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诗论
本栏目所称的诗论,主要指对本站除辞赋骈文、书画影廊发表的作品外的文艺评论,评论内容包括作品与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诗论
金陵女子诗音颂,梅指弹筝再长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858        作者:杜波        发布:杜波        首发时间:2010-10-03 09:00:15
关键词:金陵女子诗音颂,梅指弹筝再长歌
编语:
——古筝印象
      熟悉的名字,熟悉的诗歌,贴紧灵魂的呼吸
花香与静土里,她依然饱满,打开她的诗笺
满是南国女子的味道,古筝,用她诗骨弹响
生命中每一个闪亮的音节,把诗歌的韵律
演绎在生活与追求之上,她的灵魂
一直与生活,生命相依,互问冷暖!
——杜波

诗歌写作也许擦不亮生活,但能擦亮灵魂,诗歌是灵魂的眼睛,只有眼睛干净的人才能看清生活的本质与实质,才能让其思想沉淀,才能写出世界上最干净和最纯美纯粹的文字,“诗歌是需要天才的,且有超出常人的第六感。第六感女神就是缪斯女神。传说中缪斯女神之美不可方物,其源于对自然的崇尚,由植物及花中获得无限美的灵感。(古筝)”而我也赞成古筝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诗歌确实需要天才来诠释诗歌本身的神性,而神性的底蕴是来自我们生活与生命的交融之中,古筝就是这样一位纯粹的女诗人,而我也认为,古筝是新时代女诗人的佼佼者,也是这个时代中国诗坛最出色的女诗人之一,她是在传统文化下和母语本身的资源成长的女诗人,她本身就具有代表性。她的诗歌被更多的读者与诗人所称颂和珍藏。
古筝,作家、诗人、诗歌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南京市作家协会》、《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曾获《芒种》2008年度诗人奖,女子智灵性诗学理念倡导者和代表诗人、“归来者诗群”代表诗人。作品散见各类省级报刊,并收录《2008中国诗歌年选》等多种诗歌选本和年鉴。著有诗集《虚构的房子》、《湿画布》、诗合集《南京五人诗选》、《五味子》,编有诗评集《品筝集》,主编民刊《陌生诗刊》。
诗对意象的推重,是因为“言不尽意”,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诗人心中之意,意象一直是诗者的灵魂,在意向与景与境的交替转换之中,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在她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语言的奥秘,《虚构的情人》、《快乐》、《幸福的白玫瑰》、《失眠的葵花》、《风开始变软》、《梦幻曲》、《移动》、《黑夜书》,在她这些诗歌当中,诗韵、诗情、诗意,都是对人世与情感的大感悟,更是对自然与自由真切的深呼吸,我一直喜欢也一直推崇她这些意象的铺展、递进、渗透、延伸、深化与升华的全部过程。
诗歌是自己面对整个世界最真实的声音,真正的诗人必须是严肃的,是真挚的、是深刻的,古筝对待诗歌也亦如此,她对诗歌有着独特的悟性和理解,他的诗歌浑厚而具有力度,我们不必去刻意拿出古筝的哪一首诗,哪一个段落去直接赏析,我们单看她数十年创作诗歌的数量与质量来看,就不难得出答案,她的创作手法是,在虚实相间求得转化,在语言内敛中深化主题思想内涵,她诗歌所呈现出生活与个人、外在的冷与内心热的感受感悟时,其间交织流动着诗者对诗意对生活生命的接近、而这些真切的触摸让人敬畏,她所呈现的令我们感到轻盈流动,感触盈怀,在她精致,纯粹和宁静的诗歌世界之中,常常让众多读者感动与抚慰。这是种不自觉和潜在的力量,显示了诗人对语言的驾驭潜力,还有一种对精致情感锲而不舍的高度追求与神往.。是的,如果没有一颗满怀深情和感觉敏锐的心灵,如果不是一个极为深沉和敏感的人,如果不是对生活与生命的交融的深切深刻呈现,把体验、阅读、思考、想象等一切都全方位地敞开胸怀、并保持亲切的警觉,把有所思与感知付之行动的人,是不会如此坚定表述和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事实上,在她不同的诗篇里我们还是可以找到诗人同样坚定不移的方向与朝圣。
古筝的博客被读者与诗者称为南京文化对外的窗口,她更是南京诗歌界引以荣的女诗人。她为人亲切卑谦,尊师重友,颇具口碑和人气,古筝亦有如此的盛誉,是她多年来的诗歌品性与人性品质的综合体现。2010年8月1日,在首都北京迎来了“《北京之音?古筝诗歌朗诵会》”,这是由《现代青年》杂志社和北京中视经典工作室联合主办的。在朗诵会上,她的《快乐》、《瞬间》、《风开始变软》、《小小的心》、《失眠的葵花》,等等经典诗作都被朗诵者吟咏得润物其声,每每都让人沉浸其中,因为大家都感受到,在古筝娴熟的笔锋之下隐含着的是诗人深深的爱,这样的诗歌会使我们看到那些娓娓道来的细腻情怀以及细如流水的诗意。这些,仿佛是古筝的,而这又是许多人的共鸣。
“事实上,诗歌已构成我与现实之间最好的缓冲层,通过诗歌抒写,我既得到理想中的生态环境,同时也缓解了生活本身存在的焦虑和浮躁,并释放和化解了作为一个女人必须忍受置身厨房所侵染的烟火味道。”(古筝)多么哲思的一句话,这也是代表她本人个性的“古筝主义”的诗歌写作的起源,在她精神世界中同样是具备了高级生命形态与追求,这种满含着生命汁液的女子,她如此清澈、如此纯粹、干净,因而她的诗歌信仰与诗歌境界也傲而有节,一尘不染。难怪著名诗人安琪是如此评价她的“作为一个才貌双全的女诗人,古筝获得了男女诗人的共同喜欢,这是女诗人所能获得的最高待遇”是啊,安琪如此的诠释足以证明,写诗的人爱她,不写诗的读者们也爱她,毋庸质疑,这是人格与美凝结的灵。
作为《陌生》诗刊的主编,她一直为诗歌默默地辛勤工作、奉献着,尤其她在这个岗位上发现并挖掘一批有潜质有灵性的诗人,我想这不仅仅我知道,还有更多关注诗歌的人更加注目,对此,我本人对她这样的举动而深深地赞成并感动着!——“为了把你追呀我为了和你飞,我漂洋过海日夜兼程把你追随”,汤潮的这句歌词,唱出了古筝对诗的心声与向往。光阴荏苒,似水流年,她依然活跃在中国现代诗坛上,用她的真情与执着继续她诗歌的神话。我们热切地期待着古筝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她的诗意生活,将她的“古筝主义”诗歌演绎得更精彩,更绚烂!

有没有比真更重要的,造我的神,微笑亦微笑
有没有比情更真实的,造我的诗,继续亦继续
——杜波

2010年9月22日于白城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竹林逸士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0-12 09:36:39)  
诗歌写作也许擦不亮生活,但能擦亮灵魂,_欣赏!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