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评论
    拾玉者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6-25 10:19:31)  
    《中华诗词》刊物对新声韵作品都做了注明,本文引用的作者是新声韵的,原刊也都做了注明。本文只谈用韵问题,固守古韵的人连用韵也存在问题,更何况平仄!
    海凝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6-23 16:43:31)  

    一首诗用何种韵,要结合句中平仄和韵脚来看。楼主只看韵脚不理会句中平仄,把新韵作品也归入平水韵,令人匪夷所思。

    海凝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6-23 16:34:34)  

    楼主整理出此篇,足见下了不少功夫。不过所列诗词无一依平水韵而作,以此为据未免荒唐了些。除了《读纳兰性德“悼亡词” 》《读卡夫卡<变形记>》《青山关井泉》《昌臣茶园饮茶》《玉树抗震二首》几篇明显依《中华新韵》入律外,其他各篇皆依《诗韵新编》入律。至于用什么韵写作,本来不是什么大事,诗词的核心问题并不在此。个人认为,各种韵都懂一些还是比较好,随意用哪种,别混用即可。北方广大普通话区自然觉得新韵适合自己,而对于南方及港澳台、海外习作者而言,则是平水韵、诗韵新编更为适合些。普通话推行再广泛,古音系以及各地方言也是不会消失的。如今甲骨文、金文、隶书还有人在学在写也有人欣赏,各地方曲目也没有消失。而且按照根据音韵学原理,参阅《尔雅》、《康熙字典》等工具,用反切法,几乎所有古音都可以读出来,并非不可读。至于用哪一种韵,自取所好即可,何须多论。何况目前使用平水韵或诗韵新编习作近体诗的,几乎无一不通晓新韵;懂得多的倒是比懂得少的有问题了?诗词的好坏不在一个用韵的问题,多熟悉几种韵不是坏事,起码阅读古人作品的时候,你就不能用新韵来解析。

    庭院深深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6-23 11:06:27)  

    我完全赞同文中的观点,查韵书作诗词主要受引路者的误导所致,显得个人高不可测,神秘兮兮。殊不知普通话就是现代的韵书,是新中国对汉语的一次统一规范,其实和历代韵书的作用是一致的,都规范了各个时代的读音。我反对古韵的理由有这么几点:1.笔者所说的串韵现象。2.没有必要,有现代规范的韵,何必抱残守缺。3.一般读者不懂,还以为没押韵呢,费力不讨好,拉远了与读者的距离。4.用古韵的人大都一知半解,只知韵部不知读音,比如韵字北、地,北就不能读bei 3声,经常遇到摇头晃脑的人,问其用的韵字如何读,结果往往叫人苦笑不得,大跌眼镜。5.汉字最难的算是读音,先成为汉字专家再写古体诗词吗?显然没有必要。这不禁让人想到郭沫若解读古诗的佳话。

        共有 4  条评论 . 当前第 1  页,共 1  页           
    转到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