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诗论
本栏目所称的诗论,主要指对本站除辞赋骈文、书画影廊发表的作品外的文艺评论,评论内容包括作品与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诗论
民族精神向往的诗性表达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147        作者:朱先树        发布:商泽军        首发时间:2009-09-10 08:06:00
关键词:民族精神向往的诗性表达
编语:

民族精神向往的诗性表达

——读商泽军的抒情长诗《大地飞虹》

朱先树

 

  商泽军是以抒写大题材大主题而为广大读者所关注的诗人。从《孔繁森之歌》到1998年在抗洪前线创作的《98,决战中国》,在抗击“非典”时期创作的《保卫生命》和去年在汶川地震灾区写的《国殇,诗记汶川》,以及歌颂奥运的《奥运中国》等等。凡是国家民族经历的社会大事件中,多有诗人商泽军的身影,也都有他的诗作。可以说商泽军是与人民大众真正心连着心的诗人。

  商泽军这部新的抒情长诗《大地飞虹》,是以国家电网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成作为写作题材的。在当今社会,电作为能源,已经和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和人民大众的生活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我国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对能源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如何让山西、内蒙的运煤车队不再千里奔波,将煤电就地转化,建设一条高压输电线路,也就成为了迫切问题。现在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长达645公里的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建成,不但是中国电网建设的首例,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是中国人民的信心、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商泽军的抒情长诗《大地飞虹》,就是怀着这样自豪的感情写成的。

  但诗不同于记实的报告文学和其他艺术样式,诗人商泽军没有去详细记述和描写整个工程的施工情况和劳动的种种场景,而是将这一伟大的工程升华为一种精神,以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文为背景,按特高压从北向南的地域走向,进行精心的诗意编织,对电的描写,实际上更重在一种象征形象的表达。煤从地下开采出来转化为电,煤电是光明和温暖之源,而光明和温暖是人类生存的向往。而远古先民就开始了这种精神的向往与追求。诗中写道:特高压工程的建成,改变的“不仅仅是山村孩子的命运/你在改变着/现代中国的进程”,而这也正是融进了“古老民族/焕发青春的脚步中”。写工程的建设者,也是重在表现他们的劳动热情和忘我的高尚精神境界,他们舍弃与亲人的团聚,在冰雪灾害中坚持为电路畅通而艰苦劳作。因为特高压人,“是天下/最知感恩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脚下的大地/—我们民族的根”。在写特高压跨越黄河的艰巨工程时,紧紧抓住“大跨越”来描写,写黄河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写黄河母亲在注视着自己的子孙。特高压跨越黄河就是跨越了历史:“这些黄河的子孙/他们从北到南/从历史的这端/到历史的那一端/—特高压/跨过了/历史/又升高了一个刻度”。特高压跨越黄河是壮观而伟大的,也更是充满诗意的。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是一个具体的工程,但诗人的描写想象开扩,背景宏大而悠远。在诗的写作中,以抽象和具体相结合,当然也有些具体细节描写还是显得粗疏有被掩没于概括描写之中的不足。但由于诗的具体构架已经形成,如何处理好抽象与具象关系,也是难度较大的。电对我们来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一般人并不真正了解它,写建设工程只从劳动和建设去写,则与别的题材描写无异,而和电的科学认识联系起来写,对诗人来说无疑也是一个难题。但不管怎么说,诗人商泽军还是聪明得处理好了,他主要抓住“电”的象征意义展开,写建设者的劳动上升为一种民族精神的描写,因此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这无疑是诗人商泽军在抒情长诗创作上又一个新的高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对过去诗歌艺术的单一化曾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由于创作自由度的提高,诗人们在题材选材和艺术表现方式上,逐渐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局面。但这些年来,诗歌的私人化写作,在年轻诗人中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而对重大题材和主题已失去了关注的兴趣,诗与时代、社会现实的关系有所疏离,因而使诗也逐渐有远离大众的倾向,大众也就对诗失去了热情。这也许就是今天诗歌“边缘化”,不景气的原因之一吧!诗人商泽军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以为他的这类诗在当今更是值得关注和提倡的,甚至是为了振兴诗歌、繁荣诗歌创作所必须的,对这一点诗人们应当有一种清醒的认识了。

                     (朱先树,著名评论家,《诗刊》编委。)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儒子驴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9-10 09:54:00)  
特高压工程的建成,改变的“不仅仅是山村孩子的命运/你在改变着/现代中国的进程”,而这也正是融进了“古老民族/焕发青春的脚步中”。[赞啊][赞啊][赞啊]
春暖鹿鸣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9-10 08:55:00)  
http://www.zgshifu.com/view.asp?id=7764&left=news,请大家一并欣赏。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