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诗论
本栏目所称的诗论,主要指对本站除辞赋骈文、书画影廊发表的作品外的文艺评论,评论内容包括作品与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诗论
用诗歌铭刻人民与历史不忘的己任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599        作者:杜波        发布:杜波        首发时间:2010-10-03 09:01:56
关键词:用诗歌铭刻人民与历史不忘的己任
编语:
    ——商泽军诗歌印象
     商泽军,作家、诗人,1966年出生于山东莘县。1981年入伍,退伍后曾任乡镇文化站站长、北京某杂志主编、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宣教部主任等职务。1981年开始创作,曾在《人民文学》《十月》《当代》《诗刊》《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出版报告文学、诗集十余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及年选。主要代表作有长诗《孔繁森之歌》《98,决战中国》《保卫生命》《诗人毛泽东》《钟声与水声》《低调的大师》《飞翔的中国》《奥运中国》《国殇:诗记汶川》等。曾获总后军事文学奖、人民日报文艺部征文奖、五个一工程作品奖、《青年文学》奖、人民文学年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特别奖、2008中国魅力诗人称号等。因创作成就突出,被总政治部和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称号,并被选为第六、第七届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 
  用爱与血透析我们的同胞
  我们在疼痛中感受,爱与被爱的交融
  商泽军,用坚强与爱诠释诗歌的真谛
  今夜,再读《国殇:诗记汶川》
  我和我的城市怎能入睡……
  ——杜波
  
  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这土地是诗人诗意栖居的土地,是一切生息之本,诗人就是这土地上行走的灵魂,不难看出,历史总在不断地衍绎和重复诗歌的恒定规律,每每遇时代的大变革与国家大记事,都会留下一些钤印历史和彪炳永恒的优秀诗篇,“国家不幸诗家幸”,大愤出真诗、大悲出真诗、大爱出真诗、大奋出真诗——这是诗的规律,这也是诗人的天职,因为良知与正义胸中奔涌,激情与企盼溢于笔端,把灾情感受转化为灾难文学,沉淀为民族的文化记忆。“位卑未敢忘忧国”,汶川地震后,诗人商泽军没有缺席,他主动报名请缨,跟随中国作协作家采访团去灾区。商泽军这样描述他在灾区的感受:“一个个场面,一个个故事,一首首可歌可泣的人物谱成的曲子,使我彻夜难眠。一如商泽军说:“民族的大道,就是一种诗歌的最高境界,但愿我的诗歌接近道义,我愿意用血书写。”这是血浓于水、心手相连的情感,商泽军用自己的创作,显示了一位诗人力争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灾难面前,商泽军的诗歌最打动人心的原因于一个诗歌的国度,一个诗歌的民族在同一时刻选择用诗歌来完成心灵的救赎。是的,商泽军早已将内心积蓄的爱与深沉一并迸发,于是《国殇:诗记汶川》就是如此般蔓延、渗透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因为这本诗集恰如其分地验证了用诗歌为时代作证这一点,这显示了作者努力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疾苦,这本来就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这是心灵激发起的不仅仅有现实之声,还有深刻的历史之音,而诗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物化与聚敛记录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震后的种种景象和人们不屈不弃、愈强愈奋的高尚情怀与进取精神。商泽军的诗歌是由诗人的主观感受凝固而成的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真善美的统一体。别林斯基说:“诗歌用形象诉于灵魂,而这些形象就是那永恒的美的表现。”写实性诗歌以史实为依托,并不排斥它内在的抒情性,因为“写实性诗歌的时事作为诗人的现实生活,牵挂着诗人的情感”,它其中的“本事作为诗人的个人故事,直接凝聚着诗人的情感。”  
  是你,来寻找相爱与铭刻的记忆
  是你,追寻我爱与被爱的极地
  商泽军,走在祖国的土地上,用诗歌验证爱
  我发现他所有的文字里流淌着
  人民与祖国,心息相通的,泪滴与心血
  商泽军,用诗歌让一代人的思考与印记格外清晰
  ——杜波
  
  商泽军主张,一个诗人的身上应该流淌着屈原、杜甫、艾青的血液,只有在生活面前俯身,才可能写出大作品。“诗人,就是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与这个民族共悲戚、共欢乐。”是的,商泽军就是一位重视大题材的诗人,对历史负有责任感的诗人,著名诗人高洪波这样评价他:“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了中国当代诗人的良知和素质。”商泽军说:“面对任何国家民族的大事,诗人不能闭上自己的眼睛,他要正视,他要抒发自己的情感,他要向全世界昭示我们以怎样的信念面对挫折与苦难,如何实现光荣与梦想。”这些年来,他一直用诗歌记录着历史,97年香港回归,商泽军创作了长诗《1997—等你百年》。98年抗洪,他立刻启程奔赴长江抗洪前线,在那些与洪水搏斗的日夜里,他把自己感受到的、捕捉到的点点滴滴全部化作了诗情,《98,决战中国》、《保卫家园》、《中国脊梁》一系列诗作相继问世。《人民日报》、《文汇报》、《诗刊》、《解放军报》等数十家报刊强力推出。1998年10月,气吞山河的抒情长诗《‘98决战中国》震撼出版。“但愿我的笔下能为这一次民族的灾难记下一份最真挚的文字,为那些不幸遇难的群众和英勇献身的人们超度英魂,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命力而歌。” 
  在2003年春天非典时期,他又主动请战,奔赴抗非典一线。从而他一次用亲身经历去感受那些处处弥漫着药水味的非常日子里,长诗《保卫生命》是最好地诠释对医护人员最真诚的敬意,而后他继续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钟声与水声》、《飞翔的中国》《奥运中国》《国殇:诗记汶川》、《保卫家园》《中国脊梁》《站在高处的人》、《奥运中国》,(荣获《人民文学》2008年度文学大奖)、《中国在太空行走》、《五月,中国集合》、《飞向宇宙的歌声》、《大地飞虹》,还有他的长诗《奥运中国》等长篇政治抒情诗。作者对在这一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氛围、场景、民情、世态等,均作了深度的扫描与个性化的发掘,这些作品具有统一的精神命脉,充满诚挚的爱国激情;具有统一的艺术风格,激越奔放纵横驰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给人以震撼、启迪,但却绝对是用心汇聚的真情实感在这一刻喷涌与流泻,以至于让人每每读来,总也要心潮起伏、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怆然而又奋然,悲情复以豪情,而作为一个诗者,商泽军用他独到的慧眼,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百姓,他的诗里写出了一代人的思考和印记,是的诗歌应该介入时代与社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心贴近生活与生命的本身,而他的每一首诗都诞生于一个大事件中,在商泽军的诗里,我们读到的是责任、使命、爱心,商泽军的诗歌就是这样在世俗的生活中追觅崇高,歌颂崇高,我以为这是真实的血性!这些作品对当代真正的诗学承传和开拓,可以说具有转折性意义。 
  只有情真意切、有感而发,才显诗的堂奥;只有朴素自然、真挚深邃,才是诗的真谛。商泽军的诗歌是质朴与真实的融合,是真情与激情的碰撞,他的每一个字都是从艰难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滴血,一滴泪,一段梦想,叹息和惊醒,他的诗歌常常能够以其朴素、真挚、强烈而深沉的语言和情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掀起层层涟漪,乃至卷起旋涡、腾起巨澜,使人禁不住灵魂的抽搐与热泪的潸然。因为这样的诗歌必然是充满沉思,向往,深入人心和现实存在的反映,是一位永远醒着微笑又育苦的灵魂,一个在河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一片为爱驱动,他闪亮的灵魂在一层一层物象的深刻中前进,他的性格,永远具有一种本体论意义上坚定,不满于现状,倾向于未来与更高的空间,也许只有这样,他的诗歌才能结出无愧于我们天分的果实,这也是一代诗人必要性经历的艰难过程,并且,这也终将是商泽军诗人生命的寄托与生命中永恒的荣耀。 
  诗歌的记忆,流着清浅,自然
  绿绿地,宛若春天的颜色,商泽军
  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美丽扩散
  浸染了我,也倾倒了山川
  侵染这孜孜不倦的,爱的情愫
  
  看,他的热血与坚强在信念中交融
  他的热血与时间凝固成阳光
  读吧!读商泽军那孜孜不倦的追求
  读他诗歌中浴火重生的中华民族精神
  读他对待人民与历史铭刻不忘的己任
  
  ——杜波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