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
本栏目所称的诗论,主要指对本站除辞赋骈文、书画影廊发表的作品外的文艺评论,评论内容包括作品与作者。
本版精品文章
- 高原之魂 ——王芳散... [雨晴]
- 学诗之法... [青青子佩]
- 杂谈... [初生牛犊]
- 心底飞歌 ——诗人王跃... [雨晴]
- 实践确实是检验真理的唯... [江湖夜雨]
- 靡靡相思苦,阵阵刀割痛... [翰林院士]
- 《诗论》修改稿... [崔思军]
- 关于《临洞庭上张丞相》... [秋水孤帆]
- 学格律诗28问答... [秋水孤帆]
- 《赋写风华》贺序... [诗赋家王]
人气排行
- 中国历史上十大骈文高手... [周晓明]
- 诗歌概论... [覃应海]
- 艺术含蓄学(全本)... [郭有生]
- 古代离情诗诗译书画意境... [王铁&n]
- 怎样写七言绝句... [风霜雪雨]
- 生命的珍果 思想的明珠... [晓雪(著]
- 平水韵表中没收入的汉字... [淘淘一笑]
- 扬东北诗风,创“黑土”... [程奎]
- 艺术含蓄学... [郭有生]
- 《大家一起来写赋》... [石涵]
浅议诗文的起承转合 (以诗为例)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2029 作者:向胤道 发布:向一 首发时间:2020-09-21 11:28:18
关键词:诗论
编语:
浅议诗文的起承转合
(以诗为例)
写一首诗词,与写一篇文章一样,必是先有写作目的的,看到什么,触发灵感而想写。那么,引出主题是什么,打算怎么样写,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为了保证思路完整,脉络清晰,让读者一看就明白,就需要好好地遣词谋篇布局。先设计主题,接着交代什么,铺陈什么,达到什么效果,这顺序不能乱。如果是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写了菊花又写牡丹,写的国庆又夹着中秋,写蔬菜其中又夹着四季豆白菜……,势必会造成文理与逻辑的混乱。
下面通过刘禹锡《始闻秋风》来看格律诗的章法。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飀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首联扣题意,采用拟人手法,代秋风扣题出句,匠心独具地创造了一个生动可感的“我”的秋风形象回来了。去年秋季将尽之时,我们一起观赏黄菊怒放,别情依依;今又值暑尽秋来之际,我又聆寒蝉啼鸣,情意款款一“昔”一“今”,显示时序的匆匆变换;一“别”一“回” ,写出秋风的去而复返;一“看”一“听”,点明二者的心心相印。第二句紧承首句由听蝉引出“我”——秋风;颔联(承)承接首联,用夜半、镜颜景象引出人物,推进诗意;颈联话题一转,由景物转到精神志向,诗境提升一大截;尾联(合)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论事,诗篇由景及事进而抒发感叹,结构独具匠心。整首诗没出现“秋风”字样,却句句藏“秋风”,且笔触流畅自然,由物及事,因事及人,发岀联想,引人深思,余味悠长,结束全篇。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是格律诗的章法,也叫结构规律或谋篇布局,与下棋同样的道理。其路径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当符合和所有艺术形式的形成规律,即除了艺术形式本身的个性特征外(如绘画、书法、摄影的特殊个性),还应具有所有艺术形式共性的特点,就是讲究结构,讲究章法,讲究起承转合。
我认识一个“诗人”,写了一首咏菊的词,不仅写了菊花,还写了梅花、牡丹、月季、荷花。读完整个词,不明白她究竟在说什么。
从上分析来看,“起”是诗词的开头,起句开得好,就引人入胜;“承”是承接上文,要顺合自然;“转”是要转出新意,转到所写的题意中;“合”是合拢收束,点明文旨诗意。要注意的是,开始之后的各个环节都与上一步骤有承接的关系,不能失此而言它,即转是承上而转,合也是承、转而合。总体是前后照应,字词精炼,内容相关,结构紧凑,步调一致。
“起”,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办法开个好头。从而引出想说的话来。起为全诗总领,对以下各句具有统领牵引作用。只有起得好,才能顺利承转,精彩铺垫,漂亮结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诗的开头,常常称之为“龙头”“凤头”,意即开篇就能引人入胜,并为下面几联留下广阔的空间。诗怎样开头,并无定法,要根据题材来考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多赘述。
“承”,即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而然地按顺序往下说,乃诗的四大要素之一,其作用决不可低估小视。承应注意字句与题目之间的关合,内涵与上下句的关联。元杨载在《诗法家数》说:承“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要接破题,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承”“起”之要点,在于掌握其精妙,探骊求珠。
“转”者转出新意、特意,不能一味地说下去,记录流水帐,要制造波澜,跌宕起伏。表面意思是往远处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转应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如雷霆破空,洪波奔腾,使读者惊愕。更要灵活,不可死板,离题太远,应前后照应,特有新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的风光无限,满眼生机。
“合”,当然是承转而合,要把引出的话题拉回来,不能太散太远,野马乱奔。对全文全诗做个总结。承、转只是手段,须配合起句而结,才是合的主旨。合得自然,合得巧妙,合得高雅、合得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杨载《诗法家数》:“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 明谢榛《四溟诗话》:“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开局好结句好,谓虎头豹尾,画龙点睛,可见结尾在全诗词中地位之重要。
比如今年某大赛的一首获奖写“中越边境小镇”的绝句:
百年恩怨总难分,息尽炮声鸡犬闻。两岸春山灯火暖,相逢只隔一溪云。
该诗,“起”,百年恩怨,说的实情;“承”,息尽炮声,不打仗了,却南海岛屿、两国边境争端从未断绝,抢占我国近30个海岛,所以,承与事实不合,此句纯属打胡乱说;“转”为两岸灯火暖,转的不合情理,既然两边摩擦不断,那来的灯火暖?所以此句亦系臆想之言;“相逢只隔一溪云”,这“合”就更乏善可称,合得违背事理,合得题意错误。合的百年恩,还是百年怨?典型的“鼠尾”之作也。两国关系如此纷争,还在“两岸春山灯火暖”,简直就是政治上出问题了。
同理,无论绝句、律诗、古风、楹联、辞赋;或是今体诗、歌谣、新诗、十四行诗、梯子步诗;还是散文、杂文、议论文等一切文体都应合符“起承转合”的规律。
浅议于此,恳请指教雅正。 (正文1900字节)
向一2010年春草于草园书屋,第三次2018年秋修改于山雨楼,2020年孟秋改于羁旅斋,发于嫘祖论坛。
(以诗为例)
写一首诗词,与写一篇文章一样,必是先有写作目的的,看到什么,触发灵感而想写。那么,引出主题是什么,打算怎么样写,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为了保证思路完整,脉络清晰,让读者一看就明白,就需要好好地遣词谋篇布局。先设计主题,接着交代什么,铺陈什么,达到什么效果,这顺序不能乱。如果是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写了菊花又写牡丹,写的国庆又夹着中秋,写蔬菜其中又夹着四季豆白菜……,势必会造成文理与逻辑的混乱。
下面通过刘禹锡《始闻秋风》来看格律诗的章法。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飀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首联扣题意,采用拟人手法,代秋风扣题出句,匠心独具地创造了一个生动可感的“我”的秋风形象回来了。去年秋季将尽之时,我们一起观赏黄菊怒放,别情依依;今又值暑尽秋来之际,我又聆寒蝉啼鸣,情意款款一“昔”一“今”,显示时序的匆匆变换;一“别”一“回” ,写出秋风的去而复返;一“看”一“听”,点明二者的心心相印。第二句紧承首句由听蝉引出“我”——秋风;颔联(承)承接首联,用夜半、镜颜景象引出人物,推进诗意;颈联话题一转,由景物转到精神志向,诗境提升一大截;尾联(合)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论事,诗篇由景及事进而抒发感叹,结构独具匠心。整首诗没出现“秋风”字样,却句句藏“秋风”,且笔触流畅自然,由物及事,因事及人,发岀联想,引人深思,余味悠长,结束全篇。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是格律诗的章法,也叫结构规律或谋篇布局,与下棋同样的道理。其路径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当符合和所有艺术形式的形成规律,即除了艺术形式本身的个性特征外(如绘画、书法、摄影的特殊个性),还应具有所有艺术形式共性的特点,就是讲究结构,讲究章法,讲究起承转合。
我认识一个“诗人”,写了一首咏菊的词,不仅写了菊花,还写了梅花、牡丹、月季、荷花。读完整个词,不明白她究竟在说什么。
从上分析来看,“起”是诗词的开头,起句开得好,就引人入胜;“承”是承接上文,要顺合自然;“转”是要转出新意,转到所写的题意中;“合”是合拢收束,点明文旨诗意。要注意的是,开始之后的各个环节都与上一步骤有承接的关系,不能失此而言它,即转是承上而转,合也是承、转而合。总体是前后照应,字词精炼,内容相关,结构紧凑,步调一致。
“起”,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办法开个好头。从而引出想说的话来。起为全诗总领,对以下各句具有统领牵引作用。只有起得好,才能顺利承转,精彩铺垫,漂亮结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诗的开头,常常称之为“龙头”“凤头”,意即开篇就能引人入胜,并为下面几联留下广阔的空间。诗怎样开头,并无定法,要根据题材来考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多赘述。
“承”,即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而然地按顺序往下说,乃诗的四大要素之一,其作用决不可低估小视。承应注意字句与题目之间的关合,内涵与上下句的关联。元杨载在《诗法家数》说:承“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要接破题,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承”“起”之要点,在于掌握其精妙,探骊求珠。
“转”者转出新意、特意,不能一味地说下去,记录流水帐,要制造波澜,跌宕起伏。表面意思是往远处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转应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如雷霆破空,洪波奔腾,使读者惊愕。更要灵活,不可死板,离题太远,应前后照应,特有新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的风光无限,满眼生机。
“合”,当然是承转而合,要把引出的话题拉回来,不能太散太远,野马乱奔。对全文全诗做个总结。承、转只是手段,须配合起句而结,才是合的主旨。合得自然,合得巧妙,合得高雅、合得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杨载《诗法家数》:“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 明谢榛《四溟诗话》:“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开局好结句好,谓虎头豹尾,画龙点睛,可见结尾在全诗词中地位之重要。
比如今年某大赛的一首获奖写“中越边境小镇”的绝句:
百年恩怨总难分,息尽炮声鸡犬闻。两岸春山灯火暖,相逢只隔一溪云。
该诗,“起”,百年恩怨,说的实情;“承”,息尽炮声,不打仗了,却南海岛屿、两国边境争端从未断绝,抢占我国近30个海岛,所以,承与事实不合,此句纯属打胡乱说;“转”为两岸灯火暖,转的不合情理,既然两边摩擦不断,那来的灯火暖?所以此句亦系臆想之言;“相逢只隔一溪云”,这“合”就更乏善可称,合得违背事理,合得题意错误。合的百年恩,还是百年怨?典型的“鼠尾”之作也。两国关系如此纷争,还在“两岸春山灯火暖”,简直就是政治上出问题了。
同理,无论绝句、律诗、古风、楹联、辞赋;或是今体诗、歌谣、新诗、十四行诗、梯子步诗;还是散文、杂文、议论文等一切文体都应合符“起承转合”的规律。
浅议于此,恳请指教雅正。 (正文1900字节)
向一2010年春草于草园书屋,第三次2018年秋修改于山雨楼,2020年孟秋改于羁旅斋,发于嫘祖论坛。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