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探讨争鸣
对本站各类作品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议论文章。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探讨争鸣
解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388        作者:刘晓林        发布:刘晓林        首发时间:2009-12-20 10:47:00
关键词:刘晓林 道德经 老子
编语:
标签刘晓林  道德经  老子  2009-10-31 19:43
解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刘晓林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字意双解:
假如一个人对“道”略微有认识,他就会(选择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怕走了邪路。大道自然十分平坦,但就人的本性来说对“小路”也十分好奇。朝政十分腐败,田地极度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管理者”仍穿着锦衣、佩宝剑,饱餐美食,强占社会财富使自己富裕,这就叫做十足的大盗。无道啊!
 
旁注:
对于《道德经》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是老子对整个社会统治者发出的警告与劝戒,如此来看是不免偏颇。虽然在某些章节中确实有对所谓君主治理社会有用的内容,但更多是对整个人类而言的。“使我介然有知”中的我作为泛指是完全说得通的,并非专指“人君”。世间万物都具有矛盾性,人也不例外。人一方面向往安逸,另一方面又喜欢猎奇。大文学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类似的阐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它被许多人奉为佳皋!仔细体会,你我就会发现非险远处也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只不过你我常常不在意啊!“径”(小道)周围有奇绝,平坦的大道上也有奇绝。“管理者”好面子,他们会粉饰太平。你我普通百姓也好面子,没有也要装做有的样子。类似的情况哪里称得上“道”呢?“道”无所不在,但“道”被你我认识、掌握并不是一促而就、瞬间而成的。所以“道”会经常来约束、惩罚人类的,尤其是表面的“聪明”更容易受到严重的惩罚。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