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诗论
本栏目所称的诗论,主要指对本站除辞赋骈文、书画影廊发表的作品外的文艺评论,评论内容包括作品与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诗论
诗想(3)
文章来源:李犁的热炕头        访问量:2326        作者:李犁        发布:李犁        首发时间:2010-06-30 21:13:00
关键词:诗想(3)
编语:

诗想(3) 

 

不能把诗人理解成知识分子。或者诗人与知识分子仅仅是交叉关系。因为诗人不需要成堆的知识。知识多了反而会毁坏诗人的天才。诗人是天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写诗,而知识分子则是大多数人的可能。更主要的是真正的诗人必须是感性的冲动的自我的有独创性的宁可毁灭绝不谄媚的一个人。而大多数知识分子则是没有脊梁因袭前人失去自我变成腐朽的没有创造力的犬儒。从人格和气质上诗人更类似于古代的“士”。

 

我理解士人首先是一个有境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敢向丑恶表示愤怒,思想和行为上都特立独行的与文字为伍的他们有有正气雄气骨气勇气,自己内心又充盈着充足的阳气和元气的文人和作家。

  

而“士”,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士可杀不可辱”这样的名句。这是儒者的风骨和气节。说明士人把名节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这样品格的作家写出的作品当然也就具有了坦荡和刚直的魂魄,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这不是简单的担当和责任,更要有一种自我清洁的精神和决然的姿态。

 

诗歌不是大炮也不是原子弹,它可能是不经意回眸一瞥的温柔。像一场炮火过后战场上细细回荡的音乐声,也像一场暴雨之后黑云中乍现的月光。这也是一种力量,像翅膀掠过花朵的尖,让人的灵魂渐渐安静,也让人的心灵慢慢地浸满泪水和感动。

 

这就是诗歌的温软和纤细。有时这种美是通过几组事物或者形象的“聚集”,将诗意完成,像把散乱的草木束成花朵。而且像一组蒙太奇的慢镜头,缓缓地最后把心灵放大。整个的诗境是纤细和舒缓的,一点一点由外向内由目光所见向心灵聚集,并这有别于他以往的由内向外像骤雨鞭打土地一样暴烈的抒情。但是温软和纤细并不一定没有震撼,有时候它对于一个人心灵来说更容易产生沉湎和怀想。

 

诗歌隐约的光辉让心灵得到沐浴和摇撼。那是青铜剑锋芒背后的一种宁静,也是强力意志推进时不经意回眸一瞥的温柔。像一场战斗过后战场上回荡起隐约的音乐声,也像一场暴雨之后黑云中乍现的月光。这也是一种力量,像翅膀掠过花朵的尖,让人的灵魂渐渐安静,也让人的心灵慢慢地浸满泪水和感动。我把这看成诗歌温软的部分。这是属于诗意的,是文本带来的光辉和快感,她很细小又广阔无边,她是爱更是一种美。

 

诗人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摘下那/七岁的蜂巢,为你掏出生活的蜜”温柔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用舍己救人的方式拯救爱情是有效的,也是榜样们留下的灵丹妙药。诗人的内心是敞开的和明亮的。有小小的愉悦和温暖在上升。这是作者情感在升温,情感能消耗心灵,但好的情感也能温暖心灵。

 

我把“虚构”理解成王国维说的“造境”。就是作者根据自己心里所想重新构建的一个现实。它不是幻觉,但它可能是诗人长期所想,精神高度集中后无意识中图景的乍现。无意识的东西是高度的真实,它是潜在作者生命中最根本最原始的材料。

 

所以诗人虚构的爱可能是他内心最真实的隐秘,是从他情感和思想上撕下来的最真切的血肉。所以它疼,它凉。这也就形成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他诗歌的底色。而它的疼和凉又是通过温软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这就更让人心里隐隐作疼。

 

雪在山上,树在窗外,名声在风中/白木桌子上是剩余的睫毛、油彩和睡眠/成堆的木材是其中最坚实的部分/失眠的大师在追寻他昨夜的面孔//你剪下白纸开始作画/ /此时那灰发的叔叔正在敲门/一封信来自遥远的北方……(朵渔《老年虚构》) 

这虚构和心造的“境”是超然的,也是轻松随意的,更是诗意的。一切都可以放下了,成就,名声,面具和刻意的一切。让一切重回真实和自然,让生活呈现简单和朴素:雪,树,白木桌子,还有“简约的一生适合用铅笔来描绘”。“铅笔”蕴含了真实随意,超然一切的心态。一切都无所谓了,只有代表友情的信来温暖心灵就已足够。这最后两句是此诗的诗眼,也是最温暖的地方。

心可以纯粹到“空”的地步,心态可以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但生活中不能没有“信”,不能没有友情来敲门。这是人性的美,也是诗歌所要达到的境界。老年和童年,最初和最终达到了统一和融合。诗歌也挤出了悲凉和惊悸,呈现了宁静和温和的美。

 

有些诗人天生就有一种悲观态度,但在写作中中他又积极努力改变这一切,让生活有微笑,让诗歌有温度,让这一切给人间和艺术带来大美。

 

叔本华说:“人生像一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摆来摆去。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那么怎么才能摆脱这种痛苦和无聊呢?叔本华的答案是要用“睿智的生活”。就是说是一种丰富愉悦的精神生活,“从大自然、艺术和文学的千变万化的审美中,得到无穷尽的快乐,这些快乐是其他人不能领略的”。朵渔写诗追求艺术就是把生活审美化艺术化,让自己和更多的人从他的作品中得到摆脱痛苦和无聊的方法和机会,从而变得豁然和美妙。

2009.10.15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5   条】
文章评论
袁野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0-19 14:08:09)  
欣赏“一切都是干净的,只有人才是这风景上的污点”,问好
朴实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7-01 06:33:00)  
“让生活有微笑,让诗歌有温度”,就能摆脱“痛苦”和“无聊”,我以为。[赞啊][赞啊]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30 21:52:00)  
"老年和童年,最初和最终达到了统一和融合。诗歌也挤出了悲凉和惊悸,呈现了宁静和温和的美"欣赏并学习!问好老乡!
轻盈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30 21:25:00)  
学习欣赏老师的诗想积淀[顶啊][顶啊]
圣琴龙心歌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30 21:10:00)  
诗歌是灵魂的宣读,诗人是命运的蝉鸣.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