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其它文论
本栏目所称的其它文论,主要指除版块道诗论和赋论内容以外的其它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其它文论
松涛----中国诗人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140        作者:程奎        发布:程奎        首发时间:2009-07-04 08:54:00
关键词:
编语:

松涛----中国诗人

近日,读松涛兄的《忧患交响曲》颇受震撼,隐约之中,我默念着:松涛是中国诗人。也许有的文友会嘲笑说,我们这些诗人都是中国人,因此不也都是中国诗人吗?不,我说的中国诗人是能够代表中国诗歌优良传统,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诗人。一部《忧患交响曲》,抒发着诗人的天下之忧,松涛以诗向世人敲响了震聋发愦之钟。

早在四十年前,我就是松涛诗歌的读者,那时候,他的诗是豪迈的,充满激情。粉碎四人帮后,他的诗风有了转变,这一时期松涛的诗用词非常讲究,很清丽,很细腻,几笔就勾勒出了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有的近乎白描,白描中充满哲理和雅趣。然而,在这部忧患曲中,松涛诗的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不是评论家,只有些皮毛的感觉。记不是谁这样评价曹操的诗了:如幽燕老将,气韵沉胸。松涛在我眼里始终是个帅哥,于诗坛却可以称为老将。他的这部忧患曲读来如一幽燕老将,在指点江山,在振臂高呼,在唤醒昏愦。

诗言志,志有大有小,有个人情怀,有兴亡之志,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大都是儒家的精英,他们都有着修齐治平的抱负,都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因此在他们的诗中更多的是忧患意识。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白居易的《卖炭翁》、《观刈麦》等等,这些都是大雅之声,用李大钊的诗句说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中国诗歌的主流,这些诗人是中国诗坛的基石。

六朝时的文人将诗做得很精緻,沈约还搞出个声韵。一个国家没有文人不行,但是文人太多了也不行。南朝的文人们诗做得好,却于社稷无补,所有南朝的朝廷都是短命的。五代时的李后主是个文人,词做得炉火纯青,结果成了俘虏。宋徽宗是大文人,但却被捉到了五国城。南朝诗人应是花间派的鼻祖,这些文人们都不干正事,晚唐的温庭筠、北宋的柳永、周邦颜都是这类人物。他们只能成为帮闲,历史不会买他们的账。所以馆阁体、婉约派成不了大气候,他们不能为时代为民众歌,而是沉湎于自己的小天地中,整天价酒啊、花啊、情啊、愁的,做无病呻吟。

诗的价值在于能把住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为推动社会的前进做贡献。松涛的诗做到了这一点,这是最值得敬佩的,他能站在国家甚至全人类的角度看问题,写东西,这才是真正的诗。如他在《拒绝末日》中的“疮痍满地”一诗中这样写道:

每年熄灭了食欲的死人,

还要吃掉四十万亩土地。

一座座气派的陵园,

一座座豪华的坟冢,

仅仅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哟,

能摆下多少论口的是棺材。

而活人则在坟与坟之间蠕动,

预先为自己搜导风水宝地。

绝非危言,神州---

就要成为埋葬历史,

也埋葬未来的墓场了。

……

沙漠向城市勃然推进,

随行的幽灵出手,

轻松点到了人类的死穴。

气势汹汹的飞沙走石,

日夜攻打着玉门关、嘉峪关。

毛乌素沙漠的特遣队

已越过明长城,大举南下。

天安门广场高低有致的庄严,

被迫接受尘土的洗礼。

睁不开眼的长安,

让迷蒙的纱巾层层包裹。

贺兰山失守!

乌鞘岭失守!

张家口失守!告急!告急!!告急!!!

……待人类沦为弃儿和乞丐时

地球也就成了一堆无处可运的垃圾。

当人们还陶醉于科学飞速发展的喜悦中时,松涛却以诗人的眼光看到了这种不节制的发展将会给人类带来几乎是毁灭性的后果,他用诗歌在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这部长诗之所以能获奖,我觉得正是由于它触动了人类最敏感的神经,这首诗不但是中国的,而且应该是人类的。

松涛之所以能站在这样的高度,能发出这样的震撼之声,一定是源自他修齐治平的远大的抱负。一个好诗人,首先必须是一个社会重大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游离者。诗人必须有出将入相的雄心,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他才能有高度,才能有胸怀。如果让松涛出任主管环保的副总理,一定会干得非常出色。因为他心里装着环保,有着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他的这些诗已经脱离了个人的小天地,是站在国家和人类角度发出的呐喊,将来如能以选票的形式推荐联合国环保大使,我一定是松涛的最狂热的拥戴者。

思想有多高,诗就会有多高,松涛的诗首先是有思想高度,才有了艺术高度。思想与艺术二者相比,思想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论你诗的技巧玩到什么程度,倘无思想,那诗就是苍白。作为诗人文人,愿我们如松涛一样用诗用文,用脆弱的肩膀为推动社会进步尽一些担当。

作一个松涛式的中国诗人,微斯人,吾谁与归!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4   条】
文章评论
赵凯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7-09 07:51:00)  
抚顺出了两位重要的诗人:李松涛和林雪。
淘然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7-09 07:27:00)  
[顶啊]我来了 先顶下
依依卿云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7-07 10:29:00)  
欣赞松涛先生的诗作,同意程哥的观点!
儒子驴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7-04 14:02:00)  
松涛,一位永远光耀中国诗坛的明星!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