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探讨争鸣
对本站各类作品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议论文章。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探讨争鸣
说说新旧声律的交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791        作者:dlzji        发布:dlzji        首发时间:2011-05-08 14:25:20
关键词:声律
编语:

拙作《声律浅议提到笔者主张“赏析旧作依旧声,创作新作循新声”。既然持这样的主张,就躲不开声律的新旧交替这个话题。不把这个话题说清楚,谈论新声旧声近乎空谈。

什么是“旧作”?有时候好像很清楚,有时候则不那么清楚,需要推敲斟酌一番才行。例如,前人之作当然是旧作,今人之作就一定都是新作吗?推广普通话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从祖国大陆开始的,那以前的作品当然全都是旧作,那以后的呢?港澳台同胞乃至海外华人的作品呢?事实上,即使在祖国大陆,也没有几个人能在国家推广普通话以后短短几年里就脱胎换骨一般转脸就是满口标准的普通话;直到现在,许多远非偏远地方的孩子们依然是跟着发音很不标准的老师在学习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准普通话”;更何况如今我们看到的许多经典作品都是以前循着旧声创作出来的;象楹联协会这样的权威团体至今依然还在主张可以用无法诵读的旧声去搞创作。所以,即使看到今人刚刚创作出来的作品依然在遵循旧声,又有什么稀奇?

这是现实。

面对这样的现实,的确应该对现在仍然以旧声创作持几分理解乃至同情:人家根本就还说不好普通话,创作时是用新声还是用旧声,岂不同样都是要用自己读不准的声?人家就是信传统,服权威,守规矩,哪怕是不会读,克服克服也要依着本本仿着榜样去作,有什么不可以吗?能算是错?

所以,真的应该对至今还依着旧声搞创作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当然,理解和同情不等于赞同更不代表提倡或者推崇,那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什么是“新作”?该是指现今的以及今后的作品。正视上面所说的现实,就会知道循着新声去创作新作并不是一件很简单,很容易,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我们正身处在一个重大变革的进程中。抛开所有其他一切都不说,仅仅说声律,就的确是如此。新旧声律的交替其实早就出现在我们身边了,这是一个自然而然并且无法阻挡的进程。声律会带来美感,往根子上说,不是基于规则,而是基于规律。绝大多数人基于共同的生理特征和生理心理规律,都会有相似的美感取向,这就是美学规律的客观性。而规则,只是对规律的归纳和总结,用于方便学习和遵循。读不出、读不准就无法体会也无法表现声律美,这是客观规律,无法人为改变也无法变通。旧声早已经没有人会读,新声正在越来越畅行,在日常生活中新声取代旧声的进程既然已经启动,就再也无法停下更无法逆转了。《联律通则(施行)》不再以旧声作为唯一准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已经昭示了声律规则的演化将会趋向于哪里,所以,在创作中旧声会不会逐渐被新声所取代其实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当然,这是个进程,不可能是一个瞬间,也不会限在某个局部,它会在广阔空间、悠长时间中延续地演进,这种演进注定只能是渐进的,但是其趋势和结果都已经确定无疑了。难道不是吗?

认清了声律的本质,就该能预想到其发展的趋向。看清了发展的趋向,就该能决定自己的作为。现在该做的不是因循守旧,而是顺势而为,与时俱进。不去顺势而是逆势而为,不但耗神费力,而且会带来别扭,造成困惑和混乱,又有何益?

所以,凡做新作,就该用新声,无须犹疑,也根本无须作什么特别的说明。凡评新作,也应该尽量依据新声,这会形成引导,鼓励人们驰骋在可听可读的新声的天地里去真切感受中华声律文化特有的美妙,而不是仅仅流连于写在本本上的规矩里。

写在这里的这些文字,是对拙作《声律浅议的补充,已经插入了那篇文字,作为第4节。后来的朋友在那里看到了,又看到这里所写,或许会觉得罗嗦。对不起,敬请谅解!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来仪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5-11 16:27:21)  
其实我知道新律好写也很好新意,只是还不是很习惯。新韵的检定韵谱好像不是很好鉴定。支持老师的意见,好的东西总是被人们所发展和推新利用。
幸福群岛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5-09 08:09:29)  
凡做新作,就该用新声,无须犹疑,也根本无须作什么特别的说明。凡评新作,也应该尽量依据新声,这会形成引导,鼓励人们驰骋在可听可读的新声的天地里去真切感受中华声律文化特有的美妙,而不是仅仅流连于写在本本上的规矩里。
我不太习惯旧声,因为我根本摸不准古人的读音,唯一可以把握的是当代的“新声”,这几乎是无需查表的语言环境,用起来得心应手,何乐而不为?写出来的作品,大多数读者一招新声阅读,很合理,很有韵味。因此,我很赞同逐步采用新声,也不反对旧声。但是我很反对征文或作诗必须要求新声标注“新韵”,这真是有些泥古。我以前还标注,如今已经懒得去加上那个括弧了。我写我心,我行我素。问好作者老师!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