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评论
    匿名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2-12 08:42:00)  
    中国古代诗词太了不起了,但现在人们只是能背诵而已,真正能写的如凤毛麟角。我是学中文的,算是个科班,但我们班里一个能写古诗词的也没有。后来我又作过一些调查,对象是近二十年来毕业的中文系学生,调查结果更是可怜,我仅遇过两个人懂得古诗的韵律, 一个叫鲁岩,一个叫张广杰。这两个人十年前写过几首古体诗词,现在早就不写了。不用多,再过几十年,恐怕这个民族瑰宝就因后续无人而死掉了。这是现状,是每个珍爱中国古典文化的人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状! 现在,由于上层人物有几个爱好京剧的,他们将京剧作为国粹来抢救,可谁来抢救古典诗词呢?毛泽东就不提倡青年人写旧体诗,旧体诗的确束缚太多。那么作为远比京剧要国粹得多的古诗词就这么消亡了?其实早就有人大声疾呼,在提倡新格律诗,但是未走通。白话文兴,新诗兴,于是有了郭沫若《女神》中“一的一切,一切的一”那样的狗屁新诗。新诗有的朦胧,有的不讲韵脚,有的不论长短,有的抽象和朦胧得你不知所云。当然,有些新诗写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总的来说,中国诗坛处于从未有过的低迷! 怎么办? 一、走老路,提倡旧体诗,我看百分之百行不通。 二、就像现在这样朦胧下去,新诗依旧会是迄无成就。 三、改革,像中国社会一样也要走改革之路,至于怎么走,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那么如何改革?首先必须是继承,然后才是发展,必须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是大众的。如何继承?完完全全,一丝不动,背定不行。要对旧诗韵进行修订,时代发展了,从沈约那时开始形成的诗韵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了。其次最好能制定一个诗的章法,以求约定俗成,当然不是法规。于是我提出了“旧瓶装新酒”,其实我也下过一些功夫研究过旧体诗,也知道一些拗救,但真要有想写的欲望时,就顾不及那些了。我认为中国古诗词这种形式不能扔,但内容上真得变,不能吓得每个人都不敢涉足,也不能要求年轻人都懂格律,要想把这些东西弄懂得下多大的功夫!白居易和柳永的诗普及到了有井水处,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繁荣啊!如果我们能放开些束缚,让更多的年轻人不但爱好古体诗,还能在不大受束缚的情况下写古体诗,那么,相信中国古诗词必然会有一个新的气象,也许这会是中国诗歌的一条新路子。对诗我知道得太少,只是想,中国诗歌就这样萧条下去了吗?诗歌改革搞了几十年了,至今仍未有个明晰的路子,就让我的“旧瓶装新酒”的歪论算作改革的一个小支流吧,如存此说,试试看,也许会把更多的年轻人吸引到这条道儿上来。 我的这些个想法和许多人一样,都在为中国古诗词的命运担忧。这绝不是杞人忧天,大多数爱好古诗词的人都有一种预感,中国古典诗词正在走向死亡。我之所以想旧瓶装新酒,主要是出于对古诗词的爱好,绝没有挽狂澜于既倒的狂妄。 您老的这些话倒提醒了我:“如果用今天的语音、古代的诗词格律来写白话的新诗,则又当别论。但是绝不能标上‘五言’、‘七律’或‘蝶恋花’、‘西江月’之类的词牌。因为这已经是古典诗词的变种,实质上不是‘古典诗词’了。”那我们就写这样的变种!变种是什么,是变,是改革,是尝试。瓶子肯定还旧瓶子,但我把商标擦去,再起个新牌子,比如不叫“念奴娇”,改为“思君情”或别的什么的就完了嘛。
    匿名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2-12 07:49:00)  
    这是一篇对于每一个喜欢诗词的人来说,都应该认真一读的文章!
        共有 2  条评论 . 当前第 1  页,共 1  页           
    转到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