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其它文论
本栏目所称的其它文论,主要指除版块道诗论和赋论内容以外的其它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其它文论
再论“倚声填词”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837        作者:胡跃荣        发布:胡跃荣        首发时间:2010-07-22 12:32:00
关键词:诗词 音乐 倚声填词
编语:

再论“倚声填词”

胡跃荣

无论一个人懂不懂乐器,都完全能够临摹长沙话惟妙惟肖地演奏出“建设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咧!”这样的语音。我们年轻的时候用乐器模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指名道姓地将朋友从隔壁叫到自己身边来,或者用乐器临摹不好直接开的低俗玩笑中的语言,这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我相信,经历过集体生活的人们对此都不陌生。

然而,这种自然现象便是应该倚声填词的理论根据么?可见这种理论多么浅薄!他们不知道乐器还有管乐、弦乐、打击乐之分?他们没听过用筷子敲击大小瓷碗可以演奏音乐?他们没见过用铁棒摩擦柔软的钢片条可以演奏各种音乐?他们没试过将一片树叶含在口里可以演奏音乐?他们不知道口技可以临摹任何动物和运动机械的声音?

声音来自于摩擦,碰撞也是一种摩擦,发声的原理本来就是相同的,乐器的设计基本都是以调整摩擦面和调整振动摩擦空气的频率为基础的,口型、舌、齿、唇、喉的作用都只是为了调整气流摩擦的方式,由此可知,声音的基本规律和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因为完全相同的自然规律便决定了任何声音都有完全相同的基本的音素,这是再显浅不过的道理!于是,各种声音原本就是相通的,而不只是音乐与语音相通!古人不知道这些道理,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技术不发达、科学思想不健全、缺少认知世界的许多基本方法和手段,于是他们“发现”了四声五音的相似性而欣喜若狂就不足为奇了!发现诚然可贵,但这种原始的发现对现代人来说实在是不值一哂!尤其要以此将音乐凌驾于语言之上或者将语言与音乐同化就更荒唐可笑了!进一步地,张衡发明了地震仪之后,现代人就不该将其收存于博物馆中么?就必需制造大量的那种一模一样地震仪而不能用现代科技和计数机取代?更不能继续开发和改进了?——因为有了这种机械思维的人介入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来,并且还时不时地用“忘本”、“非正宗”来指责持反对意见者,就使得当代人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产生了很深的怀疑和误会甚至厌恶,严重地阻碍和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我在《诗词入门》中明白地说真正可恶的不是要打破诗词格律的人,而是这些假夫子!不懂的可以原谅,装懂的才是真正的祸害)。

于是说倚声填词的理论既不科学,也不合理,是违反自然规律、误导文化发展方向甚至是反人类的(破坏人类文明的根本——语言文字,自然问题就极其严重了)!倚声填词的理论打从一开始出现就是伪科学,而由此产生的作品都是劣质艺术、低俗文化!就是在当年,苏轼等一大批文豪就从来没有将那些倚声填词的人和为倚声填词推波助澜的人放在眼里,任人诽谤,也从来就没有向这些人妥协过,仍然坚持本源的文学艺术思想和规范,才使得宋词保留了和古诗、唐诗一样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及其优秀品质,而由倚声填词演变而生的元曲则成了曲艺艺术而退出了高雅文学的舞台(最多也只是转化成了一些地方戏曲)!所以说,倚声填词从来都是破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毒瘤!——这便是《诗词入门》的理论基础。

说元曲不是高雅文学或许有人不赞同,这可以理解,在元曲风行的几百年中也有屈指可数的极少量优秀作品,但这里有三点要注意:一是元曲是事实上的曲艺,不应该属于纯文学范畴。所以,元曲不能与唐诗宋词并列,最多只能说是一枝曲艺奇葩;二是,鲜有的几个好作品不能代表这种艺术的底蕴和品质;三是,这里说的是独立的元曲,比如古代四大名剧是“剧”,曲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能将对整体的评价移植到其中的某个细节中。这也可以简单明了:元朝将人分成五等,汉人是最低等的,那么当时在最低层人群中风靡的元曲自然是充满了颓废或奴性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社会意识,同样,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是相辅相成一一对应的!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是倚声填词造就的靡靡之音断送了宋朝的大好河山,是靡靡之音使社会堕落、民族颓废——这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难道我们现代人要将前人所制造的像倚声填词之类的不科学、反自然的垃圾文化一块继承吗?全世界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公认一个事实:科学和艺术都是要交给时间检验的!倚声填词所导致的宋词当年的没落而最终被纯粹的倚声填词的元曲取代及至元曲最终也退出高雅文学的事实,已经充分说明了时间的态度——倚声填词绝没有再活过来的理由和机会!这里也顺便说明了一点:倚声填词将文学与曲艺混同了!

小时候不觉得,长大之后再旁观那些儿时玩惯了的游戏,如儿童们给电影《平原枪声》中那段“鬼子进庄”的音乐所填的词——“糖——粒子—饼干—油条—炒米糕,糖——粒子—饼干—油条—炒米糕”——绝对准确地用长沙方言惟妙惟肖地给这一段音乐合上了语音,现在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会想:宋词果然是这样倚声填词的话那会是些什么玩意!

即便是现在的倚声填词的吹鼓手们也毫不隐晦地宣称:“既然要合乐而唱,那就要按照音乐的属性来重新考虑我们所拥有的文字,让字的声调与工尺谱的音调相适应。······诗在唐宋后应用到了考试上,所以哪怕内容不要了,格式也要统一,所以诗格律的严谨性毋庸置疑。而词更多的时候是用来歌唱的,所以哪怕内容不要了,也要唱出来。”

——你看看、你看看!这是些什么玩艺?第一,“按照音乐的属性来重新考虑我们所拥有的文字,让字的声调与工尺谱的音调相适应”这不是对人类文明的颠覆和挑衅吗?音乐既然至上了,还要纠缠语言不放干吗?曲有自己的注音符号,干吗他们不干脆丢开语言文字不要?显然倚声填词的人还是底气不足的!但不倚声填词的人却底气十足:我根本不需要依仗音乐,我们的语音文字的结构就足以让我们的诗词美得醉人!第二,“诗在唐宋后应用到了考试上,所以哪怕内容不要了,格式也要统一,所以诗格律的严谨性毋庸置疑”——这也算理论依据吗?显然这些人连考试的基本规范都不懂!考试的前提是:是否遵守约定的基本规范,如果不合规范将一律撇开不与理睬!合符规范了再看其他——这是任何考试必须遵守的规则!其中的那个“所以”没有因果关系,而且诗格律的严谨性本来就没人置疑,根本就用不着这样来证明。第三,诗的平仄格律什么时候成了音乐格律了?他这样说话明明是偷梁换柱!这些倚声填词者都是这么偷换概念的么?这种考试中诗的格律显然指的是语音声调的格律,根本就无丝毫线索表明与音乐相关!换句话说,这些考试的平仄规范是语音的平仄规范而不是指音乐的音素——说话能是这样打马虎眼么?第四,“而词更多的时候是用来歌唱的(注:近八百年来,人们填宋词时有谁唱了么?不然的话曲谱怎么都遗失了),所以哪怕内容不要了,也要唱出来”——这就是倚声填词者的本来面目:他们作词时文字内容都可以不要的,玩的只是音乐而已决不可能是文学!——完全不打自招了,所以很多倚声填词的作品原本就是狗屁不通的!尤其臭不可闻的主要以倚声填词的代表人物的作品为收集对象的《绝妙好词》中更多(自然其中还会收录些文豪的宋词作掩饰,所以说是“更多”而没用“全是”这个词)!

我们还可以简单地描述一下倚声填词理论产生的过程:

前面已经说了,首先是宋代有人偶然注意到了四声五音有许多的相似性而欣喜若狂了,由于这些人显然是音乐至上论者,于是想用音乐取代语言,这显然是荒唐透顶的想法,自然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根本就没有可行性和可能性,于是就退一步求其次,试图将语音与音乐合一,并且让语言成为音乐的附庸,于是他们就从声音上作文章,这就产生了倚声填词的谬论。然而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在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语言形成了文字与语音、语法相协调的自身结构严密的系统、规律和艺术规范,是任何其他人类文化所不能取代或无法干扰的,文人们都知道这个基本道理,所以倚声填词是绝对不可能被士大夫文化(即高雅文化,可得注意了,中国文化从来都是士大夫文化主导的)所承认,于是倚声填词只能迷惑那些缺少文化修养的平民百姓,这就造成了在宋代高雅和低俗的宋词文化并存。而且,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低俗文化很容易在一段时期内占领社会文化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再加上南宋之后,文人都退出了文学艺术与倚声填词的戏曲艺术的争持而干脆不问津宋词了,倚声填词就得到了疯狂的扩张以致产生了“宋曲”(因为人们忌讳降低了宋词的品位才不愿意用这个词),进而被后来的元曲全面取代。这些都是《诗词入门》中所论证过的。

有人说我“或许会问为何一定要用语言去表达音乐所能表达的情感呢?”——真正可笑,我一生中从来都没问过类似这种愚蠢的问题!语言从来都是因为情感而发的,什么时候或者谁要用语言表达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了?人们除了会对音乐笼统地赞扬之外,真正知音的人绝不会用语言去描述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试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人都是在误导别人,因为对同一首音乐的感受因人而异、各不相同,谁敢这样自作聪明地放肆?即便是知音者的同一感受也有深浅之分,所以音乐家选择学生和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通过演奏(演唱)乐曲的方式进行,考证的都是不需要语言表达的对音乐的理解,检验的是演奏者通过乐曲直接表达的效果和演奏者对音乐的感悟(我都怀疑这些“崇拜”音乐的倚声填词者是否真正懂得音乐),人们也决不会指望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发现和教导出音乐奇才来!爱因斯坦酷爱音乐,而且自认为自己的音乐造诣很高,每次开party他都要热情地拉一段小提琴以飨客人,可听他拉琴的人没有一个敢恭维他的,只是都不愿意伤害他的自尊心。那些宣扬倚声填词的人懂得这些常识么?可想而知,用语言注释音乐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既是虚伪的也是极其愚蠢的!同样,倚声填词是对语言的亵渎,对词谱曲才是正理,那是在用音乐注释和强化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这些都在《诗词入门》中注解得清清楚楚。

下面引用的是倚声填词者的一段文章:

 

“每当学填词,人们总将注意力放在韵母的变化上,却忽略声母的变化,而从宋代李易安时已开始注意和运用了这种变化。

声母有五音六律:五音---唇、舌、齿、牙、喉;六律---黄种==C、太簇==D、姑洗==E、蕤宾==#F、夷则==#G、无射==bB。

若是单论词的韵母变化,实在是难窥词音律之全貌,必要兼审其声。

试举李易安之《声声慢》为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中第一段话我在本文开头就说明白了,无须再说什么。至于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读者可以计算其中用了多少入声字?而现在北方语系中早已没有入声了,我已经向许多北方朋友请教过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入声字该怎么读出入声的味来。以此看来,八百年前至今中国北方岂不是没人填过宋词了么?换句话说,那些谈入声字在当年宋词中是如果表现音素的作用的理论原本就不可信。现代人最善于无中生有!语音与音乐没有合一的可能性这类问题可以参看前一篇文章,而且,这些在《诗词入门》中都是说清楚了的,而且明明白白地提醒唐诗宋词爱好者,很多关于诗词研究的书和文只是说明了宋代倚声填词仅仅是当时的通俗文化而已,未必是赞成倚声填词的!一方面是读者误读,更多的是那些假夫子卖弄学问,故意将宋词弄得神乎其神,可就是这些人,其中却没有一个能写像样的诗词的,事实胜于雄辩,完全可以不加理会!

 更明白地说,倚声填词本身就不是真正的文学!如果宋词的品质果然是由倚声填词决定的,必然会早就和元曲一样退出高雅文学艺术的舞台了。

我想读者都听过这样的话:要毁灭一个民族首先就得毁灭他们的文化,文化被毁灭了,这个民族便不存在了。民族文化的底蕴造就了民族的气节,民族文化的风格体现的是民族的精神面貌,一个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捍卫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让其遭亵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我想,倚声填词者的本意并不是想要亵渎和毁灭宋词,而是因为他们知识的缺陷导致的思维障碍,其中有些人是误读了前人研究文学史的著作,有些人是分不清高雅和低俗的盲从,还有些人却是为了升职称写论文而已。现在不是流行这样的说法吗——在实验室里再也出不了科学家了,现在的科学家都是躺在床上想出一个新奇的名词,譬如“灰色理论”,譬如“混沌学”,譬如“纳米技术”,然后再编辑一些人们看不懂的语句组合几篇论文就行了!读者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哪家毛纺厂真的能制造“纳米毛衣”,真的使毛衣的纤维距离要用纳米来量的话,那毛衣一定不止能防枪弹肯定还能防导弹了!倚声填词不仅现代人看不懂,就是鼓吹倚声填词的人他们自己也根本就弄不明白!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8   条】
文章评论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9-05 19:37:48)  

刚才是我发表了评论,网站改版后和从前不一样了。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9-05 18:34:21)  

“首先是宋代有人偶然注意到了四声五音有许多的相似性而欣喜若狂了”——不知道胡老师这样说有没有文献可以佐证?我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认为这只是古人对文字艺术的一种尝试,也就是尝试着让文字与音乐相通(见劣作《韵》,我认为“毒瘤”一词过于严重,最多不过是“镣铐”而已。)并且我认为胡老师把语言文字(或者文学艺术)凌驾于音乐艺术之上是一种错误的偏见,说她们是姊妹更贴切,(音乐该是姐姐,文学是妹妹,在没有文字之前,音乐就在人们的劳作和举手投足中存在着了。我们和人交流,不用他把所有想法都写成文字告诉我们,我们只要听他的语气声调,看他的行为举止就知道了。在没有语言文字之前,还有那些不会说话的动物,就是这样和世界沟通的。我们今天所说的“音乐”可以定义为作曲家写成曲谱的可以表演的东西,其实音乐天生就藏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是有声的有时是无声的,而我们的心,就像一把有着敏感琴弦的琴。)并且如果文学作品没有音乐的轻灵之美,不能在读者心中奏响在作者心中回响着想要表达的旋律,该视为劣质作品。本人愚昧浅陋,还望胡老师不嫌弃,对我的观点多多指正。谢谢!

胡跃荣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2-01 13:33:00)  
我看了这里的许多争吵,其实大都源于误读。大家都热衷于文学,这么不善于沟通似乎太不应该,尤其将人家文章的主题张冠李戴很难让人理解,也让人很不舒服。真做学问还是不要心浮气躁的好。写作自然看的是品位,读书反射的也是品位,我想读书静不下心来,写作自然也是浮躁的。
胡跃荣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2-01 13:17:00)  
诗赋网上都是高手,可也应该形成一种风气,先把人家的文章读明白了再发评论才好,文章中说明白了的事重复叙述会很乏味的。
锦城过客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2-01 12:36:00)  
倚声填词大可不必较真,但按谱填词依律作诗则需遵守规则。中国文字的特点决定了四声的抑扬顿挫,独字独音,诗词既然是一种艺术形式,就得按它的规则行事,不能像“自由诗”那样不拘不束,任何人都能写的。勿怪浅陋。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