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其它文论
本栏目所称的其它文论,主要指除版块道诗论和赋论内容以外的其它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其它文论
曲论结束语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661        作者:胡跃荣        发布:胡跃荣        首发时间:2010-07-23 10:56:00
关键词:诗词 曲 工尺谱
编语:

第二十章  元曲溯源

第四节  宋曲(2

 

曲例:《千秋岁引》(无名氏)

 

想风流态,种种般般媚。恨别离时太容易,香笺欲写相思意,相思泪滴香笺字。画堂深,银烛暗,重门闭。

似当日欢娱何日遂,愿早早相逢重设誓,美景良辰莫轻弃。鸳鸯帐里鸳鸯被,鸳鸯枕上鸳鸯睡。似恁地,长恁地,千秋岁。

 

如果读者还说这不算曲,那么,我就不改动文字,只是将句子重组一下还可以强化读者的感觉:

 

“似当日欢娱何日遂,恨别离时太容易,愿早早相逢重设誓。香笺欲写相思意,相思泪滴香笺字。画堂深,银烛暗,重门闭。

想风流态,种种般般媚,美景良辰莫轻弃。鸳鸯帐里鸳鸯被,鸳鸯枕上鸳鸯睡。似恁地,长恁地,千秋岁。”

 

这也需要“工尺谱”吗?“工尺谱”还真能罩得住词曲吗?若词曲真能被“工尺谱”罩住的话,那中国文化也太贫瘠了!这个逻辑关系还不清楚么?“词谱”说的是有“词”就可以成“谱”,而“倚声填词”说的是没“乐”就没有“词”——鼓吹“倚声填词”的人难道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哄骗谁呢?恐吓谁呢?

这其中,“曲”的几大特征都突显出来了:衬字和由衬字加长的长句特多,几乎可以引领排比句了;复句制造的唱腔;语气助词的使用和口语化的大白话等等。如果有人还认为这是格律诗词,那他就真不知道诗词为何物了。

关键还是要有唱腔才叫做“曲”,即便是不用复句制造“腔调”,对于声律效果明快的词牌词式,若用大白话填写就可以踩着扳子念叨了,自然只能是曲。诗词断不能沾一丝俗气,当然,生涩的也决不是诗词,因为生涩已经没有语言美了,又怎么算得上是诗词?

下面再让读者多见识一些宋曲,或者只是我认为这些都算不得宋词而已。特别地,“儿”字是语气助词,通常表现北方语音中的卷舌音,并且和“也”字一样是曲中运用最多的而且是无词意的衬字。特别要注意区别,词中的衬字虽然也是可去字,却是有实际文意的(无意义的语气助词只是偶尔可用),两者不可混淆,或者说明白了:不可习惯性地偷换概念!

读者不妨品味一下下面的两首《系裙腰》,看看有谁说得出能与“工尺谱”发生任何关系的可能性么?未必是中国人习惯于在自己的脖子上套枷锁,不套就觉得不舒服?我想,一个人最难做的是一生不作欺人之谈,才可能真正地问心无愧!文人呀!是否也该扪心自问地拷问一下自己的道德情操?

 

曲例:《系裙腰》(魏 氏)

 

灯花耿耿漏迟迟,人别后、夜凉时。西风潇洒梦初回,谁念我,就单枕,皱双眉。

锦屏绣幌与秋期,肠欲断、泪偷垂。月明还到小窗西,我恨你,我忆你,你争知。

 

曲例:《系裙腰》(刘 儗)

 

山儿矗矗水儿清,船儿似、叶儿轻,风儿更没人情。月儿明,厮合造,送人行。

眼儿蔌蔌泪儿倾,灯儿更、冷青青。遭逢著、雁儿又,没前程。一声声,怎生得,梦儿成。

 

曲例:《千年调》(曹 组)

 

人无百年人,偏作千年调。待把门关铁铸,鬼见失笑。多愁早老,惹尽闲烦恼。我惺也,枉劳心、漫计较。

粗衣淡饭,赢取暖和饱。住个宅儿,只要不大不小。常教洁净,不种闲花草。据见在,乐平生,便是神仙了。

 

曲例:《酷相思》(程 垓)

 

月挂霜林寒欲坠,正门外,催人起。奈离别、如今真个是。欲住也、留无计。欲去也、来无计。

马上离情衣上泪,各自个、供憔悴。问江路、梅花开也未。春到也、须频寄。人到也、须频寄。

 

曲例:《摊破采桑子》(赵长卿)

 

树头红叶飞都尽,景物凄凉。秀出群芳,又见江梅浅淡妆。,啰,真个是、可人香。

兰魂蕙魄应羞死,独占风光。梦断高唐,月送疏枝过女墙。,啰,真个是、可人香。

 

有趣的是,赵长卿把个《采桑子》不摊破还是词,按这种方式摊破就成曲了。“倚声填词”不太好玩,自个儿就给折煞了!更有趣的是,其中的“也,啰”只不过是另类的“和声”(象声)而已,这种玩法在曲中毕竟算是一种唱腔,自然别有风味,在词中可就没品位了。而且,这种象声的腔调在今天的民间曲艺中甚至是不同的少数民族的民歌中都还被保留着。读者看过湖南盐水鸭的广告吗?其中放鸭歌就是“吔——啰!吔——啰、吔——!”

由此可见,很多词牌都是很容易写成曲的。好在初学宋词的人一般都没有先接触元曲,不然的话会动不动就造出了一段不尴不尬的宋曲来。

简单地说,宋词可以和乐(如今我们同样还可给古代诗词配乐),但“倚音”确实是荒谬的,其实也和曲挂不上号,而“倚声填词”最多只能作“宋曲”,其产品中大都也只能是词不词、曲不曲的东西。尽管“倚声填词”催生了宋曲、元曲,但其观念却贻害了宋词近八百年(希望从此画上句号),如果南宋之前没人反对和对抗“倚声填词”,如今中国就没有宋词而只有宋曲、元曲了!究其原因,在宋朝,是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曲”的本质,不懂得“和乐”与“倚音”毕竟是两回事,而之后的谬论都只是中国文人习惯于人云亦云的见证,尤其中国文人的思辨能力有个大缺陷,就是没有逻辑思维的基础,总是依靠“博览群书、旁征博引”作为弥补,这能弥补么?缺少悟性的人想依靠“博览群书、旁征博引”而提高思维能力是不可能的!不知道“传销”之“洗脑”是怎么回事么?不知道谎言如何变成“真像”么?多几个人打吆喝就是了!比如中国人习惯了的“名人效益”时刻都在制造着谎言。同理,当博览的也都是没有逻辑的凭空瞎想而博引的也是非事实的人云亦云的谬误的话,结果会如何?这种学风造就的人都是很做作(好卖弄)的,而这种学风造就的文化总会令社会疯狂!文人读书不能靠“背”,还得多“想”才是,智慧比背书更重要。尤其“学问”都是“背”下来的专业“人才”最令人恐怖。现在大学教育强制推行“文科也要学数学”是拯救中国文人以拯救中国文化的有效举措。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