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探讨争鸣
对本站各类作品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议论文章。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探讨争鸣
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549        作者:刘晓林        发布:刘晓林        首发时间:2009-10-22 16:34:00
关键词:刘晓林 道德经 老子
编语:
标签刘晓林  道德经  老子 
标签刘晓林  道德经  老子  9小时前
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刘晓林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字意双解:
大德的形态由“道”而定。“道”作为“物体”,它不能整体上明确(只有特定的明确)。恍恍惚惚的,它里边确实有大致(宏观的明确);恍恍惚惚的,它里边确实也有精微(微观的明确);幽深莫测,它由最小物质构成。这最小物质是真实存在的,事实是可以相信的。(虽然有时候由于你我受眼界、认识等主观及科技、时代等客观限制而对某些真实存在持怀疑态度或直接否决。)自时空出现以来,“道”已然而存。我是怎样才知晓万物初始呢?因为“道”的缘故啊!
 
旁注:
作为比《道德经》对宇宙万物的描述更为“先进而精确”的易学早就通过“象”、“数”来对主观、客观进行了“界定”。“象”表示宏观,“数”表示微观。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事物的判断才会更趋于合理。“道”不是一种精确的常态,但它在特定的状态下又可以恒定。“道”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万物,在与万物“交流”。一个人智慧再高、寿命再长哪能与“道”同始终呢?但“道”的确又是可以接近的,如果你我接近了“道”,至于我们没有亲眼目睹、亲耳闻听的事物还是可以从“道”中生发出来的。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