者,是科学家,用字遣词是很严谨的,其本人或其团队,对实际有深入的考察探究;而那些孔孟系统的经史子集文化学者,读的书是纯“文科”类的书,天天研究、考虑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关系学,对植物学、动物学没什么深入考察探究,搞训钴注释,往往是搬弄翻阅古籍,从书本到书本,很少亲自到现实中去考证。在古代,类似现代考古学这样的考证,是没有的;实地专业考察队,也是没有的;出版物皆是平面体,没有象今天的音像立体资料可资参考。
关於“关关雎鸠”的注释,西汉的《毛诗诂训传》:「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注了如同未注(或王雎意为鸟中之王)。朱熹《诗经集传》:「水鸟也,状类凫鸥,今江淮间有之。生而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似乎解作一种游禽。但不知从什麼时候起,“关关雎鸠”的注释都解释成鱼鹰。
现今叫做鱼鹰的鸟类有两种,一种是鸕鶿(鹈形目、鸕鶿科,英名cormorants,学名Phalacrocorax carbo),另一种是鹗(鷲鹰目、鹗科,英名osprey,学名Pandion haliaetus)。鸕鶿身长约80公分,体重约1.7-2.7公斤,在中国南方,渔民常养来捕鱼。我老家(闽北)河中也曾有人撑竹筏用鱼鹰(鸬鹚)捕鱼,我到桂林(漓江)旅游时,曾近距离观察过这种大黑鸟,其发声是气流穿过喉部的磨擦声,而声带并不震动,根本没有“关关”那样的开口呼之响亮的大声音,也没有“雎雎” 那样的连续叫声。
〈关雎〉写青年男子的相思之苦,以「关关雎鸠」起兴。鸕鶿过群栖生活,大凡群栖性鸟类,不需以持续的鸣声求偶。再说,鸕鶿很少鸣叫,只在争夺停栖位置时,发出低沉的「咕、咕」声。从习性和鸣声来看,“关关雎鸠”显然不是鸕鶿。(请见附注四)
《诗经》产生以来,特别是汉•董仲舒“独尊儒术” 以来,古人对“关关雎鸠” 有这样那样的解释,不足为奇,但当代注释家只从书本到书本一途找答案,就很遗憾了。
《诗经》时代,还没有创立专门动物学,更没有动物分类学。因此,人们称呼鸟,命名不是很细化、很严密、很具体、很对应的。恐怕春秋时的许多人,把一些类似的不少鸟,都概称为“鸠”;即使到了现代,我们客家不少农民,还把布谷(杜鹃)、伯劳、野鸽笼统地称为“班鸠仔”。《关雎》作者,在此诗中对鸣叫“关雎”这种鸟也是笼统地称之为鸠(叫声“关雎”的鸠)。什么鸠呢?具体鸟名未说出或说不出,就描叙其叫鸣声,以示此鸠与其他鸠的区别,只是作为兴起的描叙(我认为是环境描写,夜里听到雌鸟求偶的“关关”之声,想起曾识的“窈窕淑女” ,却“求之不得” ,因而“辗转反侧”)。叫声“关雎”这种鸟,其名并不称为“关雎”,而是描写了它的声音而已。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起头并不直截了当端出“君子求淑女”。《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周朝时期采集的诗篇,因在周王都城的南面而得名,同时“南”又是方位之称,在周代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之“南国”或“南土”、“南邦”(见《小雅·四月》、《大雅·嵩高》)等,所以诗的编辑者便将采自江汉流域许多小国的歌词,连同受“南音”影响的周、召一些地方采来的歌词,命名为“周南”,以与其他十三国风在编排的形式上整齐划一。(江汉流域:“江”是指长江,“汉”是指汉江,古时曾叫沔水,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流域面积涉及湖北、陕西、河南、四川、重庆、甘肃6省市,古代的江汉流域包括河南、湖南部分地区。)
这种“关关雎鸠” ,是否仅限于江汉流域独有,而其更南之地没有呢?我看,即使在古代,江南也是有的(请参阅本文关于“秧鸡”的介绍文字 )。
今天离《关雎》产生的年代已三千年左右,还原鸟叫声,不可能如历史书解决不了的历史问题那样靠实地考古来解决。
“关关雎鸠” 问题,古书解决不了,又不能靠考古办法来解决,那我们就靠实地考察现代鸟的实际来解决。
那么,当代还有没有“关关雎鸠” 呢?是否灭种了?如果仍存在,叫声是否改变了?春秋时代的《诗经》中述及动物达100余种,在注释《诗经》的时候,要不要以现代动物学分类命名一一对应呢?
古书上记载的动物能不能以现代动物学分类命名来对应?
诚然,鸟类是会进化发展变化的。但我想,发展,具有阶段性,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还没到质变时,仍保持原有性质特点特征,从《关雎》的民间创作时起,到二十一世纪初,至多三千年,对鸟的发展历史来说,仅是一瞬间而已,其叫声大概没大变,如人的乡音难改。《诗经•关雎》是现实主义民歌,比兴是老百姓随手拈来的事物,肯定是大量存在的,这种鸟是不容易灭绝的。也不像后代人把虚拟的神话故事“凤求凰”来比拟男女关系,实际上,凤凰只是山雉之一种,予以美化、神化、艺术化而已。
诚然,汉语言及其记录文字是发展的。“关”是姓,字与读音是否有变化?二千多年前,黄河中游与汉中流域的人读“关”字与山东人孔丘读“关”“雎”字是否一致?我想,大概差不多。客家人语言中,保留了古中原人的语词古音,汀州人读《关雎》中的“关”“雎”声与听现实中溪河边水鸟叫的“关”“雎”声,其音是一致的;如今的普通话读“关”“雎”二字之声与我听到水鸟叫的“关”“雎”之声也是一致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点明两个关键:
一是此鸟生活“在河之洲” ,是一种水鸟。
二是“关关雎鸠”是何鸟,关键是抓住其鸣叫声来识别是水鸟中的什么鸟。
我以亲历来证明:
“关关” 、“雎雎” 之声,是我童少时年年5~7月(农历大概四五六月)日夜都听到的鸟鸣。当时,我家住在福建省顺昌县详口镇石溪村松毛垅的下排厂,此鸣叫声传出的禾田,傍着一条由南向北输水入富屯溪的小溪,名叫石溪(请见附注一)。
有的人认为叫声关关,可能很沉闷。错了,而是很清脆,声很大,大约每秒平均叫两声,连叫七、八声或更多声,然后歇会儿再连续叫,声调很高。不是叫两声“关关”断句之后再叫两声“关关”,而是连续叫“关!关!关!关!关!……”,其声调是阴平 ,也没抑扬顿挫,也没重音轻音,就像按乐谱中一分之一节拍的乐谱来鸣叫。有时连续听到多次“关!关!关!关!关!……”声音;有时还听到极速的“雎雎雎雎……”声音,这种鸣声是去声,由大声变小声,以致消逝,听起来有颤音,好像摇着头鸣叫。这两种鸣叫声,在禾苗茁壮需耨草之时,日夜都可听到。客家老农都说这两种声音都是“米鸡仔”的叫声。这种水鸟,不成群,雄与雌轮流孵蛋是有的,但未见如鸳鸯那样相伴同游(行)。
这种水鸟会在禾蔸顶上筑巢(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我们家乡栽的禾,单季,籼型,秆高叶长叶浓,不像如今的杂交双季禾,秆矮叶短叶稀),在禾蔸顶上把禾叶卷成巢状,再加上杂枝杂叶茅草自己羽毛,生蛋孵育。我少儿时和小伙伴见了便一窝端。其蛋如鹌鹑蛋,大小差不多,也有褐色斑点。初夏,农民小青年夜晚点松枝火把捉田鸡(一种大型田蛙)时,这种鸟易被人在禾蔸顶的巢中捉住,是鹤形目秧鸡科秧鸡属的一种涉禽。该鸟抓到,煮来吃,味如土鸡肉,据说吃了很讣,如吃幼鸽。
前几年,我还在顺昌县双溪镇地名叫棋盘厂的地方(地处富屯溪南岸山脚下小溪边)听到“关关”之声(请见附注一)。
请注意此文的题目,是说如何认识“关关雎雎” 的鸠,并不是说如何认识“关雎”,我是说的叫声“关!关!……”、“雎雎……”的一种“鸠”是什么鸟,“关!关!”“雎……”都是这种“鸠”的鸣声。在“关关雎鸠”这个词组里,“关”“雎”都是作为“鸠”的定语。“关”和“雎” 都是象声词,“雎” 不是鸟名,而是“关” 、“雎”为“鸠” 的鸣声。此首民歌作者(不是一人,而是一群人,甚至好几代人)是把叫声“关” 、“雎” 的水鸟称为鸠的一种。要知道,不仅是远古,民歌都是无题目的,即使到现代,一般民歌还是没有题目的。孔子编辑此首周南民歌时,为方便与其他民歌区别,便拟此首民歌之题,取其起兴之一种鸠的鸣叫之声为题,不能误认为是取的鸟名;也不能能误认为“雎”是鸟名,或把“雎鸠”误认为是鸟名,更不能误认为“关雎” 是鸟名。换句话说,《诗经》第一篇,仅是以描叙一种“鸠”的鸣声和发出这种鸣声的处所来起兴的。
客家人说的“米鸡仔” 有的人称其为“水鸡仔” 或“田鸡仔” ,学名叫“秧鸡”。
我所见的“关关雎鸠” 并没有鸳鸯、孔雀、凤凰(山鸡)那样漂亮。不在于此鸟是否漂亮,而在于唤叫表示爱情,而且共同孵蛋育后代。
我所见的秧鸡之一,是种涉禽。
涉禽是指那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它们的腿特别细长,颈和脚趾也较长,适于涉水行走,不适合游泳。休息时常一只脚站立,大部分是从水底、污泥中或地面获得食物。鹭类、鹳类、鹤类和鹬类等都属于这一类。
我所见的秧鸡之一,是种鸣禽。
鸣禽约占世界鸟类的五分之三。鸣禽的外型和大小差异较大。小的如柳莺、绣眼鸟、山雀和啄木鸟;大如乌鸦、喜鹊。几乎分布全中国。鸣禽的食性各异。
鸣禽的鸣声因性别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繁殖季节的鸣声最为婉转和响亮。
秧鸡(Crake),别名水鸡、秋鸡,鸟纲鹤形目秧鸡科,是瘦小的沼泽鸟类。形状稍似鸡,翅短圆,尾短,脚大,趾长。秧鸡科鸟类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于除极地和无水沙漠以外的地区,也广布于海岛,是陆栖脊椎动物分布最广的科之一。
全世界有34属140种,中国有11属19种。其鸣声是否一致,我没调查,也未见过有关资料。我见的秧鸡,是其中的一种,鸣声“关!关!……”也会叫“雎雎……”,会飞,飞而不远就落地,我未见过其游泳或潜水。
我所见的是候鸟还是留鸟,未深究,但在冬季,我(仅仅是我哦)未见过此鸟,也没有听到“关关”之声,“雎雎”之声是听到过的,这种声音,由于是连续性的颤音,就好象是冻得发抖发出的叫声。我听到“关关”之声,都在春末、夏天。
雌雄都会叫此两种声音吗?叫“关” 的仅是雄的或仅是雌的,是互唤还是皆为自唱?叫“雎”的有无性列别区分?还是雌雄都会叫“雎”?或是平时只叫“雎” 的,求偶时才叫“关” ?我没有观察考证得这么具体细致,老农也没告诉我,还请鸣禽、涉禽专家来帮忙考正。但从我搜集的《秧鸡鸣叫录音集锦》来看,“关!关!”之声是雌鸟发情求偶的鸣叫声;捕鸟者录其鸣叫声,诱捕雄鸟呢(请见附注二)!
现代动物学,研究动物的种类组成、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发育与遗传、分类、分布移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有关的生命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现在的动物学著作和教材,有个很大的缺点,多是只有文字,或附有部分图片(画图或照片),不仅对许多动物未说明其鸣叫声,更没有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出配上录像(立体动态、音像、配上文字说明,俱有综合一体的)著作和教科书。即使收视率很高的《动物世界》,虽有动物食饮、奔驰、飞翔、嬉戏、打斗、食物链猎杀场面,但也没有全面反映各种动物的鸣叫歌唱之声、恋爱性交生育之状,……意识的局限(例如,封建意识影响、强调道德风俗宣传、避讳宗教律规禁忌……),限制了人们科学地对动物全面深入探究、认识。
我很希望现代教学,应多多采用现当代教学工具,而不是仅靠平面课本和老师嘴巴。应让学生在教室上课时,能上到身临其境的、立体多维的、综合性的动物课、语文课……至少也要有室外实践补充室内不足。最近,我为了写本篇文章,搜索查看了诸如鸟类网、叫声网、鸟叫声大全,、天下鸟音、鸟类百科大全、56. com、3 6 0视频、百度……,但对鸟类缺乏全面的、立体的、综合性的音像作品。照片、录像、录音、习性、文字、色彩、环境,往往彼此独立、互相脱节,没有融合为一体,使人读赏之后引来许多疑问。
我渴望诞生不仅有文字图表、能理清动物种属进化关系分布状况的,能反映各种动物外形外貌的,还能反映动物在四季吃、喝、拉、撒、住、睡、走、飞、内斗、外斗、鸣叫、繁衍……全部习性的,有声有色的、立体的动物教科书或媒体。也许动物学家使用的动物录音录像资料片是很全面完整的,我不了解;但编辑普及读物和学校系列教科书方面还有待拓展完善。
当代注释《诗经•关雎》,要以动物分类学,指出“关关雎鸠” 是禽纲中什么目、科、属、种、名称,或直截了当道出其学名、别名、俗称。
不要认为,一种秧鸡只能发出一种鸣叫声!也不要认为一种鸣叫声,是只能由一种秧鸡发出的鸣叫!请点击附在此文后的《秧鸡鸣叫录音集锦》你就会知道了。(请见附注二)
当初编纂《诗经》的孔圣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呢?肯定是多思而后行的!《关雎》不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孔子《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如此说来,《关雎》之义大矣!
孔子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仁” 。“ 仁” 贯穿于他所主张的人伦礼乐、处理人际关系(包括统治与被统治之间、统治者之间、被统治者之间、君子之间……)的礼仪典章制度理论之中。“仁”,“人二” ,两人及两人以上才有“仁” 与“不仁” 的问题。男女二人组成“家”,生出孩子,就有三人或以上,成为社会的最小细胞。有了许多家庭,才有“国家”,有了许多“国家”,才有“天下”,才产生、才需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我所见的“关关雎鸠” 并没有鸳鸯、孔雀、凤凰(山鸡)那样漂亮。不在于此鸟是否漂亮,而在于雌雄互唤表示爱情,而且共同孵蛋育后代。
马克思主义认为,上层建筑是建筑在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包括劳动力、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而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劳动者。科技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智慧和技能发展成果,在人类自己身上、在劳动工具之中、在劳动对象之中的积垒和沉淀;科技因人而产生而发展,靠人去掌握、去运用、去发展、去提高。任何社会生产最重要的是劳动者本身的生产、再生产——生产人。所以,毛泽东说:“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最可宝贵的。”
孔子,是思想家、政治家、社会学家,也是文艺家,被称为圣人二千年了,他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他深深懂得,人类社会,传宗接代,是基本要务。其后的大儒也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传后,是天下大事中最大的事,是天下大事的基础工程,是人生的基础工程。太极之根,阴阳合德,无比神圣,天地造化传世根,传宗接代享太平。所以,他把无邪爱情诗《关雎》编在《诗经》第一篇,认为“风”“雅”“颂”的其他诗篇(304篇),都是《关雎》的衍生物、滋生物、派生物、孳生物。孔子编辑《诗经》的指导思想,正是人本主义。试想如果人的两性不合一,不生产出后代人,你这个民族何以延续存在、发展、壮大?你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体育等等高谈阔论,说给谁听?起何用?到沙漠说给沙丘听?到南极、北冰洋说给冰川冰山听?也许有人会说“我说给自己听”、“我说给克隆人听” 、“我说给机器人听” 、“我说给动植物听” 、“我说给上帝听”…… 真是笑话!切不可忘记,做任何事情都要靠、都必须“以人为本” 、“以民为本”才能成功。
最后,我深感遗憾的是,我仍然未指明“关关雎鸠”是哪种秧鸡,具体名称叫什么。指明是秧鸡之某种,仍然说的范围太大,只是缩小了“水鸟”范围而已,仍然不能让人十分满意,还请有关专家深入实际调查考察研究指正。有人说,这种“关关雎鸠”是蓝腹秧鸡,而我所见的秧鸡是白腹秧鸡,背、翅毛的底色淡灰有褐黑色斑点和纹,正如枯草的景色,易于防敌。我当地,还有的农民说,他看到的“米鸡仔”,是全黑的,也有的说是白腹黑背的,都象一只将要成熟的小家鸡,但腿胫却比家鸡长得多,浅水中走路觅食却很慢,都鸣叫“关关” 之声。还有的资料录音说是白面灰背秧鸡发出“关关”之声的。(请见附注三)那么,全黑秧鸡,花斑秧鸡、白腹秧鸡、白面秧鸡,都在我当地并存生活,都有相同鸣声吗?
我所见的秧鸡,杂食,看形体、习性、生活场所,就知道,“关关雎鸠” 不是猛禽,是禽纲之中的较弱势群体,但繁殖能力较强。它们最大的敌人,恐怕是鹰鹞、狐狸之类。
综上所述,我的总认识:
1、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把平时发出“雎雎……”鸣叫之声、求偶时发出“关!关!关!……”鸣叫之声的一种水鸟,笼统地称为“鸠”
;什么鸠?会发出“关!关!关!……”、“雎雎……”鸣叫之声的鸠。
2、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认为,发出“关!关!关!……”鸣叫之声的一种水鸟是雄性的(至多认为雌雄会以“关!关!关!……”互相呼应)。这从《关雎》全诗各章连贯内容可以印证。男子听到雄鸠“关关”
地在“河之洲” 求偶,就想到“窈窕淑女” ,就想到我(君子)“好逑” 而“寤寐求之” 。然而,“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之后,“ 琴瑟友之”
、“ 钟鼓乐之” 。全诗描写的恋爱之人,都是以男性为主动、为主角,以此来赞美“窈窕淑女”。
3、从当代专业人士对秧鸡鸣叫之声专业录音资料中发现,以录“关关”
之声在水泽之处日夜播放、诱捕秧鸡,则从动物本性分析来看(两性恋爱、性交,多是雄性为主动方),叫声“关关” 的是雌秧鸡(或许也能同时捕到两性秧鸡)。
4、从我老家乡当地农民的观察体验来看,从我亲自观察体验来看,从互联网上秧鸡鸣叫之声录音资料来看,全黑秧鸡、白腹秧鸡、白面秧鸡,白秧鸡、花翎秧鸡,都会发出“关!关!关!……”之鸣叫声,但不同种秧鸡的鸣叫声,音色略有些差异。
5、“关关雎鸠” 的注释,不妨注释为“能发出‘关关’ ‘雎雎’鸣叫声的秧鸡” 。
(写于2010年5月-2017年7月16日)
附注:
(一)附注一:我闻秧鸡鸣叫“关关” 之声、我见秧鸡之地点:
(二)附注二:《秧鸡鸣叫录音集锦》:
(1)【360视频】秧鸡叫声
http://video.so.com/mini.php?
kw=%E7%A7%A7%E9%B8%A1%E5%8F%AB%E5%A3%B0
(其中白水鸡和白腹秧鸡慢叫声音欣赏最典型)
(2)【土豆网】白面水鸡叫声: http://video.tudou.com/v/XMTk5ODA0Mjk0MA==.html? union_id=
100501_100500_01_01&tpa=
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V8wMV8wMQ
(3)【56.com网】
专业黑水鸡叫声白面水鸡声音秧鸡叫声录音带批发高清晰无杂音:
http://www.56.com/u67/v_NTYxNDg1NDQ.html
http://www.56.com/u67/v_NTYxNDg1NDQ.html
(4)【叫声网】
鸟声介绍
本首鸟声由鸟友上传,您可以把《水鸡爽爽》下载到您的电脑或者手机,MP3,U盘,内存卡,CD,去更好的享受鸟声给您带来的收获:
http://www.djj9.com/index.php/dance/play/id/619
(5)5.6com网:
白水鸡叫声:
http://www.56.com/u72/v_NDk3NjcyMjk.html
(6)【叫声网】白面水鸡叫声 http://www.djj9.com/index.php/dance/play/id/1753
(三)附注三:我所见花翎秧鸡、我老家农民所见黑秧鸡、互联网购上录音资料所见秧鸡图片等的样子:
(四)本文作者与鸬鹚(鱼鹰):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8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7-08-21 09:11:59。
文章评论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