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之魂 ——王芳散... [雨晴]
- 学诗之法... [青青子佩]
- 杂谈... [初生牛犊]
- 心底飞歌 ——诗人王跃... [雨晴]
- 实践确实是检验真理的唯... [江湖夜雨]
- 靡靡相思苦,阵阵刀割痛... [翰林院士]
- 《诗论》修改稿... [崔思军]
- 关于《临洞庭上张丞相》... [秋水孤帆]
- 学格律诗28问答... [秋水孤帆]
- 《赋写风华》贺序... [诗赋家王]
- 中国历史上十大骈文高手... [周晓明]
- 诗歌概论... [覃应海]
- 艺术含蓄学(全本)... [郭有生]
- 古代离情诗诗译书画意境... [王铁&n]
- 怎样写七言绝句... [风霜雪雨]
- 生命的珍果 思想的明珠... [晓雪(著]
- 平水韵表中没收入的汉字... [淘淘一笑]
- 扬东北诗风,创“黑土”... [程奎]
- 艺术含蓄学... [郭有生]
- 《大家一起来写赋》... [石涵]
围棋文化和辞赋
围棋是我国的国粹,辞赋是我国独有的文化,二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历代辞赋作品中不乏有关围棋理论的述作,本文以此来展开论述以及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围棋文化;围棋艺术;围棋理论;辞赋
琴、棋、书、画是我国并列的四大艺术,而围棋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围棋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高度智慧的文化。可以愉悦人的身心,增进健康,同时,围棋中还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在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围棋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作篇》记载:“尧造围棋”相传尧帝造围棋是用来教育儿子丹朱的。西晋张华《博物志》中也有“尧造围棋;舜也以棋教子”之说。《大英百科全书》和《美国百科全书》都记载“围棋于公元前2356年(即尧帝即位之年)由中国发明。
诗、词、曲、赋又是我国并列的四大文体。而辞赋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体,竟然与围棋文化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从我国现存的历代辞赋作品中不乏与围棋有关的辞赋作品,但这一现象一直没受到赋学研究学者的重视,这估计是此类专家学者中有可能与围棋水平不高有关,导之了这方面研究的缺失,本人有着几十年的棋龄,围棋水平也达到业余四段,对围棋的理论也有所了解,最近又一直搞辞赋创作,故不揣浅陋地爬罗剔抉地对此进行一番梳理。
在系统围棋理论出现之前,我们儒家俩位重要人物都对围棋有过评论: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在《孟子·告子》上提到:“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在《孟子·离娄》下中也写道: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从以上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下棋的行为仅仅比无所事事,吃饱撑着的强些。围棋也被孔子排除在“诗、书、礼、乐、射、御”的六艺系统之外。孟子则认为围棋是“小数”,更进一步指出好下棋喝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也。这种对围棋消极认识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两汉。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认为“失离迷风,围棋是也。”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写道“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指出下围棋过于浪费时间,如果用下围棋的时间读书求学,“则闻者必广。”在西汉儒家思想大一统的局面下,围棋这种被视为“小数”的游戏是不可能为当时的士人所青睐。
而最早论述围棋的人应该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九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他的《弈旨》中写道:“北方之人,谓棋为弈。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 或虚设预置,以自卫护,盖象庖牺网罟之制之制。堤防周起,障塞漏决,有似夏后治水之势。一孔有阙,坏颓不振,有似瓠子泛滥之败。作伏设诈,突围横行,田单之奇。要厄相劫,割地取偿,苏张之姿。三分有二,恝而不诛,周文之德。□巡儒行,保角依旁,却自补续,虽败不亡,缪公之智。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①虽然他在文中说了一通“成败减否,为仁由己”意即行棋的成败好坏取决于弈者是否具有“仁”这样近乎迂腐的儒家看法,但也认为弈之“厥义深矣”并且以周文王之德和秦穆公之摺比喻围棋上的“ 中庸之方”和“智者之虑”,对弈道还是十分推崇的。此文以四言为主,虽然无韵无骈,但有一定的铺陈,具备辞赋的一些特征。
李尤,约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卒于顺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字伯仁,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年少时以能文著称,曾撰《蜀记》。李尤的著作表达的是正统儒家思想,缺乏创建且文采平平,故成就不高,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为“李尤赋铭,志慕鸿裁,而才力沈膇,垂翼不飞”。 他在《围棋铭》中写道“诗人幽忆,感物则思。志之空闲,玩弄游意。局为宪矩,棋法阴阳。道为经纬,方错列张。”②作者把下棋看作是放松紧张精神的一种活动,认为对胜负不要过多地计较,肯定了围棋的崇高意境,并对从围棋的社会功用的角度来予以肯定。后世的许多文人都持这种看法。
另有东汉的儒学家马融也写过一篇《围棋赋》。马融(79-166),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尤长于古文经学。他一生注书甚多,注有《孝经》、《论语》、《诗》、《周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皆已散佚,清人编的《玉函山房丛书》、《汉学堂丛书》都有辑录。另有赋颂等作品,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马季长集》。他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卢植、郑玄都是其门徒。马融的《围棋赋》,“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象士卒兮两敌相当,拙者无功兮弱者先亡。自有中和兮请说其方,先据四道兮保角依旁。缘边遮列兮往往相望,离离马首兮连连雁行。踔度间置兮裴回中央,违阁奋翼兮左右翱翔。道狭敌众兮情无远行,棋多无册兮如聚群羊。骆驿自保兮先后来迎,攻宽击虚兮跄绛内房。利则为时兮便则为强,厌于食(缺一字)兮坏决垣墙。堤溃不塞兮泛滥远长,横行阵乱兮敌心骇惶。迫兼棋鸡兮颇弃其装,已下险口兮凿置清坑。穷其中卦兮如鼠入囊。收取死卒兮无使相迎, 当食不食兮反受其殃。胜负之策兮于言如发。乍缓乍急兮上且未别,白黑纷乱兮于约如葛。 杂乱交错兮更相度越。守规不固兮为所唐突,深入贪地兮杀亡士卒,狂攘相救兮先后并没。上下离遮兮四面隔闭,围合罕散兮所对哽咽。韩信将兵兮难通易绝,身陷死地兮设见权谲。诱敌先行兮往往一窒,损蹇委食兮三将七卒。 驰逐爽问兮转相周密,赏度地道兮期相盘结。 蔓延连阁兮如火不灭,扶疏布散兮左右流溢。 浸淫不振兮敌人惧栗。迫役踧踖兮惆怅自失。计功相除兮以时早讫,事留变生兮舍棋欲疾。 荧感窘乏兮无令诈出,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③此赋把围棋中的布局、战斗、合围、计算等写得十分传神,则是从更具体的角度,来阐述围棋的战略战术,文中说到,围棋的下法如同兵法,以棋盘为战场。这一观点,当代的围棋记载感触最深,现代围棋解说当中,亦多以兵法之词入文。并且句式齐整,中间夹之兮字,骚体赋特征十分明显。
三国时期的曹摅也爱好围棋,曾写过一篇《围棋赋》,曹摅(?—308年),字颜远。西晋谯国人(今安徽亳县)。初任临淄令,以能昭雪冤狱及令囚犯探家事,一县号为“圣君”。历官洛阳令、齐王冏记室督、中书侍郎、襄阳太守等。后为征南司马。在镇压流民中,军败身死。工于师赋,今存诗约10首,原有集三卷,已佚。《晋书·良吏传》有传。他在《围棋赋》中写道“盖宣尼之所以称美,而君子之所以游虑也,既好其事而壮其辞,聊因翰墨,述而赋焉。赋曰:局则邓林之木,鲁班所造,规方砥平,素质元道,犀角象牙,是错是砺,内含光润,形亦应制。于是二敌交行,星罗宿列,云会中区,网布四裔,合围促阵,交相侵伐,六军之际也。张甄设伏,挑敌诱寇,纵败先锋,要胜后复,寻道为扬,频战累斗,夫保角依边,处山营也,隔道相望,夹水兵也。二斗共生,皆目并也,持棋合围,连理形也。览斯戏以广思,仪群方之妙理,讶奇变之可嘉,思孙吴与白起,世既平而功绝,局告成而巧止。当无为之余日,羞见玩于君子。”④他着重介绍了围棋的变化多端的特点,并列举了孙吴和白起两位军事奇才,应该说对于下围棋对提高掌握军事方面的变化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最后结尾却指出一般君子羞于玩围棋。
晋蔡洪也写过一篇《围棋赋》,但蔡洪生平却不见正传,只在《世说新语》书中提到蔡洪赴洛之典故。“命班输之妙手,制朝阳之柔木,取坤象于四方,位将军乎五岳,然后画路表界,立质朱文,曲直有正,方而不圆,算涂授卒,三百为群,任巧于无主,譬采菽乎中原。于是摅妙思,奋元筹,玩服色,尚骍驹,旋进旋退,二骑迭驱,翻翻马合,落落合敷。各啸歌以发愤,运变化以相符,乍似戏鹤之干霓,又类狡兔之绕丘。散象乘虚之飞凫,聚类绝贯之积珠。然后枕以大罗,缮以城郭,缀以悬险,经以绝落。眇望翼舒,翱翔客弈,虽动详悉。或临局寂然,惟棋是陈,静昧无声,潜来若神,抑舒之役,成子之贤也。或声手俱发,喧哗噪扰,色类不定,次措无己,再衰三竭,锐气已朽,登轼望逸,其乱可取也。尔乃心斗奔竞,势使挥谦,携手诋欺,朱颜妒嫌,然局不弘席,子不盈卷,秉二仪之极要,倔众巧之至权,若八卦之初兆,逐消息乎天文。屈则尺蠖,伸则龙蟠,崔嵬云起,劄嵸浪传,崟岑山结,杳雾分,静若清夜之列宿,动若流慧之互奔,殿未结而算子,隶首不得窥其门,局覆乱而不惑,研桑不足识其源。或设而死称枉,皋陶不能治其怨;或巧逸以乐胥,后夔不足以之赞乱”。⑤蔡洪高度评价围棋是门需要高智慧的的艺术。他指出对弈时两种情形,一种唯有手谈,寂然无声,另一种声和俱发,喜形于色。他认为围棋变化多端,不能详尽其情,只能下子时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这里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也写过一篇《围棋赋》。萧绎,帝讳绎,字世诚,武帝第七子。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历会稽太守,入为侍中丹阳尹。普通中,为荆州刺史。大同中,为江州刺史。太清初复为荆州。及建康陷,奉密诏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进。位相国,总百揆。以大宝三年十一月即位於江陵,改元承圣,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擒,遇害。明年追尊曰孝元皇帝,庙号世祖。梁武帝多才多艺,擅长诗词歌赋,早年就以名士和才子着称,是个典型的文人皇帝。这种文人性格可能是他如此笃信佛教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导致了急功近利,贸然北伐,最终亡国身死。梁武帝着有《坐右方》十卷。他的《围棋赋》中写道“围奁象天,方局法地。抨则广羊文犀,子则白瑶玄玉。方目无斜,直道不曲。尔乃建将军,布将士,列两阵,驱双轨,徘徊鹤翔,差池燕起。用忿兵而不顾,亦冯河而必危。无成术而好斗,非智者之所为。运疑心而犹豫,志无成而必亏。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为防。敌谋断而计屈,欲侵地而无方。不失行而致寇,不助彼而为强,不让他以增地,不失子而云亡。落重围而计穷,欲佻巧而行促,剧疏勒之迍邅,甚白登之困辱。或龙化而超绝,或神变而独悟,勿胶柱以调瑟,专守株而待兔。或有少棋,已有活形,失不为悴,得不为荣。若有苦战,未必能平,用折雄威,致损令名。故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东西驰走,左右周章,善有翻覆,多致败亡。虽蓄锐以将取,必居谦以自牧,譬猛兽之将击,亦俛耳而固伏。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至如玉壶银台,车厢井栏,既见知于曩日,亦在今之可观。或非劫非持,两悬两生,局有众势,多不可名。或方四聚五,花六持七,虽涉戏之近事,亦临局而应悉。或取结角,或营边鄙,或先点而亡,或先撇而死。故君子以之游神,先达以之安思,尽有戏之要道,穷情理之奥秘”。⑥这篇赋基本上用骈语所写,应该属于骈赋,梁元帝本身也是骈文高手,又是各种游乐的专家,史称他“六艺备闲, 棋登逸品。”⑦凭着对围棋的熟谙,写得自然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全文用典自然,形象生动,把围棋艺术用文学手段高度地进行概括和宣扬。
从以上几篇文章可以看出,以辞赋的体物写志,铺藻摛文来论述围棋艺术发生、发展、变化、以及当时社会人们对围棋认识所持的态度。
现在我国不少组织机构把围棋活动作为其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人们扩大交友圈,增加社会沟通,增进群体向心凝聚力和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生动活泼形式。此外,围棋活动由于对人们情感的熏陶和修养的涵茹, 更加之它有着化解郁闷、泄异人情等积极平稳心理的作用, 因而它对于消除社会中的某种不安定因素, 增进社会内部的团结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现在围棋各类世界性比赛也举办得如火如荼,奖金之高,参与者之广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围棋运动不但在日本、韩国等地开展,更是远播西欧、北美,南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正日益成为一项国际性的竟技运动,近年又很多金发碧眼的老外远渡重洋来中国学棋,而且逐渐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
但中国围棋理论的传播还相对滞后,故不少人误以为围棋发源于日韩。虽然古人留下了丰富的理论财富,但这些棋理定则大多是分散的、零碎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往往缺乏充分的阐述。它们犹如璞中之玉,有待我们去挖掘、整理、理解、掌握。特别是,前人发现的棋理,未必就穷尽了围棋竞技中的规律。故迫切需要我们的文字语言学家、赋学研究专家、围棋理论研究专家进行必要的组合,对中国古代围棋理论做注释或译注,这对提高围棋艺术走向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艺术类聚》卷第七十四
②《艺术类聚》卷第七十四
③《艺术类聚》卷第七十四
④《艺术类聚》卷第七十四
⑤《艺术类聚》卷第七十四
⑥《艺术类聚》卷第七十四
⑦《梁书·武帝记》
周晓明,网名锡东刀客,字博卿。辞赋家、骈文家。浙江温州人。生于六十年代,曾在无锡生活十年。从小爱好古典文学,迷恋诗词曲赋。1999年接触网络后开始文学创作,写过诗歌、杂文等。2003年开始专攻辞赋骈文方面的创作和研究,曾有作品发表在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十几家媒体,也多次荣获全国征文大赛的各类奖项。曾有个人辞赋骈体作品《八风集》问世。其作品已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南通大学图书馆、温州图书馆等收藏。
现任职位:现任中华辞赋家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华辞赋网副站长兼副总编、《中华辞赋报》总编审、中华国学院院长助理、中国骈文网站长兼总编、中国骈文学会理事、世界汉诗协会常务理事兼辞赋骈文委员会副主任。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