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诗论
本栏目所称的诗论,主要指对本站除辞赋骈文、书画影廊发表的作品外的文艺评论,评论内容包括作品与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诗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阳光下水莲花博客古典诗词赏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2639        作者:王旭久        发布:王旭久        首发时间:2009-11-24 12:03:00
关键词:古诗 新诗
编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阳光下水莲花博客古典诗词赏析

   上下几千年中国的文学样式里,诗歌,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诗歌中的古典诗词在中国的文学史的长河中更是格外的奇葩怒放,绚丽多彩,耀眼夺目。如果说《诗经》《楚辞》开辟了诗歌领域的先河,到了唐宋,诗歌的这种文学样式已经发展到了极致。昔往诗歌由比较简单的三四五言诗形式,发展到三曹父子为代表比较固定的名物言志,熔铸风骨。东晋的陶渊明和竹林七贤又把五言诗融入了自然风光,清新自然,情景交织,质朴清丽。唐宋时期的文学高峰是风格各异的唐诗宋词,形式多种多样,结构严谨,精彩纷呈,这些给华夏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世界艺术之林光璨无比,熠熠耀眼,更让世界的文学家们瞠目结舌。唐宋之后的古诗词没有得到更大发展和创新,更没有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和样式,五四运动的“白话文运动”,一扫古风,古典诗词几乎断代,好在毛泽东是著名古诗词的高手,又具国家领导人的地位,让学习白话文的新的一代人还能了解到古诗词的存在,近些年来,大概也就只有在大学校园的中文系同学,尚能系统地学习律诗绝句的平平仄仄和宋词的平声入韵,填词方法,维系中国古诗词的延续。中国的近代文学殿堂里多少年几乎没有一份承前启下的以发表古典诗词文学刊物存在。

    感谢网络使我有机会认识了阳光下水莲花的博客和认识她所创作的古典诗词。尽管过去我也读过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死啃书本,从来没有系统认真研究我国全部古典诗词。因而,我对唐诗宋词了解相对甚少,了解的范围也不很大,凤毛麟角的掌握不多。加之古文的费解,不愿涉猎古诗词写作和古诗词研究。这当然既有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也是我的内在原因。然而,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的的确确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丢弃了古典诗词,也就丢失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国的古典诗词的继承和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当然,继承古典诗词往往有复古之嫌,同时古典诗词中的各项要求也束缚写作上的一些手脚,律诗绝句的平仄韵律尚容易背记,然而词牌填写的平仄声律,长短不一,曲牌乐声,极大部分了解就困难了。反正我是自愧弗如。自建立博客,也常常走动邻家。看到好的的古典诗词,十分羡慕。尤其看到阳光下的水莲花的博客空间,一下子让我耳目一新起来。她的空间除了精美的散文和一些现代诗歌,其古典诗词占据大部主体。她的古诗词读来有味,又很耐读,清新自然,毫无雕饰,有余音绕梁之感,我私下以为,她的作品比起昔往名家,并不逊色多少。因而,羡佩至极。她尚在现代白话文的时代,创作如此大量古典诗词作品,且非常之好,实难能可贵。

 

1、大众化思想意识的非边缘化

    阳光下的水莲花的古典诗词虽不能说篇篇佳什,但是决不乏珠玑之作。纵观她博客的古典诗词估约有百十余首。古典诗词既继承了传统古典诗词的特征,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作品的风格完全不拘泥一格,小情小景,可以引发她的创作灵性,大是大非也能让她无限感慨。创作思想的多样性和诗词格律的掌握度,调动思想,任意驰骋,内容涵盖很广,形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很有特点。她有很多作品都与时代的脉搏牢牢相扣,由此可以看到一种不平凡的女性气度来。比如,《金人捧露盘,胡杨赞》序和词:

胡杨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有“活着不死2000年,死后不倒2000年,倒地不烂2000年”的神奇传说。它的顽强坚劲、多灾多难和中国西部极速沙漠化的现状,实在让人看得是心惊肉跳、心痛魂销。想着要写一片文字,以舒心头之郁郁!不是悲风不足道也。

越荒茫,悲远古,历沧桑。一路看、风卷沙狂。萦丝泪雨,注心头千缕化柔肠。叶眉迎秀,烈日摧、霞灿苍凉。

金秋染,霜林醉;寒雪地,冷凌床。纵惨淡、伫立如墙。龙枝老干,正站成西域绿洲乡。跨三千岁,更谱成、绝世华章。

这是作者借用西域的胡杨树,来赞颂一种华夏精神,与中国上下几千年联系一起,意义和内容就不同凡响了,思想的高度和诗人站立方位,贯穿中华民族古今,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体现着一种爱国情操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雪霁亭俜,岚晴楼耸,北国无限云天。莽苍堪尽,何处袅炊烟?玉树琼枝不断,素裹里、虎踞龙盘。山中涧、已收急骋,化作冷凌鲜。

 连连,香郁暗,梅花独放,桥畔蹊间。望行路迢遥,归愿难圆。空寄思频系念,豪情黯、拍遍危栏。笛长啸,三声相伴,入夜枕薄眠。(《满庭芳 冬望》)

这首词从上阙到下阕,如果从爱情角度理解未免偏颇,“空寄思频系念,豪情黯、拍遍危栏。”乡思之情跃然纸上。小之可以个人,大之可以为台湾的回归,祖国的统一 ,乃至拍遍危栏,痛定思痛地呼号回归这一愿望。由此可见她的思想内容的可贵之处;

风光如画,川西大地,曾来一派千秋。桃李扑香,人间化境,欣然百代轻悠;无事惹眉头。看山聚红翠,民性纯流。旦夕横灾,怎教儿女葬枯丘。

俄顷瓦砾墟楼。痛哀鸿遍野,雨苦风忧。烛火爱心,阳光义举,春潮涌动神州。凌冽共担愁。谱出豪迈曲,高亢歌喉。神鬼堪惊,正气天地荡冥幽。(《望海潮,抗震救灾》)

汶川地震是四川的灾难,也是国家的灾难,作者为之动容,倾心相系,秉笔疾书,把祖国上下的抗灾赈灾,神州的同心同德伟大壮举用词的形式记录下来。

“月自圆亏月自明,惊鸿一瞥累人生。芳心纵使无期许,莫待朝风晚露行。”(《七绝月出》)。一般写月多是思念之情,或是爱的向往,这首七绝的月亮则是通过月圆月缺。表达时不我待、积极努力的人生态度,具有一定的哲思;“最是苦瓜能解暑,清凉一夏静人心。从来良药多磨难,千古高风说到今。”(《七绝苦瓜》),一首苦瓜入诗道出作者的人格魅力和苦中有甜的情操,苦瓜之苦,被她称为一剂良药,用之倍益。“入水美人鱼,凌波菡萏开。芙蓉千万朵,同绽采风台。”(《五绝 出水芙蓉、谨以此诗颂赞女子跳水健儿》),北京奥运会的大题裁,被她通过小景观,三言两句,就把一种美捧与读者。

 

2、清新自然风格,表现了传统艺术特征

    阳光下的水莲花之古典诗词创作,讲究形象思维,托物明志,信手拈来,不加雕饰,便清新自然,形神兼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第一论述就是“意境说”,而博主炼意造境下的功夫颇大,读之简洁明朗,通俗易懂,拟象,喻象,自然生动,与艰涩难懂的多意多像完全大庭相径,与李白的《静夜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空谷无人语,幽兰独自芳。白云长啸上,坐看水天光。(《空谷幽兰》)

飞燕轻柔小小腰,东君细赏醉然陶。几曾争艳春花色,妆罢吟成素雅骚。(《咏柳》) 

信手涂来本自成,风声鹤唳莫相行。花非花色雾非雾,岂管倾城覆国名。(《写意》)

古诗词的创作,诗犹文也,忌直贵曲,阳光下水莲花古典诗词创作的方法和风格,有很多以含蓄和婉转见长,借物生情,借物咏叹,一步一步走深入思想的底部,表达内心世界,无论思想内容和美学观念,读后得以享受,使读者的思想得以升华,可谓为上乘之作:

遥想当年,故里河边,岸芷沁芬。 正艳阳乍泻,推波成雪;晴岚早起,绕翠翻新。嬉戏童心,纯情方寸,雀跃欢欣梦重温。从何处,待沿途追去,留住天真。

香薰兀自缤纷,纵春意行留如客宾。看今时萧瑟,风寒难料;他年和暖,雨漠还巡。放任萧萧,阴晴无忖,不问山高浊水昏。归来也,有凤箫羌管,吹尽征尘。(《沁园春咏怀》)

这首词上阙由远至近,由景到情,描绘少年时代天真活泼,思来神往;下阙的“兀自,客宾,萧瑟,风寒,雨漠,阴晴”一系列的意象暗喻,点出长大成年后事难如愿,险象环生,最后的中心句“归来也,有凤箫羌管,吹尽征尘。”为点睛之笔,表达了矢志不渝和乐观主义的态度。

类似上述揭示生活,以及感悟生活的例子很多,诸如:

十几年前,一朵花开,子夜小莲。看娇容妩媚,睡中清梦;芳心皎洁,月下莲仙。星雨流萤,碧波酣枕,几度醒眠难说怜。凭栏处,那佳人不语,犹自嫣然。

心莲开在心间,念去去韶华一梦间。尚霜风渐冷,卷舒黄叶;蝉鸣已远,换了人间。我谓莲心,可堪甜苦?莫把愁添眉宇间。缠绵否?是痴情人也,并蒂之间。(《沁园春莲(独木桥体)》)

本词作者借莲表达自己的情愫和成长过程,内在不乏生活态度,兼容爱情的多义性,写得多么巧妙和含蓄。作者类于此类表达自己情怀的莲花诗词极多:

 好心情,雨水天,会挽长风恣意怜!不思量,自缱绻,自有水天一色连!(《丁亥十月初五雨天有感而作》)

作者表面好像对自然环境的雨和风漠不关心,其实不然,作者恰恰关心自然环境,这个自然环境当然是个社会的大环境,是国家大事的千变万化,诗的巧妙之处完全是说反语,把社会的千变万化和自然科学规律的不可抗拒性说得明明白白,而且,作者超然物外,境在其中,极为冷静地看待社会发生的一切一切。作者的表现手法如周振甫先生《诗词例话》所言表现手法的反说。

 

3、艺术方法的继承与不隔

    博主的古典诗词创作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朋友的唱和之作,在朋友的唱和之间,表达的范围很广,内容之大包揽春夏秋冬、花鸟草虫、高山大川、菊竹梅兰等等,阐释作者广博的情怀和无限寄托。不一枚举;博主还有一部分作品表达爱情主题,创作的巧妙隽永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些作品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运用,承转起合,以小见大,虚实结合,不穿凿牵强附会,对偶和层递等均有独到之处,从她的诗词中均可看到其表现手法。

   佳人独坐兮,绿云扶芙蓉。风诉幽篁兮,琴弦指上鸣。一音动天籁,二音凤凰衷,三音绝尘响,四时更不同。天光明玄机,山色暗葱茏。鸟停鱼潜底,香淡花失容。我欲相追兮,辗转求不得。环佩复寂寂,太息付帘栊。《拟古琴音》

这是一首古乐府似的拟古诗,尽管拟古,但是读后不感觉古,作者一唱三叹,引人入胜,思想和表达,毫无与读者有隔绝之感,实是让人佩服不已。

杨柳飞花也。看丝丝、深深凝绿,暮春来也。百媚千娇依旧在,难抵花期尽也。这季节,闲情渐也。难把花锄惜花落,却潇潇疏雨催愁也。谁与共,眼眉也?

凭窗兀自迷离也。黯销魂,空阶一点,是余香也。岁月易将人抛掷,叶叶声声滴也。谁载去,相思苦也?燕子穿梭天已远,想云中可有鸿书也?风入眼,泪酸也。《金缕曲》

一首相思长调,由景至情,由情至情,情景交融,一连用十二个“也”字判断句,层层递进排比,文字达到一种异乎寻常的效果,可见作者功夫之深,可谓神韵、神来之笔;

    清著名评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强调的重点写作特征就是隔与不隔。隔与不隔既有思想意义的隔与不隔;也存在艺术美学的隔与不隔。隔与不隔说白了就是作品和读者的关系,是一种创作的能见度,思想的过于奥秘,不是大部分人所能接受了的,因为你不是哲学或佛道学说,即使是阳春白雪,也一样和者盖寡。因而,导致诗歌创作边缘化。现在读者,大众为主流,大众占据社会大部分群体。百姓需要的是对人间底层所关心的情感是非,博主的笔墨均落此处;艺术特点的隔与不隔突出的表现在你的文字是否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如果过多的文字游戏则是晦涩,并非含蓄,牵强附会的意象只能是文字的败笔,好诗好词的意象是自然景物和思想的完美结合,不是生硬塞入,大诗人的结合,非常自然,往往会有神来之笔。博主虽然不是大家,在隔与不隔的处理上,的的确确的流畅自然,不雕不饰,这就与作者的思想想象能力和遣词造句的功夫有关:

眉心结得相思扣,欲解难酬则。春华作秋逢。点滴霖霪,叶叶声声。

碧苔痕迹,扫了绯红。也拟彩笺说繁华,又多少、繁华总在一梦中。《相思》

几曾始祖立文字,后世如何泛公案?莲台拈花向众生,一抹微笑灵光转。

我自心尘合天地,难为西界作神仙。人间亦有空境域,明月清风两边闲。《心禅》

《相思》是一首自度曲,开篇以眉心结扣入手,逐句进入,衬托主题,突然锋转繁华,又怅然所失; 此词的繁华,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或是人生的辉煌,或是经济的兴盛,或是国家的崛起,作者的忧患意识,丝丝入扣。《心禅》是一首拟古诗,从莲花佛学入手,阐释万事万物本自道法自然,却后世传承纷纭,兀自添了尘埃。而作者本身一介凡尘,虽非西界神仙游,却可参会世事万象,莫不于清风明月之间也,可见作者的高明之处,“明月清风两边闲”可谓神来之笔。古诗的拘谨,文言的难译,作品是否如在云中雾里,读者读后自然就会明白。倒是现代新诗,很多让人看不懂,明明是在家里,作者却能给你牵来匹马,明明是在写字,突然能冒出一把刀,隔与不隔,这就是隔,而博主文字的不隔,读者一看就一清二楚了。

 

4、创作形式多样性

    作者的创作是多方面的,各种词牌样式在她的博客里尝试颇多,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残梦醒,落花声,月有清丝信有铃。摇碎影痕飞絮乱,可堪深院起来听?(《捣练子寄远》)

菡萏香清藕未成,叶圆青。翦恨丝牵菂菂星,薏莲馨。宿雨凝珠还似泪,红欲坠。芙蓉并蒂怎相生?一生情。(《杨柳枝》)

冬已尽,柳迟迟,早春时。元夜至,月圆思。锦书来,何日是?一心痴。

花不放,燕难归,懒梳眉。香雪减,漏更催。粉帘垂,红泪落,怎相随?(《三字令》)

冬雪,冬雪,水掠山叠径绝。鸟禽无觅鱼肥,樵渔多眷暮归。归暮,归暮,风朔梅香一路。(《调笑令》)

天上恒娥多寂寞,太息今古俜伶。 心思长似逐流萤。瞬间云聚散,光影竞清泠。

溪下草虫添冷静,孤鸿掠过风停。消磨半世看枯荣。韶华依旧在,空曲复谁听。(《临江仙》)

阳光下的水莲花的博客,笔者细细翻看一下,从五律五绝,七律七绝乃至词牌的各种样式约近三十多个,而每篇作品前后且标明词牌的出处,名称的来源、一个词牌的多个名称,以及严谨的格律。

如:《凤栖梧》又名《鹊踏枝》、《蝶恋花》。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本调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如此创作的严肃态度,着实让人肃然起敬。我想这对于网上博客的群体朋友,对于古典诗词的学习,欣赏,借鉴,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时对于新诗(现代诗)的创作,新诗和古典诗词的衔接,借鉴,警示方面,更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歌德有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之,没有民族的,也进入不了世界的,就汉语的特征,该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而不是翻译诗的再版。

    很长时间了,就很想写一下对于阳光下水莲花博客的思想感受。然而由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审美观念和思想意识恐有偏颇,几次提笔均都落下,同时也担心大张旗鼓的宣传古典诗词与现代的文学诗歌领域是否相悖,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决定把它写出来,笔者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中,还是有必要的继承和发展古典文化和古典诗词,发扬传统,取其精华,这对于现代文化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也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一脉传承。其实欧洲文化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就是欧洲的律诗,只是翻译过来由于文字的转换只显现行数,却丢了韵律,所以,吸取西方的艺术,应该是有原则的,吸取本国古典诗词的营养还是非常必要的。

    感谢阳光下水莲花所创作的古典诗词,使我有机会欣赏她的创作。同时,也更加感觉在新旧文化时代过渡时期尚有朋友能孜孜不倦地不舍不弃地开垦古典诗词的原野,就更显得出一种难能可贵。诗仙李太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去除浮华、直逼本质,大概也是纯净如莲的博主本人内在情愫的传达吧。由于自己的阅历和能力有限,对于博主的文字认识唯恐以偏盖全,在引用作品,未敢摘句,基本和盘托出,故以文字格外亢长,絮语赘多,不妥处请众位方家不吝指正!

 

 [原载散文集《采撷云海》随笔篇]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5   条】
文章评论
马仲喜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2-08 17:36:00)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赞啊][赞啊]
霜天晓角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2-08 17:34:00)  
阳光下的水莲花,原来有如此才气啊![牛][牛][膜拜][膜拜][膜拜]
王旭久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0-20 07:47:00)  
谢乾坤居士,孺子先生,握手。
儒子驴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0-12 21:12:00)  
写得深刻而到位,我得去找找细品啊!佩服阳光下水莲花!佩服作者![赞啊][顶]
乾坤居士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0-12 15:04:00)  
基本观点赞同[顶]凡修过《外国文学史》的都应该知道。只是,嘿嘿,现在的人没有几个愿意去学习这些颇浪费时间的玩艺了,所以嘛,诗词这些瑰宝级的东西,始终就。。。。。[开心大笑]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